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高瑾玉一條一條的看下去,臉色一下比一下難看,冷笑道:「哀家老了,如今連自己侄女的妃子之位都保不住,親生女兒的婚事也做不了主了。呵……一個賤婢,也能成郡主?這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何必告訴哀家?!」
那個出身低微的丫鬟錦清,被封郡主,還賜了國姓,實在荒謬。
而皇帝,這般自作主張,還派徐玟特意來告知自己,分明是在跟她炫耀權勢。
徐*玟回道:「陛下說,忠獻郡主改了姓氏。這是要上族譜的大事,還是得讓太后您知曉的。」
徐玟見太后遲遲不語說道:「太后若無其他吩咐,臣便退下了。」
待徐玟走後,高以柔眼眶泛紅,趴在高瑾玉的膝上,淚眼蒙蒙帶著哭腔說道:「姑母,以柔不想離開您,求您別讓我走。」
太后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撫她慌亂的情緒:「柔兒,莫要慌。你放心吧,哀家絕不會讓你走的。只要哀家還在這宮裡一天,你便在這陪著我。」
高以柔滿心悲戚與不甘。當初她進宮,本想著憑藉姑母的權勢和自己的手段,在這後宮之中翻雲覆雨,成為手握重權的人物。
可如今,父親被罷免官職,失去了朝堂上的依靠,姑母也被幽禁,輝煌不再。
而表姐更是狠心地罷黜了她的妃子之位,擺明了是要將她掃地出宮。
以自己如今這般落魄的身份,一旦踏出這宮門,外面等待她的將是無盡的嘲諷與欺辱。
那些往日裡因畏懼高家權勢而對她笑臉相迎的人,定會在背後落井下石,把她當作笑話。
她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與其出宮去遭受那些不堪,倒不如留在姑母身邊。姑母雖失勢,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說不定還有翻身的機會。
高以柔又聽姑母長嘆一聲,帶著濃烈的哀傷:「禪兒,哀家真是白疼她了。罷了,往後她想怎樣便怎樣吧。」
高瑾玉說到此處,眼中原本尚存的一絲溫情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望。
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從小捧在手心裡呵護長大的女兒,竟會與自己作對,站到了趙祈的陣營里。
僅僅是為了那個叫朱寶貞的女人,趙禪連母女之情都不要了。
這些日子,趙禪每日都會來到永壽殿,求見高瑾玉。
可高瑾玉滿心的怨憤無處發泄,她只要一想到女兒的背叛,就心如刀絞,
對趙禪一概不見。
趙禪站在永壽殿外,望著緊閉的殿門,心中滿是苦澀。
她知道母后在生自己的氣,可她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曾經的她,或許會不假思索地聽從母后的一切安排,但經此一事,她已成長了許多,做起事來也會深思熟慮,不再衝動行事。
她心裡清楚,母后一旦謀逆成事,皇姐和寶貞都必死無疑,她是無論如何都要阻止這個結果。
皇姐本性善良,要是她能保住皇位的話,即便對母后心懷不滿,可有那麼多人官員看著,也做不出拭母的事情。就算真的下了狠心想要處置母后,看在自己救駕有功的份上,也不會真的對母后痛下殺手。
趙禪想著母后現在不願見她,只是因為正在氣頭上。自己是母后的親生女兒,是她的心頭肉。只要給母后一些時間,早晚有一天,母女倆能夠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第122章
鄭宓收到表姐的手諭後,當即將消息告知了西夏使者。
按照約定,她用剩下的俘虜,換回了將近兩萬名西夏女子。
一時間,營地里到處都是這些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無助的女子身影。
大周的士兵們幾乎都是男子,長久以來在戰場上廝殺,此時面對這群柔弱的西夏女子,不少人眼中泛起異樣的光,帶著幾分原始的衝動,恰似虎狼見了獵物。
有些士兵按捺不住,趁著混亂,悄悄伸手想對身邊的女子占些便宜。
