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主沒有指責鶯鶯不識好歹,她說有錯的是那些逼迫她的人,

  她們雖然出身賤籍,可也不是生來就遭人踐踏的。

  虞燕想要幫扶柳氏就得先通過當地的官員查清楚柳鶯鶯死亡當日發生的事情,另外她還找了許多和賤籍制度相關的書籍,全部都被她搜刮來放在自己的書房內。

  星德進屋的時候她的手中正握著墨筆,白紙上寫著有力的幾個大字:請除賤籍疏。

  字字力透紙背。

  「賤籍制度流傳至今,朝堂上的官員家中多得是奴婢,燕燕若是想要廢除,恐怕單憑萬歲爺的旨意是遠遠不夠的。」星德坐到她的身畔輕輕握上她的手。

  「事情難道因為不好做就不做嗎?」虞燕嘆了口氣,看向星德道,「這道摺子遞上去,必然會有不少人用這個機會功訐我……」

  她頓了一下看向星德:「你會覺得我多事嗎?」

  星德搖頭蹲下,他輕輕將頭倚靠在虞燕的肩上,聲音溫軟卻又字字有力:「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因為你是這樣的性子所以才會一直想著我念著我,甚至憐憫我。」

  「我的燕燕……本就是這樣善良的姑娘。」

  虞燕摟著他,二人交疊的掌心裡放著奏疏,難免磨得他們倆有些生疼,但是誰也沒有放手。

  「此事並非一日之功,眼下攤丁入畝正在推行,江南豪強本就對此頗為不滿,若是如今在借著柳氏的機會提出廢除賤籍,恐怕當地的官員也無力分心處理。」虞燕沉靜道,「我要帶她回京,恭請聖裁。」

  任憑那些人有多少陰詭,她以陽謀一力破之。

  蘇州的梅雨下了將近小半個月,李衛站在府邸門前撐著傘,眼見最後一本丈量完畢的田冊被裝入匣子,這幾個月來一直提著那口氣終於鬆了下來。

  萬歲爺登基後吩咐給他的第一件事情——攤丁入畝,總算是成了。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嬉皮笑臉地看向此次最大的功臣懷恪公主,卻見她站在廊檐下望著外面的雨。

  「公主在想什麼?」李衛忍不住好奇道。

  虞燕露出兩個淺淺的酒窩:「在想從此以後那些無地的百姓就再也不用為了丁稅賣兒賣女了。」

  李煦和孫文成再如何不甘也沒有辦法在雍正已經登基了的情況下擁立廉郡王,康熙眼見身子骨一年比一年差,也不知道能護他們到幾時,若是他們再不軟和下來和萬歲爺求和,指不定哪一家就被抄了。

  他們最終還是敞開了家門,任憑李衛帶著那些衙役去丈量他們的田地,那些被隱匿了不知道多久的田地終於得見天日。

  「燕燕,咱們該走了。」

  虞燕回頭望過去的時候星德正站在馬車旁,他的身後跟著略微還顯得有些拘謹的柳氏,她換了一身乾淨的靛藍布衣,眼神還微微有些渙散,似乎沒有想到她曾經那麼求而不得的重見天日,在此刻變得那麼簡單。

  從蘇州回京的行程就簡約得多了,她們一路上除了偶爾住宿或是用膳會停下來之外,基本上都是趕著往京城的方向去,相處久了,本來緊張的不行的柳氏也放鬆了許多,閒來無事的時候還會在虞燕面前哼上兩句《桃花扇》。

  她們是樂戶,對戲曲唱調本就精通。

  倒是星德有時候會跟在柳氏後面學兩句,等到在驛站住宿的時候,黑燈瞎火里他就會輕輕地靠在虞燕身側,一邊親著她的耳垂,一邊壓低自己的聲音哼唱幾句。

  也不知道他哪裡學來的把戲。

  李衛那邊將攤丁入畝的具體情況寫進奏摺送進京城的腳步要比她快上一點,虞燕剛回公主府沒多久,養心殿那邊的張德勝公公就帶著手底下小太監提著一箱又一箱的東西到了公主府。

  「許久不見公公,如今您看起來倒是比從前年輕多了,到底還是紫禁城養人啊。」

  虞燕看著眉開眼笑的張德勝,一轉眼,他也從十幾歲出頭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滑不溜手的中年人。

  「公主說笑了。」張德勝笑道,「萬歲爺今日聽到您回京的消息,那可是連忙叫奴才開了私庫,從裡面挑了不少好東西出來獎賞您呢……哦對,還有這個。」

  他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一卷明黃色的聖旨。

  「……和碩懷恪公主協助推行行政有功……」

  雍正的旨意中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誇讚虞燕的話語,卻遲遲沒有讓她聽到自己想聽的東西。

  到了最後,張德勝才喘了一口接著道:「著晉封其為固倫懷恪公主,享親王俸祿,賜朝珠,准其入朝議政。」

  入朝議政!

