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寅等人卻不理會他,只問他徒弟:「陛下可還有話。」

  「有。」

  中官雙目炯炯道。

  「好!」

  袁寅也重重一點頭,自動將正對著大理寺卿的監刑官位置讓出來。

  中官明白他的意思,邁開步子,挺直腰背站在崇政門正中,對仍然念念有詞的大理寺卿道:「陛下說,大景朝有法,有法必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人間法網,必會叫你為所做的事付出代價。」

  大理寺卿自長椅子之上,勉強一骨碌滾了下來,匍匐著叩謝皇恩。

  模糊的雙目,目送著幾位中官緩步回到巍峨屹立,琉璃灼目的大殿。

  五月的河東,汾河春汛期已過,枝葉已然繁茂,汾河河水水位日漸上漲,沿著太行山余脈走勢,殤殤向北流。

  決堤口東面幾十里的汾州平原上,放眼望去,原本綠油油的麥田已全部被厚厚的黑泥鋪蓋,只隱隱看到些許頑強自黑泥底部伸出的一點綠色苗頭。

  這片曾經最豐腴的土地,一朝翻臉,就化為再不適宜人類生存和耕種的禁區。

  事實上,此時除了一些洪水肆虐時來不及逃脫的人類與動物屍體、散落的草木雜物,這片區域,從汾水決堤至今,已經難覓尋常百姓的身影。

  不過,此時這片淤泥堆積的廣闊地面上,正有一隊身穿防水皮衣的士兵,排著隊形,艱難的向淤泥最深去摸索而去。

  幾里地外的烏木山高處,袁方、秦瑞、褚茂通三人極目遠眺,用盡力氣,也只能看到一個個的小點,在緩慢移動。

  褚茂通搖了搖頭,嘆道:「這樣做真的有意義嗎?方圓幾十里河淤之中搜存,不異於大海撈針!更何況,是不是真的能找到所謂的河堤決口原因的確切證據,本就是無稽之談!」

  袁方看了看褚茂通,來之前,他就從他的師父袁寅那裡了解到,這個褚茂通雖然與王安撫使是同鄉,可是似乎這麼多年來,兩人之間顯少來往。

  想來是關係不如其他同鄉那般親近。

  但這一次同行,親眼目睹了抵達河東路前後,褚茂通處處針對王景禹的種種做派,才讓袁方意識到。

  何止是不親近,簡直是生死不能容。

  這位褚茂通,真是恨不得早日除掉王景禹而後快。

  他搖了搖頭道:「褚大人,這是否真的能找到河堤決口證據咱不知道,可是搜尋證據,排查確認,不使得我大景朝廷重臣無故蒙冤,卻是我等調查組應盡之職。」

  「若依褚大人所說,空口料定此處沒有證據,那是不是整個汾州也不會有證據,是不是這件事已然蓋棺定論,不會有任何新的證據再出現?假設如此,大人們坐在京師便將此案斷了,又何須你我奔赴此地?」

  袁方一番話,說的還算有理有據。

  不過,在褚茂通看來,仍然不能被說服。

  但袁方到底是皇帝身邊的人,褚茂通還是知道分寸的,他笑了笑說:「當然,陛下派我等前來調查,就是因為心繫我們這些臣屬,願意給每一個臣屬一個機會,這是我等身為大景朝臣屬之幸啊!」

