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統觀全書,包括了100多個“國”,玄奘的記述有長有短,但是不管多麼短,他的記述似乎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員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勢、農業、商業、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這些方面幾乎都要涉及到。當時和今天要想了解這個“國”,除了以上這些方面,還要了解些什麼呢?他能用極其簡潔的語言描繪大量的事實,不但確切,而且生動。所以,我們可以說,玄奘是一個運用語言的大師,描繪歷史和地理的能手,而《大唐西域記》是一部稀世奇書,其他外國人的著作是很難同這一部書相比的。
第十三題 關於《大唐西域記》 關於《大唐西域記》(3)
現在談第三點。
上面我們講了《大唐西域記》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歷史上的疑難問題。比如關於印度當時的政治、經濟情況,關於重大的歷史事件,關於宗教力量的對比,關於佛教的幾次結集,關於大、小乘力量的對比,關於小乘部派的分布情況等等。離開了《大唐西域記》,這些問題幾乎都是無法解答的。但是我個人有一個想法: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些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這就啟發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幫助我們把研究工作更向前推進。
這樣的地方是非常多的,幾乎在每一卷里都可以找到一些,我在這裡只能舉出幾個來當做例子。首先我想舉玄奘所經各“國”的語言問題。玄奘是一個非常細緻的觀察家,對語言似乎是特別留心。他所到之處,不管停留多麼短暫,他總要對當地語言、文字的情況寫上幾句,比如:
阿耆尼國
文字取則印度,微有增損。
屈支國
文學取則印度,粗有改變。
跋祿迦國
文字法則,同屈支國,語言少異。
窣利地區
文字語言,即隨稱矣。字源簡略,本二十餘言,轉而相生,其流浸廣,粗有書記,豎讀其文,遞相傳授,師資無替。
捍國
語異諸國。
睹貨邏國
語言去就,稍異諸國。字源二十五言,轉而相生,用之備物,書以橫讀,自左向右,文記漸多,逾廣窣利。
因為日本學者水谷真成對於這個問題已有比較詳細的論證,我在這裡不再引用原文,請參閱水谷真成《大唐西域記》,《中國古典文學大系》22。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年以前,學者們對玄奘的記載只能從字面上接受,他講到的這些語言,他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在中國新疆一帶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卻用地下出土的實物、古代語言文字的殘卷證實了玄奘的記載。是不是全部都證實了呢?也不是的。一方面現在還有一些出土的殘卷,我們還沒能讀通。另一方面,考古發掘工作還要進行下去,將來一定還有更多、更驚人的發現,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可以說是剛剛開始。就以水谷真成的文章而論,他引證了大量的文獻,論述了新疆、中亞一帶(古代所謂“西域”)和印度本土的語言文字。但是對捍國的語言文字還沒有論述。玄奘《大唐西域記》說這裡:“語異諸國。”同其他國都不一樣,究竟是一種什麼語言呢?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研究。
守護神夫婦公元2~3世紀印度雕塑大英博物館藏傳說佛在修行過程中拯救了很多凶神,如哈里第和她的丈夫帕恩西卡,前者被點化後成為“鬼子母神”。
除了語言文字以外,還有宗教方面的問題。玄奘談到了許多佛教和印度教常見的神,他也談到了許多別的教派和印度教不大常見的神,比如卷二健馱羅國,跋虜沙城講到的毗魔天女,梵文是Bhīm,是大神濕婆的老婆,一名難近母(Durg);卷七吠舍厘國講到“露形之徒,實繁其黨”,所謂“露形之徒”指的是印度教苦行者,也可能指的是耆那教的所謂“天衣派”,二者都是赤身露體的;卷一三摩吒國講到“異道雜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這裡明說的是耆那教(尼乾);卷一○羯伽國講到“天祠百餘所,異道甚眾,多是尼乾之徒也”;卷一○珠利耶國講到“天祠數十所,多露形外道也”;卷一○達羅毗荼國講到“天祠八十餘所,多露形外道也”。卷三僧訶補羅國談到耆那教“本師所說文法,多竊佛經之義”,“威儀律行,頗同僧法”。
