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空萬里無雲,飛鳥從南方結隊而來。

  清風徐徐撩撥青絲,拂過面頰。

  趙濯靈佇立窗前許久,衣裝整齊,卻散著發。

  滿兒走過來,“貴妃,您的髮絲應是幹了,要束髮嗎?”

  趙濯靈回過神,五指插入發間,攏在胸前。

  日光反射中,她看到一根半黃半白的髮絲,格外刺眼,小心地挑揀出來,手上一使力,飄飄搖搖落地。

  一縷斜陽打在她身上,發頂盪著光圈,如瀑烏髮披散在肩頭,隱半張臉於暗處,眼睫眨動時光影晃動,如一隻輕巧的蝴蝶。

  李盈默立,遠遠看著,直到她開始拔髮絲。

  他俯身圈住她雙肩,“早膳用了嗎?”

  趙濯靈點點頭。

  “你最近沒精神,吃得也少,要江奉御來看看嗎?”

  趙濯靈笑了笑,“我沒事,春困而已。”

  “真的?”

  “嗯。”

  “要不要再送只鸚鵡來?陪你解解悶。”

  “別了,我不喜歡。”

  “好,”李盈捏住她的手指把玩,“今日曲江杏林宴,你要不要去?”

  她看著窗外,“杏林宴……去過好多次了,如今倒覺得沒什麼意思。”

  “那就在宮裡好好休息,養養精神,之後莫去上值了。”

  趙濯靈輕輕推開他,“不行。”

  李盈笑道:“好好好,聽你的。我只是擔心你。”

  “是不是他們上諫讓我退回後宮?”她耷著眼皮,擺弄衣帶,“那些章奏我都看見了。”

  他擺擺手,“不必理會,有我在,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京城的文職隨你挑,別累著自己就行。”

  “我想出去走走。”

  “去哪兒?”他語氣一凜,轉即吁了口氣,緩道:“讓人陪著,我也好放心。”

  她神色淡然,“只是在宮裡走走。”

  李盈走過去摸摸她的頭,“好。”

  手還未放下,他又把人攬到懷中,嗅著她發間帶著水氣的清香,心裡騰起絲絲縷縷的熱流,漸漸充盈整個胸腔。

  趙濯靈悶聲道:“說我是犬兒,你自己倒總是聞來聞去的。”

  聽此話,他竟然孩子氣地長嗅一下,“我喜歡,我是犬兒,行了吧?”

  她噗嗤一笑,“這隻黃羊勁不小,勒得我喘不過氣。”

  李盈鬆了臂力,低頭看懷中人,“哪裡不舒服?”

  “無礙。你今日是怎麼了?”她仰臉看他。

  他搖了搖頭,凝視她的眼睛,神情依戀柔軟,就像看著嬰孩的母親,又像看著母親的嬰孩。

  趙濯靈少見這樣的他,一時愣怔,情不自禁地靠了過去。

  ——

  內教坊門前跪了幾排男男女女。

  “拜見貴妃。”

  趙濯靈抬手微笑,“都快起來,許久未見,諸位可好?”

  為首的內人頷首應答:“謝貴妃關切,奴婢們一切安好。”

  眾人讓開一條道,迎趙濯靈進殿。

  她邊走邊問:“你們近來排演什麼?可有新曲新舞?”

  “彭伯新譜一曲,貴妃不妨聽聽?”

  “好啊。”

  趙濯靈落座後,宮女上了食飲,此間,樂工就位。

  一中年男子抱著篳篥,向上座行禮,“彭伯見過貴妃。”

  “免禮。”趙濯靈示意他坐下。

  有虞人的地方就有彭伯的音樂,他足不出京,譜的歌謠卻傳唱於四海,他是最知名的樂工和歌者,無數詩作經由彭伯作曲而名聲大噪。

  多年前,趙濯靈入京赴任秘書省,特意拜訪彭伯,他是大忙人,穿梭於皇宮和豪宅貴邸,最後還是廣陵公主引見,兩廂才見上了面。二人稱不上一見如故,但幾次來往後,也生出惺惺相惜的忘年之誼。

  篳篥聲音清亮,多含悲意,一如荒涼大漠中哀咽的夜風。彭伯是篳篥名家,所奏更攝人心魂催人淚。

  曲畢,趙濯靈不知不覺間落淚,她慌忙掩袖,以巾拭之。

  俄頃,她抬頭問:“彭伯,此曲叫什麼?”

  “回貴妃,此曲是為您《南望》一詩所作。”

  “哦?《南望》作於永定三年,怎麼現在為其譜曲?”

