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噓!」另一人打斷道,「我瞧著太子爺對他夫人情深義重,未必會另娶。只是這次付家問斬竟由太子親自主持。」
「親手砍了情敵腦袋,應該挺爽的吧!」
「但是瞧著太子的表情,也沒有多開心。」
刑台之上,付鈺書與族人跪作一排。他身形消瘦,面容枯槁,一雙眸子黯淡無光,仿佛早已失了魂魄。這一生,他掙扎過,抗爭過,卻終究逃不過家族宿命。
蕭秋折高踞馬上,隔著重重人群與他對視。那雙眼睛裡,他竟讀不出怨恨,只有看破紅塵的釋然,與對這世道的絕望。或許付鈺書早已明白,生在這樣一個家族,從來就由不得自己選擇。
「蕭秋折。」付鈺書突然輕喚一聲,聲音雖輕,但他聽到了,「照顧好青妤,別辜負她。」
這聲囑託,是付鈺書此生最後的真心。他這一生猶如一場荒唐大夢,對晚青妤的情意雖深,卻終究求而不得。其實早在兩年前,他便已經輸了,情愛之事,原就不論對錯,只看緣分深淺。
蕭秋折望著刑台上的他,心中五味雜陳。為君者,原就該斬斷私情,可這一句臨終囑託,卻像根刺,深深扎進了他心裡。
付家伏誅後,蕭秋折與晚青桁一同料理後事。晚青桁不時偷覷蕭秋折的神色,暗自嘆息。雖他素日不喜付鈺書,可親眼見他身首異處,仍覺心頭沉甸甸的。想起昔年在喬家大院,付鈺書總愛帶著新奇書冊來,眾人圍坐分食棗子的光景,竟恍如隔世。
付家之事料理完畢,已是申時三刻。蕭秋折懷著沉重的心情入宮復命,正欲告退回府,卻被父親喚住。
蕭敖將他引至偏殿,命人備了酒水。蕭敖親自斟了杯酒遞與他:「先前說過要與你細說你母親的事,今日正好得空。」
蕭秋折雖未做好聆聽往事的準備,卻仍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烈酒入喉,灼得五臟六腑都燒起來。
蕭敖也仰頭飲盡杯中酒,長嘆一聲,說起了曾經之事:「當年我與你母親,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她與皇后情同姐妹,我們四人常在一處吟風弄月,後來皇上與我同時向她表明心跡,她選擇了我,說早在初見時便已傾心。」
「新婚燕爾時,我們確是鶼鰈情深。可一年過去,她始終未能有孕,我本不在意。然你祖母在後宮爭鬥半生,性子最是強勢。見我們久無子嗣,日**迫,後來太醫診斷,原是我不能生育。」
「那時你母親還寬慰我,說多尋名醫診治便是。誰知後來,我奉命出征三月,歸來時她卻已懷胎三月。」
殿內死一般寂靜,只聽得更漏滴答。
「初聞她有孕時,我欣喜若狂,只當是上蒼垂憐。可府中突然流言四起,說你母親與我弟弟有染。我原是不信的。你母親那般品性,不可能做那種事情。可我那弟弟找到我,親口告訴我,你母親肚子裡的孩子是他的。」
「你母親向我解釋,說她與我弟弟並未發生關係。我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那段時日,當真是生不如死。」
「那時,我日日告誡自己莫要輕信,可我那弟弟卻一次次告訴我那孩子是他的。」
他冷笑一聲:「多麼荒唐的事。一個死不承認,一個不停拿證據給我看。後來,你母親終日以淚洗面,漸漸地,我們開始爭吵。」
「我那弟弟,原是父皇最器重的皇子。可自從染了怪病,父皇便再不肯見他,或許正是這般落差,讓他心緒大變,再加上他曾經經手的事務父皇都交給了我,我還娶到了心愛的女子。想是,他恨透了我。」
「那時我也想過,這或許只是他的報復。可府中又有人出來作證,說確實親眼所見過我弟弟多次尋找你母親,甚至他們說你母親房內時常傳出哭聲。」
「後來……我們開始無休止地爭吵。直到那日,我在皇弟房中發現了你母親的貼身小衣。」
「即便那時,你母親仍哭訴清白,說即便我弟用強,她也以死相抗。可我……終究沒有信她。」
「一日,我醉倒在酒肆,遇到了江側妃,她將我帶到客棧里醒酒,當時我想起太醫說過,若要驗證我是否已經能夠生育,可換個女子試試。」
「那日我與江側妃發生關係之後她並未懷孕,後來幾次也沒有,直到我把她娶進家門,一年多後她才懷上,太醫說,是我身子調理得當,以後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延續子嗣。」
說到這裡,蕭敖垂下了頭。
「你母親生產那日,我未曾培在身邊,而我那弟弟卻日日守著。從你出生到周歲,他都待你如親生骨肉。他病逝那年,你才兩歲。」
「你母親是在你六歲那年走的。那些年她的身子一直不好,精神也不好,總是落淚落淚。其實,我恨她至死都不肯與我說實話,若她坦白……」
「夠了。」蕭秋折突然打斷他。
不知何時起,他眼眶已然通紅,指節攥得發白。荒唐,當真荒唐至極,為著一樁真假難辨的事,竟讓他母親含恨而終,讓他二十餘年活得像個笑話。一個二十七年來都在糾結的人,又怎會體諒他母親的苦衷?母親到死都在解釋,可他仍舊不信,甚至二十幾年都不信。
半晌,他眼中儘是譏誚,問道:「那這數月來,父親為何突然變了態度?可是尋到了什麼證據?還是終於肯信我是您的骨血?」
他最近的改變,讓蕭秋折原以為他終是釋然,準備好生待自己的孩子。
可結果,他又真正相信母親當初的話了嗎?
