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所以劍是一種「相」。而劍道,是一種執念。
就像非要聽到的結果,非要得到的情愛,也是執念。
佛經上說,了卻執念,是為了領悟虛空。雲相奚則不然,為了劍道,他斬了塵緣。為了一種執念,斬了另一種執念。
這是對的嗎?也許。如果雲相奚覺得這是對的,它就是對的,覺得對的人就會練成這樣的劍,到大成。
葉灼將逆鱗劍轉過一面,日光下,龍鱗的脈絡折射出變幻的微光。就像二十多年前,懷袖劍的劍身在他眼前緩慢地轉動,那些色澤也在變幻,從淡青到琉璃一般的紅。他又重新見到這一幕。
——就像二十年過去了,他竟然好像和雲相奚走到了同樣的境地。在一種執念和另一種執念之間,選擇將自己的劍斬向其中一方。
人行世中,必有一劫。
他驀地將劍合於鞘中。對岸的烈火沖天而起,席捲了天空和地面,燒紅了天空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漫天神佛的面孔在火光中扭曲、變幻,一寸一寸更改,它們的金身彩塑在火中一寸一寸剝落,最後露出本來面目,每一個都是橫眉冷目、殺意森寒的盛怒相。
就像合劍入鞘的那一瞬,葉灼在那微光中看見的自己的眼睛。
他又看見無邊的火。
這樣的火他見到過一次,在二十年前,他選擇將火隔絕在對岸。
可是二十年後再看到烈焰沖霄而起,他卻想要那火燒過來,或者他走過去,讓那烈火燒灼他。他想直面那團火。
離淵說的也許沒錯,他的體溫是該高一點,他現在想一把火燒了整個人間界。
過去的幾天離淵問過他,葉灼,你在生誰的氣。
與你無干。他回答說。
其實也不是無干,沒有龍離淵,也許一切都不會發生,他不需要選。也許他也根本不知道,生氣了可以去咬人。
本命劍在鞘中發出悠長的劍鳴,鳴聲平緩,像是想要安撫他的心緒。背主之物。如果是全心全意從屬自己,此時發出的該是和他心中一樣的殺意錚鳴才是。
勿相思也是龍骨,但它曾屬的那條墨龍已經不在了,所以勿相思上能體現的都是離淵的本意,不會像這柄劍一樣。
過去偶爾論道,他也問過離淵,劍是什麼。離淵自然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他說劍就是劍。
離淵的劍上沒有執念,連仇恨都能化作純粹的高下勝負,這是宗師的劍。離淵不論用什麼兵器都能練到如此包容萬物,而自己不論用什麼兵器,都是殺人。
所以劍是心。
葉灼握住劍鞘,起身往雪原去。
離淵早已經在雪原了。他喜歡等葉灼,不喜歡葉灼等他。
遠方吹來的風很清冽,還沒下雪,要再過些時候,雪原的另一端綿延成山,山上長滿雪松寒梅。
離淵遠遠看見了攜劍而來的那道紅衣身影。
很久沒有從遠處看過葉灼了。這個人,近看是工筆丹青,遠看是潑雪畫卷一點硃砂。尤其,他帶著世上最好的劍,朝自己而來。
葉灼是一柄無鞘的劍。
霜雪劍鋒,太鋒利,任何人見他第一眼都要想,若是靠近了,會不會被這把劍割傷。若是想碰到他,是不是劍鋒就會沒入皮肉,削斷骨頭,是不是最後連三魂七魄都要被一劍兩斷?
離淵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想過。空手接白刃,落到怎樣境地都是他該得的。
他就看著這個人將自己修成一把劍,越來越鋒利,越來越決絕。
現在離淵會想,這樣的鋒芒,會不會傷到這個人自己?這樣灼華的火焰,會不會也燒灼了他自己?
——風吹過來,帶了一絲清明的蓮澤,離淵不想了,現在是他要直面葉灼的劍。葉灼說了,他會下死手,說得好像以前下的不是死手一樣。
比劍,比到死生不論的地步,是宿仇該做的事了。
其實世間很少有人能遇到一個真正的敵手,遇見了,也很少有人能有機會毫無保留一戰。
他的宿敵,有最鋒利的劍,有最漂亮的面孔,有最凜冽的殺意。這身灼灼其華的紅衣還是他給這人挑的,那腰封也是他扣上去的,一切都很美。
白雪,紅衣,還有無雙寶劍。
是不是就算是恩怨情仇難卻,是不是就算是非成敗不明?
