第130頁
話既然說到了這個份上,肖平自知已經無法再要求王本財做什麼。
到了傍晚,登門的人終於徹底散去。
曾芸芸道:「這一天,還真累。現在終於消停了。」
肖平苦笑著揉了揉肩膀,看著地上堆積的花里胡哨的禮品,道:「明日我和阿豐把這些東西帶到社學去,一半留給曾先生,一半散給諸位同窗。」
曾芸芸對阿豐道:「阿豐,你先挑幾樣合心意的,順便帶回你家裡。」
肖平幫阿豐挑選了一些,然後道:「等我們攢些銀子,便去府城買一處房子。」
曾芸芸想這件事已經很久了,看到肖平主動提起,十分高興。她道:「眼下這點積蓄,也就夠維持我們生活的。一旦銀子攢足了,也許就不用在府城買了,可以直接去省城甚至京城去買。」
肖平沒想到曾芸芸目光這麼長遠,當即笑了,道:「你倒是對我有信心。」
曾芸芸道:「怎麼?縣試里考了個案首就知足了?路還長著呢!」
肖平知道曾芸芸怕自己滿足於現狀後會生出懈怠之心,忙道:「先通過了府試和院試,考上秀才,下一步是考舉人和進士,我心裡明白呢。」
因為有點疲勞,三人的晚飯只是應付一下。正要關門休息,肖平卻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看,站在門前的是二伯母。
夜色之中,二伯母見到肖平,一把抓住他的衣袖,眼中帶淚,哭道:「平哥兒,還請你救救你二伯。」
肖平將她讓進屋裡,請她坐下,問:「二伯母,有什麼事,你慢慢說。」
曾芸芸看到二伯母來了,本不想搭理她。想起過去的那些事,她就覺得心裡堵得慌。可是,她也從不會對二伯母、大伯母這些人給予過高的期許,她們如何做,不過是因為利益的原因。眼下與她去計較那些,已經沒有意義。
阿豐看了一下曾芸芸,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給二伯母倒了杯水端了過去。
二伯母看了曾芸芸一眼,帶著小心又把頭低下來,眼神中明顯帶著哀求。隨後,她對肖平道:「你二伯被河伯所的人抓去了,眼下已經被押到縣衙去了。」
肖平一聽,知道不是什麼大事,問:「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二伯母道:「他捕了一些河伯所放養的魚苗,被漁戶發現告到了河伯所。」
肖平聽了,不由苦笑,心中卻暗道:真是活該。
江西的河湖眾多,漁業發達。漁民從事漁業捕撈和售賣獲利頗豐,於是官府便特設了稅收機構徵收課稅,這就是河伯所。明代河伯所征課的對象幾乎涉及所有的湖泊池潭、江河港汊,甚至還包括淺水和高塘。根據水體不同,徵收的魚課也就不同。
前幾年,大伯種田之餘,經常去捕魚。不過,他是從不交稅的。文峰村離河湖很近,且是鄉下,村民悄悄四處捕撈,河伯所基本拿不住人,也只能聽之任之。不過大伯這些人卻傷害了漁戶的利益。
漁戶的戶籍和軍戶、匠戶一樣,都是世襲,相對於其他戶來說,屬於賤民。這些人放棹於煙波風浪之中,承受著沉重的課稅,生活很不容易。因為艱難,一些漁戶抗拒官府,拒不交稅,還有一些乾脆據湖為盜、劫掠行旅。這些漁戶暫且不說,單單是那些安分守己的漁戶,他們都十分痛恨大伯這些偷捕人。只是他們身為賤民,很多時候只能心有怨憤卻無可奈何。
大伯捕魚這些年,好處撈了不少,卻沒吃過虧。不過捕魚畢竟辛苦,甚至還有一定的危險。自從大伯母傍上了藍家之後,大伯一家的日子好過多了,大伯也就丟下了捕魚的營生,還把小船和一應捕魚工具都賣給了二伯。自然,賣之前,大伯給二伯畫了不少大餅,讓他對捕魚這項事業充滿了無比的期許。
二伯購買大伯這套行當,耗費了不少銀子,到手後便急於回本,甚至一度鋌而走險,直接去捕撈河伯所放養的魚苗。得手兩三次後,他變本加厲,白日也去捕撈,最終被漁戶告發,然後被抓了起來。
看到肖平不作聲,二伯母大急,眼淚又落了一地,哀求道:「平哥兒,過去二伯母和你二伯對不住你和芸芸,你們大人有大量,別和我們一般見識。眼下你二伯被抓了,落在官府的手中,時間久了,我怕他會吃大虧。你二伯若是有什麼好歹,這個家就塌了。看在你堂弟的份上,你幫幫我們。」
二伯母求完肖平,又來到曾芸芸面前,苦求道:「芸芸,我知道你最心善了,求求你了!平哥兒聽你的,你幫忙說句話,救救你二伯吧!」