  大清建國以來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如果說先前康熙對她的封賞還沒有讓那些朝臣感到警惕時,雍正的這一旨詔書終於喚醒了他們的危機意識。

  哪裡有女子入朝為官的道理?

  就算是先前康熙爺賜下的那些官職也不過都

  是小打小鬧的虛封,如今這位萬歲爺大筆一揮就是入朝議政,焉知他們大清史上會不會出一個如同太平公主那樣的厲害人物?

  這絕不會是那些朝臣希望看到的。

  可以說消息一出滿朝譁然,不管是漢臣還是滿臣在此刻似乎都結成了同盟,尤其是那些官職不低的官員對此事更是深惡痛絕,雍正頒發旨意下去的第二日一早,就被許多御史彈劾。

  「還望皇上三思,女子參政實乃牝雞司晨!」都察院左都御史恭恭敬敬地彎著腰,說出來的話卻毫不客氣,「公主這些年改良農具,指使工匠修路也就算了,只是位列朝堂實在是萬萬不可!到時候說出去,那些外邦來使必然會覺得是我大清無人可用!」

  竟要一個女子來指點江山!

  「劉大人此言差矣,漢有班昭能續《漢書》,唐有平陽公主率軍出征,遼國的蕭太后臨朝稱制,就算是我大清開國以來也有孝莊文皇后輔政……」

  站出來為虞燕辯駁的是新科狀元,也是如今的翰林院編修陳兆恩,他聲音清朗卻擲地有聲。

  「你一個七品小官也敢妄談祖宗規矩?」左都御史冷笑一聲,「公主參政這不是要壞我大清根基?!」

  「下官記得多年前公主推行珍妮紡織機讓羊毛製品大力推行,使得邊疆將士免受苦寒之冷時,您也曾誇過她,怎麼公主能改量紡織機,卻不能參與朝政?」

  星德見陳兆恩一人站立於朝堂中央,心卻漸漸放了下去。

  虞燕早就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紡織本就是女子所為,公主改良此物也不算稀奇,沒有違背女子初衷。」禮部侍郎開口道,「只是女子終究是女子,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參政議政……」

  「秦大人!」陳兆恩大聲打斷道,「您口口聲聲說相夫教子才是女子本分,可若是下官記得的沒錯,您如今能走到這一步正是因為當年您府上的老夫人穿梭於各個官宦府邸教導閨中姑娘詩書,甚至於你初入官場時還請過老夫人指點批閱……」

  「怎麼?令堂能批閱官文,固倫公主就不能參政議政?」

  朝堂上漸漸沉默下來,雍正端坐於上首卻是眉毛一挑,只見九貝勒突然朝著陳兆恩發難道:「哦?若是我記得不錯,你出身貧苦人家,後來踏上科舉一途也沒什麼銀錢傍身,一直都是看懷恪公主建的書樓里免費供人瀏覽的書……」

  「公主之恩,下官此生沒齒難忘。」

  陳兆恩話還沒說完,只聽見九貝勒神色曖昧,突然又開口道:「難怪陳翰林你對公主之事如此上心,敢在朝堂上如此放肆……」

  他這般說法能叫人遐想的地方就多了去了,雍正坐在上面臉一下子就黑了,懷恪是他最疼愛的孩子,胤禟此言分明就是在敗壞她的名聲!

  朝堂上許多原先和八阿哥等人交好的大臣都露出心知肚明的神色,甚至有人忍不住轉頭去看站在後面的星德。

  這位可是正兒八經的額駙,也不知道他知不知曉。

  雍正下意識地抬頭去看站在屏風後面,一身暗黃色蟒袍的虞燕,只見她神色不動,似乎剛剛胤禟說的話她一點都沒放在心上。

  可是她不曾放在心上,不代表別人沒有放在心上。

  那陳兆恩竟然直接跪在堂前,手中捧出一本厚厚的奏疏。

  他聲音清越卻不容置疑:「微臣這裡有江南、湖廣、陝甘、直隸等地學子聯名上書,共有一萬三千六百五十五名學子具名!」

  但凡是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見奏疏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紅艷艷的手印。

  「懷恪公主所建書樓遍布大清,使得如我等寒窗學子有書可讀,免除飢勞之苦,使得我等能夠讀書明理,在我等心中公主恰如天上明月,九貝勒所言實在是辱沒公主!」

  他的頭磕得一下比一下重,饒是虞燕原本以為自己做好了準備,卻也沒想到這一萬三千六百五十五名學子的上書。

  就連她都沒有想到,更不要說別人了。

  「公主所行之之事利國利民,若是諸位大人不信,不妨去民間看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