「來早了,」離淵說,「還沒下雪。」
葉灼:「不必。」
「你不是說,拔劍要風雪天?」
如此多餘的閒情雅致,葉灼看他根本沒花心思在精進劍法。
「和你,只是死生勿論。」葉灼道,「還未到不死不休。」
「那殺雲相奚的那一天,是不是要等風雪天?」
「不。」葉灼道,「殺他不挑時候。」
「葉灼,」離淵忽然說,「下雪了。」
葉灼抬頭,看見冥茫的天空飄散點點雲白的細雪,風將它們全都吹散,落下來。落在他身上,轉瞬即逝的沁涼。雪也落在他的劍鞘上。娑羅聖木,佛性起源,用它做鞘,卻放一柄殺人的劍。
離淵:「葉灼,你想贏還是想輸?」
「?」
問這種問題,離淵是失心瘋了。
葉灼劍驀然出鞘。
第147章
那一剎那,肅殺凜冽的劍意在葉灼身上沖霄而起。
今日他出第一劍,就已是人劍合一。
離淵的劍同樣已經出鞘,浩蕩劍光分開風雪。
在他們中間,毫無保留的第一劍已經相撞。
劍身反震的力道向彼此激盪,天地被隔絕成截然相反的兩端。也許站在這兩端的兩個人有很多不同,為人不同,劍也不同。
但是至少還有一個地方一模一樣,那就是手中劍一旦揮出,就會不留任何餘地做到最好。沒有遊刃有餘,只有淋漓盡致。
至於生死勝敗,他們選不了,做不到,連天意都不知曉。
火究竟燒了多久,究竟燒到哪裡,心中痛有幾分,燒盡什麼留下什麼,到底哪裡才是心之所向。說不出,那就讓劍來開口。
離淵迎上那一道斬斷了一切的昭昭劍光,還有劍光之後一道恍若來自烈火與虛空的人影,那個人。登險峰而履利刃,葉灼的劍一直在鍛,一直在脫胎換骨,一直在絕處逢生。世人都說他鋒芒太盛,可他永遠還能鋒芒更勝。劍如驚龍一往無回而出,離淵看見他身後,劍光照亮了萬古寂滅的深淵。
這樣執著的劍。
這樣決絕的劍,將一切都置之度外。
離淵接了,劍鋒撞上劍鋒,劍氣轟襲劍氣,他的劍意同樣沖霄而起,風雷雲海呼嘯著席捲那肆意燒灼的業火紅蓮。他的劍若要呼應天與海,葉灼的劍就像天海間驟然撕開的閃電,將萬物都映得雪白。
雲中驚龍翻覆,大雨滂沱,而烈焰滔天。
交手的劍招有的見過有的沒有,有的是一起創出來,有的是上一刻才被對方的劍逼出來。
千百招不夠,一萬招也不夠,人世有幾回可以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在意,將平生所學平生所悟酣暢淋漓都付劍尖。然後,得到答案。
有時候,劍已經返璞歸真了。最基礎最純粹不過的劍招,入門就要學的劍招,由對面的人用出來,像是劍道至理盡在此一劍中,就在這高山之巔以劍問道。他也一樣。
直刺的劍要斜挑,斜劈的劍要直截,最簡單的劍招就用最簡單的劍招來對,就像最簡單的問話只用一個字來答。反正劍上力道都一樣強盛,反正劍上感悟誰都不比誰多誰都不比誰少,只是路不同。
路不同才好,路不同才能問對方。
有時候劍上氣象又忽然繁複浩瀚,依然是葉灼的劍,華美冰涼。這也是應該的,一朵花應該開到最盛,一柄劍也應該用到極致。
離淵也有離淵的氣象。
葉灼的劍一去不回,連天柱都可以斬斷。那就讓他看看,能不能連無邊無涯的滄海都分開、都截斷。淵海深沉無底,若想一劍分海,當心被無邊汪洋溺斃其中。
葉灼不怕。
這北海還真是寬廣深沉。葉灼即使見不到他的底,也會撕下他一塊肉來。龍離淵的劍道修得這麼混沌包容,可惜萬古以前再是一片混沌,最終也有天地辟開。
他不會被困住,這龍很結實,很難死,他正好把心中所有劍都問出來。這些劍他想得清,但他也不介意問過去,聽聽這條龍的答案。
無邊的業火燒著他,龍離淵不妨也來體會。能燒到最盛就好了,人間事總有盡頭,燒到最盛讓他看看到底是什麼樣,受得住就火中涅槃,受不住就灰飛煙滅,龍離淵想要一起那就一起死生不論。劍是心,心中事都讓這條龍聽過一個遍,那手中劍也沒有那一劍是這龍不該受的。
龍離淵真有能耐接住他的劍,葉灼也不介意將他的劍全盤接了,如果這條龍真能把他拉進那無際的混沌深海,讓那萬物終始的海水將他徹底吞沒,那也可以,只要那條龍能做到,他沒有意見。朝聞道夕死可矣。勝了的人就是可以做主。
