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我在淵海,去見了我父親、我母親的遺骨。」離淵說,「還有我叔叔的,他叫枕淵。他的遺骨在更深的海淵裡,只有心前骨在外面,做了我的劍。我還見了其它的墨龍先輩,還有墨龍的龍祖。」
「桓明老祖說,墨龍一脈自古凋零,是不是上古征戰萬界時,殺業太盛,減損了天道福澤。我覺得不是。若是那樣,報應的該是整個龍界。而我也常常覺得,大道對我眷顧很多。」
他一根一根抻開葉灼的手指,把自己的手指認真地嵌進去,扣起來,慢慢說:「我覺得他們都很傲慢,也很孤僻,常常自己就傷了,自己就死了,自己就把自己葬在淵底再也不出來,他們自己不要天道的護佑,反而希望我拿著他們的骨頭,不要重蹈他們的覆轍。可是我也一樣。」
他把葉灼的手指貼上自己的面頰:「我在淵海點了長生燈,告訴他們,如果大道真有眷顧,如果天道真有福澤,如果十幾萬年幾十萬年,他們都留著沒有用。如果天道真的也對我多有護佑。那就都給你。給你就好了。我在東海向龍神求了琉璃珠,我也要在淵海向他們求你的平安符。」
葉灼安靜地看著他,良久,他用另一隻手,虛虛覆上離淵的額頭。
「至於這個陣仗?」葉灼說。
「你看,你也說不至於。」離淵說,「所以我也只求你平安,不求別的。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葉灼,我很期待那一天。我想看見你的劍。」
離淵的眼裡像有明亮的光華,可以照亮整座蒼山的夜色。
「那一定是很好的劍。」離淵篤定道。
葉灼輕輕地笑了。
離淵也笑,他就非要說完被打斷的話。
「葉灼。」他目光炯炯,「喜歡。」
那人就無奈般看著他。
「知道了。」葉灼說。
天邊一輪上弦月。
月將滿的時候,道宗現宗主和幾個老人仙一起,恭謹地來到主宗的秘殿裡。
殿中香氣繚繞,往上看,露天的殿頂上空仿佛連接著無盡的星辰。壇外擺著八方大磬,兩面編鐘。灰袍的主宗弟子依次鳴鐘擊磬,組合成極為玄秘莊嚴的樂聲。
主宗的道祖滿頭白髮,身穿華貴道衣,手持桃木劍。在法壇中央的八卦圖中,他正以奇異的韻律,步罡踏斗。時而喃喃自語,時而閉目向天,仿佛與高天之上的仙神達成某種溝通。
終於,香燃盡了,鐘磬聲也停了,道祖睜開渾濁的雙眼,看向在下的幾人。
「八月十六,去吧。」道祖蒼老的聲音道,「我就在這裡,為你們打開天門。」
同樣已生白髮的道宗主道:「此番通天路上,不知是否平安。」
「通天路,向來難。」道祖轉身背對他們,余煙里,像一尊巨大的天師像,「人間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再不走,怕是通天無路,入地無門。」
下首的人都明白了。
天道孱弱,古時候的破界雷劫,如今已然無力降下了。可是天地靈氣衰微,這與上界約定好十年一開的登仙路,又能再開多久?
前些日子,上清山的靈氣一夜間衰減至原來的三成,靈脈一夕斷絕,才會有這樣的動靜,可是誰都沒有說話。
通天路,一定很難走。然而壽數將盡,此次若不孤注一擲,今後更是長生無門。
至今還依附上清山的那些宗門,不也是為了飛升麼?
「弟子們明白了。」為首的人深深一拜,「道祖要我們打探蒼山動靜,葉灼近日回了蒼山,此外無事。登仙大典將近,未見他們有何反應,與蒼山有關聯的門派,我們都沒發請柬,他們亦不參與此次大典。」
「都還小。」道祖深深道,「還不懂得萬般皆是命,光陰催人老。」
「道祖是說,他們寧願不飛升。」
「二十來歲,一百來歲,正忙著悲天憫人,怎會想飛升。等他們到了你我的年紀,也會變作這般模樣。」道祖嘆道,「只是,到那時候,人間不知又是怎樣一片焦土了。這些年有我壓著,已經少送出許多靈脈,擋下太多風雨,可我的壽數也到頭了。你們走吧,走得越遠越好,到了仙界,勿忘照拂故土。大樹是要生長,可是總該收一收,讓土壤休養生息。」
一片沉默里,只有道祖咳嗽數聲,繼續道:「好了,走吧,到八月十六。我就在這裡,再送你們最後一程。」
下首的人應是,依次退出了。
道宗主回望主宗威嚴的山門,良久未語。他本是前一代的太上長老,資質平凡,壽命到了第四百年,堪堪成了人仙。四百年間,師兄弟們一個一個飛升走了,最近一年,下一輩的徒弟師侄,又一個一個隕落了。
飛升是好事。熬著熬著,好事終於掉在他頭上。
可是他心裡莫名想起甚囂塵上的江湖傳聞里,那微雪宮主微生弦的話語,微生弦說,界域修本不可以飛升,自打靈脈送上仙界,主宗界域修卻可以飛升。
道祖的年壽是不是也將盡了?天門一開,飛升的到底會是誰?
