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
馬克靠在窗戶邊,陽光懶洋洋地照著他,即使知道那並不是真正的陽光,他還是傾向於去享受這溫暖。
人就是這樣,他慢吞吞地想――因為那些微弱但持續的疼痛,他的思維漸漸變得鈍拙――人們傾向於接納好的東西,傾向於去希望。
最近,馬克開始緩慢地重建自己的思維宮殿。在廢墟上一磚一瓦地把城市建起來,並不是瞬間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細緻的、長久的工作。
馬克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像燃燒的蠟燭,他希望在死亡的火焰吞沒一切之前,能夠建好記憶的宮殿,然後倒在它的懷中。
這時候太陽快要落山了,模擬中的落日也會使得天邊被紅霞所渲染。
一天的終結讓馬克莫名其妙得心情憂鬱,安迪則輕輕地哼著歌。
馬克像洞裡的老鼠那樣好奇。
“你在哼什麼歌?”他問。
“鎮裡聽見的。”
“像是奧爾塞隆之歌。”
“那是什麼?”
“說的是一位少女去找她的愛人,卻被暴風雨困在異鄉的故事。”
“所以是個悲傷的故事嗎?”
“或許吧。”馬克說。簡單的故事也能喚起他的共情,他總是會通過故事找到自己。
安迪開始輕輕唱那首歌,空曠的後院裡,只有他的聲音和蘋果樹。
馬克看著太陽一點一點地落下去,知道烘乾機里的蘋果慢慢地向蘋果乾過渡。
安迪的聲音很好聽,仿佛融化在腦袋裡的冰激凌。馬克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夏天裡,在他的舌頭尖上融化掉的冰激凌的味道。
愛,冰激凌,青春,還有莎拉的味道。
他希望安迪的歌聲永遠都不會停。
****
那一夜,馬克是在安迪的哼唱中,把過去都燒掉的。
他把東西搬出來,和安迪一起翻看。那兒足足有兩個大抽屜,裡面的東西雜亂無章,有他的病歷、有坐車的車票、有加油站的發票、有他更之前和別人通的信件、有壓縮機的收據、有年輕時的照片……
重要的,不重要的,都不再有意義的。
“你不會捨不得嗎?”安迪問。馬克此刻正一張一張地把照片投入他們升起的那團火焰中。
“我們要離開這裡了,而我不能帶著這些東西走,我也不想在我走了以後,有人翻看這些東西。”馬克凝視照片被火焰吞咽,一點兒一點兒的,他年輕的臉消失在火光中,火蛇吞沒了過去的那個他,他看著時間的腳踩在火焰之上,跳躍的熱量模糊了世界。
馬克笑了起來:“我想過很多次我燒掉它們時的場景,想像里,我都在流眼淚,沒有一次我的想像是這樣的快樂。我現在很快樂。”
“我感到心痛,或許你應該留著一兩張照片。”安迪說。
“在走之前,我得和所有的東西說再見。”
“我以為你已經說過再見了。”
“這是物質上的再見,另一個再見。人類總是說無數次再見。”馬克說。
“給我留一張照片好嗎?”
“給我一個理由。”
“那會讓我誤以為我二十年前就認識你了。”
馬克被說服了,安迪給的是個好理由,他把老照片們遞給安迪:“你有一次選擇權。作為交換,為我唱首歌吧。”
安迪開始唱歌,奧爾塞隆之歌。
他挑了一張馬克騎在自行車上的照片。照片裡,馬克正張開雙臂,騎在自行車上,從土坡上衝下來,他長大了嘴,正在尖叫。
一個二十年前的馬克。
安迪把那張照片拿在手裡,馬克把其他照片都一張一張慢慢地扔進火焰里。
安迪的歌在耳邊,奧爾塞隆之歌。歌里唱的是一個老故事,女孩去異鄉尋找她的心上人,卻被暴雨困在異鄉,異鄉的時間流逝如美酒。當暴雨消逝,女孩回到家鄉,卻發現心上人已經和他人成婚。
奧爾塞隆是異鄉之名,它在歌里是個類似伊甸園的地方。馬克和安迪如今想去的就是異鄉,想找的是不知道存在與否的自由,但他們還是會去異鄉,因為那裡,沒有任何人阻止安迪歌唱。
馬克在安迪的歌聲中燒完了所有需要處理的紙製品,夜色籠罩大地。
他們坐在一片燒盡的灰燼旁邊,面對整個世界。
如今就要離開,馬克開始更為注意這裡的每個細節――蘋果花掉落的聲音,果實孕育的聲音。倉庫里存留的蘋果已經不多了,新的果實在慢慢成長。
