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遠遠地便瞧見燈燭華燦,百官相邀敬酒,絲竹琴瑟下笑語連連,過橋便見盛滿銀光的河水浮滿羊皮水燈,燦如繁星。
各人食案前都擺著一碟時令鮮果,一碟宮餅,以及必不可少的玩月羹。
梁恆入上座,修長的身形將緋紅官服穿得一派風流。席上他並無甚胃口,只舉起酒觴飲酒。
身邊的官員礙於情面,匆匆敬完酒後便離去,一句寒暄也無,梁恆反落得一身清淨,他心裡門清,今日來也不是與這些人說廢話的。
聖君匆匆露面後便離席,只有聖后與公主皇子勉力相迎。
寧王妃在女眷那裡,見到聖后捏著帕子強顏歡笑。
聖后喚六公主過來,笑道:「盈月你還不來見見寧王妃,你小時候可喜歡王妃了。」
趙盈月只好福身作禮:「盈月見過寧王妃。」
寧王妃扶起趙盈月道:「公主不必多禮。」
聖后看著趙盈月的模樣,嘆氣:「盈月這幾日不知道為何,總悶悶不樂,請了太醫來看也說她身體無礙。」
寧王妃只好接道:「女孩子多是如此,聖后不必擔憂。」
「我如何不擔憂,她是要嫁人的,還這般性子,以後去了夫家豈不是讓婆婆笑話。」
說到這,聖后將其他人支開,對寧王妃說:「所以依我看來,將盈月放在你身邊,才是最穩妥的。」
若是這話在之前明說,寧王妃自然歡喜,梁恆娶了公主,便要去公主封地,梁安離開梁恆世子名頭,何愁展不開手腳。
只是眼下,寧王妃終於聽到聖后給她的答案,卻無半分歡喜,她只能含糊道:「多謝聖后如此賞識。」
「不必如此謙虛,」聖后將目光看向百官群中,瞧著那青年雅俊的外貌,「梁世子風流倜儻,與盈月也是郎才女貌,相配甚好。」
梁恆渾然不知自己的婚事安排,趁著宴席各位酒濃興至時,他悄然退身。
宮道兩旁懸明燈,月台上有數位貴女祈福許願,台下才俊飲酒作詩,一派祥和。
梁恆繞過喧鬧地,獨自走入昏暗的小路。
明月清輝落肩,梁恆重走這條路,不由想到那日與宋婉一齊去見雲棲,他們兩個人就貼著躲在角落裡偷聽,像兩個捉迷藏的小孩,不時地對視,目光將一切交流,但什麼聲音也不敢發出。
如今,他獨自走入這小道,心中莫名湧起無限柔情,還是該多說說話。
人在世間,總是說一句少一句。
到了雲棲休息的偏殿,梁恆徑直推門而入。
夜風過,雲棲已擺好酒水,坐於庭院等待。
「少卿來的正是時候。」
梁恆走過去,整衣安然坐下,回:「是雲天師神機妙算我何時來罷了。」
雲棲為梁恆斟酒:「少卿謬讚。」
月色縱然明亮,卻擋不住夜幕黑沉,兩人相對而坐,看不清彼此的神色。
梁恆接過酒觴,一飲而盡。
「從靈州到鶴京,路很遠吧。」
「不遠,師兄送我來的。」
「青雲確實是好師兄。」
梁恆說到這,忽而勾唇一笑:「青雲跟在宣飲竹身邊,也沒能為你和林扶微探聽到什麼?」
聽到宣飲竹三字,雲棲神色變得有些難看,略有不屑:「妖女罷了。」
「妖女?」
梁恆聽到如此評價,有些明白雲棲為何如此說了。
畢竟自家大師兄被這女人迷得神魂顛倒,在師弟眼裡可不就算個妖女。
梁恆慢條斯理道:「難道林扶微不是?」
「道不同,不相為謀。」
雲棲看著梁恆說:「如果世子是因
為玉殿春一事而來,我也回天乏力。」
「鶴京城,沒有人希望趙無滿活著。」
男子神色不變,他深邃的眼眸盛著清輝,聞言只是輕點頭:「鶴京城誰活了死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想讓誰活著,想讓誰死了。」
「就好比,」梁恆停頓一瞬,目光緊盯著雲棲,道:「聖君是死在誰的手中。」
這話說完,庭院一片死寂。
良久,梁恆起身,居高臨下地望著雲棲,說道:「天下之亂,亂於人心。」
「天師,你這般食得人間煙火,還能上承天令嗎?」