可是,明知如此,通天路在前方,他就不去走了麼?他沒時間了。
「元嬰。登仙大典的籌備,怎麼樣了?」
元嬰道人道:「回師叔祖,都準備好了。只是……應當沒有往年的風光吧。」
道宗主長嘆一口氣:「就這樣吧。」
他要是飛升,自然一了百了,要是死在通天路上,也是一了百了。再煩心的事,到這地步也快了結了。這人間終歸是快要完了,這仙道真是亂,真是髒啊。可是,誰管他人瓦上霜。
看著平庸無奇的元嬰道人,道宗主難得升起一點同病相憐之意,當年他在一眾師兄弟里,不也是這樣狗都嫌的境況?
「大典結束,你就找個由頭下山去吧。這仙不好修,長生望斷總是空,熬著也沒意思。」他拍拍元嬰的肩膀,「還不如歸去,青山逍遙。」
第167章
蒼山,青山碧水,地遠天高。
八月十六這天,曦光未露之時離淵就已站在寒潭水棧上。天上星子尚未隱去,遍山清涼的秋光。離淵身後不遠處擺著一局殘棋,是某日與微生弦閒來對弈,未到終局。
他和微生弦下過不少棋,有輸有贏,微生弦說他棋風舉重若輕,步步為營,他亦深知微生弦喜歡伏線千里,百密無疏。
離淵捧著一方劍匣,將它放在棋局邊,打開,是懷袖劍。前年八月十五的夜晚,他帶著懷袖劍來到幻雲崖,那時候,懷袖劍發出長久的、淒哀的鳴響,今天,它卻只是安靜地待在匣中,仿佛在注視著這世間的一切。
手中一片琉璃蓮瓣,離淵把它輕輕握在手中,靜靜遙望向東方天際。
那裡是蒼山最高的一座山峰,他曾經邀葉灼來到那座峰上,帶他飛去北冥之海,看背負青天的海鯤,看界域盡頭的月出。今天,那個人又站在那裡。
穿著自己為他選好的衣袍,不繁麗,可是很好看,更利落,像心頭一滴血,劍上一抹紅。美人如名劍,皆不需要過多裝飾。他的劍就是他此生最濃烈的記號。
這一天,離淵沒有在他身邊。
可是他又從來在他身邊。無我劍安靜封在娑羅聖木的漆黑長鞘里,就在那人手中。
鑄劍師境界有多高?離淵不知道,可是再高的境界也是人,怎麼就能夠鍛打真龍心鱗。那麼,就是它自己也願意了。
分出輸贏的從來只有一劍,難道從那時候就已經註定。
像是感受到某種注視,葉灼拿起劍,手指緩緩摩挲過劍鞘。
本命劍在鞘中發出隱隱的鳴動,像在回應。
莫名地,葉灼想起離淵。
到了這個時候本應什麼都不再想,他的心境原本也是如此空淨澄明。但是身為劍修,想起本命劍,似乎並不需要糾正或打斷。
這柄劍已經陪了他十一年,快要十二年了。很多時候都只有它在葉灼身邊。
它是一柄沉靜的劍,不像相奚劍,那種幾乎可見的寒涼會透過劍刃酷烈地散發出來,也不像懷袖劍,世間所有的色澤都在劍身溫柔地舒捲。
這柄逆鱗鍛成的長劍就像一片從來不言的淵海,地裂山摧,烈火焚身,一切劇烈的變動都會在絕頂的爆發後隱入萬古以來的海中,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它一直在葉灼手中,但更多時候。那片海好像就在葉灼身後。
也許最開始,他只是想要世上最好的一把劍。
也許人生初見,睜開眼,在海天一色間驀然對上一雙灼亮的金色龍瞳,一種仿佛等他已久的、欣悅的神情,一個如此優美,如此強大的墨色的生靈——
也許他很喜歡。
手指最後一次拂過劍上銘文,葉灼平靜地望向東方天際。等著日升之時,第一線遙遠的天光。
鴻蒙派的駐地里,沈心閣從沈靜真背後冒出來:「師父,你不畫殺字符了?」
「不畫了。這是平安符,消災解厄,遇難呈祥。」
「畫給誰?」「畫給天下人。」
「桓明老祖說,墨龍一脈自古凋零,是不是上古征戰萬界時,殺業太盛,減損了天道福澤。我覺得不是。若是那樣,報應的該是整個龍界。而我也常常覺得,大道對我眷顧很多。」
他一根一根抻開葉灼的手指,把自己的手指認真地嵌進去,扣起來,慢慢說:「我覺得他們都很傲慢,也很孤僻,常常自己就傷了,自己就死了,自己就把自己葬在淵底再也不出來,他們自己不要天道的護佑,反而希望我拿著他們的骨頭,不要重蹈他們的覆轍。可是我也一樣。」