安迪的歌聲停止了,馬克在安靜的夜的中央感到孤獨席捲而來。沒有任何一個人類朋友陪在身邊,他是被所有人類所拋棄的,只有註定會幫助人類的人工智慧才會在這裡陪伴他。
他舔著自己的牙fèng,想起渴望站著尿尿時那種急切的衝動。
過於了解人類,才不適合和人類一起生活,這是多麼諷刺的事實。
馬克在黑夜中擁抱自己,他靠在玻璃牆上,想知道那些蘋果脆片是什麼味道。
他曾經試過,卻早已遺忘。
“你能再給我唱首歌嗎?”他問安迪。
“當然,馬克。”
多可笑,他的歌聲早上還是冰激凌,夜裡卻變成了耳朵里的火焰與光。
14 蘋果熟時
在和世界告別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馬克什麼也沒有做,他只是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蘋果樹滿滿地結滿了果實,這三個多月,他們準備好了所有的必需品,安排好了離開穹頂的路線。這三個月里發生了很多事,據說開發原型機的開發者被抓,據說還有另外的軍事機器人在穹頂里活動。
但所有的事情,都即將與他們無關。
其實,住在這樣的鄉下,所有的紛爭本來就與他們無關。所有的大事都發生在城鎮裡,只要不打開電視,不在修理機器時和鄰居們聊天,家就像是烏托邦,一個沒有雜音的烏托邦。
馬克不覺得這兒缺了什麼,畢竟他們的生活即將與此無關,他不知道自己能過多久“與此無關”的生活,他想更長地活著。
不再去想像他人令他感到輕鬆,他無需關注任何人了,那些神經質的共情不再時刻發揮作用了,他的生活里只有安迪和即將完全成熟的蘋果樹。
他甚至感受不到危險,感受不到有人會來把安迪帶走的那份恐慌,他的生活在準備藥物、乾糧里度過。
當一切都整理妥當,他們就只剩下在後院聊天的份了。
安迪是如此善解人意的個體,馬克會忘記他是個人工智慧的事實。爾想起時,他會感慨安迪的製造者是這樣的神奇、驚人,他到底是怎樣將這樣的機器人製造而出?
馬克對這永遠也不會知道的事情好奇起來,但這並沒有促使他打開電視、廣播或者電腦去傾聽那些流言蜚語。他們真的捉住那個人了嗎?那個人真的還活著嗎?安迪是被那個人製造而出的嗎?
一切都不再重要。至少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安迪也收起了他的好奇心。
他們兩人就像熟睡的貓,把所有好奇的毛球都吞進了胃裡,發誓不再吐出。
那張照片在他們的行囊里――那張馬克年輕時的照片。馬克覺得上頭的人並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個人,他的名字是“年輕的馬克”。他的過去和現在割裂了,而他的自卑也藏在毛球里,吞進胃裡,不再追憶。
馬克知道這都不再重要,他再也不用在意他人怎麼看待自己了,他再也不用在過於嚴重的共情中掙扎了,他再也不用擔心他要怎樣才不會引起莎拉的討厭。
他失去了一切,又即將失去全世界。
蘋果脆片很甜,比蘋果甜上不少,他喜歡那味道。
他也真的、真的、真的珍惜每一次泡澡的機會。
那天是他最後一次坐在溫暖的浴缸里,浴缸里的水漫過膝蓋。
安迪坐在浴缸沿上,他和馬克之間持續著無需主題的聊天。溫熱的水把馬克的肌肉變得舒服。
離別之日近在咫尺,他們就要帶著行囊去往異鄉。等待他們的或許是死亡,或許是新生,但不走近,誰又知道火焰的廢墟里蘊含著怎樣的未來。
安迪親吻馬克,擁抱馬克,撫摸馬克那些受過傷的肌肉和骨骼,暫時性地帶走疼痛和僵硬。
如果能夠早一點遇到安迪,又如果沒有在黑市上買下安迪……
事到如今,馬克只想好好享受那些親吻、擁抱和相擁而眠。
“你的照片對我來說很美,”安迪說,“你現在也是,我喜歡現在的你。每個你。都很美。”他把手指放在馬克的肩膀上,馬克的肩膀就像露出水面的小山丘,“人類對於美的評價會帶有繁殖的需求,傾向於認為年輕是美的。我最近發現我對於美的看法和人類截然不同。我不知道為什麼製造者給了我大部分的人類特徵,卻不給我和人類類似的審美觀。”
“可能他的初衷就是希望你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希望一個性愛機器人能夠接納所有的主人嗎?”