回府的路上,梁恆要了許多冷茶,身上骨頭仿佛被火灼一樣疼,偏偏皮膚又觸之冰涼。他拿出宋婉給的丸藥就著茶水咽下,又披了件氅衣,才覺得緩了一些。
梁恆這月余並無多少睡意,他又進了書房,將手中的人用到每一處地方,確保萬無一失後才心神漸松。
派出去的暗衛都已回來,梁恆也知道了宣飲竹的事情,也了解到林扶微的身世。
這兩般女子,竟要將鶴京攪成一灘渾水,著實令梁恆驚奇。
再加上趙青酌那拎不清的蠢貨,梁恆想想都頭疼。
聖君已經多日不曾露面,全由趙青酌和林扶微兩人左右朝政,梁恆冷眼旁觀者兩人爭鬥,將朝中局勢看清一二。
書房的燈又添一盞,更聲漏斷。
梁恆從書匣中取出一信,執筆落墨。
他連續多日給燕州寄信,未見阿婉回信,想必她是隨宣飲竹出燕州。
但他又怕自己推斷錯了,許是阿婉真的沒收到信,便在睡不著的時候寫下許多話,等天色微明時再由重返的信鴿寄去燕州。
這是第十封還是十一封,梁恆記得頭痛,索性洋洋灑灑寫了兩封,搜腸刮肚的把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寫了個遍。
末了,又在尾部以小字綴上一句——
吾一切安好,盼歸盼歸。
不過一月後的清晨,梁恆起了個早,穿著朝服去上朝。
誰知到了紫宸殿,毛公公出來說聖君昨夜遇到刺殺,還好太子救駕有功,並未手上,只是需要靜養。聖君有令,今日各位大臣可以散了。
午時,府中暗衛稟告說:「為了抓住刺客,太子命人下了禁行令到各州,無官服公驗者不得入州。」
梁恆蹙眉:「林扶微沒阻攔?」
「沒有。」
林扶微與太子必然不是一路人,但如果她沒有阻攔,說明這事肯定是利於雙方。
梁恆抬手下令:「派三人去燕州查探,其餘十人都到漯州,任何不對勁都要向我稟報。」
燕州有寧王在,梁恆不是太擔心,只有漯州,這個地方總覺得太奇怪,必然是要多派些人去。
「此外,若你們遇到阿婉和宣飲竹,先助她們拿到行路公驗,餘事都可放一放。」
「是!」
交代完這些,梁恆又喚宮中眼線,問:「刺客的事情不必再說,宮中可還有其他事情?」
「半月後,大慶殿,聖君將祭拜諸神。」
梁恆聞言,眉眼蘊起濃色,聖君從未有在秋末祭奠的意思,想必這定是雲棲藉以聖君的名義對外發出的詔令。
他們想玩請君入甕,梁恆自然是不介意。
**********
禁行令推行速度之快,令宋婉猝不及防,她還有兩州的行路公驗未曾拿到。
在靈州宋婉被拒,無奈下她又回葫州平江請喬池煙打點人情,才過了靈州向燕州去。
這一耽擱又是十天,加之愈往西北愈加寒冷,行程迫不得已減緩,宋婉到秋末初冬才進了燕州境內。
然而這一次,宋婉進城卻見街市冷清,行人腳步匆匆,神色倉皇。
這與之前太過不同。
宋婉心中沉緊,她走到桃花殿外,見到熟悉的身影才鬆了一口氣。
躺在草蓆上的男人聽見腳步聲,向外看,愣了一瞬:「哎?是你啊。」
宋婉點頭,她問:「今日城中為何冷冷清清?」
「你什麼都不知道還敢來燕州城?」
男人坐起來,指著外面說:「大傢伙都想逃出去,你倒好,還偏偏進來了。」
「燕州前幾天一下死了二十多個,城中大夫說是瘟疫。現在將軍下旨,非有要事不得外出。」
「多謝,你也保重。」
男人擺擺手,又躺下去:「爛命一條罷了。」
宋婉向他辭別,去見陳輕。
陳輕見了她,一開口便道:「城中瘟疫愈演愈烈,不過七日,已經有三十多個人去了,你可有什麼法子?」
宋婉問:「城中大夫何在?」
「正經的不過三位,」陳輕說完,嘆氣:「要緊的是燕州草藥也相當不夠。如今鶴京下了什麼禁行令,外面的藥商進不來,將軍上述後又被駁回,眼下只能讓病人自生自滅,毫無辦法。」
治病的草藥不能供上去,無藥可救,才是最致命的。
但是鶴京那兩位又發什麼瘋,竟然在冬日這個時候下禁行令,豈不是給外寇好機會?