書中有一些關於提婆達多的記載,其中有的非常重要、有啟發性。劫比羅伐窣堵國講到提婆達多打死大象堵塞佛走的道路。婆羅痆斯國講到在過去生中如來與提婆達多俱為鹿王,菩薩鹿王仁愛慈悲,提婆達多鹿王則正相反。菩薩鹿王想代懷孕母鹿到宮中去供膳,結果感動了國王,釋放群鹿。摩揭陀國講到:
屍毗王本生圖公元2世紀浮雕大英博物館藏傳說釋迦牟尼有許多前生,有屍毗王、有鹿、有猴等等。浮雕再現了屍毗王為救出帝釋天化身的老鷹爪下的鴿子而一片片割下自己的肉,直到感動帝釋天。
宮城北門外有窣堵波,是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共為親友,乃放護財醉象,欲害如來,如來指端出五師子,醉象於此馴伏而前。
這裡說到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的密切關係。摩揭陀國還講到,提婆達多用石遙擲向佛。講到提婆達多入定的地方。最有趣的是室羅伐悉底國的那一段記載:
伽藍東百餘步,有大深坑,是提婆達多欲以毒藥害佛,生身陷入地獄處。提婆達多,斛飯王之子也。精勤十二年,已誦持八萬法藏。後為利故,求學神通,親近惡友,共相議曰:“我相三十,減佛未幾,大眾圍繞,何異如來?”思惟是已,即事破僧。舍利子、沒特伽羅子奉佛指告,承佛威神,說法誨喻,僧復和合。提婆達多噁心不舍,以惡毒藥置指爪中,欲因作禮,以傷害佛。方行此謀,自遠而來,至於此也,地遂坼焉,生陷地獄。
很多佛典上把提婆達多說成是一個單純的壞傢伙,什麼都不懂。這裡講到提婆達多並不是一個無能之輩,他“精勤十二年,已誦持八萬法藏”,而且身上還有三十大人相。羯羅拿蘇伐刺那國講到:
別有三伽藍,不食乳酪,遵提婆達多遺訓也。
短短几句話很有啟發。提婆達多是佛的死敵,佛教徒把他恨得咬牙切齒,把他說得一無是處。說根本沒有幾個人聽他的話,然而,到了玄奘時期,離開佛與提婆達多已經1000多年了。在東印度居然還有提婆達多的信徒,而且又是這樣忠誠於他。實在值得深思。關於這個問題,法顯《佛國記》中已有記載。講到拘薩羅國舍衛城時,法顯寫道:
調達亦有眾在,供養過去三佛,唯不供養釋迦文佛。
“調達”就是提婆達多的另一個譯法。舍衛城是在中印度。玄奘講到的羯羅拿蘇伐剌那國是在東印度,可見提婆達多的信徒不但存在,而且地方還相當廣。
此外,玄奘講到提婆達多的信徒“不食乳酪”。對於研究印度佛教史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唐義淨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
第十三題 關於《大唐西域記》 關於《大唐西域記》(3)
現在談第三點。
上面我們講了《大唐西域記》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歷史上的疑難問題。比如關於印度當時的政治、經濟情況,關於重大的歷史事件,關於宗教力量的對比,關於佛教的幾次結集,關於大、小乘力量的對比,關於小乘部派的分布情況等等。離開了《大唐西域記》,這些問題幾乎都是無法解答的。但是我個人有一個想法: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些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這就啟發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幫助我們把研究工作更向前推進。
這樣的地方是非常多的,幾乎在每一卷里都可以找到一些,我在這裡只能舉出幾個來當做例子。首先我想舉玄奘所經各“國”的語言問題。玄奘是一個非常細緻的觀察家,對語言似乎是特別留心。他所到之處,不管停留多麼短暫,他總要對當地語言、文字的情況寫上幾句,比如:
阿耆尼國
文字取則印度,微有增損。
屈支國
文學取則印度,粗有改變。
跋祿迦國
文字法則,同屈支國,語言少異。
窣利地區
文字語言,即隨稱矣。字源簡略,本二十餘言,轉而相生,其流浸廣,粗有書記,豎讀其文,遞相傳授,師資無替。
捍國
語異諸國。
睹貨邏國
語言去就,稍異諸國。字源二十五言,轉而相生,用之備物,書以橫讀,自左向右,文記漸多,逾廣窣利。
