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顏皖知後知後覺的咽了個口水,放下手中毛筆,眸光閃爍著呢喃道:「妾身錯了,所以如何才能讓華兒消氣?」
「這不是你的基本功嗎?反來問我?」江映華兩根玉指鉗住她的下巴,黝黑的瞳仁映在顏皖知的一雙眸光里。
顏皖知斂眸輕笑,「那洗洗睡?」
江映華嗔怪,「洗洗睡?你來承明殿前,連洗乾淨的覺悟都沒有?那你來作甚!」
好大的火氣,好生不講理!顏皖知凝眸望著眼前人,索性抱臂靠在椅子上,「自是給你洗香了,去去這一身戾氣,免得我做噩夢。」
江映華吃癟,收了不安分的爪子,半側過身子,背著手清了清嗓子道:「那也不必,朕習慣自己沐浴。左右你也要等,不若看點新鮮的?」
她自一堆奏本下抽出了一長卷疊放的畫冊遞給顏皖知。
這人狐疑的伸手接過,看到那上面珠圓玉潤的白描線條,各式各樣花得很的姿態舉止,一時驚駭與羞赧齊發,蹙眉道:「這,你,你哪兒來的這物件,就這般放在御案上?!」
「御案最是安全,反倒是顏卿當年的書房裡,那一抹話本餘光,令朕回味悠長呢。」江映華一臉壞笑的,放下一句不明所以的話,就入了內間沐浴。
顏皖知登時瞳孔地震,她一直疑惑,江映華幾時知曉自己喜歡女子的,原竟是她第一次入顏府,就露了馬腳!
3.御前女官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江映華立在大殿迴廊下,忽而生了心思,對顏皖知道:「左相著手去操持,這朝堂呆板書生太多,拔選一批才女,散散酸腐氣罷。」
顏皖知斂眸思量,到底是嫌棄朝臣酸腐,還是嫌老頭子不養眼?她微微拱手,輕聲稱是。
江映華隨即補充道:「年歲要適中,相貌要端正。就定十六歲到二十六歲的官家女眷罷。你出題考上一考,選出七八個後,朕親自殿選。」
顏皖知心底的醋罈子隱隱透著陳年酸澀,礙於身側隨侍眾多,也只得應承,「臣遵旨,這就去辦。」
一個月後的殿選,顏皖知隨侍在側。江映華掃視著殿內立著的幾個姑娘,都是芳華年歲,容顏清雅,不由得心生艷羨。
隨意掃視了一眼幾人的答卷,一娟秀的魏碑體書稿引得她多留了兩眼。一道談及稅賦的策論,這人寫的鞭辟入裡,甚合江映華的躍躍欲試的改革之心。瞄了眼名姓,她幽幽道:「誰是舒旻?」
殿下一眉目如畫的青衣女子閃身出來,俯身跪地道,「臣太常寺卿之女舒旻覲見陛下,陛下萬壽聖安。」
白皙的麵皮入眼,清淡的衣裙翩躚,就連這聲音也柔婉不失莊重。江映華來了興致,示意顏皖知攙扶著她,緩步下了丹陛,立在人身前,輕聲道:「抬起頭來。」
那姑娘聞聲,落落大方的起身,濃密的羽睫下覆蓋著一雙水汪汪的眼眸,櫻桃小口一點,似雪山恰到好處的一枝紅梅。
江映華垂眸瞧著,聲音都沒了往常的威嚴,「多大了,師承何人?」
「臣女十六歲,是家母喬氏自幼教授學問。」舒旻不卑不亢的柔聲回應。
江映華若有所思,「喬安老將軍是你何人?」
「是臣女舅父。」那姑娘面露茫然。
江映華沒再問了,淡淡的望著幾個姑娘,吩咐顏皖知,「顏相深諳朕心,這些姑娘皆是大楚巾幗才俊,定要好生栽培。」
顏皖知躬身稱是,遣人將小丫頭們帶出去安置。等人走了,江映華挑眉道:「這七人你看著分配,給朕留個御前女官就是。」
顏皖知頷首應允,翌日就給江映華送去了一個。她抬眼一瞧,便尋個由頭將人打發了去,暗道顏皖知怎會犯了糊塗。
如此周而復始的拉扯了三日,江映華來了脾氣,沒好氣的吩咐青雲,「傳顏相即刻來見,著人廊下跪候。」
