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淑妃放下扇子,閉眼按了按額角,「陛下不在宮中,總不能任她這般折騰,若是出了事,本宮擔不起。再給魏選侍撥一些吧,左右今年的冰塊足夠多,待陛下回了宮,本宮自會向陛下請罪。」
綾屏心不甘情不願地應了聲。
淑妃又問:「永安宮那邊今日可有什麼動靜?」
「不曾有,永安宮這段時日一直沒請太醫,只是依稀聽到斷斷續續的咳嗽聲,只怕祺婕妤身子已無大礙。」
依照祺婕妤的性子,倘若身子不適,早就日日請太醫了,因而綾屏並未深想。
淑妃卻輕蹙了下眉頭,覺得奇怪:「這麼久不請太醫?」
即便身子已無恙,請太醫把平安脈也是尋常之事。
「罷了,隨她吧。」淑妃擺了擺手,忽視這一異常之處。
她近來食欲不振,夜裡難眠,太醫說是操勞過度,叮囑她注意休息。她索性也放了放宮務,將養了幾日。
因著小產一事心裡對祺婕妤有隔閡,她壓抑了這許久,本就不虞,如今見祺婕妤失了聖心,她冷眼旁觀,不落井下石,已經足夠仁慈。
既然祺婕妤自己不鬧騰,她何必巴巴地湊上去自作多情?
主僕二人便都沒再關注永安宮。
皇宮內無風無雨,一派安然之氣,行宮內卻因著已經到來的中秋節熱鬧不凡。樹梢上、長廊下,隨處可見地掛滿了紅燈籠。
宴會的場地位於含清殿後的桂花林中,此時正值桂花盛放,香氣縈繞,清爽宜人。
酉時,宗親和朝臣女眷便陸續前來赴宴,眾人到了桂花林,卻見四周的桂花樹枝上掛滿了紅燈籠和竹籤。在側邊,另設兩條長桌,擺放著筆墨紙硯。
不待眾人疑惑,便有女史上前,向她們介紹起規則。
「大人們可隨意挑選竹籤,來此處解謎。」有聲抬手示意,「前三甲均可憑藉紅簽得一份薄禮。」
「除了解謎,竹林中還有投壺和棋局對弈,湖邊也置辦了各色各樣的花燈。」
……
蘇穆清陪同在燕氏身邊,聽完了女官的介紹,他提議:「母親,兒子陪您去投壺吧?」
燕氏出身將門,身為燕家嫡長女,她自幼便跟隨父親前往了北疆鎮守、抵禦外敵,騎馬射箭,樣樣精通,如今雖已年邁,但眉眼間仍有幾分英氣,叫人不敢直視。
顧靜姝有隨了她三分長相,卻不如她眼神銳利。
聞言,燕氏卻道:「聽聞這一次的中秋宴會是姜家的姑娘一手操辦。」
蘇穆清怔了怔,回道:「是陛下如今的令昭儀,先前與靜姝一道入的宮。」
燕氏臉上平靜地讓人猜不出心思,她問:「你跟隨在陛下身邊,可瞧出了什麼?」
蘇穆清環顧四周,小聲:「令昭儀頗得聖眷。」
「不過——」
他話鋒一轉,聲音更低:「陛下如今膝下皇嗣不豐,怕是要再等一段時日。」
燕氏不可置否,她往前走了幾步,從樹枝上解下一個竹籤,眯著眼瞧了瞧。
蘇穆清見她沉默,猶豫了一下,問:「母親是擔心靜姝嗎?」
燕氏將竹籤遞給他,淡聲:「靜姝的性子,在宮中吃不了虧,我不擔心。只是如今,我總覺得委屈了她。」
以蘇家和燕家的地位和名聲,顧靜姝找一個名當戶對的人家輕而易舉,可惜,她們都沒得選。
陛下的施恩,是莫大的榮耀。
「她父親和母親虧欠她,我與她外祖父也欠她良多。」
蘇穆清默默看著手中的竹籤,眼中閃過一道複雜的情緒。
燕氏長嘆一聲,「陛下心意既定,但願日後靜姝能為人所容。」
神使鬼差地,蘇穆清接了句:「若是令昭儀,母親大可放心。」
這話說得突兀,說完連蘇穆清自己都愣了下,燕氏狐疑地覷了他一眼,「你對令昭儀了解頗多?」
蘇穆清一啞,隨即搖頭:「只是兒子在御前,常常能碰上罷了。」
燕氏打量他片刻,沒有再追問。
……
半個時辰後,帝王攜同令昭儀來到桂花林。
姜令音一身銀硃色織金鴛鴦紋宮裝,在殿內宮燈與燭火的映照下款步映入眾人眼帘。
容色絕艷,光彩照人。
這是眾人對她的第一印象。
陛下寵愛令昭儀之事,隨駕而來的眾人大都有所耳聞,前不久蕙質公主生辰宴會,前來赴宴的人十之五六搭乘了令昭儀的船隻,聽聞是令昭儀喜歡泛舟賞景,所以陛下特意賜下的船隻。
行宮不比後宮約束多,為了中秋宴會,宮人進出採買,一來一回,總能漏點消息,譬如,這一次的中秋宴會是由令昭儀負責,陛下還賜了令昭儀協理後宮之權云云。
不用刻意打聽,某些消息就傳到了他們耳中。
按照規矩,姜令音的桌次應當在姜銜玉之下,照她的安排也是如此,但等她放眼望去,卻見姜銜玉的下方坐著顧靜姝。
而扶喻的左側,也就是瑾妃之上的桌案卻空置著。
她眉心微動,朝扶喻看去,扶喻也望了過來,燭光打在他的眉宇間,莫名溫暖柔和。
他指著那位子,「坐。」
平身後的瑾妃差點沒斂住臉上震驚的神色。
令昭儀坐在了她上面?