宋婉面色冷了又冷,她看著陳輕說:「你與將軍稟告,先在城中隔出一地救治百姓,再將各位醫者請來。」
梁逸聽聞宋婉的請求,當即應允。
「邊境已有戎敵來犯,我今夜要帶將士出城駐紮,陳輕你為我部下,守在城中,看好知州,勿要讓他亂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各人食案前都擺著一碟時令鮮果,一碟宮餅,以及必不可少的玩月羹。
梁恆入上座,修長的身形將緋紅官服穿得一派風流。席上他並無甚胃口,只舉起酒觴飲酒。
身邊的官員礙於情面,匆匆敬完酒後便離去,一句寒暄也無,梁恆反落得一身清淨,他心裡門清,今日來也不是與這些人說廢話的。
聖君匆匆露面後便離席,只有聖后與公主皇子勉力相迎。
寧王妃在女眷那裡,見到聖后捏著帕子強顏歡笑。
聖后喚六公主過來,笑道:「盈月你還不來見見寧王妃,你小時候可喜歡王妃了。」
趙盈月只好福身作禮:「盈月見過寧王妃。」
寧王妃扶起趙盈月道:「公主不必多禮。」
聖后看著趙盈月的模樣,嘆氣:「盈月這幾日不知道為何,總悶悶不樂,請了太醫來看也說她身體無礙。」
寧王妃只好接道:「女孩子多是如此,聖后不必擔憂。」
「我如何不擔憂,她是要嫁人的,還這般性子,以後去了夫家豈不是讓婆婆笑話。」
說到這,聖后將其他人支開,對寧王妃說:「所以依我看來,將盈月放在你身邊,才是最穩妥的。」
若是這話在之前明說,寧王妃自然歡喜,梁恆娶了公主,便要去公主封地,梁安離開梁恆世子名頭,何愁展不開手腳。
只是眼下,寧王妃終於聽到聖后給她的答案,卻無半分歡喜,她只能含糊道:「多謝聖后如此賞識。」
「不必如此謙虛,」聖后將目光看向百官群中,瞧著那青年雅俊的外貌,「梁世子風流倜儻,與盈月也是郎才女貌,相配甚好。」
梁恆渾然不知自己的婚事安排,趁著宴席各位酒濃興至時,他悄然退身。
宮道兩旁懸明燈,月台上有數位貴女祈福許願,台下才俊飲酒作詩,一派祥和。
梁恆繞過喧鬧地,獨自走入昏暗的小路。
明月清輝落肩,梁恆重走這條路,不由想到那日與宋婉一齊去見雲棲,他們兩個人就貼著躲在角落裡偷聽,像兩個捉迷藏的小孩,不時地對視,目光將一切交流,但什麼聲音也不敢發出。
如今,他獨自走入這小道,心中莫名湧起無限柔情,還是該多說說話。
人在世間,總是說一句少一句。
到了雲棲休息的偏殿,梁恆徑直推門而入。
夜風過,雲棲已擺好酒水,坐於庭院等待。
「少卿來的正是時候。」
梁恆走過去,整衣安然坐下,回:「是雲天師神機妙算我何時來罷了。」
雲棲為梁恆斟酒:「少卿謬讚。」
月色縱然明亮,卻擋不住夜幕黑沉,兩人相對而坐,看不清彼此的神色。
梁恆接過酒觴,一飲而盡。
「從靈州到鶴京,路很遠吧。」
「不遠,師兄送我來的。」
「青雲確實是好師兄。」
梁恆說到這,忽而勾唇一笑:「青雲跟在宣飲竹身邊,也沒能為你和林扶微探聽到什麼?」
聽到宣飲竹三字,雲棲神色變得有些難看,略有不屑:「妖女罷了。」
「妖女?」
梁恆聽到如此評價,有些明白雲棲為何如此說了。
畢竟自家大師兄被這女人迷得神魂顛倒,在師弟眼裡可不就算個妖女。
梁恆慢條斯理道:「難道林扶微不是?」
「道不同,不相為謀。」
雲棲看著梁恆說:「如果世子是因
為玉殿春一事而來,我也回天乏力。」
「鶴京城,沒有人希望趙無滿活著。」
男子神色不變,他深邃的眼眸盛著清輝,聞言只是輕點頭:「鶴京城誰活了死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想讓誰活著,想讓誰死了。」
「就好比,」梁恆停頓一瞬,目光緊盯著雲棲,道:「聖君是死在誰的手中。」
這話說完,庭院一片死寂。
良久,梁恆起身,居高臨下地望著雲棲,說道:「天下之亂,亂於人心。」
「天師,你這般食得人間煙火,還能上承天令嗎?」
回府的路上,梁恆要了許多冷茶,身上骨頭仿佛被火灼一樣疼,偏偏皮膚又觸之冰涼。他拿出宋婉給的丸藥就著茶水咽下,又披了件氅衣,才覺得緩了一些。
