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雲南之地人才井噴,去年開始,雲南一地考中的秀才數量就已經突破了過去五年的總和之數,除了科舉人才外,雲南一地還湧現出了許多技術型、科技型人才,臨安府的就業流動部每年設立巨額獎金,評選雲南十大傑出貢獻獎,除了獎章的榮譽、官府的承認,還實打實地獎勵了很多人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金銀,每一年的評選都成了所有雲南當地百姓最津津樂道的事情。
畢竟這十個獲獎者,不僅僅有那些讀書人,還有很多出自於一些地位低下的匠人、農民、商販,他們或是改良了他們這個行業領域的技術,使得整個行業都有飛躍式的進步,或是貢獻了自己家族的不傳秘法,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且每一個傑出貢獻獎的頒發,都確確實實讓許許多多的人受益,這更加促進了整個雲南地區的繁榮昌盛。
沈江霖這一回回京述職,周承翊給他的密信中已經提及,會讓他升任雲南巡撫。
雲南巡撫是整個雲南文官體系中的最高官職,統領民政和監察要務,甚至還能插手邊防要事,是名副其實的最高權力者。
雲南巡撫是從二品的高官,以沈江霖這個年紀以及從知府直接升任巡撫的跳躍式升遷,在大周歷史上絕無僅有,但沈江霖的功績出任這個巡撫之位,朝野上下無人敢有置喙。
「安心和元寶等我回來,這些年,辛苦你了。」沈江霖緊緊握了握謝靜姝的雙手,要在雲南之地開創如此局面,沒有謝靜姝的支持和穩定住他的大後方,他根本不可能進行地如此順利。
兩人也有疲憊不堪的時候,當時他們互相傾訴過等沈江霖卸下了官職後他們要去過什麼樣的日子,而現在,沈江霖覺得離那一天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沈江霖回身走到臥房,正想親親小元寶的臉蛋再走時,卻見這個小傢伙已經睜開了圓眼睛,正對著門口的方向無聲的流淚。
看到沈江霖折返,馬上坐了起來,癟著嘴道:「爹爹,你是要走嗎?」
元寶雖然只有兩歲,但是講話口齒清晰十分聰明伶俐,他這幾天看到謝靜姝整理沈江霖的衣物等,一直默默看在眼裡卻不吭聲,到了今天確定了沈江霖是真的要走了,才傷心起來。
沈江霖長腿邁上腳踏,一把撈起元寶,用床上的薄毯子將他裹了起來,用額頭抵著他的小額頭,輕聲道:「是啊,爹爹要出一趟遠門,大概四五個月後才能回來,但是爹爹保證,一定在元寶生辰之前趕回來,並且給元寶帶禮物好嗎 ?」
元寶的小手從薄毯里掙脫出來,緊緊地摟住沈江霖的脖子,奶聲奶氣地哀求道:「爹爹,那你帶元寶一起走好不好?」
沈江霖故作苦惱了一下,嘆氣道:「我也很想帶你走,但是我們兩個都走了,誰來保護娘親?難道我們讓娘親一個人留在這裡看守我們的家嗎?」
元寶愣了一下,連忙搖頭,雖然他很愛爹爹,但是兩歲小兒正是最依戀母親的時候,謝靜姝又對元寶的事情幾乎做到了親力親為,元寶更加捨不得母親。
元寶癟了癟小嘴,用小手掰正沈江霖的腦袋,一臉嚴肅道:「那爹爹,你一定要,很快很快很快很快回來,知道嗎?」
沈江霖把兒子肉乎乎的小手扯了下來:「知道了,一定快快回來!我來蓋個章。」然後他作勢咬了一口元寶的小胖手,嚇得元寶連忙往後躲,一下子忘記了哭泣,「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沈江霖告別了妻兒後,歸心似箭。
在雲南他有妻兒,有他最得力的下屬和同僚,而在京城,他同樣有師父師娘師兄,有大哥大嫂親朋,他在雲南一任五年,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和他們見過面了。
一路快馬,輕車簡行,沈江霖比朝廷預定的時間生生提早了十天抵京,抵達京城後的第一件事,他沒有先回榮安侯府,而是去了唐府。
自從唐雲翼被起復回京後,就將唐公望和鍾氏一起帶回了京城,一家人重新回到了唐府。
距離沈江霖上一次見唐公望,還是在九年前,而那一面是沈江霖整頓兩淮鹽場得勝歸途之時,匆匆一面,連半天時間都沒有,若論師徒真實相處時間,沈江霖竟是已經十來年沒有和唐公望好好坐下來吃一餐飯、聊一日話了。
