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唯有小薇促狹地對其餘幾個伴娘眨眨眼:「喂!你們看,像不像今天是她在結婚!」

  致辭過後,就到了拋捧花的環節。何亦雯拿起捧花,突然心有所感,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是很會講話,但是此刻我有一些話,想告訴每個人,也告訴自己,當然,最重要的是,」她看著沈浩:「我想告訴你。」

  她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我以前一直以為「我發誓我會永遠愛你」是一句謊言,但是現在我突然明白了:它不是謊言,它是真的。」

  她看著沈浩,對他說:「我這一生都不會忘了此時此刻。不管以後你變成什麼樣,我變成什麼樣,我永遠都會深愛眼前的你。」

  沈浩站在她面前,凝視著她,輕輕地說:「我永遠都會愛你。我對這句話不設置任何前提。」

  何亦雯對他嫣然一笑,舉起手中的捧花,對大家說:「我祝願在座的每個人都遇到愛,得到愛,永遠幸福,快樂!」

  她將捧花儘可能高高地拋向空中,眾人的目光都被那束花吸引。突然間一聲巨響,震驚了所有人。沈浩在美國長大,立刻反應過來是槍聲,他撲在何亦雯身上,將她掩在身下護住她。賓客一陣驚呼,有人伏在桌下,有人四下張望,場面亂作一團。

  然而沒有人受傷,只有滿天的花瓣灑了下來。角落裡不知何時站著一個打扮成丘比特的滑稽男人,他用一支仿真槍擊中了花束,把它變成了一片花瓣雨。大家這才明白,這就是小博一直秘而不宣的創意。所有人都笑了,為這精彩又驚嚇的一刻。

  海風透過窗子吹進來,將星星點點的花瓣吹散。輕盈的花瓣在空中盤旋,有人用手去觸摸,可卻空手而歸,花瓣被氣流帶走。有人轉頭看向自己身邊的人,花瓣卻悄無聲息落在他們的衣襟。這就像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愛情,總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降落在每個人的身上。

  (完)

  第五十四章 後記

  終於寫完啦!每次寫完小說都很激動!

  《伊甸園外》比之前《貪心記》寫得要辛苦得多。這是因為兩個故事的講述方式不一樣。《貪心記》我用了多視角敘述方式。在每一段小故事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主角。而《伊甸園外》我用了單視角來表現。在這個故事裡,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透過女主人公何亦雯的眼睛看過去的。一般來說,如果單視角選用第一人稱,故事可以好講一些。單視角還用第三人稱,講故事的難度就更大一些。

  為什麼舍易求難呢?因為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一場幻境。何亦雯有兩個幻境。第一就是她從一開始就努力說服自己,她不喜歡沈浩,不稀罕沈浩。第二個幻境就是她認為自己愛上了亞當。

  亞當對何亦雯的態度從始至終沒有變過,但因為何亦雯自己不同時期的心情和揣測,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單視角比較利於展示這種變形的感覺。如果選取多視角,這種幻境的感覺就不夠強烈了。

  所以,很多讀者會有「何亦雯不是很聰明嗎?怎麼又很糊塗?」的疑惑。答案是何亦雯從來情商就不是很高,她一直都是自作聰明。她憤世嫉俗,卻自以為洞察世事。她被老男人誘惑就是自作聰明的結果。如果你跟著何亦雯的視角看出去,就會覺得她一會兒聰明一會兒傻。

  何亦雯的名字是先有了英文名Eva,音譯了中文名。這個名字可以承載兩個寓意。一個是亞當和夏娃,另一個是我很喜愛的動畫片Wall E里的小機器人Eva。沈浩是單純溫暖的Wall E,何亦雯是暴躁勇敢的Eva。

  有人想到了新世紀福音戰士里的Eva,其實我沒有想到那個啦。不過,意思是一樣的。就是Eva不一定是伊甸園裡的Eva,這象徵著不必規定自己的命運。所以故事叫做《伊甸園外》。

  有讀者提出我目前小說里的男主全都有海外背景。其實我也不是故意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目前這兩個故事都是職場精英戲比較多,而這個人群里,海歸比例確實高。以後會有沒有海外背景的男主,以後的故事也不會都是精英階層故事,請大家放心,哈哈。

  鍾嵐其實是另一個版本的何亦雯,同樣的好強,也同樣的出自非幸福家庭。但因為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呈現出不同的結果。鍾嵐認為自己數學不好是天分不好,其實這只是一方面。鍾嵐自述從小家裡讓她學各種才藝,這是典型富裕家庭的培養方式,但這種方法其實就不利於孩子發展個性。從鍾嵐的各種表現中可以看出,她是每項都好,但精力分散。而何亦雯只有學習一個能抓住的機會,她就只發展這一個強項。比如何亦雯雖然天生運動能力還不錯,但並沒在這方面具體發展。