因為日本學者水谷真成對於這個問題已有比較詳細的論證,我在這裡不再引用原文,請參閱水谷真成《大唐西域記》,《中國古典文學大系》22。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年以前,學者們對玄奘的記載只能從字面上接受,他講到的這些語言,他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在中國新疆一帶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卻用地下出土的實物、古代語言文字的殘卷證實了玄奘的記載。是不是全部都證實了呢?也不是的。一方面現在還有一些出土的殘卷,我們還沒能讀通。另一方面,考古發掘工作還要進行下去,將來一定還有更多、更驚人的發現,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可以說是剛剛開始。就以水谷真成的文章而論,他引證了大量的文獻,論述了新疆、中亞一帶(古代所謂“西域”)和印度本土的語言文字。但是對捍國的語言文字還沒有論述。玄奘《大唐西域記》說這裡:“語異諸國。”同其他國都不一樣,究竟是一種什麼語言呢?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研究。
守護神夫婦公元2~3世紀印度雕塑大英博物館藏傳說佛在修行過程中拯救了很多凶神,如哈里第和她的丈夫帕恩西卡,前者被點化後成為“鬼子母神”。
除了語言文字以外,還有宗教方面的問題。玄奘談到了許多佛教和印度教常見的神,他也談到了許多別的教派和印度教不大常見的神,比如卷二健馱羅國,跋虜沙城講到的毗魔天女,梵文是Bhīm,是大神濕婆的老婆,一名難近母(Durg);卷七吠舍厘國講到“露形之徒,實繁其黨”,所謂“露形之徒”指的是印度教苦行者,也可能指的是耆那教的所謂“天衣派”,二者都是赤身露體的;卷一三摩吒國講到“異道雜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這裡明說的是耆那教(尼乾);卷一○羯伽國講到“天祠百餘所,異道甚眾,多是尼乾之徒也”;卷一○珠利耶國講到“天祠數十所,多露形外道也”;卷一○達羅毗荼國講到“天祠八十餘所,多露形外道也”。卷三僧訶補羅國談到耆那教“本師所說文法,多竊佛經之義”,“威儀律行,頗同僧法”。
書中有一些關於提婆達多的記載,其中有的非常重要、有啟發性。劫比羅伐窣堵國講到提婆達多打死大象堵塞佛走的道路。婆羅痆斯國講到在過去生中如來與提婆達多俱為鹿王,菩薩鹿王仁愛慈悲,提婆達多鹿王則正相反。菩薩鹿王想代懷孕母鹿到宮中去供膳,結果感動了國王,釋放群鹿。摩揭陀國講到:
屍毗王本生圖公元2世紀浮雕大英博物館藏傳說釋迦牟尼有許多前生,有屍毗王、有鹿、有猴等等。浮雕再現了屍毗王為救出帝釋天化身的老鷹爪下的鴿子而一片片割下自己的肉,直到感動帝釋天。
宮城北門外有窣堵波,是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共為親友,乃放護財醉象,欲害如來,如來指端出五師子,醉象於此馴伏而前。
這裡說到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的密切關係。摩揭陀國還講到,提婆達多用石遙擲向佛。講到提婆達多入定的地方。最有趣的是室羅伐悉底國的那一段記載:
伽藍東百餘步,有大深坑,是提婆達多欲以毒藥害佛,生身陷入地獄處。提婆達多,斛飯王之子也。精勤十二年,已誦持八萬法藏。後為利故,求學神通,親近惡友,共相議曰:“我相三十,減佛未幾,大眾圍繞,何異如來?”思惟是已,即事破僧。舍利子、沒特伽羅子奉佛指告,承佛威神,說法誨喻,僧復和合。提婆達多噁心不舍,以惡毒藥置指爪中,欲因作禮,以傷害佛。方行此謀,自遠而來,至於此也,地遂坼焉,生陷地獄。
很多佛典上把提婆達多說成是一個單純的壞傢伙,什麼都不懂。這裡講到提婆達多並不是一個無能之輩,他“精勤十二年,已誦持八萬法藏”,而且身上還有三十大人相。羯羅拿蘇伐刺那國講到:
別有三伽藍,不食乳酪,遵提婆達多遺訓也。
短短几句話很有啟發。提婆達多是佛的死敵,佛教徒把他恨得咬牙切齒,把他說得一無是處。說根本沒有幾個人聽他的話,然而,到了玄奘時期,離開佛與提婆達多已經1000多年了。在東印度居然還有提婆達多的信徒,而且又是這樣忠誠於他。實在值得深思。關於這個問題,法顯《佛國記》中已有記載。講到拘薩羅國舍衛城時,法顯寫道:
調達亦有眾在,供養過去三佛,唯不供養釋迦文佛。
“調達”就是提婆達多的另一個譯法。舍衛城是在中印度。玄奘講到的羯羅拿蘇伐剌那國是在東印度,可見提婆達多的信徒不但存在,而且地方還相當廣。
此外,玄奘講到提婆達多的信徒“不食乳酪”。對於研究印度佛教史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唐義淨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