  “回貴妃,犬子離京數年,《南望》寫盡思親之情,令人動容。”

  “原來如此。”

  彭伯低著頭問:“貴妃近年來少有新詩,聽聞您在寫戲文,奴傾首竦耳以待。”

  趙濯靈神色微動,“當年搬演《爛柯山》,你和宋娘子助力良多,如今她已離京,我的新戲也……也不知道何時寫好。”

  語罷,她斂眸,瞥向滿兒,後者會意,扶她起身。

  出了門,她低聲道:“我要更衣。”

  滿兒笑,“奴知道。”

  到了一間偏僻宮室,滿兒推開門,自己並不進去,她知道趙濯靈如廁時不喜有旁人在場。

  趙濯靈逕往裡走,忽見薄紗後閃過一道人影,滯步鎮定道:“誰?”

  大柱後走出一宮女裝扮的婦人,穿著窄袖圓領袍和條紋袴。

  “是你。”

  婦人脊背筆直,雙手交疊在腹前,施施然而來,“是我。”

  趙濯靈咽了下嗓子,“你扮成這樣,是專程來教坊等我?”

  婦人停在不遠處,上下打量,嘴角掛著一絲玩味的笑,半晌,啟唇道:“他果然鍾愛你,如意玉、鳥蛋大的南海珠、凌紋蹙金裙,無一不是珍品。”

  趙濯靈垂首看了眼自己,又抬起頭,“皇后何必揶揄,你明知這些非我所求。”

  楊氏自嘲一笑,“皇后……好久沒聽到這兩個字了。沒有了珠玉奇珍,只有不見天日的院子,每天兩次腳步聲,像投餵豬狗一般送飯食來。”

  “那你還能出來?”

  “我若有心籌謀,總還有些可拿捏使派的舊奴。”

  “大費周章來見我,不會就是為了訴苦吧?”

  楊氏斂容走到一邊,“你我都是聰明人。在昌王邸時,我就看出了他的心思,可惜襄王有意神女無心,我就沒放在心上。嫁入皇家後,這種事應付得多了,早已麻木。”

  “所以,當他後來要納我入宮,你欣然同意?”

  “沒錯,”楊氏點點頭,“楚氏寵眷不衰,一旦生下皇子,便是我兒勁敵,安能坐視不理?”

  趙濯靈沒想到她如此坦誠,揚眉道:“你是皇后,永王是順理成章的太子,楚氏就算生子,又能奈你何?”

  “呵呵,皇后,你以為所有皇后都是崇宣帝的盧後嗎?他若有心立儲,豈會拖延?你在王府數載,看不出他對我和兒女冷漠?”楊氏忽然詭異一笑,“你知道為何嗎?”

  趙濯靈搖頭,試探道:“或與楊公有關?”

  楊氏露出讚許之色,“你一定想不明白吧?”

  “你願意告訴我?”

  “這就是我今日來找你的緣故。”

  門外忽傳來滿兒的聲音:“貴妃,您好了嗎?”

  二人對視一眼,“再等會兒。”

  聽到滿兒答“是”,趙濯靈走回內間。

  她神情嚴肅,壓低聲音:“你當真知道?”

  楊氏跟了過來,“我何必冒險來誆你?我可以告訴你,只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

  “原來是要與我交易——”趙濯靈好整以暇地撣了撣衣袖,“其實,此事與我何干?不聽也罷。”

  “哦?你真不想知道聖人……李盈的真實面目?”

  趙濯靈猶豫了下,搖了搖頭,“我只相信自己的判斷。無論你的目的是什麼,我都不感興趣。請回吧,我要更衣。”

  楊氏沉默片刻,俯身肅禮,鄭重道:“趙女史,我知道你不屑於委身後宮,亦知你真心愛護慎兒和義陽。楊氏一族覆沒,而今,只有你能回護小兒小女,我走投無路,才求告到你面前。”

  趙濯靈扶起她,“快起來。”

  楊氏懇切地盯著她,“妾求女史庇護我一雙兒女。”

  趙濯靈不解,“他們有太后扶持,何需庇護?這幾年來,我對他們也從無刁難,甚至請立慎兒為儲君……”

  “我都知道,”楊氏打斷她,“太后疼愛孫輩,並非獨愛慎兒和義陽,她更左右不了李盈,我求你,是因為……是因為,我命不久矣。”

  “什麼?”趙濯靈驚愕。

  “上元節,景雲道長入宮作法,說我妖祟纏身,引發不祥之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