而如今,其實是不是親生於他早已不重要。
蕭敖望著他通紅的雙眼,自己的眼眶也漸漸紅了。二十幾年了,他竟不知自己為何能固執至此,即便看著孩子一日日長成,即便看著他與自己年輕時如出一轍的模樣,那份莫名的恨意卻始終未消。
「是晚青妤讓我改變了想法。」蕭敖回道,「那日見她為你據理力爭的模樣,讓我想起當年你母親也是義無反顧地跪在父皇面前為我求情。那年我與皇弟爭奪儲位,險些喪命。也是你母親帶著她父親,跪在雪地里給我求情。」
只是他鬼迷心竅似的始終不信她。
這是愛嗎?蕭秋折只覺得可笑,沒有愛情是這樣的,起碼在他的認知里不是。口口聲聲說愛他的母親,又將她迎娶到家,結果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
縈繞多年的東西怕不是愛情,而是咽不下的那口氣吧!
有些人還是
太自私了。
「這些年……終究是我虧欠了她,也虧欠了你。」
二十幾年,遲來的歉意。
蕭秋折聽了只覺心頭一片麻木。說了這許多,自己究竟是誰的骨血,竟仍是個謎。他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母親含恨而終,自己二十餘年的心結,到頭來不過是一場荒唐。
殿內,父子二人均是無言。
良久,蕭敖背過身去,低聲道:「你放心,從今往後,我定會待你視如己出。只要你能持守為國為民之心,這太子之位,始終會是你的。」
我定會待你視如己出。
這句話像把刀子,生生剜進蕭秋折心口。他強壓下喉頭苦澀,只低低應了聲「是」,便轉身出了殿。
二十幾年,從被皇后的毒打到遭父親的妾室欺辱,哪次不是這樣熬過來的呢?今天只不過是多聽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罷了,他又何必在意,何必心煩。
可是胸口卻疼得厲害。
他抬手擦了下眼角,對迎上來的方齊道:「今日所有事務都推了,我想回家多睡一會。」
他還有個家,他和晚青妤的家。
他這一生汲汲營營,究竟為的什麼?為母親討個清白?為蒼生謀個太平?還是為了自己?
