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竇長君眼看她不高興了,趕緊出言轉圜。
「話是這麼說不錯了,可同樣是一家子,還得分個手心手背呢,到底他們看重太子一脈多過我武兒。」竇漪房仍不甘心。
「太子將來是要承襲宗廟,奉主天下的,先生和陛下多看顧些也是應該的,左右他是你的親生孩兒,將來少不了你的尊榮富貴就是了。」
竇長君知道這是她多年的心結,多少日子都開解不得,便也不費這功夫,只想著寬慰幾句對付過去也就罷了。
「原是我的武兒生的不合時宜,這一眾父輩素日裡只肯多看顧他哥哥,端的偏心,如今也只有我,肯為他細細籌謀打算了。」竇漪房果然自怨自艾起來,但沒一會兒子也就完了。
「依我看,有你一個就盡夠了,人家常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你疼武兒早已超過這俗語不知多少了。」竇長君半是玩笑,半是認真道。
「怎麼?就許你們一個個的都去巴結東宮那邊,倒見不得我這個當娘的心疼小兒子嗎?」竇漪房聽出他話裡帶刺,也不給面子當下就懟了回來。
「你看你,我不過平白說一句,權當閒聊罷了,好好的如何就惱了?」竇長君身子一僵,但很快反應過來,自顧自的找台階下。
「好也罷,歹也罷,你們這些人心裡怎麼想的,原不必告訴我這個無權無勢,被兒媳婦架空的皇后的。」竇漪房見狀,更是冷笑一聲。
「……」,眼看說著說著又扯到了這亂成一團的家務事,竇長君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便也不去接她的話,只喝茶吃點心,假裝當沒聽見罷了。
竇漪房也不追問,就那麼坐著生悶氣,竇長君也不似年少時那般上趕著哄她,不哄好不停下了。
這麼多年的兄妹了,誰不知道誰啊,生悶氣就生悶氣,還能怎麼樣啊。
不提他們這邊在鬧情緒,只說議定了來年春日裡出行,要讓太子監國,劉盈就少不得這些日子多帶著劉啟熟悉些。
而林清源除了和劉盈一起教導劉啟之外,還得負責給賈誼這些後輩們上上朝堂的課,講講這裡頭的彎彎繞。
他這也是有意讓他們來年和太子劉啟一起監管朝政,歷練歷練,等將來這些後輩都成了總管一方的大臣,做事也就更穩妥些。
但是光是提點還不夠,還需要監督和輔助,自然而然的,林清源就想到了張不疑。
現下除了他,怕是沒人能製得住這幾個年輕人了,就是有,也沒他得林清源信任和看重。
於是,沒幾日,兩人便在留侯的府邸相聚了,這裡的一切都還保留著張良去世前的樣子。
一來張不疑做兒子的睹物思人,二來是他最是知道林清源念舊,現下留著這些擺設,那將來說話辦事求人的,也便宜許多。
張不疑心知自己沒有父親張良的絕妙謀劃,唯有找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樹庇護方能高枕無憂,那麼他做這些討好林清源,也就無可厚非了。
書房裡兩人相對而坐,張不疑讓人上了他素日裡喜歡的茶點,又細細聽著他的託付,不時接幾句,相處倒也和諧。
只是說著說著,張不疑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父親臨終前特地囑咐過的事,毫無意外,還是關於林清源的,只是父親卻再三叮囑,事成之前,不可泄露給對方,免得亂了他的思緒。
張不疑每每想到這點,心裡就不禁感慨,便是對自己這個親兒子,父親也沒這般上心過。
偏偏對林清源另眼相待,且幾十年如一日的與其推心置腹,排憂解難。
這一樁樁一件件下來,也實在沒法不讓張不疑心裡有所計較。
但好在他是個聽話的好兒子,相信老父親不會害自己,也相信林清源是個靠得住的人,所以並無太多怨言。
只是關於如何執行,何時執行老父親的遺命,他還得斟酌一下。
他想著想著,思緒就發散開了,林清源連叫他幾聲,這才回了神。
好在他反應快,只說是想自己父親了,林清源才沒繼續追問,而是和他一起緬懷起來。
不管如何,事情總算定下了,又派人去北方草原告知林嫣然這個消息,只等著明年春日便能父女團聚。
第307章
有什麼委屈只管告訴爹爹,我都一併擔了。
不管眾人如何思量,次年三月,浩浩蕩蕩的車駕還是離開了長安,而匈奴王庭也開始往南方移動。
雙方將會在漢匈邊境進行會盟,並徹底商定聯姻之事。
及至兩國會面,例行公事走流程後,便是舉行宴會和親人相聚的場景。