若淑妃在這,那裡當是她的位置。
陛下這是何意?
待姜令音落座,扶喻為此解釋:「令昭儀近來操辦宴會著實辛苦。」
姜令音笑了笑,眼底一片羞赧與歡喜,「多謝陛下。」
帝妃二人言笑晏晏的模樣,著實讓人側目,但這其中,也少不了有人對姜令音頗有微詞。
但這些,姜令音即便知曉了也都不在乎。
今日的宴會是她接手宮權後操辦的第一場宴會,大大小小的瑣事細節,她都一遍遍過目,為此,她連著五六日沒怎麼休息,好在呈現的效果令人滿意。
觥籌交錯間,她收到了不少的溢美之詞。
扶喻似乎與榮幸焉,唇畔處一直掛著笑,除此之外,對於敬酒,他也來者不拒。
他興致高,臣子和嬪妃們也覺得輕鬆、高興。
不知不覺,宴會已然過半。
姜令音估摸著生辰,朝扶喻道:「陛下,妾身準備了孔明燈,現在去放燈祈福可好?」
扶喻點頭,不知是不是飲了太多酒的緣故,他的臉頰處染上了紅暈,連嘴角處的梨渦也愈發明顯。
他撐著桌角起身,道:「去月半湖。」
身後的慶望見狀,連忙扯著嗓子喊:「陛下請諸位愛卿移步月半湖放燈祈福。」
夜幕低垂,圓月倒影在月半湖面上。滿月之下,眾人似乎被月華籠罩,身披一層淡淡的銀光。
月明如鏡,一盞盞孔明燈被點燃,放逐天際。
姜令音仰頭,看著宛如白晝的夜空,莫名想起了遠在雍州的人。
今日是萬家團圓日,他在做什麼呢?
忽地,有人握住她的手。溫熱的觸感迫使她偏過頭,一眼望進扶喻的眼眸。
他今日的眼眸很亮,甚過成百上千的孔明燈。
「陛下。」
扶喻應了聲,一錯不錯地盯著她,「高興嗎?」
姜令音毫不猶豫地回答:「高興。」
她的臉色滿是笑意,可扶喻卻在注視她的眼眸,他沒有錯過女子眼底一閃而過的落寞。
他想,女子大抵是思念父母了。
「往後,有朕陪著你。」
他垂著眼帘,一字一句,宛如誓言。
姜令音眨了眨眼,輕聲回一句:「歲歲有今朝。」
去年中秋的前一日,她被冊封寶林,而今年的中秋,她卻站在了扶喻身邊,與他攜手立下誓言。明年呢,她會站在什麼位置?扶喻是否還如今日這般,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姜令音不知道。
但她卻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感覺告訴她:諸事如她所願。
瑾妃抱著二皇子,目光悄然在帝妃二人交握的手上停留。
良久,她若無其事地移開視線,誰也不知這一刻她在想什麼。
漫天的煙火倏然在空中綻放,瑾妃的注意力轉到了五彩繽紛的煙火上。
煙火絢麗,卻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令昭儀,她是曇花,還是煙火呢?