沈江霖到的突然,唐公望根本沒想到原地計劃月底才抵京的沈江霖這個時候就回來了,立即掙扎著從藤椅上起身,鍾氏聽聞這個消息,連忙過來攙扶,兩人年紀已近八十,尤其是唐公望,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年紀大了後,腿腳開始不便,便也懶怠動彈,很多時候對著庭院一坐就是一整天,因為老眼昏花看書不便,便讓身邊能識字的下人給他讀讀書和文章,聊以度日。
聽到沈江霖要來,唐公望哪怕走路困難,但也在鍾氏和僕人的攙扶下,勉強走到了二門,而唐府的大門對沈江霖永遠是敞開的,沈江霖一路直行,唐府格局沒有變化過,沈江霖對這裡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極為熟悉,繞過影壁、走過垂花門,穿過遊廊,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快到二門的時候已經是小跑了起來,一直到了二門口,沈江霖才猛然停了下來。
師徒相顧無言半晌,然後唐公望便看到沈江霖「唰」地一下撩開袍角,直直跪了下來,給唐公望和鍾氏磕頭道:「不孝弟子沈江霖,給師父師母叩首!」
唐公望和鍾氏一下子都忍不住了,老淚縱橫,唐公望指著沈江霖,著急對鍾氏道:「快扶這個孩子起來,快扶他起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鍾氏用手背抹了一把淚,將沈江霖扶起來,仔仔細細、從頭到腳地將沈江霖看了一遍又一遍,又哭又笑:「我兒長大了,是真正的大人模樣了,可惜這次沒有看到元寶,但是你回來了,好,太好了!」
鍾氏越發的瘦了,她本就比唐公望還大兩歲,如今滿頭銀絲如雪,一雙曾經干慣了粗活的手,依舊骨節粗大、掌面粗糙,握著沈江霖的手一直在發抖。
唐公望也不再像沈江霖記憶中胖乎乎的模樣,大肚子已經完全沒有了,身體也佝僂了,只是那雙看向他的眼,依舊充滿了慈愛和溫暖。
沈江霖彎腰將唐公望背起,將他背回了後院。
唐公望的臥房還是那一間,牆上除了名家字畫,還多了一幅小兒畫像,那是他找畫師畫下的元寶周歲像,夾在信件里寄回給唐公望,如今被他珍惜地裱起來,掛在了牆上。
沈江霖趕回來的時候,風塵僕僕,連衣服都沒有換,他與師父師母有那麼多的話要說,這麼多年只是信件往來,可是薄薄幾張信紙,哪裡能承載的下過分厚重的情誼,一直說到日暮時分,沈江霖見二老面露疲乏之色,這才告辭離去,並且約定這幾日每日都來,唐公望才放開了沈江霖的手。
沈江霖回府之後,拜見父親母親,又在祖父祖母的牌位前上了香,等到沈江雲下朝之後,兄弟二人又是一番徹夜長談。
沈江霖今日說的話,比他一個月的都多,但哪怕身體已經極為疲倦,可是頭腦卻清明興奮不已。
大家都知道,沈江霖這次只是短暫的回京,他在雲南的任期至少還有三年,而三年之後,唐公望夫婦是否還健在都是一個未知數,至少在唐公望和鍾氏心底,已經將這一次當做了訣別來對待,所以份外珍惜和沈江霖相處的每一日。
因為唐公望自己都知道,自己的記性越來越差,腦子越來越不靈活,現在還能勉強自理,只是腿腳沒那麼利索,可是等三年後,若是人也不識得了,腦袋也完全糊塗了,那見與不見又有什麼區別?
沈江霖這幾日每日都去唐府坐上半日,用過了午飯,又陪著師父師母說了一會兒話,服侍他們午歇了才走,一連十日,日日如此。
等到了五月三十那日,朝廷正式召開大朝會,宣沈江霖覲見。
沈江霖未與朝臣從午門入,他是地方官員非京官,按制無上朝資格,只有候在「太和殿」外等待傳召。
但是今日,所有朝臣都知道,這個朝會是獨為沈江霖而召開的。
當房之奇的聲音在丹墀之上洪亮地響起:「宣雲南布政司臨安府知府沈江霖覲見——」之後,所有人都朝著「太和殿」的殿門口往外看去。
沈江霖一身四品緋色官服,胸口繡著翱翔之雁,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清俊出塵,一步一步堅定從「太和殿」門口穿過一排排官員,最終走到了最前方的御座之下,和首輔杜凝章比肩,這才停了下來。
所有人都對著沈江霖行注目禮,沒有人再敢對這個年輕人有絲毫的置喙。
五年前他被前首輔整出朝堂,許多人甚至還記得那個時候的場景,以為沈江霖再也回不來了;五年後他再一次站立在朝堂之上,他提出的新政改革已經獲得了從皇帝到臣子八成人的擁護,他這五年雖然人不在朝堂之上,但是整個中樞朝堂都在因為他而爭執不休、鬥爭傾軋,現如今誰又是最後的贏家?