鄭宓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湧起一股怒火,她神色一凜,聲音仿若寒冬,森冷刺骨:「都給我聽好了!這群姑娘是要完好無損地帶回京中。你們如今都是身有軍功的人,大好前程在前,莫要因一時衝動,毀了自己的功名與前程!」
鄭宓治軍嚴苛,軍中向來言出必行,軍法如山,將士們聽到主將這般嚴厲的斥責,哪裡還敢不聽,紛紛收回了不規矩的手,老老實實地站好。
鄭宓看著這群驚魂未定的女子,緩和了一下語氣,柔聲道:「有本將軍護著你們,你們安心趕路吧。到了大周,往後你們的日子定會比在西夏時好過。」
她細細打量著眼前的女子們,只見她們衣著破舊,身形瘦弱,一看便是來自平民百姓家,是被西夏強行搶奪來,當作置換俘虜的「貨物」的。
鄭宓又依照表姐的吩咐,將部分糧食妥善分給南滇後,便率領大軍踏上了回京之路。
一同跟著回去的還有滇凝漪,她決然地捨棄了南滇聖女的尊貴身份,堅定地選擇跟隨鄭宓一同奔赴大周。
在滇凝漪心中,上輩子與鄭宓相處的時光太過短暫了,那些美好的回憶刻骨銘心,所以這輩子,她說什麼也不再與鄭宓分開。
那在隊伍中的燕君燁,境遇堪稱悽慘。
鄭宓知道燕君燁心思狡詐,生怕他尋機逃跑,到時無法向表姐交代。
鄭宓先是廢去了燕君燁的武功,又命人挑斷了他的手筋腳筋,徹底斷絕了他反抗逃跑的可能。
如今的燕君燁,只能癱坐在囚車之中,形如廢人,除非真有神仙搭救,否則插翅難逃。
他面容憔悴,半人半鬼的模樣令人觸目驚心,髮絲凌亂地散落在臉頰兩側,雙眼布滿血絲,充斥著不甘和憤怒。
腦海中,前世的種種如走馬燈般不斷閃現,他怎麼也想不通,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
上輩子,大周的江山對他而言,幾乎是唾手可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這輩子,同樣是攻入大周,卻仿佛陷入了無盡的泥沼,處處受阻,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直至落得如今這般悽慘下場。
正想著,燕君燁只覺下身一陣溫熱,失禁的液體不受控制地流了出來,順著囚車那粗糙的木板,「滴答」一聲滴落在地上。
旁邊負責看管的士兵,本就對他厭惡至極,見此情景,緊緊皺起眉頭,嫌棄地啐了一口:「呸!」
燕君燁聞言,怒目圓睜,惡狠狠地盯著那士兵,仿佛要用眼神將對方生吞活剝,嘶吼道:「你可知我是誰?你竟敢這般對我,你有幾條命夠死的?」
那士兵哪會懼怕他這虛張聲勢的威脅,抄起手中的刀鞘,猛地朝著燕君燁身上懟去。
燕君燁躲避不及,腹部被重重擊中,悶哼一聲,身體因劇痛而蜷縮得更緊了。
士兵滿臉鄙夷:「還在做你那西夏駙馬的美夢呢?也不看看自己現在是個什麼德行,身處何地。你這背主求榮不要臉的狗雜種,等進了京城,就等著被砍頭吧,還在這兒張狂個什麼勁兒!」
燕君燁強忍著疼痛,嘴角扯出一抹嘲諷的笑,嗤聲說道:「你們的皇帝不過是個女人罷了。你們這群七尺男兒,竟甘願被一個女人統領,不覺得羞恥嗎?」
話音剛落,另一名士兵走上前來,臉上掛著戲謔的冷笑,譏諷道:「我們鄭小將軍不也是女子?可人家不照樣把你打得落花流水,將你像條喪家犬一樣關進這狗籠子裡。你剛剛還撒了一泡尿,也不低頭照照自己那狼狽模樣。怎麼?這會兒倒說起別人羞恥了?真是可笑!」
燕君燁被這一番話懟得啞口無言,氣得渾身顫抖,卻一句話也反駁不出來。他只能死死瞪著這幾名士兵。怨毒的眼神仿佛要將他們千刀萬剮。
士兵們對他的憤怒視而不見,繼續往前趕路,連餘光都吝嗇於給他留一個。
大軍朝著京城行進。
京城百姓早已聽聞凱旋的消息,早早地便聚集在道路兩旁,翹首以盼。
當軍隊的旗幟映入眼帘,人群瞬間沸騰起來。
鄭宓身著一襲銀白鎧甲,雙手虛握韁繩,威風凜凜地端坐在高頭大馬上,宛如戰神降臨。
她身姿挺拔,眉眼間透著歷經戰場洗禮後的堅毅與果敢。
少女們擠在如意坊二層的雕花窗前,手中的香帕如雪片般簌簌飄落,有塊鵝黃絲帕恰好飄進她的懷中。
「將軍看過來!」清脆的呼聲此起彼伏。
鄭宓嘴角微揚,拾起帕子剛要抬頭望去,馬車裡突然傳來一聲清咳。
滇凝漪半倚在馬車內,指尖無意識地撥弄著馬車的帘子,透過車窗的縫隙,她望著那抹銀甲身影在香帕雨中怡然自得的模樣,又想起昨夜帳中鄭宓抱著她時說的話,「待回京後,我便請陛下賜婚。」