肖平沒有立即拒絕,曾芸芸便知道肖平心軟了。她道:「若是能救,我們會幫忙。不過我們有個條件,就是救出來之後,他不能再做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情了。」
二伯母連連點頭,道:「一定!一定!」
肖平道:「二伯母,你且回去,明日上午,我便去縣衙一趟,將此事說與縣尊。把二伯放回來問題不大,但罰沒一些銀子是必然的了。」
二伯母聽聞肖平直接將事情說與知縣知道,心中立即踏實了,隨即又充滿了無限感慨。當初這個她無論如何都瞧不上眼的少年,已經能在知縣面前說上話了。她的感慨還有很多,可眼下來不及發酵醞釀,忙道:「我這就回去取銀子。」
肖平道:「不急。縣衙是不會怕二伯跑了不交銀子的。且等我去過再說。」
二伯母又謝了一番,這才離開。
肖平苦笑著對曾芸芸道:「芸芸,你看,我又添了一件麻煩。」
曾芸芸道:「反正你明日要去拜見陳知縣,順便提一句這件事吧。」
肖平道:「我幫二伯母,你不生氣?」
曾芸芸道:「若是整日與二伯母等人生氣,我早就氣死了。」
第121章
京城要來人知縣幫忙救個人
縣試放榜之後隔一日,考中的童生照例是要到縣裡拜見知縣。
縣試榜上有名的,都與知縣有了師生之誼。作為老師,自然要對學生囑咐一二。接下來府試的成績,不僅關係到全縣的臉面,還影響著知縣的前程。除此之外,這套程序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規矩。在大明官場,縱然是內閣的閣老,也不會視規矩為無物。
肖平一早起床,照例是吃飯之後與曾芸芸和阿豐一起進城。最近半年,曾芸芸將早餐規劃得有模有樣,早已不是當初隨便吃兩口或者乾脆餓肚子的情景。
一路上,不時遇到村里人。這些村民,或者早起拾糞,或者去查看河中的漁網、山中的獸夾的收穫,或者是採摘了田裡的菜蔬去鎮上甚至縣裡售賣。大家看到肖平穿得十分正式,知道這是要去縣裡,紛紛和肖平等三人打招呼。
「平哥兒,是不是要去見老父母啊?」
「平哥兒,繼續努力,為我們文峰村爭氣!」
「芸芸姐,你今天還美!」
「多虧了芸芸這孩子,否則平哥兒你可真的未必能考得上呢!」
文峰村的村民,很多都沒有進過私塾、社學,但生在這文風鼎盛之地,往往都認識幾個大字,也知曉科場儒林的一些規矩。雖然肖平只是過了縣試,並不顯眼,但依然讓很多老漢羨慕。畢竟,考不上時是泥腿子,考上了,就是士紳,哪怕是平日裡豪橫的胥吏,也不敢登門欺負了。
肖平三人走得比較快,一邊和眾人打著招呼,一邊在疾步之中驅散掉春日早晨的寒氣。
當太陽轉到正東南方向的時候,三人已經來到了縣衙。這裡早已聚集了一大堆童生,雖然不敢大聲喧譁,但也都在低聲攀著交情。這些人中,近一些的還好,可以一早趕過來;若是鄉間路不好走的,可能昨晚就趕到了縣城住在客店裡。還有個別家境貧寒的,一看就是走了夜路而來,面色凍得發紫,如鵪鶉一般站在那裡直跺腳。
這些童生,基本上並不認識肖平,但並不妨礙他們討論肖平是何許人。
按理說,縣試的案首固然光彩,但在幾乎每科都有人考中進士的吉安府,也並不如何引人注目。曾芸芸對這種感覺更加清晰,就像在她之前讀書時,城裡考上了很多北大清華,一個孩子在小升初的考試中得了第一名,並不會吸引太多人的關注。
就算是關注的,也有不少人是不服氣的,覺得肖平只是僥倖。大家都是自小發蒙讀書,三更燈火五更雞熬下來,誰也不覺得自己付出的汗水少。雖然榜上的瞧不起落榜的,但是對於那些名字與自己並列尤其是名字位居自己之前的,還是有幾分敵視。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人終於聚齊了。這次縣試,陳鵬史無前例地錄取了八十七人。可是,肖平卻知道,這次參加縣試的人數卻有三千多人。差不多四十人才能考出來一個,這個錄取率已經很低了。這還只是科舉的第一步。
人數太多,陳鵬乾脆在大堂上見自己的這些學生。他雖然年輕,但身份畢竟在那擺著。堂上一坐,下面就跪倒了一片。