  袁方看著他笑了笑,沒再說話。

  中書首官秦瑞適時的說了幾句打圓場的話,三人現場視察了一番災情,就按著計劃的行程,去往幾處災民集中安置處。

  王景禹與汾州知州因為事涉彈劾,分別去職,且調查組一來就是首沖太原府而去,此時的調查也從太原府開始,並由臨時接管水患治理主要任務的太原府王端,全程配合。

  此時王端叫人依著大人們的安排,首先去往太原府與汾州交界的水患區行去。

  出了太原府城,在去往水患災區的方向,越來越行人蕭索、車馬稀鬆。顯然在去往太原府水患方向去,且從形容上看,無不容色枯槁,頹喪黯淡。

  三位調查組的大人都看在眼中,對於即將看到的水患區情形已有了猜測。

  看來,就太原府水患區來說,還真的並不像王景禹上章所述的那般,救災及時且安置妥當。

  王端看出了幾位大人所想,不禁也目露憂慮之色,嘆息道:「上有天災,下又人禍,受苦的,卻總是黎民百姓啊!」

  褚茂通也連聲唏噓:「王知府所言不錯啊,面對此等禍端,百姓總是第一個遭殃的!」

  想到即將面臨的水患區場景,秦瑞與袁方的心情也有些沉重。

  不僅是同樣為受此災難影響的百姓,更是也想到了,如果受災區是這般情形的話,王景禹的調查恐怕要十分不利了。

  連續兩日的調查下來,太原府邊境的水患情形,的確是不容小覷。

  褚茂通拿出了全副精神,與王端等人積極配合,慰問患區百姓,收集患區實情。

  袁方與秦瑞面對實情,除了按部就班的做事,也並無多言。

  太原府調查完畢,調查組再次登上了車馬,即將前往汾州境。汾州是這一次汾水水患的主要受災區,必然也是他們要調查的重中之重。

  因為有了太原府這一次直面水患的經歷,一路之上幾乎無人多做閒談。

  褚茂通倒是有幾次有心挑起話題,奈何袁方與秦瑞根本無心應答,也只能悻悻的收了回去,重新燃起鬥志,對於這一次的汾州水患治理情形的調查,信心倍增。

  馬車很快駛過太原府與汾州邊境,要前往第一處汾州水患區,還要暫時下了官道,往西路的河涇平原行去。

  既然要去的水患災區,三人都做好了準備,前面的路況定然是要坎坷顛簸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馬車下了官道駛入汾州州路之後,很快就駛回到由碎石與桐樹油新鋪就的大路。路上行人商旅不絕,俱是車馬瀟瀟,押運著各式各樣的貨物,來往於大

  路之上。

  褚茂通看著這新修的寬闊平整的大路,一時有點震驚的合不攏嘴。

  不可置信的問:「這……這路是什麼時候修的?」

  袁方與秦瑞也同樣十分感興趣,一起目光炯炯的看著陪同他們的河東路轉運司屬官以及汾州知州。

  汾州知州見狀立馬回答:「就是在汾州水患發生後的半個月內。當時王安撫使大人,調了軍來搶險修堤,河堤得到修補河患得到阻塞之後,當即就開始了主要道路路的重修。」

  他感慨的道:「正是這些道路的快速修復,才使得水患區的災民可以出得去,水患區外的糧藥水布進的來!大人們此時看到這些絡繹不絕的商旅,正是因為道路的暢通,以及大人所設置的不限物價的政令,而爭相將物資向需要的地方運送,多少災民的性命都因此而得以存活,王安撫使實在是……」

  「我們知道了。」褚茂通聽他又要開始吟誦王景禹的功德,不耐煩的打算了他。

  又道:「究竟災民的安置情況如何,我們也要親眼見到再做評價。您兩位說是嗎,秦中書,袁中官?」

  秦瑞微微笑了笑,道:「說的不錯,那我們就親眼看看吧。」

  袁方忍不住輕蔑的看了他一眼,並不說話。

  半個時辰後,馬車停在了一片開闊平坦的高地之上。三人陸續自馬車之中走下來,並在一下車的瞬間就呆立當場,怔怔的看著眼前的景象。

  到底都是有過多年從政經驗的人,往日裡,各種水患、旱災、山火等災情的場景。

  面對這樣的天災,人類的脆弱是那麼的明顯,屍橫遍野,哭喊哀號,亦或者掙扎在生死邊緣,茫茫然絕望無助的眼神,是所有受災區域所常見的情景。

  然而,任何一次,他們都未曾見過今天這樣的場面。

  這片方圓十幾里的開闊平地上,整整齊齊的矗立著一排排的氈布營房,百姓們穿行其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從更高地勢的山上引流過來的乾淨山泉。

  營地之中四處炊煙裊裊,能自力更生的就在居住的營房前面自己燒飯,也有大灶可以供給不能做飯的病患百姓吃用。

  人人的衣著雖然稱不上光鮮,可也是清爽乾淨的居多。

  穿梭在營地當中,忙忙碌碌,但精氣神無疑是好的。

  這樣大的天災沒有壓垮他們,家園毀於一旦的絕望情緒沒有吞噬他們,每個人的眼中都透出了劫後餘生的慶幸,更有敢於再次展望未來的勇氣。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褚茂通滿臉不可置信,回過了身問王端與汾州知州。

  第191章

  不說褚茂通傻眼了,就連王端也怔愣當場。

  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和認知。

  他在汾州水患之後,沒少藉機上參劾王景禹的摺子,與京師蔡闕等配合,企圖互相配合,徹底搬倒王景禹。他一直以為,自己在太原府做所的賑濟救災,已是過往賑濟經歷之中的優等。

  太原府此次災情相較汾州,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即使河東路內,不斷有各路傳言,說汾州的搶險救災做的有多麼的出眾,甚至在那個王景禹被停了官職帶去京師關押之時,一路之上災民自髮夾路相送這樣的消息,也不絕於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