無論是什麼,今日,他只想為自己一回,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好好睡一覺。
然而回到府中,卻見庭院空寂。管家稟報說晚青妤一早就帶著玉兒、方於出了城,說是去調查一些事情,負責調查晚青妤身世的探子,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他坐在院中的石階上,心情更為沉重。她終究還是放不下,寧可獨自前去查明,也不願與他坦言。
他只覺額角突突地跳,連管家奉上的熱茶也推開了。在院中枯坐片刻,終究放心不下,索性翻身上馬,帶著方齊朝著那婆子住處疾馳而去。
趕到時已是申時,婆子小院裡只余兩個侍衛守著,卻不見晚青妤。守衛說她去了山間小院,他則又調轉馬頭往山野奔去。
到了山間小院已是傍晚,院裡黑漆漆的,敲門也無人應答。他很是擔心,生怕她遭遇不測。正欲去村中打聽,忽想起當初接她回京時,曾在村口遇到的那位與她關係甚好的老婆婆,於是他便去了李婆婆家中尋找。
尋至李婆婆的籬笆小院前,隔著疏落的竹籬,只見院內燈火融融。晚青妤正與幾人圍坐在石桌旁用飯,玉兒和方於也在其中。
晚風送來陣陣飯香,混著他們的說笑聲。
蕭秋折怔怔立在門外,先看到他的是方於,方於霍然起身,驚喚道:「公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親手砍了情敵腦袋,應該挺爽的吧!」
「但是瞧著太子的表情,也沒有多開心。」
刑台之上,付鈺書與族人跪作一排。他身形消瘦,面容枯槁,一雙眸子黯淡無光,仿佛早已失了魂魄。這一生,他掙扎過,抗爭過,卻終究逃不過家族宿命。
蕭秋折高踞馬上,隔著重重人群與他對視。那雙眼睛裡,他竟讀不出怨恨,只有看破紅塵的釋然,與對這世道的絕望。或許付鈺書早已明白,生在這樣一個家族,從來就由不得自己選擇。
「蕭秋折。」付鈺書突然輕喚一聲,聲音雖輕,但他聽到了,「照顧好青妤,別辜負她。」
這聲囑託,是付鈺書此生最後的真心。他這一生猶如一場荒唐大夢,對晚青妤的情意雖深,卻終究求而不得。其實早在兩年前,他便已經輸了,情愛之事,原就不論對錯,只看緣分深淺。
蕭秋折望著刑台上的他,心中五味雜陳。為君者,原就該斬斷私情,可這一句臨終囑託,卻像根刺,深深扎進了他心裡。
付家伏誅後,蕭秋折與晚青桁一同料理後事。晚青桁不時偷覷蕭秋折的神色,暗自嘆息。雖他素日不喜付鈺書,可親眼見他身首異處,仍覺心頭沉甸甸的。想起昔年在喬家大院,付鈺書總愛帶著新奇書冊來,眾人圍坐分食棗子的光景,竟恍如隔世。
付家之事料理完畢,已是申時三刻。蕭秋折懷著沉重的心情入宮復命,正欲告退回府,卻被父親喚住。
蕭敖將他引至偏殿,命人備了酒水。蕭敖親自斟了杯酒遞與他:「先前說過要與你細說你母親的事,今日正好得空。」
蕭秋折雖未做好聆聽往事的準備,卻仍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烈酒入喉,灼得五臟六腑都燒起來。
蕭敖也仰頭飲盡杯中酒,長嘆一聲,說起了曾經之事:「當年我與你母親,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她與皇后情同姐妹,我們四人常在一處吟風弄月,後來皇上與我同時向她表明心跡,她選擇了我,說早在初見時便已傾心。」
「新婚燕爾時,我們確是鶼鰈情深。可一年過去,她始終未能有孕,我本不在意。然你祖母在後宮爭鬥半生,性子最是強勢。見我們久無子嗣,日**迫,後來太醫診斷,原是我不能生育。」
「那時你母親還寬慰我,說多尋名醫診治便是。誰知後來,我奉命出征三月,歸來時她卻已懷胎三月。」
殿內死一般寂靜,只聽得更漏滴答。
「初聞她有孕時,我欣喜若狂,只當是上蒼垂憐。可府中突然流言四起,說你母親與我弟弟有染。我原是不信的。你母親那般品性,不可能做那種事情。可我那弟弟找到我,親口告訴我,你母親肚子裡的孩子是他的。」
「你母親向我解釋,說她與我弟弟並未發生關係。我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那段時日,當真是生不如死。」
「那時,我日日告誡自己莫要輕信,可我那弟弟卻一次次告訴我那孩子是他的。」
他冷笑一聲:「多麼荒唐的事。一個死不承認,一個不停拿證據給我看。後來,你母親終日以淚洗面,漸漸地,我們開始爭吵。」
「我那弟弟,原是父皇最器重的皇子。可自從染了怪病,父皇便再不肯見他,或許正是這般落差,讓他心緒大變,再加上他曾經經手的事務父皇都交給了我,我還娶到了心愛的女子。想是,他恨透了我。」
「那時我也想過,這或許只是他的報復。可府中又有人出來作證,說確實親眼所見過我弟弟多次尋找你母親,甚至他們說你母親房內時常傳出哭聲。」
「後來……我們開始無休止地爭吵。直到那日,我在皇弟房中發現了你母親的貼身小衣。」
「即便那時,你母親仍哭訴清白,說即便我弟用強,她也以死相抗。可我……終究沒有信她。」
「一日,我醉倒在酒肆,遇到了江側妃,她將我帶到客棧里醒酒,當時我想起太醫說過,若要驗證我是否已經能夠生育,可換個女子試試。」
「那日我與江側妃發生關係之後她並未懷孕,後來幾次也沒有,直到我把她娶進家門,一年多後她才懷上,太醫說,是我身子調理得當,以後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延續子嗣。」
說到這裡,蕭敖垂下了頭。
「你母親生產那日,我未曾培在身邊,而我那弟弟卻日日守著。從你出生到周歲,他都待你如親生骨肉。他病逝那年,你才兩歲。」
「你母親是在你六歲那年走的。那些年她的身子一直不好,精神也不好,總是落淚落淚。其實,我恨她至死都不肯與我說實話,若她坦白……」
「夠了。」蕭秋折突然打斷他。
不知何時起,他眼眶已然通紅,指節攥得發白。荒唐,當真荒唐至極,為著一樁真假難辨的事,竟讓他母親含恨而終,讓他二十餘年活得像個笑話。一個二十七年來都在糾結的人,又怎會體諒他母親的苦衷?母親到死都在解釋,可他仍舊不信,甚至二十幾年都不信。
半晌,他眼中儘是譏誚,問道:「那這數月來,父親為何突然變了態度?可是尋到了什麼證據?還是終於肯信我是您的骨血?」
他最近的改變,讓蕭秋折原以為他終是釋然,準備好生待自己的孩子。
可結果,他又真正相信母親當初的話了嗎?
