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秦勉臉上再無一絲不高興之色,向來嚴肅的面容上甚至還浮現了一縷笑意。
唐公望也樂呵呵道:「如今我為了這個小徒兒,可是要長留京城了,你何時來,我都掃榻以待。」
沈銳看了兩人其樂融融的場面,簡直百思不得其解,怎麼兩人一下子就如此好了?
剛剛兩人爭徒弟,是他的錯覺?
秦勉甚至一路將他們三人送到了門口,走的時候底下人還捧上了一個食盒給了沈江霖:「這是霖哥兒剛剛吃過的龍眼,我見你愛吃,又拿了一些用冰鎮著,這兩日須得吃完,這東西經不住久放。」
沈江霖也是有些受寵若驚地接過,看來世人都覺得小孩兒貪嘴,他到哪裡都有人給他送吃的。
秦勉有些不舍的又看了沈江霖一眼,這麼好的孩子,就這麼錯過了,哎!
「空了和你兄長來我府上玩,當不成你師父,當你的世伯總是可以的。」秦勉實在喜愛沈江霖,走的時候又邀請了一回。
沈江霖重重點頭,打蛇上棍地乖巧道:「謝秦世伯,以後我來了,您別嫌我貪玩惹事,我定常來!」
秦勉為人嚴肅,不管是他孩子也好還是他學生也罷,從沒人敢和他這樣說話,秦勉愣了一下,又不覺笑了出來,揉了揉沈江霖的小腦袋:「好,你便來我府上貪玩吧!」
出了秦府,唐公望邀沈江霖與他同坐一輛馬車,沈銳忙不迭將兩人送上了馬車,自己則跟在後頭獨坐一輛馬車。
沈江霖坐在馬車內,看著唐公望欲言又止。
唐公望猜出了沈江霖的心思,直接笑眯眯道:「你小子是想問我,剛剛與秦先生說了什麼?」
第47章
唐公望捏著長須笑道:「其實很簡單, 老夫和秦先生說,既然霖哥兒說了只侍一師,秦先生他徒兒如此多, 便不差霖哥兒你一個;但是老夫已經這把年紀了,以後便只有霖哥兒一個徒弟, 以此,方成全了一師一徒,互為照應。」
「秦先生這樣就應了?」
唐公望點了點頭:「可不就應了。你小瞧了秦先生的度量, 人家可是要做當世大儒的人。」
文人愛惜羽毛, 唐公望話里的意思是,並非是你秦勉這麼多的徒弟, 不差沈江霖一個;而是告誡他,以沈江霖的資質, 應該有一個一心一意只教導他一人的老師才不枉費沈江霖這塊良材美玉。
你秦勉, 可否為了沈江霖,放棄其他學生?你做不到的事情,我唐公望可以。
沈江霖聽懂了這裡的未盡之意,只是他依舊盯著唐公望看, 他不信秦勉是個如此簡單就能打發掉的人。
這樣說, 或許能讓雙方氣氛緩和一點, 但是不會等到他們出來的時候, 氣氛如此融洽。
唐公望掛在臉上的笑容收了些許, 嘆了一聲,摸了摸沈江霖的腦袋:「霖哥兒, 你還小呢,無需多思多慮如此,老夫既然敢應下, 必然是易如反掌之事。」
沈江霖定了半晌,沒想到唐公望洞悉人心至此,他知道唐公望已是不想說,便只能跪坐著倒退了幾步,對唐公望鄭重地行了一個跪拜大禮:「師父恩德,學生永不敢忘!」
兩人雖未正式拜師,但是沈江霖已經喚了「師父」,實在讓唐公望欣喜,連忙湊近身體,將沈江霖扶了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近前說話。
沈江霖至此,是心甘情願行此大禮,心甘情願喚一聲「師父」。