陳鵬忙止住大家,道:「今日不用這麼多禮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到了傍晚,登門的人終於徹底散去。
曾芸芸道:「這一天,還真累。現在終於消停了。」
肖平苦笑著揉了揉肩膀,看著地上堆積的花里胡哨的禮品,道:「明日我和阿豐把這些東西帶到社學去,一半留給曾先生,一半散給諸位同窗。」
曾芸芸對阿豐道:「阿豐,你先挑幾樣合心意的,順便帶回你家裡。」
肖平幫阿豐挑選了一些,然後道:「等我們攢些銀子,便去府城買一處房子。」
曾芸芸想這件事已經很久了,看到肖平主動提起,十分高興。她道:「眼下這點積蓄,也就夠維持我們生活的。一旦銀子攢足了,也許就不用在府城買了,可以直接去省城甚至京城去買。」
肖平沒想到曾芸芸目光這麼長遠,當即笑了,道:「你倒是對我有信心。」
曾芸芸道:「怎麼?縣試里考了個案首就知足了?路還長著呢!」
肖平知道曾芸芸怕自己滿足於現狀後會生出懈怠之心,忙道:「先通過了府試和院試,考上秀才,下一步是考舉人和進士,我心裡明白呢。」
因為有點疲勞,三人的晚飯只是應付一下。正要關門休息,肖平卻聽到敲門聲。開門一看,站在門前的是二伯母。
夜色之中,二伯母見到肖平,一把抓住他的衣袖,眼中帶淚,哭道:「平哥兒,還請你救救你二伯。」
肖平將她讓進屋裡,請她坐下,問:「二伯母,有什麼事,你慢慢說。」
曾芸芸看到二伯母來了,本不想搭理她。想起過去的那些事,她就覺得心裡堵得慌。可是,她也從不會對二伯母、大伯母這些人給予過高的期許,她們如何做,不過是因為利益的原因。眼下與她去計較那些,已經沒有意義。
阿豐看了一下曾芸芸,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給二伯母倒了杯水端了過去。
二伯母看了曾芸芸一眼,帶著小心又把頭低下來,眼神中明顯帶著哀求。隨後,她對肖平道:「你二伯被河伯所的人抓去了,眼下已經被押到縣衙去了。」
肖平一聽,知道不是什麼大事,問:「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二伯母道:「他捕了一些河伯所放養的魚苗,被漁戶發現告到了河伯所。」
肖平聽了,不由苦笑,心中卻暗道:真是活該。
江西的河湖眾多,漁業發達。漁民從事漁業捕撈和售賣獲利頗豐,於是官府便特設了稅收機構徵收課稅,這就是河伯所。明代河伯所征課的對象幾乎涉及所有的湖泊池潭、江河港汊,甚至還包括淺水和高塘。根據水體不同,徵收的魚課也就不同。
前幾年,大伯種田之餘,經常去捕魚。不過,他是從不交稅的。文峰村離河湖很近,且是鄉下,村民悄悄四處捕撈,河伯所基本拿不住人,也只能聽之任之。不過大伯這些人卻傷害了漁戶的利益。
漁戶的戶籍和軍戶、匠戶一樣,都是世襲,相對於其他戶來說,屬於賤民。這些人放棹於煙波風浪之中,承受著沉重的課稅,生活很不容易。因為艱難,一些漁戶抗拒官府,拒不交稅,還有一些乾脆據湖為盜、劫掠行旅。這些漁戶暫且不說,單單是那些安分守己的漁戶,他們都十分痛恨大伯這些偷捕人。只是他們身為賤民,很多時候只能心有怨憤卻無可奈何。
大伯捕魚這些年,好處撈了不少,卻沒吃過虧。不過捕魚畢竟辛苦,甚至還有一定的危險。自從大伯母傍上了藍家之後,大伯一家的日子好過多了,大伯也就丟下了捕魚的營生,還把小船和一應捕魚工具都賣給了二伯。自然,賣之前,大伯給二伯畫了不少大餅,讓他對捕魚這項事業充滿了無比的期許。
二伯購買大伯這套行當,耗費了不少銀子,到手後便急於回本,甚至一度鋌而走險,直接去捕撈河伯所放養的魚苗。得手兩三次後,他變本加厲,白日也去捕撈,最終被漁戶告發,然後被抓了起來。
看到肖平不作聲,二伯母大急,眼淚又落了一地,哀求道:「平哥兒,過去二伯母和你二伯對不住你和芸芸,你們大人有大量,別和我們一般見識。眼下你二伯被抓了,落在官府的手中,時間久了,我怕他會吃大虧。你二伯若是有什麼好歹,這個家就塌了。看在你堂弟的份上,你幫幫我們。」
二伯母求完肖平,又來到曾芸芸面前,苦求道:「芸芸,我知道你最心善了,求求你了!平哥兒聽你的,你幫忙說句話,救救你二伯吧!」
