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王帳里,等兩人情緒稍微平復,這才能說說正事,林嫣然給了他一封家書,請他帶回漢宮,並與他細細說了自己的打算。

  現如今她做的這些只是暫時保住了長子軍臣的性命和大單于之位,根本不足以長久護住他。

  那麼為他找一個強有力的外家結親,也好讓兀離不敢輕舉妄動,就是當務之急了。

  巧的是,周亞夫臨行前也得到了林清源和劉盈的示意,表示如果要聯姻的話,大漢這邊是沒問題的。

  畢竟,太子劉啟現在可是有三個女兒呢,完全滿足聯姻的條件。

  一切都說的差不多了,林嫣然便送周亞夫出來,兩人看到在守在帳外的獵驕,雖然有驚訝,但也沒說什麼,就這樣相顧無言。

  而接下來,在參加完稽粥的葬禮,匈奴王庭也簡單舉行了新的大單于的上位儀式後,各部首領也開始陸續離開,周亞夫和獵驕也不例外。

  兩人心裡都知道,經此一事,他們兩個誰也沒可能追求到心上人了。

  既如此,倒不如退一步,認真去辦她交代的事,這樣也算不辜負這多年的心意了。

  就這樣,獵驕回了烏孫,而周亞夫也帶著使團迴轉大漢,轉述了全部經過後,又提了匈奴那邊聯姻的請求。

  這個事兒林清源和劉盈都有心理準備,便把劉啟找來交代了一番,也沒說的太死,只讓劉啟回去斟酌,看這三個女兒哪個嫁出去為好。

  晚間用了膳食,劉啟就跟王娡提了這件事。

  「怎麼是我們嫁女兒?父皇不是常說,希望表姐的女兒薩娜公主嫁回漢宮的嗎?」王娡疑惑道。

  「是啊,父皇和先生都盼著薩娜能嫁過來,可是奈何我們皇室沒有適合的男丁啊。」劉啟看了一眼她那高高隆起的肚子,眉眼間也帶著些憂愁。

  「原是我沒用,一直都未能為殿下誕下男孩。」王娡瞬間就懂了,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垂頭喪氣的嘆了一聲。

  「誰說不能的?你肚子裡這個肯定就是。」

  「千萬別說喪氣話了,咱們兒子聽見了,會不高興的。」劉啟也意識到自己剛才說錯話了,連忙找補了一句。

  「那咱們就說說女兒們的婚事吧,殿下是怎麼想的?」王娡定了定神問道。

  「這……按照長幼順序,該當是平陽和匈奴王子締結婚約的。」劉啟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自己的想法。

  「可平陽體弱,比不得兩個妹妹強健,我實在是捨不得她啊。」王娡聞言,當下就覺得為難的很。

  「我也知道這點,而且平陽是咱們頭一個孩子,我也捨不得她嫁出去那麼遠。」劉啟也表示理解。

  「那你看,是南宮,還是隆慮呢?」他輕聲問。

  「若是締結了婚約,少不得舉行各種儀式,我們隆慮太小了,我只怕她撐不住啊,倒是南宮年歲大些,性子也柔和,乖乖巧巧的惹人疼。」王娡想了又想,這樣道。

  「那你就是打算把南宮嫁出去了?」聽她這麼說,劉啟心裡也就有底了。

  「不是我打算把她嫁出去,實在是現在沒得選啊。」王娡連連搖頭,也是無奈的很。

  「可是,可是如果我們現在貿然決定了南宮的婚事,將來她長大了,會不會怨我們不疼她?」可這話剛說出去,她就有點後悔了。

  「不會的,女孩子哪有不嫁人的?而且表姐的兒子也不是外人,南宮嫁過去,表姐一定不會虧待她的。」劉啟只能這般安慰道。

  「那軍臣王子的品貌才情,殿下可問過了嗎?」王娡還是不放心,「還有匈奴的生活習慣,穿衣打扮什麼的……」

  「眼下兩個孩子都還小,說這些為時尚早,如今定下婚約,其主要目的還是要穩住兩國的關係。」

  「至於旁的,咱們大可以接下來的年月再慢慢帶女兒熟悉就是了。」

  劉啟的意思就是,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婚事定下,別的都可以商量,說不定將來還能取消這婚約。

  更有甚者,如果王娡這一胎能生出一個兒子的話,那麼漢匈聯姻換成薩娜公主和他們的兒子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那就先定下來吧。」王娡沒法子,最後也只得同意了。