見今日的局面,已經是一清二楚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畢竟這十個獲獎者,不僅僅有那些讀書人,還有很多出自於一些地位低下的匠人、農民、商販,他們或是改良了他們這個行業領域的技術,使得整個行業都有飛躍式的進步,或是貢獻了自己家族的不傳秘法,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且每一個傑出貢獻獎的頒發,都確確實實讓許許多多的人受益,這更加促進了整個雲南地區的繁榮昌盛。
沈江霖這一回回京述職,周承翊給他的密信中已經提及,會讓他升任雲南巡撫。
雲南巡撫是整個雲南文官體系中的最高官職,統領民政和監察要務,甚至還能插手邊防要事,是名副其實的最高權力者。
雲南巡撫是從二品的高官,以沈江霖這個年紀以及從知府直接升任巡撫的跳躍式升遷,在大周歷史上絕無僅有,但沈江霖的功績出任這個巡撫之位,朝野上下無人敢有置喙。
「安心和元寶等我回來,這些年,辛苦你了。」沈江霖緊緊握了握謝靜姝的雙手,要在雲南之地開創如此局面,沒有謝靜姝的支持和穩定住他的大後方,他根本不可能進行地如此順利。
兩人也有疲憊不堪的時候,當時他們互相傾訴過等沈江霖卸下了官職後他們要去過什麼樣的日子,而現在,沈江霖覺得離那一天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沈江霖回身走到臥房,正想親親小元寶的臉蛋再走時,卻見這個小傢伙已經睜開了圓眼睛,正對著門口的方向無聲的流淚。
看到沈江霖折返,馬上坐了起來,癟著嘴道:「爹爹,你是要走嗎?」
元寶雖然只有兩歲,但是講話口齒清晰十分聰明伶俐,他這幾天看到謝靜姝整理沈江霖的衣物等,一直默默看在眼裡卻不吭聲,到了今天確定了沈江霖是真的要走了,才傷心起來。
沈江霖長腿邁上腳踏,一把撈起元寶,用床上的薄毯子將他裹了起來,用額頭抵著他的小額頭,輕聲道:「是啊,爹爹要出一趟遠門,大概四五個月後才能回來,但是爹爹保證,一定在元寶生辰之前趕回來,並且給元寶帶禮物好嗎 ?」
元寶的小手從薄毯里掙脫出來,緊緊地摟住沈江霖的脖子,奶聲奶氣地哀求道:「爹爹,那你帶元寶一起走好不好?」
沈江霖故作苦惱了一下,嘆氣道:「我也很想帶你走,但是我們兩個都走了,誰來保護娘親?難道我們讓娘親一個人留在這裡看守我們的家嗎?」
元寶愣了一下,連忙搖頭,雖然他很愛爹爹,但是兩歲小兒正是最依戀母親的時候,謝靜姝又對元寶的事情幾乎做到了親力親為,元寶更加捨不得母親。
元寶癟了癟小嘴,用小手掰正沈江霖的腦袋,一臉嚴肅道:「那爹爹,你一定要,很快很快很快很快回來,知道嗎?」
沈江霖把兒子肉乎乎的小手扯了下來:「知道了,一定快快回來!我來蓋個章。」然後他作勢咬了一口元寶的小胖手,嚇得元寶連忙往後躲,一下子忘記了哭泣,「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沈江霖告別了妻兒後,歸心似箭。
在雲南他有妻兒,有他最得力的下屬和同僚,而在京城,他同樣有師父師娘師兄,有大哥大嫂親朋,他在雲南一任五年,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和他們見過面了。
一路快馬,輕車簡行,沈江霖比朝廷預定的時間生生提早了十天抵京,抵達京城後的第一件事,他沒有先回榮安侯府,而是去了唐府。
自從唐雲翼被起復回京後,就將唐公望和鍾氏一起帶回了京城,一家人重新回到了唐府。
距離沈江霖上一次見唐公望,還是在九年前,而那一面是沈江霖整頓兩淮鹽場得勝歸途之時,匆匆一面,連半天時間都沒有,若論師徒真實相處時間,沈江霖竟是已經十來年沒有和唐公望好好坐下來吃一餐飯、聊一日話了。
沈江霖到的突然,唐公望根本沒想到原地計劃月底才抵京的沈江霖這個時候就回來了,立即掙扎著從藤椅上起身,鍾氏聽聞這個消息,連忙過來攙扶,兩人年紀已近八十,尤其是唐公望,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年紀大了後,腿腳開始不便,便也懶怠動彈,很多時候對著庭院一坐就是一整天,因為老眼昏花看書不便,便讓身邊能識字的下人給他讀讀書和文章,聊以度日。