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她的腦海中,一直等到
第二日,她才得出了結論——
彼時,倚琴神色凝重地扶她起身,「娘娘,昨兒令昭儀留在了含清殿。」
若是尋常時日,這根本不算什麼事,但昨日是中秋,是八月十五。這一日,在沒有皇后的情況下,陛下都是獨寢。
聞言,瑾妃的心緒卻格外平靜。
她想,即便令昭儀不是曇花,也不是煙火,但她也會讓她變成曇花,變成煙火。
第115章 病逝無子封妃。
「娘娘今日心情很不錯?」
纖苓為姜令音插上金釵,眼睛對視上鏡中人的面容,女子淡掃蛾眉,唇畔處卻噙著盈盈笑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綾屏心不甘情不願地應了聲。
淑妃又問:「永安宮那邊今日可有什麼動靜?」
「不曾有,永安宮這段時日一直沒請太醫,只是依稀聽到斷斷續續的咳嗽聲,只怕祺婕妤身子已無大礙。」
依照祺婕妤的性子,倘若身子不適,早就日日請太醫了,因而綾屏並未深想。
淑妃卻輕蹙了下眉頭,覺得奇怪:「這麼久不請太醫?」
即便身子已無恙,請太醫把平安脈也是尋常之事。
「罷了,隨她吧。」淑妃擺了擺手,忽視這一異常之處。
她近來食欲不振,夜裡難眠,太醫說是操勞過度,叮囑她注意休息。她索性也放了放宮務,將養了幾日。
因著小產一事心裡對祺婕妤有隔閡,她壓抑了這許久,本就不虞,如今見祺婕妤失了聖心,她冷眼旁觀,不落井下石,已經足夠仁慈。
既然祺婕妤自己不鬧騰,她何必巴巴地湊上去自作多情?
主僕二人便都沒再關注永安宮。
皇宮內無風無雨,一派安然之氣,行宮內卻因著已經到來的中秋節熱鬧不凡。樹梢上、長廊下,隨處可見地掛滿了紅燈籠。
宴會的場地位於含清殿後的桂花林中,此時正值桂花盛放,香氣縈繞,清爽宜人。
酉時,宗親和朝臣女眷便陸續前來赴宴,眾人到了桂花林,卻見四周的桂花樹枝上掛滿了紅燈籠和竹籤。在側邊,另設兩條長桌,擺放著筆墨紙硯。
不待眾人疑惑,便有女史上前,向她們介紹起規則。
「大人們可隨意挑選竹籤,來此處解謎。」有聲抬手示意,「前三甲均可憑藉紅簽得一份薄禮。」
「除了解謎,竹林中還有投壺和棋局對弈,湖邊也置辦了各色各樣的花燈。」
……
蘇穆清陪同在燕氏身邊,聽完了女官的介紹,他提議:「母親,兒子陪您去投壺吧?」
燕氏出身將門,身為燕家嫡長女,她自幼便跟隨父親前往了北疆鎮守、抵禦外敵,騎馬射箭,樣樣精通,如今雖已年邁,但眉眼間仍有幾分英氣,叫人不敢直視。
顧靜姝有隨了她三分長相,卻不如她眼神銳利。
聞言,燕氏卻道:「聽聞這一次的中秋宴會是姜家的姑娘一手操辦。」
蘇穆清怔了怔,回道:「是陛下如今的令昭儀,先前與靜姝一道入的宮。」
燕氏臉上平靜地讓人猜不出心思,她問:「你跟隨在陛下身邊,可瞧出了什麼?」
蘇穆清環顧四周,小聲:「令昭儀頗得聖眷。」
「不過——」
他話鋒一轉,聲音更低:「陛下如今膝下皇嗣不豐,怕是要再等一段時日。」
燕氏不可置否,她往前走了幾步,從樹枝上解下一個竹籤,眯著眼瞧了瞧。
蘇穆清見她沉默,猶豫了一下,問:「母親是擔心靜姝嗎?」
燕氏將竹籤遞給他,淡聲:「靜姝的性子,在宮中吃不了虧,我不擔心。只是如今,我總覺得委屈了她。」
以蘇家和燕家的地位和名聲,顧靜姝找一個名當戶對的人家輕而易舉,可惜,她們都沒得選。
陛下的施恩,是莫大的榮耀。
「她父親和母親虧欠她,我與她外祖父也欠她良多。」
蘇穆清默默看著手中的竹籤,眼中閃過一道複雜的情緒。
燕氏長嘆一聲,「陛下心意既定,但願日後靜姝能為人所容。」
神使鬼差地,蘇穆清接了句:「若是令昭儀,母親大可放心。」
這話說得突兀,說完連蘇穆清自己都愣了下,燕氏狐疑地覷了他一眼,「你對令昭儀了解頗多?」
蘇穆清一啞,隨即搖頭:「只是兒子在御前,常常能碰上罷了。」
燕氏打量他片刻,沒有再追問。
……
半個時辰後,帝王攜同令昭儀來到桂花林。
姜令音一身銀硃色織金鴛鴦紋宮裝,在殿內宮燈與燭火的映照下款步映入眾人眼帘。
容色絕艷,光彩照人。
這是眾人對她的第一印象。
陛下寵愛令昭儀之事,隨駕而來的眾人大都有所耳聞,前不久蕙質公主生辰宴會,前來赴宴的人十之五六搭乘了令昭儀的船隻,聽聞是令昭儀喜歡泛舟賞景,所以陛下特意賜下的船隻。
行宮不比後宮約束多,為了中秋宴會,宮人進出採買,一來一回,總能漏點消息,譬如,這一次的中秋宴會是由令昭儀負責,陛下還賜了令昭儀協理後宮之權云云。
不用刻意打聽,某些消息就傳到了他們耳中。
按照規矩,姜令音的桌次應當在姜銜玉之下,照她的安排也是如此,但等她放眼望去,卻見姜銜玉的下方坐著顧靜姝。
而扶喻的左側,也就是瑾妃之上的桌案卻空置著。
她眉心微動,朝扶喻看去,扶喻也望了過來,燭光打在他的眉宇間,莫名溫暖柔和。
他指著那位子,「坐。」
平身後的瑾妃差點沒斂住臉上震驚的神色。
令昭儀坐在了她上面?