就像非要聽到的結果,非要得到的情愛,也是執念。
佛經上說,了卻執念,是為了領悟虛空。雲相奚則不然,為了劍道,他斬了塵緣。為了一種執念,斬了另一種執念。
這是對的嗎?也許。如果雲相奚覺得這是對的,它就是對的,覺得對的人就會練成這樣的劍,到大成。
葉灼將逆鱗劍轉過一面,日光下,龍鱗的脈絡折射出變幻的微光。就像二十多年前,懷袖劍的劍身在他眼前緩慢地轉動,那些色澤也在變幻,從淡青到琉璃一般的紅。他又重新見到這一幕。
——就像二十年過去了,他竟然好像和雲相奚走到了同樣的境地。在一種執念和另一種執念之間,選擇將自己的劍斬向其中一方。
人行世中,必有一劫。
他驀地將劍合於鞘中。對岸的烈火沖天而起,席捲了天空和地面,燒紅了天空中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漫天神佛的面孔在火光中扭曲、變幻,一寸一寸更改,它們的金身彩塑在火中一寸一寸剝落,最後露出本來面目,每一個都是橫眉冷目、殺意森寒的盛怒相。
就像合劍入鞘的那一瞬,葉灼在那微光中看見的自己的眼睛。
他又看見無邊的火。
這樣的火他見到過一次,在二十年前,他選擇將火隔絕在對岸。
可是二十年後再看到烈焰沖霄而起,他卻想要那火燒過來,或者他走過去,讓那烈火燒灼他。他想直面那團火。
離淵說的也許沒錯,他的體溫是該高一點,他現在想一把火燒了整個人間界。
過去的幾天離淵問過他,葉灼,你在生誰的氣。
與你無干。他回答說。
其實也不是無干,沒有龍離淵,也許一切都不會發生,他不需要選。也許他也根本不知道,生氣了可以去咬人。
本命劍在鞘中發出悠長的劍鳴,鳴聲平緩,像是想要安撫他的心緒。背主之物。如果是全心全意從屬自己,此時發出的該是和他心中一樣的殺意錚鳴才是。
勿相思也是龍骨,但它曾屬的那條墨龍已經不在了,所以勿相思上能體現的都是離淵的本意,不會像這柄劍一樣。
過去偶爾論道,他也問過離淵,劍是什麼。離淵自然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他說劍就是劍。
離淵的劍上沒有執念,連仇恨都能化作純粹的高下勝負,這是宗師的劍。離淵不論用什麼兵器都能練到如此包容萬物,而自己不論用什麼兵器,都是殺人。
所以劍是心。
葉灼握住劍鞘,起身往雪原去。
離淵早已經在雪原了。他喜歡等葉灼,不喜歡葉灼等他。
遠方吹來的風很清冽,還沒下雪,要再過些時候,雪原的另一端綿延成山,山上長滿雪松寒梅。
離淵遠遠看見了攜劍而來的那道紅衣身影。
很久沒有從遠處看過葉灼了。這個人,近看是工筆丹青,遠看是潑雪畫卷一點硃砂。尤其,他帶著世上最好的劍,朝自己而來。
葉灼是一柄無鞘的劍。
霜雪劍鋒,太鋒利,任何人見他第一眼都要想,若是靠近了,會不會被這把劍割傷。若是想碰到他,是不是劍鋒就會沒入皮肉,削斷骨頭,是不是最後連三魂七魄都要被一劍兩斷?
離淵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想過。空手接白刃,落到怎樣境地都是他該得的。
他就看著這個人將自己修成一把劍,越來越鋒利,越來越決絕。
現在離淵會想,這樣的鋒芒,會不會傷到這個人自己?這樣灼華的火焰,會不會也燒灼了他自己?
——風吹過來,帶了一絲清明的蓮澤,離淵不想了,現在是他要直面葉灼的劍。葉灼說了,他會下死手,說得好像以前下的不是死手一樣。
比劍,比到死生不論的地步,是宿仇該做的事了。
其實世間很少有人能遇到一個真正的敵手,遇見了,也很少有人能有機會毫無保留一戰。
他的宿敵,有最鋒利的劍,有最漂亮的面孔,有最凜冽的殺意。這身灼灼其華的紅衣還是他給這人挑的,那腰封也是他扣上去的,一切都很美。
白雪,紅衣,還有無雙寶劍。
是不是就算是恩怨情仇難卻,是不是就算是非成敗不明?