青雲聞言,替顏皖知捏了把汗,步履匆匆的跑去門下尋人,一路嘮叨不停,讓顏皖知放低身段。
秋風凜冽,顏皖知跪在廊下不多時,頓覺腰酸背痛,面頰乾澀。江映華好整以暇地搬了個靠椅,就目不轉睛地看著她,「顏卿老糊塗了?還是恃寵而驕了?」
「臣的年歲在朝堂雖比不得新來的女官,但算不得大;臣不知做錯了何事,懇請陛下見教。」顏皖知一本正經的回應。
江映華緩緩抬腳近前,趁人不備,帶著護甲的手指直接捏上了眼前人的臉蛋兒,顏皖知「嘶」的一聲,伸手去掰江映華的辣手。
江映華並未鬆手,冷聲道:「還敢不敢頂嘴?」
「臣錯了,錯了。」顏皖知沒料到,大庭廣眾的,她絲毫不顧及帝王顏面,竟然動手動腳,早知道就不逞口舌之快了。
「爪子自己剁了,」江映華沒好氣的睨了她一眼,「敢反抗朕了,愈發沒規矩。」
「臣還得為陛下協理政務呢,求陛下開恩,留這手幾日?」顏皖知小心翼翼地揉了揉臉頰,可不能留下紅印,一會兒她還得回去見下屬呢。
江映華回身捏了一塊桂花酥,不由分說塞進了顏皖知的嘴裡,「顏卿最近酸味太重,吃口甜的調和一二。」
顏皖知清楚江映華的用意,咀嚼著清甜的桂花酥,柔聲道:「舒旻姑娘臣明日就給陛下送來。」
江映華翻了她一個白眼,非得敲打一頓才老實,這人越活越回去了。難不成她還怕自己招惹個十幾歲的奶娃娃,大開後宮不成?
再垂眸瞧去,那人正大著膽子的掀起眼皮看她,不知幾時,已經滑到了自己的身邊。思及顏皖知消失好幾日,她有些無奈的輕聲問道:「今晚睡哪兒?」
「你懷裡。」顏皖知俏皮的勾了勾嘴角,朝著人擠了個媚眼。
第84章 番外(四)
禁庭春深, 芳菲鬥豔,絨絮入東風,扶光落漣漪。
一池春水裡錦鯉搖曳, 陛下手握精緻的小盞, 淡然觀瞧著為著一口食物抱團一處、爭搶不止的紅鯉, 眸色悵然。
自打江映華捅破了贏楓的身世, 江鏡澈第一時間聯合太后「會審」了她半日。
這人機警聰慧, 通透豁達,非但沒讓兩尊大佛起了殺心,反倒因著江映華撒潑虐待, 被這二人憐惜的緊。
自那日後, 贏楓也甚是識趣兒, 每日晨起都來給太后問安, 在床邊侍疾奉藥,格外規矩恭順,令這姨母對她的好感與日俱增。
太后宮內的池塘里養了好些錦鯉,陛下心思煩亂,便習慣了一人在池邊駐足, 撒些魚餌出去,將自己放空些許。
今日來得早了些,料想母親或許還未起身, 她便孤身悄然來了園中。不料此時此刻, 這少有人往的清池畔, 竟有人斂了衣裙,半蹲在草叢裡, 不知在做些什麼。
「何人在那兒?」陛下未帶隨侍,不免警覺地出言詢問。
突如其來的話音令那人身子一抖, 手中的小瓷瓶險些滑脫了出去。她茫然的起身回眸,瞧見來人後,快速趨步近前,俯身行禮,「臣參見陛下。」
「楓兒?大清早的,在這做什麼?」陛下面露不解,輕聲發問。
那人未敢亂動,只低垂著眉目,柔聲道:「回陛下,臣在此采些朝露,昨日太后她老人家想飲芙蓉醉,花間朝露入酒最是相宜。」
陛下聞言,心中不免有些動容,只是她姨母罷了,難為這人如此盡心。她抬腳近前,將人扶起,話音親和,「你倒老實,怎一直跪在地上不起,早間寒涼潮濕,不必如此。」
「多謝陛下。」贏楓回應的中規中矩,垂著的濃密羽睫微微忽閃著,一張白淨的臉蛋隱隱透著微弱的紅暈,似早春桃花的瓣羽,一抹飛霞入蕊心。
上下打量了一眼這人的裝扮,金質的小冠將烏髮高束,身上的錦服乃是繡滿暗紋的天青色,乾淨立整,不失身份也不庸俗花哨。陛下緩緩走著,狀似無意的出言,「近日你常來太后宮裡?她的病情可有起色?」
