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第97章
三郎他方才看到的,分明是她喚了他「……
往年京師的冬天寒冷又漫長,今年不知怎的,自過了年,接連半月都是艷陽高照。
雖說出門還是要披大氅,執手爐,卻也比以往暖和得多了。
宜秋宮外幾株寒梅傲然綻放,長琴帶著兩個小宮女踏著滿地的粉白花瓣進了宮門。
長琴手執一封自涼州平陽王府送來的書信。
因知曉這些日莊姝一直掛念回涼州的平陽王妃。
此番王妃來了信,良娣定然可以安心了。
長琴這般想著,快步往內殿走去,打簾進了莊姝寢居,室內舒適的溫度讓她在外繃緊的肌肉都放鬆了下來。
正殿內。
雲映抱著宜苓看阿白在地上玩布球,此時聽見門口的響動便尋聲望了過去。
雁遠則抱著針線籃子坐在不遠處的榻上,手中正拿著一對去歲太子和良娣裁圍脖剩下的赤狐皮毛。
宜苓喜歡在外面頑,常常被宮人抱到外間便手舞足蹈十分開心。
雁遠擔心宮人總會有照顧不周的時候,加之這些天無事,雁遠便比著宜苓耳朵尺寸裁了兩對耳衣,欲縫製了給宜苓戴。
長琴環視一圈,並未見到莊姝,不由問道:「良娣呢?」
雲映作個噤聲的手勢,道:「小聲些,良娣方才說要陪小娘子去外頭曬太陽。待我抱著小娘子在外頑,叫雁遠進內室一瞧,良娣又睡回去了。」雲映一邊說著,面上一邊掛起淺淺的笑。
雁遠側耳聽她們二人說話,將手中的線打了結,又用籃子裡的小剪子將線剪斷,笑著站了起來。
她將一對縫好的耳衣,戴到宜苓耳朵上。
宜苓感到很奇怪,總覺頭頂上有東西,不住地抬著小腦袋,卻不知是她耳朵上罩了耳衣。
雲映將她抱起來,左右打量著宜苓帶上赤色耳衣的樣子,不住讚嘆:「咱們小娘子可真好看!」
宜苓尚聽不懂讚美,只見三人都笑了,她便也跟著笑了起來。
外室傳來細微的動靜,不多時又傳來女兒的銀鈴笑聲。
莊姝不由彎了彎唇角,披著一件石榴紅的披襖起身。
長琴和雁遠聽見內室有動靜,二人忙放了手上的活計,進內室服侍莊姝起身。
長琴見了莊姝,想起自己懷中還揣著封平陽王妃送至京中的書信,忙稟了莊姝。
莊姝亦感到有幾分驚喜,忙道:「快拿來我看看。」
長琴將書信遞了過去。
莊姝顧不得穿衣,徑直拆了信,在坐榻上看了起來。
平陽王妃一行正趕上回王府過年。
年節邊王府事務繁雜,王妃直至正月初六才得空給她寫了一封信。
信中提及尚意近況,得知曹家大郎今年擢升,曹家大郎一行定於上元節後啟程進京赴任。
屆時便由曹五郎並尚意護送兄嫂一行進京。
王妃洋洋灑灑寫了兩張紙,信中所提之事無一不是對她的掛念。
莊姝心中酸酸脹脹,忙叫長琴去書案研磨,提筆寫了回信派人送往涼州。
待莊姝將信封好,長琴便領著一個宮女出去了。
永福門前的一名內侍從長琴手上接過信。
長琴不由囑咐道:「這是良娣的家書,內侍千萬不要弄丟了。」
內侍小心翼翼放進了他背著的布袋中,笑道:「姐姐儘管放心,莊良娣的事,闔宮上下沒有不盡心的。」
長琴聽他這般說,不由啐了他一句:「油嘴滑舌。」
那內侍卻毫不羞赧,反口道:「奴口中無半句虛言,宮中后妃與外臣不得有書信往來,可您瞧太子殿下,偏生允莊良娣與平陽王府痛書信,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長琴憶起莊姝吩咐她與平陽王府通信一事儘量低調才好,便斥聲道:「你膽敢議論殿下與良娣?莫非想挨板子了?」