劉盈特地拖住了兀離等人,意在給林清源和林嫣然創造父女相處的機會。
離了喧喧鬧鬧的名利場,沒了那些華服珠寶的閃光,只走在藍天白雲下,看著青翠草地,林嫣然倒覺得心情舒暢的很。
又兼親生父親在身旁,知道他會不顧一切的保護自己,她這個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子,仿佛又變成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
再不必操心旁的這個那個,想要什麼,只說一聲,父親便會雙手奉上。
可是這種輕鬆愜意的心情並沒能持續太久,肚子裡孩子的胎動和突如其來的孕吐都讓她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那個小女孩了。
「來,吃顆蜜餞壓一壓吧,你小時候最喜歡的。」林清源見她乾嘔,忙從隨身荷包里取出做好的蜜餞遞過去。
「謝謝爹爹。」她接過去就塞進了嘴裡,酸甜的口味壓下了胸中的噁心,不多時便覺得好多了。
「這一胎都快六個月了,這孩子還這樣活潑,看來必定是個臭小子呢。」林清源儘量讓氣氛輕鬆點。
「是啊,太醫和祭司們都說,這會是個男孩,我這反應也像。」林嫣然摸了摸自己隆起的肚子。
「可我怎麼看著,你不太高興的樣子?還有那個兀離,剛才在宴會期間,他一直寸步不離的跟著你,還小心的很,嫣兒,你能告訴爹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縱然心裡已經有所猜測,但他還是忍不住想問問女兒。
「……因為他以為,我這肚子裡的孩子是他的。」父女兩個在草原上漫步,四周遠處皆有守衛,倒也不必擔心被偷聽,林嫣然便說了實話。
「所以,這其實是稽粥的遺腹子吧。」雖然是反問句,但卻是肯定的語氣。
「嗯。」她又點了點頭,算是坐實了他的猜測
「怎麼不事先來信告訴我一聲?」林清源問道。
「去年娘親才去不久,爹爹便白了頭髮,我為人子女,卻不能在膝下侍奉,這已經虧了孝道,如何還敢拿這等事擾了爹爹呢?」
林嫣然其實很愧疚,特別是看著父親滿頭華發的樣子,便知他為著自己母親的離去,是何等的傷心。
「我問你緣由,本沒有責備你的意思,只是擔心你的處境,嫣兒,這些日子你受苦了啊。」林清源抬手為她挽了挽耳邊碎發,言語間滿是心疼。
「爹爹!」不需什麼華麗辭藻,只這一句,就讓她瞬間紅了眼眶。
本想撲到他懷裡抱抱他,可是卻礙於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而不能,只握緊了父親的手,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好了好了,有什麼委屈只管告訴爹爹,我都一併擔了,只一樣,千萬不能再哭了,你現在懷著孩子呢,情緒不宜太激動。」
他從袖中取出手帕為她擦拭眼淚,又溫和的勸說寬慰。
「謝謝爹爹。」她拿過手帕,自己拭淚,深吸幾口氣,勉強平復了心情。
「你現在是糊弄住兀離了,那你想過以後的事嗎?」林清源攜她繼續漫步。
「以後?不就是等著軍臣長大了,再設法誅殺他嗎?」林嫣然有些疑惑的看向父親。
「理論上來說是沒錯的,可實施起來,怕是難得很,就不提如何除去兀離掌控的兵權了,就看你自己,恐怕也是下不了手的。」
「嫣兒,你自幼便心慈手軟,如今雖做了母親,性子剛強了些,面對兀離的欺辱,也是憤恨。」
「可若他以後果真護佑你們母子平安多年,屆時,你就真的能毫無顧忌的對他下殺手嗎?」
「還有,他現在對你腹中孩兒毫不客氣的偏愛,以及你不解釋的行為,無疑會讓眾人默認這是他的孩子,軍臣恐怕也會這麼想。」
「那麼,他在憎恨兀離的同時,難保就不會對你腹中這個所謂的『同母異父』的兄弟產生惡感,乃至殺心。」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你又該當如何呢?」
林清源拋出了兩個最尖銳,卻又最有可能出現的糟糕假設。
「……不會吧,軍臣是個好孩子,我也一直用我們漢人的文化教導他,這孝悌之道他一向學的很好的,應該不至於吧。」林嫣然這樣回答著,但眼裡的猶豫也是真真的。