唐公望能放棄回鄉,為了他而留在京城,已經是沈江霖意想不到的事情了。
可光是這樣,或許是沈江霖特別出色,唐公望自己也有收徒之心;但是剛剛那一番話,唐公望是在向沈江霖保證,自己這一輩子,只有沈江霖這一個徒弟。
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師父,師父,亦師亦父。
兒子多了不稀奇,徒弟多了也是如此。
唐公望不僅僅是要悉心栽培沈江霖一個人,還有意味著以後他跟著唐公望讀書,唐公望許多的政治資源和人脈,都會優先傾斜給他,這是唐公望不曾說出的未來給徒弟的重禮。
再加上沈江霖並非真正的孩童思維,他是非常確定的,剛剛唐公望進耳房和秦勉交談的時候,一定是付出了一些價值交換的,而這個價值交換更是秦勉所稀缺的。
聯想到唐公望之前在吏部的官職,答案似乎呼之欲出,沈江霖不知道具體內容,但是也知道,這定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至少對秦勉來講,他靠自己辦不到。
可是唐公望並未說出口,還讓他不要多思多慮,這是不想讓他有任何思想上的負擔。
說的直白一點,唐公望根本不想挾恩圖報。
唐公望人品貴重至此,如何不讓人敬仰!
師徒二人回到了唐府,沈銳一路跟著,莫名其妙地將給秦勉的拜師六禮和準備的表禮,都呈上給了唐公望,唐公望也不嫌棄,直接照單全收。
他們來到了唐府正廳前的院子裡,他們一進門,鍾氏就樂呵呵地讓人擺上早就準備好的香爐、蒲團、孔先生畫像和圈椅,沈江霖拜過至聖先師,又對唐公望拜了三拜,算著吉時獻上了茶,唐公望喝過了茶,又勉力了沈江霖幾句,同時又給沈江霖一塊羊脂白玉製成的、刻著沈江霖名諱的小印,這才算做禮成。
這小印是唐公望自己昨夜連夜刻的,他在自己的寶貝匣子裡比了好幾塊料子,想到沈江霖如此容貌,配這塊溫潤潔白的羊脂白玉恰是正好。
沈江霖敬完了茶,唐公望又指著站在一旁觀禮的鐘氏道:「霖哥兒,這是你師母,若沒有她,我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留在京城教導你的,你好好給你師母磕兩個頭。」
鍾氏穿著一身半新不舊的棗紅褙子,下面繫著一條同色的布裙,頭上只簪了一支銀釵,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身上料理的清清爽爽,然而她的膚色有些微黑,眉眼爽利卻沒有當家夫人的精明,因著歲月的洗禮,臉上已有了好幾道皺紋,尤其是眼角,一笑起來便是皺紋堆起。
她著實不像一個京城中的三品誥命夫人的打扮。
鍾氏正觀禮看的熱鬧,見了沈江霖亦是心裡頭不斷點頭,覺著難怪自家老頭如此看重這個學生,光是看他言談舉止,便是極為不俗。
沒想到唐公望突然指向她,鍾氏根本沒有準備,連連擺手想說不必行大禮,況且她只是站在一側,面前也沒有擺蒲團等物,拿來拿去也是費事。
誰知沈江霖幾步走到鍾氏面前,直接跪了下來,認認真真磕了三個頭:「多謝師娘不棄,往後江霖必當侍師母如侍親娘。」