這般想著,心中微微泛起一絲酸意。
鄭宓聽到這熟悉的咳嗽聲,瞬間收斂了笑意,板起面孔,恢復了往日的冷峻。
可即便她故作嚴肅,呼聲卻絲毫沒有減少。
那個出身低微的丫鬟錦清,被封郡主,還賜了國姓,實在荒謬。
而皇帝,這般自作主張,還派徐玟特意來告知自己,分明是在跟她炫耀權勢。
徐*玟回道:「陛下說,忠獻郡主改了姓氏。這是要上族譜的大事,還是得讓太后您知曉的。」
徐玟見太后遲遲不語說道:「太后若無其他吩咐,臣便退下了。」
待徐玟走後,高以柔眼眶泛紅,趴在高瑾玉的膝上,淚眼蒙蒙帶著哭腔說道:「姑母,以柔不想離開您,求您別讓我走。」
太后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撫她慌亂的情緒:「柔兒,莫要慌。你放心吧,哀家絕不會讓你走的。只要哀家還在這宮裡一天,你便在這陪著我。」
高以柔滿心悲戚與不甘。當初她進宮,本想著憑藉姑母的權勢和自己的手段,在這後宮之中翻雲覆雨,成為手握重權的人物。
可如今,父親被罷免官職,失去了朝堂上的依靠,姑母也被幽禁,輝煌不再。
而表姐更是狠心地罷黜了她的妃子之位,擺明了是要將她掃地出宮。
以自己如今這般落魄的身份,一旦踏出這宮門,外面等待她的將是無盡的嘲諷與欺辱。
那些往日裡因畏懼高家權勢而對她笑臉相迎的人,定會在背後落井下石,把她當作笑話。
她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與其出宮去遭受那些不堪,倒不如留在姑母身邊。姑母雖失勢,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說不定還有翻身的機會。
高以柔又聽姑母長嘆一聲,帶著濃烈的哀傷:「禪兒,哀家真是白疼她了。罷了,往後她想怎樣便怎樣吧。」
高瑾玉說到此處,眼中原本尚存的一絲溫情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望。
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從小捧在手心裡呵護長大的女兒,竟會與自己作對,站到了趙祈的陣營里。
僅僅是為了那個叫朱寶貞的女人,趙禪連母女之情都不要了。
這些日子,趙禪每日都會來到永壽殿,求見高瑾玉。
可高瑾玉滿心的怨憤無處發泄,她只要一想到女兒的背叛,就心如刀絞,
對趙禪一概不見。
趙禪站在永壽殿外,望著緊閉的殿門,心中滿是苦澀。
她知道母后在生自己的氣,可她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曾經的她,或許會不假思索地聽從母后的一切安排,但經此一事,她已成長了許多,做起事來也會深思熟慮,不再衝動行事。
她心裡清楚,母后一旦謀逆成事,皇姐和寶貞都必死無疑,她是無論如何都要阻止這個結果。
皇姐本性善良,要是她能保住皇位的話,即便對母后心懷不滿,可有那麼多人官員看著,也做不出拭母的事情。就算真的下了狠心想要處置母后,看在自己救駕有功的份上,也不會真的對母后痛下殺手。
趙禪想著母后現在不願見她,只是因為正在氣頭上。自己是母后的親生女兒,是她的心頭肉。只要給母后一些時間,早晚有一天,母女倆能夠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第122章
鄭宓收到表姐的手諭後,當即將消息告知了西夏使者。
按照約定,她用剩下的俘虜,換回了將近兩萬名西夏女子。
一時間,營地里到處都是這些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無助的女子身影。
大周的士兵們幾乎都是男子,長久以來在戰場上廝殺,此時面對這群柔弱的西夏女子,不少人眼中泛起異樣的光,帶著幾分原始的衝動,恰似虎狼見了獵物。
有些士兵按捺不住,趁著混亂,悄悄伸手想對身邊的女子占些便宜。
鄭宓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湧起一股怒火,她神色一凜,聲音仿若寒冬,森冷刺骨:「都給我聽好了!這群姑娘是要完好無損地帶回京中。你們如今都是身有軍功的人,大好前程在前,莫要因一時衝動,毀了自己的功名與前程!」