聽到沈江霖要來,唐公望哪怕走路困難,但也在鍾氏和僕人的攙扶下,勉強走到了二門,而唐府的大門對沈江霖永遠是敞開的,沈江霖一路直行,唐府格局沒有變化過,沈江霖對這裡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極為熟悉,繞過影壁、走過垂花門,穿過遊廊,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快到二門的時候已經是小跑了起來,一直到了二門口,沈江霖才猛然停了下來。
師徒相顧無言半晌,然後唐公望便看到沈江霖「唰」地一下撩開袍角,直直跪了下來,給唐公望和鍾氏磕頭道:「不孝弟子沈江霖,給師父師母叩首!」
唐公望和鍾氏一下子都忍不住了,老淚縱橫,唐公望指著沈江霖,著急對鍾氏道:「快扶這個孩子起來,快扶他起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鍾氏用手背抹了一把淚,將沈江霖扶起來,仔仔細細、從頭到腳地將沈江霖看了一遍又一遍,又哭又笑:「我兒長大了,是真正的大人模樣了,可惜這次沒有看到元寶,但是你回來了,好,太好了!」
鍾氏越發的瘦了,她本就比唐公望還大兩歲,如今滿頭銀絲如雪,一雙曾經干慣了粗活的手,依舊骨節粗大、掌面粗糙,握著沈江霖的手一直在發抖。
唐公望也不再像沈江霖記憶中胖乎乎的模樣,大肚子已經完全沒有了,身體也佝僂了,只是那雙看向他的眼,依舊充滿了慈愛和溫暖。
沈江霖彎腰將唐公望背起,將他背回了後院。
唐公望的臥房還是那一間,牆上除了名家字畫,還多了一幅小兒畫像,那是他找畫師畫下的元寶周歲像,夾在信件里寄回給唐公望,如今被他珍惜地裱起來,掛在了牆上。
沈江霖趕回來的時候,風塵僕僕,連衣服都沒有換,他與師父師母有那麼多的話要說,這麼多年只是信件往來,可是薄薄幾張信紙,哪裡能承載的下過分厚重的情誼,一直說到日暮時分,沈江霖見二老面露疲乏之色,這才告辭離去,並且約定這幾日每日都來,唐公望才放開了沈江霖的手。
沈江霖回府之後,拜見父親母親,又在祖父祖母的牌位前上了香,等到沈江雲下朝之後,兄弟二人又是一番徹夜長談。
沈江霖今日說的話,比他一個月的都多,但哪怕身體已經極為疲倦,可是頭腦卻清明興奮不已。
大家都知道,沈江霖這次只是短暫的回京,他在雲南的任期至少還有三年,而三年之後,唐公望夫婦是否還健在都是一個未知數,至少在唐公望和鍾氏心底,已經將這一次當做了訣別來對待,所以份外珍惜和沈江霖相處的每一日。
因為唐公望自己都知道,自己的記性越來越差,腦子越來越不靈活,現在還能勉強自理,只是腿腳沒那麼利索,可是等三年後,若是人也不識得了,腦袋也完全糊塗了,那見與不見又有什麼區別?
沈江霖這幾日每日都去唐府坐上半日,用過了午飯,又陪著師父師母說了一會兒話,服侍他們午歇了才走,一連十日,日日如此。
等到了五月三十那日,朝廷正式召開大朝會,宣沈江霖覲見。
沈江霖未與朝臣從午門入,他是地方官員非京官,按制無上朝資格,只有候在「太和殿」外等待傳召。
但是今日,所有朝臣都知道,這個朝會是獨為沈江霖而召開的。
當房之奇的聲音在丹墀之上洪亮地響起:「宣雲南布政司臨安府知府沈江霖覲見——」之後,所有人都朝著「太和殿」的殿門口往外看去。
沈江霖一身四品緋色官服,胸口繡著翱翔之雁,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清俊出塵,一步一步堅定從「太和殿」門口穿過一排排官員,最終走到了最前方的御座之下,和首輔杜凝章比肩,這才停了下來。
所有人都對著沈江霖行注目禮,沒有人再敢對這個年輕人有絲毫的置喙。
五年前他被前首輔整出朝堂,許多人甚至還記得那個時候的場景,以為沈江霖再也回不來了;五年後他再一次站立在朝堂之上,他提出的新政改革已經獲得了從皇帝到臣子八成人的擁護,他這五年雖然人不在朝堂之上,但是整個中樞朝堂都在因為他而爭執不休、鬥爭傾軋,現如今誰又是最後的贏家?
見今日的局面,已經是一清二楚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