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多說無用,閔州知府葉照的脾氣秉性最像葉家那個迂腐的老頭子,為人做事油鹽不進,最是一板一眼,他手下的兵也像他一樣死守規矩。不過閔州便是最後一道關卡,只要今日平安穿行閔州與長山匯合集結兵馬,屆時他們父子自會奪下閔州讓這些小將為他謝家效力,倒不必爭這一時之氣。

  「是!」副將這才遵令,忍著怒氣咽下滿腹牢騷。

  好在葉照很快便趕來了過來,不到兩刻就出現在城樓之上,朝著謝崢恭恭敬敬地揖了一禮:「下官葉照見過侯爺。」

  謝崢卻未拿正眼瞧他,反倒是他身旁副將先聲奪人怒而斥責:「葉大人既來了,還不快快打開城門?若耽誤軍情延誤了戰機,將來聖上降罪,你個小小知府就是有八顆腦袋都不夠砍!」

  然而葉照不卑不亢:「謝候帥軍圍剿逆賊大義滅親,下官佩服不已,只是還請侯爺命人將聖旨送進城中,下官需得親眼看見聖令才敢開城門讓大軍通行。」

  他這話一出,方才色厲內荏的副將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底下小兵不知,可他們幾個心腹卻是一清二楚,侯爺手中哪有什麼陛下聖旨,不過是隨便刻了個假印偽造的罷了。

  幾個副將暗暗對視一眼,下意識握緊手中兵器準備強攻,唯有謝崢面不改色地喚來親隨,令其入城呈上聖旨。

  葉照見狀又朝謝崢行了一禮,這才轉身喚來守衛,命其打開城門一側的角門放傳旨之人入城。

  須臾,那親隨被守衛帶上城樓,走到葉照跟前趾高氣揚地展開聖旨:「葉知府,你既要看聖旨那就跪

  下接旨吧。」

  葉照從善如流,率收成將士恭謹跪下:「下官參見聖上——」話落,便高舉雙手準備從謝崢隨從手中接過聖旨。

  而那親隨卻在城門上的守衛齊刷刷低頭時迅速打量起守城人數,很快便確認守城之人不過數百,他迅速向城門外的侯爺打出暗號,接著才上前一步將聖旨交到閔州知府手上。

  這廂葉照接過聖旨,竟展開一看便發現端倪,這聖旨上的玉璽蓋印粗陋不堪,與真正的玉璽蓋印可謂是天差地別,一看便是假的,但偏偏如此錯漏百出的假聖旨竟真讓謝崢之眾一路率兵來到閔州!

  葉照痛心不已,騰地竄起揚著假聖旨對城門外眾人高喊:「謝崢老賊!你假傳聖旨騙數萬將士拋家棄子為你賣命!究竟良心何在?!」

  此言一出,數萬謝家軍頓時譁然,他們分明是隨東興侯大義滅親剿滅叛賊,怎麼在這人嘴裡反倒成了意圖謀反的逆黨?

  事已至此,謝崢亦不再隱瞞野心,忽而振刀高呼:「爾等隨我至此已無回頭之路,只有與我一起反了大燕才是唯一活路!如今城門之上不過數百守衛,爾等可敢隨我破城?」

  是啊!從離開長安那一刻,無論東興侯手中聖旨是真是假,無論他們這些小兵究竟知不知情,他們都已是犯了謀逆之罪,既如此,何不放手一搏?

  譁然聲霎時停了,接著不知是誰忽然振臂高呼:「屬下誓死追隨侯爺!願隨侯爺破城!」

  「屬下誓死追隨侯爺!願隨侯爺破城!」

  「我等誓死追隨侯爺!願隨侯爺破城——」

  「……」

  呼喊一傳十,十傳百,繼而成千上萬,剛剛被葉照動搖的軍心不過片息便又被謝崢穩固。

  幸好蕭侯早就留了後手,葉照心底暗暗嘆服同時張口便道:「賊子既死不悔改!來人!升狼煙!禦敵!」

  只聽他話音一落,方才趾高氣昂的謝家隨從瞬間就被一刀斃命,繼而城樓之後緊閉的商鋪忽然齊刷刷打開大門,數千將士蜂擁而出,頃刻間便涌了上來,沙石、烈油、火箭等等武器亦源源不斷地供上城門。

  謝崢見狀暗道不妙,但他早無回頭之路,此刻也只能硬著頭皮厲聲大喊:「攻城!攻城!只有破了城門爾等才有生路!」

  眾將士聞言自然知曉自己只有拼死一搏才有生路,「殺!殺!殺!」

  於是喊殺聲瞬間震耳欲聾,無數將士前赴後繼爭攀雲梯,亦有將士駕起攻城車自隊伍中央奔向前頭來攻城門。

  不想這時,閔州城東西兩側竟忽然殺來數不清的鐵騎,那鐵騎由遠至近,在謝崢等人尚未看清率兵之人是何人時,一聲聲震耳欲聾的呼喊聲已穿透風浪傳進他們耳中:「鎮遠軍奉聖命捉拿逆黨謝崢!無辜將士繳槍不殺!」