  她們倆也都很自我,所以都很招人煩。只是因為成長環境不同而具體表現形式不同。因此雯嵐之間是既有較量,又有共鳴與欣賞。當然,她們的本質都不壞,所以我相信讀者到了後期,隨著對她們的理解加深,原本討厭她們的人,應該會更接受她們吧。

  沈浩與何亦雯之間是殊途同歸,他們的本質其實很像。都是技術性人才,都喜歡邏輯數字,都在生活上不講究,相貌上也互相吸引。同時,他們性格又很互補,沈浩在女性上的審美偏於美式,喜歡個性強而有活力的女孩,不喜歡鍾嵐這種四平八穩的淑女。如何亦雯所譏笑的:他喜歡「美式戲精」。而何亦雯其實非常嚮往沈浩的陽光感,只是前期出於自卑,不願意承認。實際上兩人第一次見面,何亦雯就不由自主地想在工作上對沈浩高抬貴手,這是典型的有好感的徵兆。只是她一直騙自己,用輕佻的方式去淡化她自己對沈浩的好感。

  Robert這個人物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但是我沒有按照觀眾的呼聲把他寫成情聖。他就是個風流浪子,恰好又有浪的條件。這種人一定會在花叢中流連,不到老到不能動是不會收心的。Robert灌醉何亦雯的那場戲,很多人覺得他是壞人。其實在我國普遍的社會認知下,兩人已經是朋友,Robert也算是表白過了,當時喝酒也是你情我願。那麼何亦雯醉了,Robert趁勢與她一夜風流,在絕大部分人眼裡,只能說是何亦雯不檢點所致。

  可想而知,如果Robert得手,一旦酒醒,他肯定做小伏低,說一些諸如「都怪我太喜歡你了」之類的話,哄著何亦雯做他後宮的一員。說他是壞人,我覺得對Robert有點過了,但他也不是什麼大好人就對了。

  故事雖然可以高於生活,但是我不喜歡製造假象。所以我不能安排Robert對何亦雯一往情深。Robert從頭到尾的表現,就是個嫻熟的獵艷者。他對何亦雯不過是所謂「潘驢鄧小閒」的手段。可想而知在很多女人身上這一套是奏效的,而何亦雯能免疫,一來是她有點技術人員的粗糙耿直,二來也因為她經歷過老男人。她是被「寵愛」過的,所以對這一套沒有那麼受寵若驚。

  至於萱萱,Robert對她當然也有點真心,有點責任感。但本質的原因,還是她不是Robert喜歡的類型。萱萱若有何亦雯的姿色,Robert早就把持不住了。但如果是那樣,也很難說到底對萱萱來說是好還是不好。雖然是輕喜劇,我仍然沒辦法昧著良心給萱萱安排一個Robert為她洗心革面的結局——那樣真的太假啦。

  何亦雯與亞當之間的情愫,其實就是人在困境時抓住的救命稻草。很多讀者詫異她怎麼那麼快就移情別戀,其實人失戀之際,是最容易被趁虛而入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失戀後迅速跌入一場極不理性的戀愛里,甚至很多糟糕的婚姻都是這樣來的。

  亞當在書中幾乎是個沒有缺點的人,這是因為從何亦雯的角度,你只看得到他目前在辦公室里的表現。亞當的滿嘴雞湯智慧以及風度,其實在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外里很常見。我在洛杉磯不止一次地遇到很多次國內來的女性誤以為某個老外對她有意思,其實人家只是正常社交風度而已。我就把這個感覺寫進了這個故事裡。

  亞當夫婦在生活中有很接近的原型,就是我曾經見過一對極為恩愛的夫婦,也是丈夫看起來非常出色,而妻子顯得很普通。但丈夫對妻子的呵護關愛宛如熱戀。後來偶然才知道背後的故事,真是非常意外。因為看外表這兩個人極為健康,誰能想到人家多年前有過這麼驚心動魄的一幕。

  至於未婚女愛上已婚男,這種事情在生活中真的太多了。尤其是在稍微成熟一點的未婚女性群體中,很多時候,不是故意的,但就跟有婦之夫有了感情糾結。我和我的女性朋友聊天時,就拋出過這個假設:如果你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情難自禁,但突然你發現他老婆給他捐過一個腎,你還會繼續愛他嗎?

  大家紛紛駭笑:這種情況下,什么小三也下不去手了吧!這想想就瘮得慌!

  這場對話,也是我這個故事的靈感之一。就是對於第三者來說,他們總是不明白自己看上的人為什麼不能痛快地甩掉原配。答案是:你不知道人家曾經一起經歷過什麼。當然多數人沒有捐過腎,但一場漫長的婚姻里,也會有別的付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