「御醫言說太后只是憂思過心,並無大礙,只要稍加舒緩,很快便能康健,陛下且安心就是。」贏楓抬腳在後,頷首跟著。
江鏡澈拎起了小盞里的餌料,隨手撒去了池中,視線落在攪成團的魚堆里,淡淡道:「楓兒如何看這池中景致?」
贏楓餘光瞄了一眼爭食鬥狠的魚群,轉了眸子投去別處,道:「波光瀲灩,錦鯉盈塘,最是三春怡然景,聊散佳人心上愁。」
聞言,陛下唇角不自覺地微微勾起,暗道這人的小心思轉的活絡,「散愁?你覺得朕滿腹憂愁?那你可肯替朕化解一二?」
贏楓一時錯愕,她已然在閒扯風月了,怎還被問了這棘手的問題。這姐妹二人皆生得一副令人忍不住流連的容顏,身居高位亦令人仰望,只這心思太過玲瓏,鋒芒隱無可隱。
不過她許是少年便識得愁滋味,的確更容易揣度人心。而自家母親太過柔弱,令她生性慕強,對這位英年有為的陛下倒是滿心敬重,她躬身一禮,正色道:
「臣若言行有失,請陛下賜罪。若得陛下垂青,臣願鞍前馬後,盡忠陛下。」
「這不是你的基本功嗎?反來問我?」江映華兩根玉指鉗住她的下巴,黝黑的瞳仁映在顏皖知的一雙眸光里。
顏皖知斂眸輕笑,「那洗洗睡?」
江映華嗔怪,「洗洗睡?你來承明殿前,連洗乾淨的覺悟都沒有?那你來作甚!」
好大的火氣,好生不講理!顏皖知凝眸望著眼前人,索性抱臂靠在椅子上,「自是給你洗香了,去去這一身戾氣,免得我做噩夢。」
江映華吃癟,收了不安分的爪子,半側過身子,背著手清了清嗓子道:「那也不必,朕習慣自己沐浴。左右你也要等,不若看點新鮮的?」
她自一堆奏本下抽出了一長卷疊放的畫冊遞給顏皖知。
這人狐疑的伸手接過,看到那上面珠圓玉潤的白描線條,各式各樣花得很的姿態舉止,一時驚駭與羞赧齊發,蹙眉道:「這,你,你哪兒來的這物件,就這般放在御案上?!」
「御案最是安全,反倒是顏卿當年的書房裡,那一抹話本餘光,令朕回味悠長呢。」江映華一臉壞笑的,放下一句不明所以的話,就入了內間沐浴。
顏皖知登時瞳孔地震,她一直疑惑,江映華幾時知曉自己喜歡女子的,原竟是她第一次入顏府,就露了馬腳!
3.御前女官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江映華立在大殿迴廊下,忽而生了心思,對顏皖知道:「左相著手去操持,這朝堂呆板書生太多,拔選一批才女,散散酸腐氣罷。」
顏皖知斂眸思量,到底是嫌棄朝臣酸腐,還是嫌老頭子不養眼?她微微拱手,輕聲稱是。
江映華隨即補充道:「年歲要適中,相貌要端正。就定十六歲到二十六歲的官家女眷罷。你出題考上一考,選出七八個後,朕親自殿選。」
顏皖知心底的醋罈子隱隱透著陳年酸澀,礙於身側隨侍眾多,也只得應承,「臣遵旨,這就去辦。」
一個月後的殿選,顏皖知隨侍在側。江映華掃視著殿內立著的幾個姑娘,都是芳華年歲,容顏清雅,不由得心生艷羨。
隨意掃視了一眼幾人的答卷,一娟秀的魏碑體書稿引得她多留了兩眼。一道談及稅賦的策論,這人寫的鞭辟入裡,甚合江映華的躍躍欲試的改革之心。瞄了眼名姓,她幽幽道:「誰是舒旻?」
殿下一眉目如畫的青衣女子閃身出來,俯身跪地道,「臣太常寺卿之女舒旻覲見陛下,陛下萬壽聖安。」
白皙的麵皮入眼,清淡的衣裙翩躚,就連這聲音也柔婉不失莊重。江映華來了興致,示意顏皖知攙扶著她,緩步下了丹陛,立在人身前,輕聲道:「抬起頭來。」
那姑娘聞聲,落落大方的起身,濃密的羽睫下覆蓋著一雙水汪汪的眼眸,櫻桃小口一點,似雪山恰到好處的一枝紅梅。