梁恆這月余並無多少睡意,他又進了書房,將手中的人用到每一處地方,確保萬無一失後才心神漸松。
派出去的暗衛都已回來,梁恆也知道了宣飲竹的事情,也了解到林扶微的身世。
這兩般女子,竟要將鶴京攪成一灘渾水,著實令梁恆驚奇。
再加上趙青酌那拎不清的蠢貨,梁恆想想都頭疼。
聖君已經多日不曾露面,全由趙青酌和林扶微兩人左右朝政,梁恆冷眼旁觀者兩人爭鬥,將朝中局勢看清一二。
書房的燈又添一盞,更聲漏斷。
梁恆從書匣中取出一信,執筆落墨。
他連續多日給燕州寄信,未見阿婉回信,想必她是隨宣飲竹出燕州。
但他又怕自己推斷錯了,許是阿婉真的沒收到信,便在睡不著的時候寫下許多話,等天色微明時再由重返的信鴿寄去燕州。
這是第十封還是十一封,梁恆記得頭痛,索性洋洋灑灑寫了兩封,搜腸刮肚的把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寫了個遍。
末了,又在尾部以小字綴上一句——
吾一切安好,盼歸盼歸。
不過一月後的清晨,梁恆起了個早,穿著朝服去上朝。
誰知到了紫宸殿,毛公公出來說聖君昨夜遇到刺殺,還好太子救駕有功,並未手上,只是需要靜養。聖君有令,今日各位大臣可以散了。
午時,府中暗衛稟告說:「為了抓住刺客,太子命人下了禁行令到各州,無官服公驗者不得入州。」
梁恆蹙眉:「林扶微沒阻攔?」
「沒有。」
林扶微與太子必然不是一路人,但如果她沒有阻攔,說明這事肯定是利於雙方。
梁恆抬手下令:「派三人去燕州查探,其餘十人都到漯州,任何不對勁都要向我稟報。」
燕州有寧王在,梁恆不是太擔心,只有漯州,這個地方總覺得太奇怪,必然是要多派些人去。
「此外,若你們遇到阿婉和宣飲竹,先助她們拿到行路公驗,餘事都可放一放。」
「是!」
交代完這些,梁恆又喚宮中眼線,問:「刺客的事情不必再說,宮中可還有其他事情?」
「半月後,大慶殿,聖君將祭拜諸神。」
梁恆聞言,眉眼蘊起濃色,聖君從未有在秋末祭奠的意思,想必這定是雲棲藉以聖君的名義對外發出的詔令。
他們想玩請君入甕,梁恆自然是不介意。
**********
禁行令推行速度之快,令宋婉猝不及防,她還有兩州的行路公驗未曾拿到。
在靈州宋婉被拒,無奈下她又回葫州平江請喬池煙打點人情,才過了靈州向燕州去。
這一耽擱又是十天,加之愈往西北愈加寒冷,行程迫不得已減緩,宋婉到秋末初冬才進了燕州境內。
然而這一次,宋婉進城卻見街市冷清,行人腳步匆匆,神色倉皇。
這與之前太過不同。
宋婉心中沉緊,她走到桃花殿外,見到熟悉的身影才鬆了一口氣。
躺在草蓆上的男人聽見腳步聲,向外看,愣了一瞬:「哎?是你啊。」
宋婉點頭,她問:「今日城中為何冷冷清清?」
「你什麼都不知道還敢來燕州城?」
男人坐起來,指著外面說:「大傢伙都想逃出去,你倒好,還偏偏進來了。」
「燕州前幾天一下死了二十多個,城中大夫說是瘟疫。現在將軍下旨,非有要事不得外出。」
「多謝,你也保重。」
男人擺擺手,又躺下去:「爛命一條罷了。」
宋婉向他辭別,去見陳輕。
陳輕見了她,一開口便道:「城中瘟疫愈演愈烈,不過七日,已經有三十多個人去了,你可有什麼法子?」
宋婉問:「城中大夫何在?」
「正經的不過三位,」陳輕說完,嘆氣:「要緊的是燕州草藥也相當不夠。如今鶴京下了什麼禁行令,外面的藥商進不來,將軍上述後又被駁回,眼下只能讓病人自生自滅,毫無辦法。」
治病的草藥不能供上去,無藥可救,才是最致命的。
但是鶴京那兩位又發什麼瘋,竟然在冬日這個時候下禁行令,豈不是給外寇好機會?
宋婉面色冷了又冷,她看著陳輕說:「你與將軍稟告,先在城中隔出一地救治百姓,再將各位醫者請來。」
梁逸聽聞宋婉的請求,當即應允。
「邊境已有戎敵來犯,我今夜要帶將士出城駐紮,陳輕你為我部下,守在城中,看好知州,勿要讓他亂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