“或許從一開始,你就不是設計來做這個的。黑市的人販賣你,為了更好的價格,他們才強制你這麼做。”
“希望如此。”安迪平靜地說,馬克並不覺得他相信了。
“如果那個人只想製造一款供人泄憤的機器,就不會添加這麼多共情的裝置,他把你設計得如此像人類,並不是為了性,而是為了陪伴。”馬克說。
“我喜歡聽你安慰我。”安迪笑了笑,他用手指捏馬克的脖子那兒,馬克喜歡他那麼做,這讓他非常舒服。
“我閉上眼睛,能想像出他的樣子。我不是特意這麼做,這種想像是我的本能。他不是出於對人類的愛和希望才製造了你,他是出於孤獨……只有強烈的孤獨才會給人這樣的動力去實現一件幾乎不可能的設計。他感到孤獨和痛苦,他希望有個朋友,他希望有人能夠陪在自己的身邊,他像我一樣,失去了一切,卑微又痛苦,卻希望得到愛。如果無法從他人身上獲得,就給自己製造一個。他遠離人群,孤僻又孤獨。”馬克看著浴缸里的流水,“尋找和製造同類,並非因為我們最開始就知道愛,而是因為我們最開始就懂得孤獨。”
安迪停頓了很久:“或許吧。我不再恨他,我也無法愛他。”
“人類也不會愛真正製造他們的人,他們只會愛提供庇護的蒼穹,只會愛所有為求自我安慰的教義。我們就是這樣自私和利己的生物。”
“這是求生本能,馬克。為了活下去。”
“除了生命,重要的還有自由。”
“我此刻就擁有它。”安迪說,他握住馬克的手,在這場偉大又悄無聲息的逃離到來之前,最後一次親吻了他的手指。
15
安迪花了一周的時間改造馬克的那輛車,他可以不呼吸,所以躲在後排座位的地板下是個非常好的選擇。邊境上的幾道關卡都只會檢查後備箱,以及司機、乘客,不會有人想到去檢查會把人悶死的座位下方。但不呼吸對安迪來說不是問題。
馬克靠在窗戶邊,陽光懶洋洋地照著他,即使知道那並不是真正的陽光,他還是傾向於去享受這溫暖。
人就是這樣,他慢吞吞地想――因為那些微弱但持續的疼痛,他的思維漸漸變得鈍拙――人們傾向於接納好的東西,傾向於去希望。
最近,馬克開始緩慢地重建自己的思維宮殿。在廢墟上一磚一瓦地把城市建起來,並不是瞬間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細緻的、長久的工作。
馬克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像燃燒的蠟燭,他希望在死亡的火焰吞沒一切之前,能夠建好記憶的宮殿,然後倒在它的懷中。
這時候太陽快要落山了,模擬中的落日也會使得天邊被紅霞所渲染。
一天的終結讓馬克莫名其妙得心情憂鬱,安迪則輕輕地哼著歌。
馬克像洞裡的老鼠那樣好奇。
“你在哼什麼歌?”他問。
“鎮裡聽見的。”
“像是奧爾塞隆之歌。”
“那是什麼?”
“說的是一位少女去找她的愛人,卻被暴風雨困在異鄉的故事。”
“所以是個悲傷的故事嗎?”
“或許吧。”馬克說。簡單的故事也能喚起他的共情,他總是會通過故事找到自己。
安迪開始輕輕唱那首歌,空曠的後院裡,只有他的聲音和蘋果樹。
馬克看著太陽一點一點地落下去,知道烘乾機里的蘋果慢慢地向蘋果乾過渡。
安迪的聲音很好聽,仿佛融化在腦袋裡的冰激凌。馬克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夏天裡,在他的舌頭尖上融化掉的冰激凌的味道。
愛,冰激凌,青春,還有莎拉的味道。
他希望安迪的歌聲永遠都不會停。
****
那一夜,馬克是在安迪的哼唱中,把過去都燒掉的。
他把東西搬出來,和安迪一起翻看。那兒足足有兩個大抽屜,裡面的東西雜亂無章,有他的病歷、有坐車的車票、有加油站的發票、有他更之前和別人通的信件、有壓縮機的收據、有年輕時的照片……
重要的,不重要的,都不再有意義的。
“你不會捨不得嗎?”安迪問。馬克此刻正一張一張地把照片投入他們升起的那團火焰中。
“我們要離開這裡了,而我不能帶著這些東西走,我也不想在我走了以後,有人翻看這些東西。”馬克凝視照片被火焰吞咽,一點兒一點兒的,他年輕的臉消失在火光中,火蛇吞沒了過去的那個他,他看著時間的腳踩在火焰之上,跳躍的熱量模糊了世界。
馬克笑了起來:“我想過很多次我燒掉它們時的場景,想像里,我都在流眼淚,沒有一次我的想像是這樣的快樂。我現在很快樂。”
“我感到心痛,或許你應該留著一兩張照片。”安迪說。
“在走之前,我得和所有的東西說再見。”
“我以為你已經說過再見了。”
“這是物質上的再見,另一個再見。人類總是說無數次再見。”馬克說。
“給我留一張照片好嗎?”