那內侍忙搖頭,乞求道:「奴多嘴了,還望姐姐寬恕則個,莫要告訴良娣才好。」
長琴哼了一聲,也不欲與他計較,只吩咐:「好好照看良娣的書信。」
「是!是!」那內侍不迭點頭,躬身送長琴與小宮女走了。
翌日便是上元節佳節。
朝中休沐三日。
李謖攜莊姝和宜苓一早便去了長吉殿給皇后請安。
不多時成鈺亦牽著從瑾來了。
譽王和孟氏住在宮外,二人便來得稍晚些。
孟氏自進了殿便說今年安福門前搭的燈輪有多高多氣派,「阿姊和良娣今夜一定出宮賞燈。街上張燈結彩,今年還造了「琉璃燈山」霎是好看,街市上亦出了許多新奇的花燈。雲霄樓外高懸燈謎,昨夜我與八郎前去,竟只猜對了五個。」
說起街上的頑樂趣事,孟氏便如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成鈺和莊姝則在旁含笑聽著,不時聽到新奇處也要問上幾句。
孟氏便細心替二人解答。
皇后見成鈺和莊姝眸中皆有嚮往之色,便道:「今夜本宮宮中也無甚要緊事,不若你們便出宮玩去罷。難得今日佳節,宮外熱鬧。」
成鈺和莊姝猶猶豫豫,一個因著自己如今懷有身孕,今夜人多,只怕衝撞了。
一個則是因稚兒尚小,一時也放心不下。
皇后喚了宮婢將宜苓抱來,道:「今夜便讓乳娘帶著宜苓在長吉殿睡下,有本宮看護,阿姝你儘管放心罷。」
又看向成鈺,「從瑾難得進宮,你們母子也甚少出宮遊玩,不若趁著今日,帶從瑾好好過個節。」
成鈺不禁看向從瑾,從瑾乖巧地看著她,眼中滿含期驥之色。
成鈺強忍著眸中的淚水,牽著從瑾的小手道:「阿娘帶你去看花燈可好?」
從瑾欣喜地點了點頭。
成鈺微微一笑,心中對他的愧疚之情更甚。
待幾人在長吉殿陪皇后用了晚膳,便乘馬車出了宮。
至夜晚時分,巨型燈輪點燃,數萬燈燭緩緩轉動,將京師夜幕點亮。
繼而城中各處花燈璀璨,身處街市,恍如白晝。
莊姝與譽王孟氏成鈺等人一齊出宮。
方過延壽坊,車馬已停滯不前。
莊姝等人只好下了馬車。
從瑾被譽王抱在懷中,一雙好奇而充滿喜悅的眸子不住打量街市上的景象。
今日街上果然十分熱鬧,街道兩旁的花燈設計得巧奪天工,精彩絕倫。
街市酒肆傳來的絲竹之音不絕,全城的百姓都徜徉在一片熱鬧繁華的氛圍之中。
孟氏性子活泛,哪裡人多便喜歡往哪裡去。
莊姝顧及成鈺身子,命長琴和雁遠對她多加看護。
原想著今日燈會必然有趣,可當自己獨處其中,卻又有幾分興致缺缺。
成鈺亦有同感。
人一多,她便覺胸悶氣短。
實是不敢草率,莊姝便提議先同成鈺尋家酒肆歇一歇。
譽王和孟氏聽說成鈺不適,亦不敢馬虎,便說要去尋客棧。
從瑾一面關切成鈺,一面又被燈會所吸引。
成鈺見了,也不想壞了他們幾個的興致,便笑道:「你們不不必跟隨,從瑾便交由你們二人,今夜城中魚龍混雜,定要照看好他。」
譽王和孟氏應下,只說要成鈺顧自己身子要緊。
於是莊姝與成鈺在街邊尋了一家客棧。
不想今日客棧
客滿,正欲離開,聽二樓有人高聲喊道:「成……二位且慢!」
莊姝與成鈺循聲望去,皆吃了一驚,竟是齊晉良!