而如今,其實是不是親生於他早已不重要。
蕭敖望著他通紅的雙眼,自己的眼眶也漸漸紅了。二十幾年了,他竟不知自己為何能固執至此,即便看著孩子一日日長成,即便看著他與自己年輕時如出一轍的模樣,那份莫名的恨意卻始終未消。
「是晚青妤讓我改變了想法。」蕭敖回道,「那日見她為你據理力爭的模樣,讓我想起當年你母親也是義無反顧地跪在父皇面前為我求情。那年我與皇弟爭奪儲位,險些喪命。也是你母親帶著她父親,跪在雪地里給我求情。」
只是他鬼迷心竅似的始終不信她。
這是愛嗎?蕭秋折只覺得可笑,沒有愛情是這樣的,起碼在他的認知里不是。口口聲聲說愛他的母親,又將她迎娶到家,結果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
縈繞多年的東西怕不是愛情,而是咽不下的那口氣吧!
有些人還是
太自私了。
「這些年……終究是我虧欠了她,也虧欠了你。」
二十幾年,遲來的歉意。
蕭秋折聽了只覺心頭一片麻木。說了這許多,自己究竟是誰的骨血,竟仍是個謎。他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母親含恨而終,自己二十餘年的心結,到頭來不過是一場荒唐。
殿內,父子二人均是無言。
良久,蕭敖背過身去,低聲道:「你放心,從今往後,我定會待你視如己出。只要你能持守為國為民之心,這太子之位,始終會是你的。」
我定會待你視如己出。
這句話像把刀子,生生剜進蕭秋折心口。他強壓下喉頭苦澀,只低低應了聲「是」,便轉身出了殿。
二十幾年,從被皇后的毒打到遭父親的妾室欺辱,哪次不是這樣熬過來的呢?今天只不過是多聽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罷了,他又何必在意,何必心煩。
可是胸口卻疼得厲害。
他抬手擦了下眼角,對迎上來的方齊道:「今日所有事務都推了,我想回家多睡一會。」
他還有個家,他和晚青妤的家。
他這一生汲汲營營,究竟為的什麼?為母親討個清白?為蒼生謀個太平?還是為了自己?
無論是什麼,今日,他只想為自己一回,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好好睡一覺。
然而回到府中,卻見庭院空寂。管家稟報說晚青妤一早就帶著玉兒、方於出了城,說是去調查一些事情,負責調查晚青妤身世的探子,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他坐在院中的石階上,心情更為沉重。她終究還是放不下,寧可獨自前去查明,也不願與他坦言。
他只覺額角突突地跳,連管家奉上的熱茶也推開了。在院中枯坐片刻,終究放心不下,索性翻身上馬,帶著方齊朝著那婆子住處疾馳而去。
趕到時已是申時,婆子小院裡只余兩個侍衛守著,卻不見晚青妤。守衛說她去了山間小院,他則又調轉馬頭往山野奔去。
到了山間小院已是傍晚,院裡黑漆漆的,敲門也無人應答。他很是擔心,生怕她遭遇不測。正欲去村中打聽,忽想起當初接她回京時,曾在村口遇到的那位與她關係甚好的老婆婆,於是他便去了李婆婆家中尋找。
尋至李婆婆的籬笆小院前,隔著疏落的竹籬,只見院內燈火融融。晚青妤正與幾人圍坐在石桌旁用飯,玉兒和方於也在其中。
晚風送來陣陣飯香,混著他們的說笑聲。
蕭秋折怔怔立在門外,先看到他的是方於,方於霍然起身,驚喚道:「公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