“給我一個理由。”
“那會讓我誤以為我二十年前就認識你了。”
馬克被說服了,安迪給的是個好理由,他把老照片們遞給安迪:“你有一次選擇權。作為交換,為我唱首歌吧。”
安迪開始唱歌,奧爾塞隆之歌。
他挑了一張馬克騎在自行車上的照片。照片裡,馬克正張開雙臂,騎在自行車上,從土坡上衝下來,他長大了嘴,正在尖叫。
一個二十年前的馬克。
安迪把那張照片拿在手裡,馬克把其他照片都一張一張慢慢地扔進火焰里。
安迪的歌在耳邊,奧爾塞隆之歌。歌里唱的是一個老故事,女孩去異鄉尋找她的心上人,卻被暴雨困在異鄉,異鄉的時間流逝如美酒。當暴雨消逝,女孩回到家鄉,卻發現心上人已經和他人成婚。
奧爾塞隆是異鄉之名,它在歌里是個類似伊甸園的地方。馬克和安迪如今想去的就是異鄉,想找的是不知道存在與否的自由,但他們還是會去異鄉,因為那裡,沒有任何人阻止安迪歌唱。
馬克在安迪的歌聲中燒完了所有需要處理的紙製品,夜色籠罩大地。
他們坐在一片燒盡的灰燼旁邊,面對整個世界。
如今就要離開,馬克開始更為注意這裡的每個細節――蘋果花掉落的聲音,果實孕育的聲音。倉庫里存留的蘋果已經不多了,新的果實在慢慢成長。
安迪的歌聲停止了,馬克在安靜的夜的中央感到孤獨席捲而來。沒有任何一個人類朋友陪在身邊,他是被所有人類所拋棄的,只有註定會幫助人類的人工智慧才會在這裡陪伴他。
他舔著自己的牙fèng,想起渴望站著尿尿時那種急切的衝動。
過於了解人類,才不適合和人類一起生活,這是多麼諷刺的事實。
馬克在黑夜中擁抱自己,他靠在玻璃牆上,想知道那些蘋果脆片是什麼味道。
他曾經試過,卻早已遺忘。
“你能再給我唱首歌嗎?”他問安迪。
“當然,馬克。”
多可笑,他的歌聲早上還是冰激凌,夜裡卻變成了耳朵里的火焰與光。
14 蘋果熟時
在和世界告別的時候,你會做什麼?
馬克什麼也沒有做,他只是在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蘋果樹滿滿地結滿了果實,這三個多月,他們準備好了所有的必需品,安排好了離開穹頂的路線。這三個月里發生了很多事,據說開發原型機的開發者被抓,據說還有另外的軍事機器人在穹頂里活動。
但所有的事情,都即將與他們無關。
其實,住在這樣的鄉下,所有的紛爭本來就與他們無關。所有的大事都發生在城鎮裡,只要不打開電視,不在修理機器時和鄰居們聊天,家就像是烏托邦,一個沒有雜音的烏托邦。
馬克不覺得這兒缺了什麼,畢竟他們的生活即將與此無關,他不知道自己能過多久“與此無關”的生活,他想更長地活著。
不再去想像他人令他感到輕鬆,他無需關注任何人了,那些神經質的共情不再時刻發揮作用了,他的生活里只有安迪和即將完全成熟的蘋果樹。
他甚至感受不到危險,感受不到有人會來把安迪帶走的那份恐慌,他的生活在準備藥物、乾糧里度過。
當一切都整理妥當,他們就只剩下在後院聊天的份了。
安迪是如此善解人意的個體,馬克會忘記他是個人工智慧的事實。爾想起時,他會感慨安迪的製造者是這樣的神奇、驚人,他到底是怎樣將這樣的機器人製造而出?