他把葉灼的手指貼上自己的面頰:「我在淵海點了長生燈,告訴他們,如果大道真有眷顧,如果天道真有福澤,如果十幾萬年幾十萬年,他們都留著沒有用。如果天道真的也對我多有護佑。那就都給你。給你就好了。我在東海向龍神求了琉璃珠,我也要在淵海向他們求你的平安符。」
葉灼安靜地看著他,良久,他用另一隻手,虛虛覆上離淵的額頭。
「至於這個陣仗?」葉灼說。
「你看,你也說不至於。」離淵說,「所以我也只求你平安,不求別的。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葉灼,我很期待那一天。我想看見你的劍。」
離淵的眼裡像有明亮的光華,可以照亮整座蒼山的夜色。
「那一定是很好的劍。」離淵篤定道。
葉灼輕輕地笑了。
離淵也笑,他就非要說完被打斷的話。
「葉灼。」他目光炯炯,「喜歡。」
那人就無奈般看著他。
「知道了。」葉灼說。
天邊一輪上弦月。
月將滿的時候,道宗現宗主和幾個老人仙一起,恭謹地來到主宗的秘殿裡。
殿中香氣繚繞,往上看,露天的殿頂上空仿佛連接著無盡的星辰。壇外擺著八方大磬,兩面編鐘。灰袍的主宗弟子依次鳴鐘擊磬,組合成極為玄秘莊嚴的樂聲。
主宗的道祖滿頭白髮,身穿華貴道衣,手持桃木劍。在法壇中央的八卦圖中,他正以奇異的韻律,步罡踏斗。時而喃喃自語,時而閉目向天,仿佛與高天之上的仙神達成某種溝通。
終於,香燃盡了,鐘磬聲也停了,道祖睜開渾濁的雙眼,看向在下的幾人。
「八月十六,去吧。」道祖蒼老的聲音道,「我就在這裡,為你們打開天門。」
同樣已生白髮的道宗主道:「此番通天路上,不知是否平安。」
「通天路,向來難。」道祖轉身背對他們,余煙里,像一尊巨大的天師像,「人間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再不走,怕是通天無路,入地無門。」
下首的人都明白了。
天道孱弱,古時候的破界雷劫,如今已然無力降下了。可是天地靈氣衰微,這與上界約定好十年一開的登仙路,又能再開多久?
前些日子,上清山的靈氣一夜間衰減至原來的三成,靈脈一夕斷絕,才會有這樣的動靜,可是誰都沒有說話。
通天路,一定很難走。然而壽數將盡,此次若不孤注一擲,今後更是長生無門。
至今還依附上清山的那些宗門,不也是為了飛升麼?
「弟子們明白了。」為首的人深深一拜,「道祖要我們打探蒼山動靜,葉灼近日回了蒼山,此外無事。登仙大典將近,未見他們有何反應,與蒼山有關聯的門派,我們都沒發請柬,他們亦不參與此次大典。」
「都還小。」道祖深深道,「還不懂得萬般皆是命,光陰催人老。」
「道祖是說,他們寧願不飛升。」
「二十來歲,一百來歲,正忙著悲天憫人,怎會想飛升。等他們到了你我的年紀,也會變作這般模樣。」道祖嘆道,「只是,到那時候,人間不知又是怎樣一片焦土了。這些年有我壓著,已經少送出許多靈脈,擋下太多風雨,可我的壽數也到頭了。你們走吧,走得越遠越好,到了仙界,勿忘照拂故土。大樹是要生長,可是總該收一收,讓土壤休養生息。」
一片沉默里,只有道祖咳嗽數聲,繼續道:「好了,走吧,到八月十六。我就在這裡,再送你們最後一程。」
下首的人應是,依次退出了。
道宗主回望主宗威嚴的山門,良久未語。他本是前一代的太上長老,資質平凡,壽命到了第四百年,堪堪成了人仙。四百年間,師兄弟們一個一個飛升走了,最近一年,下一輩的徒弟師侄,又一個一個隕落了。
飛升是好事。熬著熬著,好事終於掉在他頭上。
可是他心裡莫名想起甚囂塵上的江湖傳聞里,那微雪宮主微生弦的話語,微生弦說,界域修本不可以飛升,自打靈脈送上仙界,主宗界域修卻可以飛升。
道祖的年壽是不是也將盡了?天門一開,飛升的到底會是誰?