自來師徒傳承,是男子之間的事情,叫她一聲「師娘」只是因為他是唐公望的徒弟,哪裡想到這個孩子就如此當真,鄭重其事地在眾人面前許下承諾。
鍾氏連忙上前去扶,一疊聲地說:「好孩子,好孩子快起來,仔細別污了衣衫。」
唐府內,一團和樂。
拜師禮後,沈銳帶著沈江霖回家,猶自有些雲裡霧裡的感覺。
沒想到事情會如此峰迴路轉,又這麼快就敲定了,秦先生那邊也被唐公望說服了,沈銳跟著東奔西跑了一天,看著是他帶著兒子在轉,實際上他就像是個送禮的隨從似的。
沈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原來在外頭,他這個兒子這般炙手可熱。
拜師禮之後三日,主考官汪春英設席,招待此次得中生員的前五十名。
院試主考官汪春英辦的這個宴席,無人敢不給面子。
這種宴席並非官方指定要辦的,而是主考官們為了與考中的生員們拉近關係而辦,尤其是名次在前面的一批人,是主考官們的重點關注對象。
這種慶功宴便是給了這些生員一個機會,讓他們有當面致謝主考官的機會,並且有緣者還能藉機攀附上關係,為往後的仕途鋪路。
這是一種最早的政治投資,反正也不過是幾桌席面的錢,花不了多少銀子。
慶功宴設在汪春英的府邸,汪春英作為監察御史,素以清廉立世,他的宅子在城西,是個兩進的小宅院,聽說還是賃的,沈江霖和沈江雲一同上了汪春英的宅邸,將請帖給了門房後,便有人引著他們往裡頭走。
兩進小院實在有些逼仄,如同侯府一般的抄手遊廊是沒有的,繞過影壁,中間便是一條大甬路直通正廳,好在正廳前頭的園子夠大,容得下三張圓桌,廳上又放了三桌,如此一來,倒也能坐下這些許人。
首桌坐的以汪春英為首,還有謝識玄等也參與了這屆考試的主考官以及協助此次科考的官員也受邀前來,攏共八人坐一桌。
剩下的五桌便是此次得中生員的前五十名,名次排的越前,座次距離主桌更近,沈江霖是此次的頭名,自然就安排在了花廳裡頭靠近主桌的那一桌,而沈江雲名次是三十六名,只能排到了花廳外頭的那三桌。
沈江雲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示意他就在外頭,有什麼事便來找他就是,又叮囑了他一番不要冒頭,不要與人起了爭執,想到弟弟一向穩重,又見他點頭表示記下了,這才放心往自己那桌走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唐公望也樂呵呵道:「如今我為了這個小徒兒,可是要長留京城了,你何時來,我都掃榻以待。」
沈銳看了兩人其樂融融的場面,簡直百思不得其解,怎麼兩人一下子就如此好了?
剛剛兩人爭徒弟,是他的錯覺?
秦勉甚至一路將他們三人送到了門口,走的時候底下人還捧上了一個食盒給了沈江霖:「這是霖哥兒剛剛吃過的龍眼,我見你愛吃,又拿了一些用冰鎮著,這兩日須得吃完,這東西經不住久放。」
沈江霖也是有些受寵若驚地接過,看來世人都覺得小孩兒貪嘴,他到哪裡都有人給他送吃的。
秦勉有些不舍的又看了沈江霖一眼,這麼好的孩子,就這麼錯過了,哎!