  第306章

  不如趁著這次漢匈聯姻的機會,我們一起到邊境去見見嫣兒吧。

  卻說劉啟和王娡商量了好些時候,到底議定了把二女兒南宮許給匈奴王子。

  消息傳到宣室殿時,林清源和劉盈正在用茶點,不時說著話,乍一聽聞此等決定,兩人皆是愣了愣。

  「他們夫妻的想法,我多少也能猜到些,平陽是長女,身子又弱,捨不得遠嫁,而隆慮又是么女,他們更是愛重。」

  「只一個南宮,不上不下,偏又乖巧懂事,做父母的,自然也就舍了她去了。」

  劉盈說著話,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剛才還覺得味道甚好的茶點,現在也沒了滋味,只覺兒子兒媳偏心。

  「盈兒,你也莫要苛責啟兒和娡兒,不說別的,只提父皇在時,多少兒女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劉如意,便是當不成太子,還能做趙國的主君。」

  「當時兄弟姐妹們是何等的羨慕他這獨一份的恩寵,可如今再看他的下場,又不覺唏噓感嘆。」

  「可見個人有個人的緣法,倒也不必怪罪做決定的人。」林清源不由得出言寬慰幾句。

  「說的也是,南宮雖是遠嫁,可將來也是做大閼氏的命,未來婆婆又是嫣兒這樣好脾氣,且血脈相連的親人。」

  「如此想來,這日子也未必就過得比留京招婿的姐妹們差了。」劉盈聞言,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是這個理兒,只還有一樣美中不足,這遠嫁草原,輕易見不得父母,骨肉分離,倒是一樁憾事啊。」林清源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不禁嘆了一口氣。

  「先生這是想嫣兒了吧,不然趁著這次定下漢匈聯姻婚事的機會,咱們到邊境舉行一次會盟吧,你也見見嫣兒和她的一雙兒女。」劉盈提議道。

  「我聽說嫣兒又有身孕了,要長途跋涉到邊境,怕是不妥啊。」林清源心中意動,但又有顧慮。

  「這有什麼?這樁婚事從磋商到徹底定下,少不得也得幾個月,咱們大可以約在明年春日舉行會盟。」

  「既可表我大漢對嫣兒母子的看重,穩住他們在匈奴的地位,也可讓你們父女敘敘天倫。」

  「我這個當舅舅的,也見見外甥女,一家子團圓,這難道不是很好嗎?」劉盈繼續遊說道。

  「……」,林清源猶豫了一會兒後,「如果你我都不在京城,那誰來處理朝政呢?」他提出了現實問題。

  「自然是啟兒,既然你我去了,那他這個太子就不必去了,留下監國就是,屆時太子妃怕是也差不多生了,家裡的孩子們,宮裡的內務等,也不必操心的。」

  「只你,我,漪房,還有小南宮,我們四個一起去就是,盡可以表明我大漢對這樁婚事的態度了。」劉盈卻擺擺手,表示這不是問題。

  「沒錯,確實得帶著她們。」林清源點了點頭,嘴上說的是『她們』,可心裡警惕的只有竇漪房一個。

  「既然先生也覺得可行,那我就派人去告訴漪房一聲,讓她提前做做準備吧。」

  「還有太子妃那兒,也得打發人告訴她,這幾個月多帶著南宮去椒房殿轉轉,也好讓祖孫兩個熟悉熟悉。」

  「以免來年的草原之行,離家時日長,小南宮不適應。」劉盈這麼打算著。

  「依我看,倒不必太子妃次次親自帶小南宮過去椒房殿,她如今月份大了,行動不便,我們也該體諒些。」

  「只讓宮女陪著就是,想來漪房再如何,也不至於虧待了親孫女。」

  林清源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並不欲讓王娡在懷孕的節骨眼上多見竇漪房,以免再出現什麼毒梅子湯的事。

  「這些不過都是小事,先生看著辦吧。」劉盈並不在意這些細節,大方同意了。

  卻說他們這邊商定了此事,便派人去告訴雙方。

  王娡也就罷了,心裡頭知道他們做父輩的周全著,雖擔憂二女兒,但也不至於如何,而竇漪房卻不滿的很。

  彼時,她正召了長兄竇長君在跟前說話,說的又是小兒子劉武的事,這冷不丁從宣室殿來了這麼一道旨意,哪有高興的道理?

  「先生和陛下這是都防著我呢,不然又如何會在太子妃快臨盆的時候,非要說什麼帶著我去邊境參加會盟?還讓我照顧南宮那個小丫頭?」

  竇漪房不過須臾就想通了其中關竅,不免越發覺得心寒,這面上也多有不悅。

  「妹妹,你這是說哪兒的話?這漢匈兩國會盟聯姻是何等的大事,先生和陛下又豈會拿這個做什麼文章?」

  「帶你一起去,定是考慮到你一國之母的體面,至於說讓你照料南宮翁主嘛,這也是太子妃現下走不開的緣故。」

  「都是一家子骨肉,哪有故意壞你的道理?況且帝後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若丟了臉面,陛下他們又何來的好處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