  「繳槍不殺!繳槍不殺!」

  東西兩側鐵騎一邊喊一邊呼應,聲勢浩浩蕩蕩,謝家軍四萬將士中果然又有人心生搖擺。

  無回頭之路不得不拼殺是一回事,可若有轉圜餘地,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家中父母妻兒他們都不願行這等謀逆之事……

  軍心不穩,這場攻城之戰便輸了一半,謝崢頓時怒目策馬掃視眾將士:「蕭家小兒詭計多端,爾等莫要被他騙了,他連自己親弟弟的生死都置之不理,又如何會在意爾等生死?」

  然而謝崢這話幾乎傳不到將士耳中,鐵騎奔襲聲、鎮遠軍呼和聲、城門前兩軍交戰呼天搶地的打殺聲——不論是哪一樣都能在頃刻間淹沒他剛剛喊出口的話。

  謝家軍軍心已散,而蕭無衍所率鐵騎則愈發勢如破竹,不過半個時辰竟以少勝多將四萬謝家軍打得潰不成軍倉皇撤退。

  謝崢無路可逃,前是巍峨城樓,左右兩側則是兇猛強悍的鎮遠軍鐵騎,他只能率兵後退,希望跟長子匯合後再攻閔州。

  蕭無衍率鐵騎假意追了數里,很快便折返回閔州將在城外繳槍的謝家軍帶入城中。

  葉照在他追擊敵軍時便清點了投降的人數,這會兒見他回來,即刻便走到他跟前道:「約莫只有五千人繳了槍,城外謝家軍死傷也已粗略估過,約莫三千左右,我軍死傷亦近兩千人,如此算來,謝賊麾下仍有三萬餘兵馬,他若回過神來再殺回閔州,我等該當如何?」

  方才蕭無衍使了一招「瞞天過海」,他與閔州校尉各率一千騎兵佯裝鎮遠軍鐵騎給謝家軍製造了一層「鎮遠軍兩萬兵馬已經入駐閔州城」的假象,再加上閔州兩萬守軍,謝崢想當然便以為兩軍兵馬勢均力敵,攻城會是場持久戰,而謝崢如今最缺的就是時間,慌亂之下定會選擇撤兵後退。

  可此計亦非長久之計。

  蕭無衍蹙眉道:「葉大人不必擔憂,援軍此時恐怕已與謝家軍遇上了。」

  但若想真正剿滅叛軍,只憑兩萬鎮遠軍恐怕難有勝算。

  蕭無衍轉身登上城樓,看向城內剛剛經歷過守城之戰的定西守軍、閔州守軍以及剛剛投降五千謝家軍,肅聲道:「叛軍向定西逃行,此時已被我軍攔截,諸位將士可願與本侯一起圍剿叛軍,建功立業,將功補過?」

  「願意!末將願意!」

  最先回應蕭無衍的竟是定西參軍,不管此前他對鎮遠侯有多少鄙夷不屑,但經過今日守城一戰,真正見識過鎮遠侯的算無遺策,他是徹徹底底的服了。

  「等於鎮遠侯共剿逆賊,乃是我等榮幸!」

  接著便是葉照與閔州參軍,這二人本就忠義,他們手下的將士自然也無一人是孬種,此等忠君報國之事他們定會去做。

  最後是剛剛投降的五千謝家軍,他們當初哪個不是從屍山血海的戰場上殺下來的好漢?若不是被謝崢騙了,他們無論如何都做不出此等叛國叛家之事,如今鎮遠侯既然願意給他們將功補過的機會,他們斷無不應承的道理。

  便見這五千將士忽地齊刷刷跪下道:「我等願隨鎮遠侯剿滅叛軍,將功補過!」

  一呼百應,蕭無衍聞聲定定掃視城中將士,振臂沉呼:「好!出發!」

  他帶了一萬將士去追擊謝崢,給葉照留了三千人留守閔州城。

  然而約莫一個時辰後,他率兵追至交兵之地卻發現戰事竟已平定,原本荒蕪人員的黃沙之地上竟紮起一頂頂帳篷,而在那帳篷之間揮舞的旗幟正是鎮遠軍之旗。

  蕭無衍黑眸中頓時閃過狐疑,無論誰勝誰敗,兩軍既交了兵,怎會短短一個時辰便決出勝負?

  不,甚至沒有一個時辰,眼前這些交戰痕跡明顯已被清理過,如此算來,兩軍真正的交戰時間恐怕連半個時辰都沒有……

  正想著,遠處營地忽地有一隊人馬騎馬而出,蕭無衍聞聲望去,雖只遠遠瞧見一道纖細高挑的模糊人影,心跳卻驟然漏跳一拍,與此同時,姜幼安亦瞧見遠處身穿盔甲率兵而來的蕭無衍。

  這一刻,她連日緊繃的心弦終於鬆了下來。

  他沒事,真的沒事……

  「駕!」姜幼安驟然夾緊馬腹,飛快朝蕭無衍奔去。

  蕭無衍亦策馬朝她而來。

  兩人騎馬騎得飛快,不過片刻便在半路交匯。只是如今姜幼安乃太子身份,縱有千言萬語思念執言,她也不能當著兩人身後萬千將士的面說出口,只有眸光可以肆無忌憚的繾綣交匯,無聲凝視對方眉眼。

  良久,姜幼安才低啞聲開口:「謝崢已降,蕭侯圍剿逆賊有功,且隨孤回帳中聽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