馬克對這永遠也不會知道的事情好奇起來,但這並沒有促使他打開電視、廣播或者電腦去傾聽那些流言蜚語。他們真的捉住那個人了嗎?那個人真的還活著嗎?安迪是被那個人製造而出的嗎?
一切都不再重要。至少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安迪也收起了他的好奇心。
他們兩人就像熟睡的貓,把所有好奇的毛球都吞進了胃裡,發誓不再吐出。
那張照片在他們的行囊里――那張馬克年輕時的照片。馬克覺得上頭的人並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個人,他的名字是“年輕的馬克”。他的過去和現在割裂了,而他的自卑也藏在毛球里,吞進胃裡,不再追憶。
馬克知道這都不再重要,他再也不用在意他人怎麼看待自己了,他再也不用在過於嚴重的共情中掙扎了,他再也不用擔心他要怎樣才不會引起莎拉的討厭。
他失去了一切,又即將失去全世界。
蘋果脆片很甜,比蘋果甜上不少,他喜歡那味道。
他也真的、真的、真的珍惜每一次泡澡的機會。
那天是他最後一次坐在溫暖的浴缸里,浴缸里的水漫過膝蓋。
安迪坐在浴缸沿上,他和馬克之間持續著無需主題的聊天。溫熱的水把馬克的肌肉變得舒服。
離別之日近在咫尺,他們就要帶著行囊去往異鄉。等待他們的或許是死亡,或許是新生,但不走近,誰又知道火焰的廢墟里蘊含著怎樣的未來。
安迪親吻馬克,擁抱馬克,撫摸馬克那些受過傷的肌肉和骨骼,暫時性地帶走疼痛和僵硬。
如果能夠早一點遇到安迪,又如果沒有在黑市上買下安迪……
事到如今,馬克只想好好享受那些親吻、擁抱和相擁而眠。
“你的照片對我來說很美,”安迪說,“你現在也是,我喜歡現在的你。每個你。都很美。”他把手指放在馬克的肩膀上,馬克的肩膀就像露出水面的小山丘,“人類對於美的評價會帶有繁殖的需求,傾向於認為年輕是美的。我最近發現我對於美的看法和人類截然不同。我不知道為什麼製造者給了我大部分的人類特徵,卻不給我和人類類似的審美觀。”
“可能他的初衷就是希望你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希望一個性愛機器人能夠接納所有的主人嗎?”
“或許從一開始,你就不是設計來做這個的。黑市的人販賣你,為了更好的價格,他們才強制你這麼做。”
“希望如此。”安迪平靜地說,馬克並不覺得他相信了。
“如果那個人只想製造一款供人泄憤的機器,就不會添加這麼多共情的裝置,他把你設計得如此像人類,並不是為了性,而是為了陪伴。”馬克說。
“我喜歡聽你安慰我。”安迪笑了笑,他用手指捏馬克的脖子那兒,馬克喜歡他那麼做,這讓他非常舒服。
“我閉上眼睛,能想像出他的樣子。我不是特意這麼做,這種想像是我的本能。他不是出於對人類的愛和希望才製造了你,他是出於孤獨……只有強烈的孤獨才會給人這樣的動力去實現一件幾乎不可能的設計。他感到孤獨和痛苦,他希望有個朋友,他希望有人能夠陪在自己的身邊,他像我一樣,失去了一切,卑微又痛苦,卻希望得到愛。如果無法從他人身上獲得,就給自己製造一個。他遠離人群,孤僻又孤獨。”馬克看著浴缸里的流水,“尋找和製造同類,並非因為我們最開始就知道愛,而是因為我們最開始就懂得孤獨。”
安迪停頓了很久:“或許吧。我不再恨他,我也無法愛他。”
“人類也不會愛真正製造他們的人,他們只會愛提供庇護的蒼穹,只會愛所有為求自我安慰的教義。我們就是這樣自私和利己的生物。”
“這是求生本能,馬克。為了活下去。”
“除了生命,重要的還有自由。”
“我此刻就擁有它。”安迪說,他握住馬克的手,在這場偉大又悄無聲息的逃離到來之前,最後一次親吻了他的手指。
15
安迪花了一周的時間改造馬克的那輛車,他可以不呼吸,所以躲在後排座位的地板下是個非常好的選擇。邊境上的幾道關卡都只會檢查後備箱,以及司機、乘客,不會有人想到去檢查會把人悶死的座位下方。但不呼吸對安迪來說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