齊晉良快步下樓,他彎著唇,詫異地看向成鈺。
他顯然對今日能在宮外見到成鈺亦感到十分驚喜。
見她外披一件雀藍色大氅,小小的臉上倒比前幾個月圓潤一些。
想來她在宮中過得還不錯!
莊姝見齊晉良似有話要對成鈺說,便用眼神詢問成鈺的意思。
待看她微微頷,便稍稍退後了幾步。
齊晉良問:「你們可是要上樓歇腳?我定了樓上的一間廂房,讓給你們罷。」
成鈺不發一言。
齊晉良有些摸不著頭腦,只以為成鈺是不欲搭理她,便轉而看向莊姝道:「莊良……莊娘子看如何?」
莊姝想成鈺已出來兩個時辰,的確該歇一歇,便做主應下,道:「如此,便多謝小齊將軍了。」
齊晉良莞爾,正欲與成鈺說上幾句話,不想成鈺卻提步往前走了。
莊姝只好沖他笑了笑,亦抬步跟了上去。
客棧的小廝聽了幾人談話,又見莊姝和成鈺穿著華貴考究,不敢怠慢。
正欲引二人去廂房。
齊晉良忽地將人叫住,從懷中掏出一錠金子囑咐:「好好招待這二位娘子,她們要什麼你儘管安排便是,若是銀子不夠只管掛本將軍帳上。」
那小廝笑得見牙不見眼,道;「小人一定好好服侍二位娘子,小齊將軍儘管放心。」說罷,接過金錠,躬身送齊晉良出了店,便飛快跑上二樓,引著莊姝和成鈺去了廂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三郎他方才看到的,分明是她喚了他「……
往年京師的冬天寒冷又漫長,今年不知怎的,自過了年,接連半月都是艷陽高照。
雖說出門還是要披大氅,執手爐,卻也比以往暖和得多了。
宜秋宮外幾株寒梅傲然綻放,長琴帶著兩個小宮女踏著滿地的粉白花瓣進了宮門。
長琴手執一封自涼州平陽王府送來的書信。
因知曉這些日莊姝一直掛念回涼州的平陽王妃。
此番王妃來了信,良娣定然可以安心了。
長琴這般想著,快步往內殿走去,打簾進了莊姝寢居,室內舒適的溫度讓她在外繃緊的肌肉都放鬆了下來。
正殿內。
雲映抱著宜苓看阿白在地上玩布球,此時聽見門口的響動便尋聲望了過去。
雁遠則抱著針線籃子坐在不遠處的榻上,手中正拿著一對去歲太子和良娣裁圍脖剩下的赤狐皮毛。
宜苓喜歡在外面頑,常常被宮人抱到外間便手舞足蹈十分開心。
雁遠擔心宮人總會有照顧不周的時候,加之這些天無事,雁遠便比著宜苓耳朵尺寸裁了兩對耳衣,欲縫製了給宜苓戴。
長琴環視一圈,並未見到莊姝,不由問道:「良娣呢?」
雲映作個噤聲的手勢,道:「小聲些,良娣方才說要陪小娘子去外頭曬太陽。待我抱著小娘子在外頑,叫雁遠進內室一瞧,良娣又睡回去了。」雲映一邊說著,面上一邊掛起淺淺的笑。
雁遠側耳聽她們二人說話,將手中的線打了結,又用籃子裡的小剪子將線剪斷,笑著站了起來。
她將一對縫好的耳衣,戴到宜苓耳朵上。
宜苓感到很奇怪,總覺頭頂上有東西,不住地抬著小腦袋,卻不知是她耳朵上罩了耳衣。
雲映將她抱起來,左右打量著宜苓帶上赤色耳衣的樣子,不住讚嘆:「咱們小娘子可真好看!」
宜苓尚聽不懂讚美,只見三人都笑了,她便也跟著笑了起來。