鄭宓治軍嚴苛,軍中向來言出必行,軍法如山,將士們聽到主將這般嚴厲的斥責,哪裡還敢不聽,紛紛收回了不規矩的手,老老實實地站好。
鄭宓看著這群驚魂未定的女子,緩和了一下語氣,柔聲道:「有本將軍護著你們,你們安心趕路吧。到了大周,往後你們的日子定會比在西夏時好過。」
她細細打量著眼前的女子們,只見她們衣著破舊,身形瘦弱,一看便是來自平民百姓家,是被西夏強行搶奪來,當作置換俘虜的「貨物」的。
鄭宓又依照表姐的吩咐,將部分糧食妥善分給南滇後,便率領大軍踏上了回京之路。
一同跟著回去的還有滇凝漪,她決然地捨棄了南滇聖女的尊貴身份,堅定地選擇跟隨鄭宓一同奔赴大周。
在滇凝漪心中,上輩子與鄭宓相處的時光太過短暫了,那些美好的回憶刻骨銘心,所以這輩子,她說什麼也不再與鄭宓分開。
那在隊伍中的燕君燁,境遇堪稱悽慘。
鄭宓知道燕君燁心思狡詐,生怕他尋機逃跑,到時無法向表姐交代。
鄭宓先是廢去了燕君燁的武功,又命人挑斷了他的手筋腳筋,徹底斷絕了他反抗逃跑的可能。
如今的燕君燁,只能癱坐在囚車之中,形如廢人,除非真有神仙搭救,否則插翅難逃。
他面容憔悴,半人半鬼的模樣令人觸目驚心,髮絲凌亂地散落在臉頰兩側,雙眼布滿血絲,充斥著不甘和憤怒。
腦海中,前世的種種如走馬燈般不斷閃現,他怎麼也想不通,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
上輩子,大周的江山對他而言,幾乎是唾手可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這輩子,同樣是攻入大周,卻仿佛陷入了無盡的泥沼,處處受阻,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直至落得如今這般悽慘下場。
正想著,燕君燁只覺下身一陣溫熱,失禁的液體不受控制地流了出來,順著囚車那粗糙的木板,「滴答」一聲滴落在地上。
旁邊負責看管的士兵,本就對他厭惡至極,見此情景,緊緊皺起眉頭,嫌棄地啐了一口:「呸!」
燕君燁聞言,怒目圓睜,惡狠狠地盯著那士兵,仿佛要用眼神將對方生吞活剝,嘶吼道:「你可知我是誰?你竟敢這般對我,你有幾條命夠死的?」
那士兵哪會懼怕他這虛張聲勢的威脅,抄起手中的刀鞘,猛地朝著燕君燁身上懟去。
燕君燁躲避不及,腹部被重重擊中,悶哼一聲,身體因劇痛而蜷縮得更緊了。
士兵滿臉鄙夷:「還在做你那西夏駙馬的美夢呢?也不看看自己現在是個什麼德行,身處何地。你這背主求榮不要臉的狗雜種,等進了京城,就等著被砍頭吧,還在這兒張狂個什麼勁兒!」
燕君燁強忍著疼痛,嘴角扯出一抹嘲諷的笑,嗤聲說道:「你們的皇帝不過是個女人罷了。你們這群七尺男兒,竟甘願被一個女人統領,不覺得羞恥嗎?」
話音剛落,另一名士兵走上前來,臉上掛著戲謔的冷笑,譏諷道:「我們鄭小將軍不也是女子?可人家不照樣把你打得落花流水,將你像條喪家犬一樣關進這狗籠子裡。你剛剛還撒了一泡尿,也不低頭照照自己那狼狽模樣。怎麼?這會兒倒說起別人羞恥了?真是可笑!」
燕君燁被這一番話懟得啞口無言,氣得渾身顫抖,卻一句話也反駁不出來。他只能死死瞪著這幾名士兵。怨毒的眼神仿佛要將他們千刀萬剮。
士兵們對他的憤怒視而不見,繼續往前趕路,連餘光都吝嗇於給他留一個。
大軍朝著京城行進。
京城百姓早已聽聞凱旋的消息,早早地便聚集在道路兩旁,翹首以盼。
當軍隊的旗幟映入眼帘,人群瞬間沸騰起來。
鄭宓身著一襲銀白鎧甲,雙手虛握韁繩,威風凜凜地端坐在高頭大馬上,宛如戰神降臨。
她身姿挺拔,眉眼間透著歷經戰場洗禮後的堅毅與果敢。
少女們擠在如意坊二層的雕花窗前,手中的香帕如雪片般簌簌飄落,有塊鵝黃絲帕恰好飄進她的懷中。
「將軍看過來!」清脆的呼聲此起彼伏。
鄭宓嘴角微揚,拾起帕子剛要抬頭望去,馬車裡突然傳來一聲清咳。
滇凝漪半倚在馬車內,指尖無意識地撥弄著馬車的帘子,透過車窗的縫隙,她望著那抹銀甲身影在香帕雨中怡然自得的模樣,又想起昨夜帳中鄭宓抱著她時說的話,「待回京後,我便請陛下賜婚。」
這般想著,心中微微泛起一絲酸意。
鄭宓聽到這熟悉的咳嗽聲,瞬間收斂了笑意,板起面孔,恢復了往日的冷峻。
可即便她故作嚴肅,呼聲卻絲毫沒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