「空了和你兄長來我府上玩,當不成你師父,當你的世伯總是可以的。」秦勉實在喜愛沈江霖,走的時候又邀請了一回。
沈江霖重重點頭,打蛇上棍地乖巧道:「謝秦世伯,以後我來了,您別嫌我貪玩惹事,我定常來!」
秦勉為人嚴肅,不管是他孩子也好還是他學生也罷,從沒人敢和他這樣說話,秦勉愣了一下,又不覺笑了出來,揉了揉沈江霖的小腦袋:「好,你便來我府上貪玩吧!」
出了秦府,唐公望邀沈江霖與他同坐一輛馬車,沈銳忙不迭將兩人送上了馬車,自己則跟在後頭獨坐一輛馬車。
沈江霖坐在馬車內,看著唐公望欲言又止。
唐公望猜出了沈江霖的心思,直接笑眯眯道:「你小子是想問我,剛剛與秦先生說了什麼?」
第47章
唐公望捏著長須笑道:「其實很簡單, 老夫和秦先生說,既然霖哥兒說了只侍一師,秦先生他徒兒如此多, 便不差霖哥兒你一個;但是老夫已經這把年紀了,以後便只有霖哥兒一個徒弟, 以此,方成全了一師一徒,互為照應。」
「秦先生這樣就應了?」
唐公望點了點頭:「可不就應了。你小瞧了秦先生的度量, 人家可是要做當世大儒的人。」
文人愛惜羽毛, 唐公望話里的意思是,並非是你秦勉這麼多的徒弟, 不差沈江霖一個;而是告誡他,以沈江霖的資質, 應該有一個一心一意只教導他一人的老師才不枉費沈江霖這塊良材美玉。
你秦勉, 可否為了沈江霖,放棄其他學生?你做不到的事情,我唐公望可以。
沈江霖聽懂了這裡的未盡之意,只是他依舊盯著唐公望看, 他不信秦勉是個如此簡單就能打發掉的人。
這樣說, 或許能讓雙方氣氛緩和一點, 但是不會等到他們出來的時候, 氣氛如此融洽。
唐公望掛在臉上的笑容收了些許, 嘆了一聲,摸了摸沈江霖的腦袋:「霖哥兒, 你還小呢,無需多思多慮如此,老夫既然敢應下, 必然是易如反掌之事。」
沈江霖定了半晌,沒想到唐公望洞悉人心至此,他知道唐公望已是不想說,便只能跪坐著倒退了幾步,對唐公望鄭重地行了一個跪拜大禮:「師父恩德,學生永不敢忘!」
兩人雖未正式拜師,但是沈江霖已經喚了「師父」,實在讓唐公望欣喜,連忙湊近身體,將沈江霖扶了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近前說話。
沈江霖至此,是心甘情願行此大禮,心甘情願喚一聲「師父」。
唐公望能放棄回鄉,為了他而留在京城,已經是沈江霖意想不到的事情了。
可光是這樣,或許是沈江霖特別出色,唐公望自己也有收徒之心;但是剛剛那一番話,唐公望是在向沈江霖保證,自己這一輩子,只有沈江霖這一個徒弟。
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師父,師父,亦師亦父。
兒子多了不稀奇,徒弟多了也是如此。
唐公望不僅僅是要悉心栽培沈江霖一個人,還有意味著以後他跟著唐公望讀書,唐公望許多的政治資源和人脈,都會優先傾斜給他,這是唐公望不曾說出的未來給徒弟的重禮。
再加上沈江霖並非真正的孩童思維,他是非常確定的,剛剛唐公望進耳房和秦勉交談的時候,一定是付出了一些價值交換的,而這個價值交換更是秦勉所稀缺的。
聯想到唐公望之前在吏部的官職,答案似乎呼之欲出,沈江霖不知道具體內容,但是也知道,這定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至少對秦勉來講,他靠自己辦不到。
可是唐公望並未說出口,還讓他不要多思多慮,這是不想讓他有任何思想上的負擔。
說的直白一點,唐公望根本不想挾恩圖報。
唐公望人品貴重至此,如何不讓人敬仰!