外室傳來細微的動靜,不多時又傳來女兒的銀鈴笑聲。
莊姝不由彎了彎唇角,披著一件石榴紅的披襖起身。
長琴和雁遠聽見內室有動靜,二人忙放了手上的活計,進內室服侍莊姝起身。
長琴見了莊姝,想起自己懷中還揣著封平陽王妃送至京中的書信,忙稟了莊姝。
莊姝亦感到有幾分驚喜,忙道:「快拿來我看看。」
長琴將書信遞了過去。
莊姝顧不得穿衣,徑直拆了信,在坐榻上看了起來。
平陽王妃一行正趕上回王府過年。
年節邊王府事務繁雜,王妃直至正月初六才得空給她寫了一封信。
信中提及尚意近況,得知曹家大郎今年擢升,曹家大郎一行定於上元節後啟程進京赴任。
屆時便由曹五郎並尚意護送兄嫂一行進京。
王妃洋洋灑灑寫了兩張紙,信中所提之事無一不是對她的掛念。
莊姝心中酸酸脹脹,忙叫長琴去書案研磨,提筆寫了回信派人送往涼州。
待莊姝將信封好,長琴便領著一個宮女出去了。
永福門前的一名內侍從長琴手上接過信。
長琴不由囑咐道:「這是良娣的家書,內侍千萬不要弄丟了。」
內侍小心翼翼放進了他背著的布袋中,笑道:「姐姐儘管放心,莊良娣的事,闔宮上下沒有不盡心的。」
長琴聽他這般說,不由啐了他一句:「油嘴滑舌。」
那內侍卻毫不羞赧,反口道:「奴口中無半句虛言,宮中后妃與外臣不得有書信往來,可您瞧太子殿下,偏生允莊良娣與平陽王府痛書信,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長琴憶起莊姝吩咐她與平陽王府通信一事儘量低調才好,便斥聲道:「你膽敢議論殿下與良娣?莫非想挨板子了?」
那內侍忙搖頭,乞求道:「奴多嘴了,還望姐姐寬恕則個,莫要告訴良娣才好。」
長琴哼了一聲,也不欲與他計較,只吩咐:「好好照看良娣的書信。」
「是!是!」那內侍不迭點頭,躬身送長琴與小宮女走了。
翌日便是上元節佳節。
朝中休沐三日。
李謖攜莊姝和宜苓一早便去了長吉殿給皇后請安。
不多時成鈺亦牽著從瑾來了。
譽王和孟氏住在宮外,二人便來得稍晚些。
孟氏自進了殿便說今年安福門前搭的燈輪有多高多氣派,「阿姊和良娣今夜一定出宮賞燈。街上張燈結彩,今年還造了「琉璃燈山」霎是好看,街市上亦出了許多新奇的花燈。雲霄樓外高懸燈謎,昨夜我與八郎前去,竟只猜對了五個。」
說起街上的頑樂趣事,孟氏便如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成鈺和莊姝則在旁含笑聽著,不時聽到新奇處也要問上幾句。
孟氏便細心替二人解答。
皇后見成鈺和莊姝眸中皆有嚮往之色,便道:「今夜本宮宮中也無甚要緊事,不若你們便出宮玩去罷。難得今日佳節,宮外熱鬧。」
成鈺和莊姝猶猶豫豫,一個因著自己如今懷有身孕,今夜人多,只怕衝撞了。
一個則是因稚兒尚小,一時也放心不下。
皇后喚了宮婢將宜苓抱來,道:「今夜便讓乳娘帶著宜苓在長吉殿睡下,有本宮看護,阿姝你儘管放心罷。」