若淑妃在這,那裡當是她的位置。
陛下這是何意?
待姜令音落座,扶喻為此解釋:「令昭儀近來操辦宴會著實辛苦。」
姜令音笑了笑,眼底一片羞赧與歡喜,「多謝陛下。」
帝妃二人言笑晏晏的模樣,著實讓人側目,但這其中,也少不了有人對姜令音頗有微詞。
但這些,姜令音即便知曉了也都不在乎。
今日的宴會是她接手宮權後操辦的第一場宴會,大大小小的瑣事細節,她都一遍遍過目,為此,她連著五六日沒怎麼休息,好在呈現的效果令人滿意。
觥籌交錯間,她收到了不少的溢美之詞。
扶喻似乎與榮幸焉,唇畔處一直掛著笑,除此之外,對於敬酒,他也來者不拒。
他興致高,臣子和嬪妃們也覺得輕鬆、高興。
不知不覺,宴會已然過半。
姜令音估摸著生辰,朝扶喻道:「陛下,妾身準備了孔明燈,現在去放燈祈福可好?」
扶喻點頭,不知是不是飲了太多酒的緣故,他的臉頰處染上了紅暈,連嘴角處的梨渦也愈發明顯。
他撐著桌角起身,道:「去月半湖。」
身後的慶望見狀,連忙扯著嗓子喊:「陛下請諸位愛卿移步月半湖放燈祈福。」
夜幕低垂,圓月倒影在月半湖面上。滿月之下,眾人似乎被月華籠罩,身披一層淡淡的銀光。
月明如鏡,一盞盞孔明燈被點燃,放逐天際。
姜令音仰頭,看著宛如白晝的夜空,莫名想起了遠在雍州的人。
今日是萬家團圓日,他在做什麼呢?
忽地,有人握住她的手。溫熱的觸感迫使她偏過頭,一眼望進扶喻的眼眸。
他今日的眼眸很亮,甚過成百上千的孔明燈。
「陛下。」
扶喻應了聲,一錯不錯地盯著她,「高興嗎?」
姜令音毫不猶豫地回答:「高興。」
她的臉色滿是笑意,可扶喻卻在注視她的眼眸,他沒有錯過女子眼底一閃而過的落寞。
他想,女子大抵是思念父母了。
「往後,有朕陪著你。」
他垂著眼帘,一字一句,宛如誓言。
姜令音眨了眨眼,輕聲回一句:「歲歲有今朝。」
去年中秋的前一日,她被冊封寶林,而今年的中秋,她卻站在了扶喻身邊,與他攜手立下誓言。明年呢,她會站在什麼位置?扶喻是否還如今日這般,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姜令音不知道。
但她卻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感覺告訴她:諸事如她所願。
瑾妃抱著二皇子,目光悄然在帝妃二人交握的手上停留。
良久,她若無其事地移開視線,誰也不知這一刻她在想什麼。
漫天的煙火倏然在空中綻放,瑾妃的注意力轉到了五彩繽紛的煙火上。
煙火絢麗,卻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令昭儀,她是曇花,還是煙火呢?
這個問題,一直盤旋在她的腦海中,一直等到
第二日,她才得出了結論——
彼時,倚琴神色凝重地扶她起身,「娘娘,昨兒令昭儀留在了含清殿。」
若是尋常時日,這根本不算什麼事,但昨日是中秋,是八月十五。這一日,在沒有皇后的情況下,陛下都是獨寢。
聞言,瑾妃的心緒卻格外平靜。
她想,即便令昭儀不是曇花,也不是煙火,但她也會讓她變成曇花,變成煙火。
第115章 病逝無子封妃。
「娘娘今日心情很不錯?」
纖苓為姜令音插上金釵,眼睛對視上鏡中人的面容,女子淡掃蛾眉,唇畔處卻噙著盈盈笑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