師徒二人回到了唐府,沈銳一路跟著,莫名其妙地將給秦勉的拜師六禮和準備的表禮,都呈上給了唐公望,唐公望也不嫌棄,直接照單全收。
他們來到了唐府正廳前的院子裡,他們一進門,鍾氏就樂呵呵地讓人擺上早就準備好的香爐、蒲團、孔先生畫像和圈椅,沈江霖拜過至聖先師,又對唐公望拜了三拜,算著吉時獻上了茶,唐公望喝過了茶,又勉力了沈江霖幾句,同時又給沈江霖一塊羊脂白玉製成的、刻著沈江霖名諱的小印,這才算做禮成。
這小印是唐公望自己昨夜連夜刻的,他在自己的寶貝匣子裡比了好幾塊料子,想到沈江霖如此容貌,配這塊溫潤潔白的羊脂白玉恰是正好。
沈江霖敬完了茶,唐公望又指著站在一旁觀禮的鐘氏道:「霖哥兒,這是你師母,若沒有她,我是下不了這個決心留在京城教導你的,你好好給你師母磕兩個頭。」
鍾氏穿著一身半新不舊的棗紅褙子,下面繫著一條同色的布裙,頭上只簪了一支銀釵,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身上料理的清清爽爽,然而她的膚色有些微黑,眉眼爽利卻沒有當家夫人的精明,因著歲月的洗禮,臉上已有了好幾道皺紋,尤其是眼角,一笑起來便是皺紋堆起。
她著實不像一個京城中的三品誥命夫人的打扮。
鍾氏正觀禮看的熱鬧,見了沈江霖亦是心裡頭不斷點頭,覺著難怪自家老頭如此看重這個學生,光是看他言談舉止,便是極為不俗。
沒想到唐公望突然指向她,鍾氏根本沒有準備,連連擺手想說不必行大禮,況且她只是站在一側,面前也沒有擺蒲團等物,拿來拿去也是費事。
誰知沈江霖幾步走到鍾氏面前,直接跪了下來,認認真真磕了三個頭:「多謝師娘不棄,往後江霖必當侍師母如侍親娘。」
自來師徒傳承,是男子之間的事情,叫她一聲「師娘」只是因為他是唐公望的徒弟,哪裡想到這個孩子就如此當真,鄭重其事地在眾人面前許下承諾。
鍾氏連忙上前去扶,一疊聲地說:「好孩子,好孩子快起來,仔細別污了衣衫。」
唐府內,一團和樂。
拜師禮後,沈銳帶著沈江霖回家,猶自有些雲裡霧裡的感覺。
沒想到事情會如此峰迴路轉,又這麼快就敲定了,秦先生那邊也被唐公望說服了,沈銳跟著東奔西跑了一天,看著是他帶著兒子在轉,實際上他就像是個送禮的隨從似的。
沈銳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原來在外頭,他這個兒子這般炙手可熱。
拜師禮之後三日,主考官汪春英設席,招待此次得中生員的前五十名。
院試主考官汪春英辦的這個宴席,無人敢不給面子。
這種宴席並非官方指定要辦的,而是主考官們為了與考中的生員們拉近關係而辦,尤其是名次在前面的一批人,是主考官們的重點關注對象。
這種慶功宴便是給了這些生員一個機會,讓他們有當面致謝主考官的機會,並且有緣者還能藉機攀附上關係,為往後的仕途鋪路。
這是一種最早的政治投資,反正也不過是幾桌席面的錢,花不了多少銀子。
慶功宴設在汪春英的府邸,汪春英作為監察御史,素以清廉立世,他的宅子在城西,是個兩進的小宅院,聽說還是賃的,沈江霖和沈江雲一同上了汪春英的宅邸,將請帖給了門房後,便有人引著他們往裡頭走。
兩進小院實在有些逼仄,如同侯府一般的抄手遊廊是沒有的,繞過影壁,中間便是一條大甬路直通正廳,好在正廳前頭的園子夠大,容得下三張圓桌,廳上又放了三桌,如此一來,倒也能坐下這些許人。
首桌坐的以汪春英為首,還有謝識玄等也參與了這屆考試的主考官以及協助此次科考的官員也受邀前來,攏共八人坐一桌。
剩下的五桌便是此次得中生員的前五十名,名次排的越前,座次距離主桌更近,沈江霖是此次的頭名,自然就安排在了花廳裡頭靠近主桌的那一桌,而沈江雲名次是三十六名,只能排到了花廳外頭的那三桌。
沈江雲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示意他就在外頭,有什麼事便來找他就是,又叮囑了他一番不要冒頭,不要與人起了爭執,想到弟弟一向穩重,又見他點頭表示記下了,這才放心往自己那桌走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