又看向成鈺,「從瑾難得進宮,你們母子也甚少出宮遊玩,不若趁著今日,帶從瑾好好過個節。」
成鈺不禁看向從瑾,從瑾乖巧地看著她,眼中滿含期驥之色。
成鈺強忍著眸中的淚水,牽著從瑾的小手道:「阿娘帶你去看花燈可好?」
從瑾欣喜地點了點頭。
成鈺微微一笑,心中對他的愧疚之情更甚。
待幾人在長吉殿陪皇后用了晚膳,便乘馬車出了宮。
至夜晚時分,巨型燈輪點燃,數萬燈燭緩緩轉動,將京師夜幕點亮。
繼而城中各處花燈璀璨,身處街市,恍如白晝。
莊姝與譽王孟氏成鈺等人一齊出宮。
方過延壽坊,車馬已停滯不前。
莊姝等人只好下了馬車。
從瑾被譽王抱在懷中,一雙好奇而充滿喜悅的眸子不住打量街市上的景象。
今日街上果然十分熱鬧,街道兩旁的花燈設計得巧奪天工,精彩絕倫。
街市酒肆傳來的絲竹之音不絕,全城的百姓都徜徉在一片熱鬧繁華的氛圍之中。
孟氏性子活泛,哪裡人多便喜歡往哪裡去。
莊姝顧及成鈺身子,命長琴和雁遠對她多加看護。
原想著今日燈會必然有趣,可當自己獨處其中,卻又有幾分興致缺缺。
成鈺亦有同感。
人一多,她便覺胸悶氣短。
實是不敢草率,莊姝便提議先同成鈺尋家酒肆歇一歇。
譽王和孟氏聽說成鈺不適,亦不敢馬虎,便說要去尋客棧。
從瑾一面關切成鈺,一面又被燈會所吸引。
成鈺見了,也不想壞了他們幾個的興致,便笑道:「你們不不必跟隨,從瑾便交由你們二人,今夜城中魚龍混雜,定要照看好他。」
譽王和孟氏應下,只說要成鈺顧自己身子要緊。
於是莊姝與成鈺在街邊尋了一家客棧。
不想今日客棧
客滿,正欲離開,聽二樓有人高聲喊道:「成……二位且慢!」
莊姝與成鈺循聲望去,皆吃了一驚,竟是齊晉良!
齊晉良快步下樓,他彎著唇,詫異地看向成鈺。
他顯然對今日能在宮外見到成鈺亦感到十分驚喜。
見她外披一件雀藍色大氅,小小的臉上倒比前幾個月圓潤一些。
想來她在宮中過得還不錯!
莊姝見齊晉良似有話要對成鈺說,便用眼神詢問成鈺的意思。
待看她微微頷,便稍稍退後了幾步。
齊晉良問:「你們可是要上樓歇腳?我定了樓上的一間廂房,讓給你們罷。」
成鈺不發一言。
齊晉良有些摸不著頭腦,只以為成鈺是不欲搭理她,便轉而看向莊姝道:「莊良……莊娘子看如何?」
莊姝想成鈺已出來兩個時辰,的確該歇一歇,便做主應下,道:「如此,便多謝小齊將軍了。」
齊晉良莞爾,正欲與成鈺說上幾句話,不想成鈺卻提步往前走了。
莊姝只好沖他笑了笑,亦抬步跟了上去。
客棧的小廝聽了幾人談話,又見莊姝和成鈺穿著華貴考究,不敢怠慢。
正欲引二人去廂房。
齊晉良忽地將人叫住,從懷中掏出一錠金子囑咐:「好好招待這二位娘子,她們要什麼你儘管安排便是,若是銀子不夠只管掛本將軍帳上。」
那小廝笑得見牙不見眼,道;「小人一定好好服侍二位娘子,小齊將軍儘管放心。」說罷,接過金錠,躬身送齊晉良出了店,便飛快跑上二樓,引著莊姝和成鈺去了廂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