「倘若真是如此,你才更該擔憂,我們漢人的孝悌之道,對著的是從父輩這邊論的骨肉至親,同母異父的話,恐怕是行不通的。」林清源提醒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話是這麼說不錯了,可同樣是一家子,還得分個手心手背呢,到底他們看重太子一脈多過我武兒。」竇漪房仍不甘心。
「太子將來是要承襲宗廟,奉主天下的,先生和陛下多看顧些也是應該的,左右他是你的親生孩兒,將來少不了你的尊榮富貴就是了。」
竇長君知道這是她多年的心結,多少日子都開解不得,便也不費這功夫,只想著寬慰幾句對付過去也就罷了。
「原是我的武兒生的不合時宜,這一眾父輩素日裡只肯多看顧他哥哥,端的偏心,如今也只有我,肯為他細細籌謀打算了。」竇漪房果然自怨自艾起來,但沒一會兒子也就完了。
「依我看,有你一個就盡夠了,人家常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你疼武兒早已超過這俗語不知多少了。」竇長君半是玩笑,半是認真道。
「怎麼?就許你們一個個的都去巴結東宮那邊,倒見不得我這個當娘的心疼小兒子嗎?」竇漪房聽出他話裡帶刺,也不給面子當下就懟了回來。
「你看你,我不過平白說一句,權當閒聊罷了,好好的如何就惱了?」竇長君身子一僵,但很快反應過來,自顧自的找台階下。
「好也罷,歹也罷,你們這些人心裡怎麼想的,原不必告訴我這個無權無勢,被兒媳婦架空的皇后的。」竇漪房見狀,更是冷笑一聲。
「……」,眼看說著說著又扯到了這亂成一團的家務事,竇長君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便也不去接她的話,只喝茶吃點心,假裝當沒聽見罷了。
竇漪房也不追問,就那麼坐著生悶氣,竇長君也不似年少時那般上趕著哄她,不哄好不停下了。
這麼多年的兄妹了,誰不知道誰啊,生悶氣就生悶氣,還能怎麼樣啊。
不提他們這邊在鬧情緒,只說議定了來年春日裡出行,要讓太子監國,劉盈就少不得這些日子多帶著劉啟熟悉些。
而林清源除了和劉盈一起教導劉啟之外,還得負責給賈誼這些後輩們上上朝堂的課,講講這裡頭的彎彎繞。
他這也是有意讓他們來年和太子劉啟一起監管朝政,歷練歷練,等將來這些後輩都成了總管一方的大臣,做事也就更穩妥些。
但是光是提點還不夠,還需要監督和輔助,自然而然的,林清源就想到了張不疑。
現下除了他,怕是沒人能製得住這幾個年輕人了,就是有,也沒他得林清源信任和看重。
於是,沒幾日,兩人便在留侯的府邸相聚了,這裡的一切都還保留著張良去世前的樣子。
一來張不疑做兒子的睹物思人,二來是他最是知道林清源念舊,現下留著這些擺設,那將來說話辦事求人的,也便宜許多。
張不疑心知自己沒有父親張良的絕妙謀劃,唯有找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樹庇護方能高枕無憂,那麼他做這些討好林清源,也就無可厚非了。
書房裡兩人相對而坐,張不疑讓人上了他素日裡喜歡的茶點,又細細聽著他的託付,不時接幾句,相處倒也和諧。
只是說著說著,張不疑就不由得想起自己父親臨終前特地囑咐過的事,毫無意外,還是關於林清源的,只是父親卻再三叮囑,事成之前,不可泄露給對方,免得亂了他的思緒。
張不疑每每想到這點,心裡就不禁感慨,便是對自己這個親兒子,父親也沒這般上心過。
偏偏對林清源另眼相待,且幾十年如一日的與其推心置腹,排憂解難。
這一樁樁一件件下來,也實在沒法不讓張不疑心裡有所計較。
但好在他是個聽話的好兒子,相信老父親不會害自己,也相信林清源是個靠得住的人,所以並無太多怨言。
只是關於如何執行,何時執行老父親的遺命,他還得斟酌一下。
他想著想著,思緒就發散開了,林清源連叫他幾聲,這才回了神。
好在他反應快,只說是想自己父親了,林清源才沒繼續追問,而是和他一起緬懷起來。
不管如何,事情總算定下了,又派人去北方草原告知林嫣然這個消息,只等著明年春日便能父女團聚。
第307章
有什麼委屈只管告訴爹爹,我都一併擔了。
不管眾人如何思量,次年三月,浩浩蕩蕩的車駕還是離開了長安,而匈奴王庭也開始往南方移動。
雙方將會在漢匈邊境進行會盟,並徹底商定聯姻之事。
及至兩國會面,例行公事走流程後,便是舉行宴會和親人相聚的場景。
劉盈特地拖住了兀離等人,意在給林清源和林嫣然創造父女相處的機會。