肖平沒有立即拒絕,曾芸芸便知道肖平心軟了。她道:「若是能救,我們會幫忙。不過我們有個條件,就是救出來之後,他不能再做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情了。」
二伯母連連點頭,道:「一定!一定!」
肖平道:「二伯母,你且回去,明日上午,我便去縣衙一趟,將此事說與縣尊。把二伯放回來問題不大,但罰沒一些銀子是必然的了。」
二伯母聽聞肖平直接將事情說與知縣知道,心中立即踏實了,隨即又充滿了無限感慨。當初這個她無論如何都瞧不上眼的少年,已經能在知縣面前說上話了。她的感慨還有很多,可眼下來不及發酵醞釀,忙道:「我這就回去取銀子。」
肖平道:「不急。縣衙是不會怕二伯跑了不交銀子的。且等我去過再說。」
二伯母又謝了一番,這才離開。
肖平苦笑著對曾芸芸道:「芸芸,你看,我又添了一件麻煩。」
曾芸芸道:「反正你明日要去拜見陳知縣,順便提一句這件事吧。」
肖平道:「我幫二伯母,你不生氣?」
曾芸芸道:「若是整日與二伯母等人生氣,我早就氣死了。」
第121章
京城要來人知縣幫忙救個人
縣試放榜之後隔一日,考中的童生照例是要到縣裡拜見知縣。
縣試榜上有名的,都與知縣有了師生之誼。作為老師,自然要對學生囑咐一二。接下來府試的成績,不僅關係到全縣的臉面,還影響著知縣的前程。除此之外,這套程序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規矩。在大明官場,縱然是內閣的閣老,也不會視規矩為無物。
肖平一早起床,照例是吃飯之後與曾芸芸和阿豐一起進城。最近半年,曾芸芸將早餐規劃得有模有樣,早已不是當初隨便吃兩口或者乾脆餓肚子的情景。
一路上,不時遇到村里人。這些村民,或者早起拾糞,或者去查看河中的漁網、山中的獸夾的收穫,或者是採摘了田裡的菜蔬去鎮上甚至縣裡售賣。大家看到肖平穿得十分正式,知道這是要去縣裡,紛紛和肖平等三人打招呼。
「平哥兒,是不是要去見老父母啊?」
「平哥兒,繼續努力,為我們文峰村爭氣!」
「芸芸姐,你今天還美!」
「多虧了芸芸這孩子,否則平哥兒你可真的未必能考得上呢!」
文峰村的村民,很多都沒有進過私塾、社學,但生在這文風鼎盛之地,往往都認識幾個大字,也知曉科場儒林的一些規矩。雖然肖平只是過了縣試,並不顯眼,但依然讓很多老漢羨慕。畢竟,考不上時是泥腿子,考上了,就是士紳,哪怕是平日裡豪橫的胥吏,也不敢登門欺負了。
肖平三人走得比較快,一邊和眾人打著招呼,一邊在疾步之中驅散掉春日早晨的寒氣。
當太陽轉到正東南方向的時候,三人已經來到了縣衙。這裡早已聚集了一大堆童生,雖然不敢大聲喧譁,但也都在低聲攀著交情。這些人中,近一些的還好,可以一早趕過來;若是鄉間路不好走的,可能昨晚就趕到了縣城住在客店裡。還有個別家境貧寒的,一看就是走了夜路而來,面色凍得發紫,如鵪鶉一般站在那裡直跺腳。
這些童生,基本上並不認識肖平,但並不妨礙他們討論肖平是何許人。
按理說,縣試的案首固然光彩,但在幾乎每科都有人考中進士的吉安府,也並不如何引人注目。曾芸芸對這種感覺更加清晰,就像在她之前讀書時,城裡考上了很多北大清華,一個孩子在小升初的考試中得了第一名,並不會吸引太多人的關注。
就算是關注的,也有不少人是不服氣的,覺得肖平只是僥倖。大家都是自小發蒙讀書,三更燈火五更雞熬下來,誰也不覺得自己付出的汗水少。雖然榜上的瞧不起落榜的,但是對於那些名字與自己並列尤其是名字位居自己之前的,還是有幾分敵視。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人終於聚齊了。這次縣試,陳鵬史無前例地錄取了八十七人。可是,肖平卻知道,這次參加縣試的人數卻有三千多人。差不多四十人才能考出來一個,這個錄取率已經很低了。這還只是科舉的第一步。
人數太多,陳鵬乾脆在大堂上見自己的這些學生。他雖然年輕,但身份畢竟在那擺著。堂上一坐,下面就跪倒了一片。
陳鵬忙止住大家,道:「今日不用這麼多禮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