「來早了,」離淵說,「還沒下雪。」
葉灼:「不必。」
「你不是說,拔劍要風雪天?」
如此多餘的閒情雅致,葉灼看他根本沒花心思在精進劍法。
「和你,只是死生勿論。」葉灼道,「還未到不死不休。」
「那殺雲相奚的那一天,是不是要等風雪天?」
「不。」葉灼道,「殺他不挑時候。」
「葉灼,」離淵忽然說,「下雪了。」
葉灼抬頭,看見冥茫的天空飄散點點雲白的細雪,風將它們全都吹散,落下來。落在他身上,轉瞬即逝的沁涼。雪也落在他的劍鞘上。娑羅聖木,佛性起源,用它做鞘,卻放一柄殺人的劍。
離淵:「葉灼,你想贏還是想輸?」
「?」
問這種問題,離淵是失心瘋了。
葉灼劍驀然出鞘。
第147章
那一剎那,肅殺凜冽的劍意在葉灼身上沖霄而起。
今日他出第一劍,就已是人劍合一。
離淵的劍同樣已經出鞘,浩蕩劍光分開風雪。
在他們中間,毫無保留的第一劍已經相撞。
劍身反震的力道向彼此激盪,天地被隔絕成截然相反的兩端。也許站在這兩端的兩個人有很多不同,為人不同,劍也不同。
但是至少還有一個地方一模一樣,那就是手中劍一旦揮出,就會不留任何餘地做到最好。沒有遊刃有餘,只有淋漓盡致。
至於生死勝敗,他們選不了,做不到,連天意都不知曉。
火究竟燒了多久,究竟燒到哪裡,心中痛有幾分,燒盡什麼留下什麼,到底哪裡才是心之所向。說不出,那就讓劍來開口。
離淵迎上那一道斬斷了一切的昭昭劍光,還有劍光之後一道恍若來自烈火與虛空的人影,那個人。登險峰而履利刃,葉灼的劍一直在鍛,一直在脫胎換骨,一直在絕處逢生。世人都說他鋒芒太盛,可他永遠還能鋒芒更勝。劍如驚龍一往無回而出,離淵看見他身後,劍光照亮了萬古寂滅的深淵。
這樣執著的劍。
這樣決絕的劍,將一切都置之度外。
離淵接了,劍鋒撞上劍鋒,劍氣轟襲劍氣,他的劍意同樣沖霄而起,風雷雲海呼嘯著席捲那肆意燒灼的業火紅蓮。他的劍若要呼應天與海,葉灼的劍就像天海間驟然撕開的閃電,將萬物都映得雪白。
雲中驚龍翻覆,大雨滂沱,而烈焰滔天。
交手的劍招有的見過有的沒有,有的是一起創出來,有的是上一刻才被對方的劍逼出來。
千百招不夠,一萬招也不夠,人世有幾回可以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在意,將平生所學平生所悟酣暢淋漓都付劍尖。然後,得到答案。
有時候,劍已經返璞歸真了。最基礎最純粹不過的劍招,入門就要學的劍招,由對面的人用出來,像是劍道至理盡在此一劍中,就在這高山之巔以劍問道。他也一樣。
直刺的劍要斜挑,斜劈的劍要直截,最簡單的劍招就用最簡單的劍招來對,就像最簡單的問話只用一個字來答。反正劍上力道都一樣強盛,反正劍上感悟誰都不比誰多誰都不比誰少,只是路不同。
路不同才好,路不同才能問對方。
有時候劍上氣象又忽然繁複浩瀚,依然是葉灼的劍,華美冰涼。這也是應該的,一朵花應該開到最盛,一柄劍也應該用到極致。
離淵也有離淵的氣象。
葉灼的劍一去不回,連天柱都可以斬斷。那就讓他看看,能不能連無邊無涯的滄海都分開、都截斷。淵海深沉無底,若想一劍分海,當心被無邊汪洋溺斃其中。
葉灼不怕。
這北海還真是寬廣深沉。葉灼即使見不到他的底,也會撕下他一塊肉來。龍離淵的劍道修得這麼混沌包容,可惜萬古以前再是一片混沌,最終也有天地辟開。
他不會被困住,這龍很結實,很難死,他正好把心中所有劍都問出來。這些劍他想得清,但他也不介意問過去,聽聽這條龍的答案。
無邊的業火燒著他,龍離淵不妨也來體會。能燒到最盛就好了,人間事總有盡頭,燒到最盛讓他看看到底是什麼樣,受得住就火中涅槃,受不住就灰飛煙滅,龍離淵想要一起那就一起死生不論。劍是心,心中事都讓這條龍聽過一個遍,那手中劍也沒有那一劍是這龍不該受的。
龍離淵真有能耐接住他的劍,葉灼也不介意將他的劍全盤接了,如果這條龍真能把他拉進那無際的混沌深海,讓那萬物終始的海水將他徹底吞沒,那也可以,只要那條龍能做到,他沒有意見。朝聞道夕死可矣。勝了的人就是可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