離了喧喧鬧鬧的名利場,沒了那些華服珠寶的閃光,只走在藍天白雲下,看著青翠草地,林嫣然倒覺得心情舒暢的很。
又兼親生父親在身旁,知道他會不顧一切的保護自己,她這個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子,仿佛又變成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
再不必操心旁的這個那個,想要什麼,只說一聲,父親便會雙手奉上。
可是這種輕鬆愜意的心情並沒能持續太久,肚子裡孩子的胎動和突如其來的孕吐都讓她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那個小女孩了。
「來,吃顆蜜餞壓一壓吧,你小時候最喜歡的。」林清源見她乾嘔,忙從隨身荷包里取出做好的蜜餞遞過去。
「謝謝爹爹。」她接過去就塞進了嘴裡,酸甜的口味壓下了胸中的噁心,不多時便覺得好多了。
「這一胎都快六個月了,這孩子還這樣活潑,看來必定是個臭小子呢。」林清源儘量讓氣氛輕鬆點。
「是啊,太醫和祭司們都說,這會是個男孩,我這反應也像。」林嫣然摸了摸自己隆起的肚子。
「可我怎麼看著,你不太高興的樣子?還有那個兀離,剛才在宴會期間,他一直寸步不離的跟著你,還小心的很,嫣兒,你能告訴爹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縱然心裡已經有所猜測,但他還是忍不住想問問女兒。
「……因為他以為,我這肚子裡的孩子是他的。」父女兩個在草原上漫步,四周遠處皆有守衛,倒也不必擔心被偷聽,林嫣然便說了實話。
「所以,這其實是稽粥的遺腹子吧。」雖然是反問句,但卻是肯定的語氣。
「嗯。」她又點了點頭,算是坐實了他的猜測
「怎麼不事先來信告訴我一聲?」林清源問道。
「去年娘親才去不久,爹爹便白了頭髮,我為人子女,卻不能在膝下侍奉,這已經虧了孝道,如何還敢拿這等事擾了爹爹呢?」
林嫣然其實很愧疚,特別是看著父親滿頭華發的樣子,便知他為著自己母親的離去,是何等的傷心。
「我問你緣由,本沒有責備你的意思,只是擔心你的處境,嫣兒,這些日子你受苦了啊。」林清源抬手為她挽了挽耳邊碎發,言語間滿是心疼。
「爹爹!」不需什麼華麗辭藻,只這一句,就讓她瞬間紅了眼眶。
本想撲到他懷裡抱抱他,可是卻礙於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而不能,只握緊了父親的手,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好了好了,有什麼委屈只管告訴爹爹,我都一併擔了,只一樣,千萬不能再哭了,你現在懷著孩子呢,情緒不宜太激動。」
他從袖中取出手帕為她擦拭眼淚,又溫和的勸說寬慰。
「謝謝爹爹。」她拿過手帕,自己拭淚,深吸幾口氣,勉強平復了心情。
「你現在是糊弄住兀離了,那你想過以後的事嗎?」林清源攜她繼續漫步。
「以後?不就是等著軍臣長大了,再設法誅殺他嗎?」林嫣然有些疑惑的看向父親。
「理論上來說是沒錯的,可實施起來,怕是難得很,就不提如何除去兀離掌控的兵權了,就看你自己,恐怕也是下不了手的。」
「嫣兒,你自幼便心慈手軟,如今雖做了母親,性子剛強了些,面對兀離的欺辱,也是憤恨。」
「可若他以後果真護佑你們母子平安多年,屆時,你就真的能毫無顧忌的對他下殺手嗎?」
「還有,他現在對你腹中孩兒毫不客氣的偏愛,以及你不解釋的行為,無疑會讓眾人默認這是他的孩子,軍臣恐怕也會這麼想。」
「那麼,他在憎恨兀離的同時,難保就不會對你腹中這個所謂的『同母異父』的兄弟產生惡感,乃至殺心。」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你又該當如何呢?」
林清源拋出了兩個最尖銳,卻又最有可能出現的糟糕假設。
「……不會吧,軍臣是個好孩子,我也一直用我們漢人的文化教導他,這孝悌之道他一向學的很好的,應該不至於吧。」林嫣然這樣回答著,但眼裡的猶豫也是真真的。
「倘若真是如此,你才更該擔憂,我們漢人的孝悌之道,對著的是從父輩這邊論的骨肉至親,同母異父的話,恐怕是行不通的。」林清源提醒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