可是,明知如此,通天路在前方,他就不去走了麼?他沒時間了。
「元嬰。登仙大典的籌備,怎麼樣了?」
元嬰道人道:「回師叔祖,都準備好了。只是……應當沒有往年的風光吧。」
道宗主長嘆一口氣:「就這樣吧。」
他要是飛升,自然一了百了,要是死在通天路上,也是一了百了。再煩心的事,到這地步也快了結了。這人間終歸是快要完了,這仙道真是亂,真是髒啊。可是,誰管他人瓦上霜。
看著平庸無奇的元嬰道人,道宗主難得升起一點同病相憐之意,當年他在一眾師兄弟里,不也是這樣狗都嫌的境況?
「大典結束,你就找個由頭下山去吧。這仙不好修,長生望斷總是空,熬著也沒意思。」他拍拍元嬰的肩膀,「還不如歸去,青山逍遙。」
第167章
蒼山,青山碧水,地遠天高。
八月十六這天,曦光未露之時離淵就已站在寒潭水棧上。天上星子尚未隱去,遍山清涼的秋光。離淵身後不遠處擺著一局殘棋,是某日與微生弦閒來對弈,未到終局。
他和微生弦下過不少棋,有輸有贏,微生弦說他棋風舉重若輕,步步為營,他亦深知微生弦喜歡伏線千里,百密無疏。
離淵捧著一方劍匣,將它放在棋局邊,打開,是懷袖劍。前年八月十五的夜晚,他帶著懷袖劍來到幻雲崖,那時候,懷袖劍發出長久的、淒哀的鳴響,今天,它卻只是安靜地待在匣中,仿佛在注視著這世間的一切。
手中一片琉璃蓮瓣,離淵把它輕輕握在手中,靜靜遙望向東方天際。
那裡是蒼山最高的一座山峰,他曾經邀葉灼來到那座峰上,帶他飛去北冥之海,看背負青天的海鯤,看界域盡頭的月出。今天,那個人又站在那裡。
穿著自己為他選好的衣袍,不繁麗,可是很好看,更利落,像心頭一滴血,劍上一抹紅。美人如名劍,皆不需要過多裝飾。他的劍就是他此生最濃烈的記號。
這一天,離淵沒有在他身邊。
可是他又從來在他身邊。無我劍安靜封在娑羅聖木的漆黑長鞘里,就在那人手中。
鑄劍師境界有多高?離淵不知道,可是再高的境界也是人,怎麼就能夠鍛打真龍心鱗。那麼,就是它自己也願意了。
分出輸贏的從來只有一劍,難道從那時候就已經註定。
像是感受到某種注視,葉灼拿起劍,手指緩緩摩挲過劍鞘。
本命劍在鞘中發出隱隱的鳴動,像在回應。
莫名地,葉灼想起離淵。
到了這個時候本應什麼都不再想,他的心境原本也是如此空淨澄明。但是身為劍修,想起本命劍,似乎並不需要糾正或打斷。
這柄劍已經陪了他十一年,快要十二年了。很多時候都只有它在葉灼身邊。
它是一柄沉靜的劍,不像相奚劍,那種幾乎可見的寒涼會透過劍刃酷烈地散發出來,也不像懷袖劍,世間所有的色澤都在劍身溫柔地舒捲。
這柄逆鱗鍛成的長劍就像一片從來不言的淵海,地裂山摧,烈火焚身,一切劇烈的變動都會在絕頂的爆發後隱入萬古以來的海中,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它一直在葉灼手中,但更多時候。那片海好像就在葉灼身後。
也許最開始,他只是想要世上最好的一把劍。
也許人生初見,睜開眼,在海天一色間驀然對上一雙灼亮的金色龍瞳,一種仿佛等他已久的、欣悅的神情,一個如此優美,如此強大的墨色的生靈——
也許他很喜歡。
手指最後一次拂過劍上銘文,葉灼平靜地望向東方天際。等著日升之時,第一線遙遠的天光。
鴻蒙派的駐地里,沈心閣從沈靜真背後冒出來:「師父,你不畫殺字符了?」
「不畫了。這是平安符,消災解厄,遇難呈祥。」
「畫給誰?」「畫給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