江映華垂眸瞧著,聲音都沒了往常的威嚴,「多大了,師承何人?」
「臣女十六歲,是家母喬氏自幼教授學問。」舒旻不卑不亢的柔聲回應。
江映華若有所思,「喬安老將軍是你何人?」
「是臣女舅父。」那姑娘面露茫然。
江映華沒再問了,淡淡的望著幾個姑娘,吩咐顏皖知,「顏相深諳朕心,這些姑娘皆是大楚巾幗才俊,定要好生栽培。」
顏皖知躬身稱是,遣人將小丫頭們帶出去安置。等人走了,江映華挑眉道:「這七人你看著分配,給朕留個御前女官就是。」
顏皖知頷首應允,翌日就給江映華送去了一個。她抬眼一瞧,便尋個由頭將人打發了去,暗道顏皖知怎會犯了糊塗。
如此周而復始的拉扯了三日,江映華來了脾氣,沒好氣的吩咐青雲,「傳顏相即刻來見,著人廊下跪候。」
青雲聞言,替顏皖知捏了把汗,步履匆匆的跑去門下尋人,一路嘮叨不停,讓顏皖知放低身段。
秋風凜冽,顏皖知跪在廊下不多時,頓覺腰酸背痛,面頰乾澀。江映華好整以暇地搬了個靠椅,就目不轉睛地看著她,「顏卿老糊塗了?還是恃寵而驕了?」
「臣的年歲在朝堂雖比不得新來的女官,但算不得大;臣不知做錯了何事,懇請陛下見教。」顏皖知一本正經的回應。
江映華緩緩抬腳近前,趁人不備,帶著護甲的手指直接捏上了眼前人的臉蛋兒,顏皖知「嘶」的一聲,伸手去掰江映華的辣手。
江映華並未鬆手,冷聲道:「還敢不敢頂嘴?」
「臣錯了,錯了。」顏皖知沒料到,大庭廣眾的,她絲毫不顧及帝王顏面,竟然動手動腳,早知道就不逞口舌之快了。
「爪子自己剁了,」江映華沒好氣的睨了她一眼,「敢反抗朕了,愈發沒規矩。」
「臣還得為陛下協理政務呢,求陛下開恩,留這手幾日?」顏皖知小心翼翼地揉了揉臉頰,可不能留下紅印,一會兒她還得回去見下屬呢。
江映華回身捏了一塊桂花酥,不由分說塞進了顏皖知的嘴裡,「顏卿最近酸味太重,吃口甜的調和一二。」
顏皖知清楚江映華的用意,咀嚼著清甜的桂花酥,柔聲道:「舒旻姑娘臣明日就給陛下送來。」
江映華翻了她一個白眼,非得敲打一頓才老實,這人越活越回去了。難不成她還怕自己招惹個十幾歲的奶娃娃,大開後宮不成?
再垂眸瞧去,那人正大著膽子的掀起眼皮看她,不知幾時,已經滑到了自己的身邊。思及顏皖知消失好幾日,她有些無奈的輕聲問道:「今晚睡哪兒?」
「你懷裡。」顏皖知俏皮的勾了勾嘴角,朝著人擠了個媚眼。
第84章 番外(四)
禁庭春深, 芳菲鬥豔,絨絮入東風,扶光落漣漪。
一池春水裡錦鯉搖曳, 陛下手握精緻的小盞, 淡然觀瞧著為著一口食物抱團一處、爭搶不止的紅鯉, 眸色悵然。
自打江映華捅破了贏楓的身世, 江鏡澈第一時間聯合太后「會審」了她半日。
這人機警聰慧, 通透豁達,非但沒讓兩尊大佛起了殺心,反倒因著江映華撒潑虐待, 被這二人憐惜的緊。
自那日後, 贏楓也甚是識趣兒, 每日晨起都來給太后問安, 在床邊侍疾奉藥,格外規矩恭順,令這姨母對她的好感與日俱增。
太后宮內的池塘里養了好些錦鯉,陛下心思煩亂,便習慣了一人在池邊駐足, 撒些魚餌出去,將自己放空些許。
今日來得早了些,料想母親或許還未起身, 她便孤身悄然來了園中。不料此時此刻, 這少有人往的清池畔, 竟有人斂了衣裙,半蹲在草叢裡, 不知在做些什麼。
「何人在那兒?」陛下未帶隨侍,不免警覺地出言詢問。
突如其來的話音令那人身子一抖, 手中的小瓷瓶險些滑脫了出去。她茫然的起身回眸,瞧見來人後,快速趨步近前,俯身行禮,「臣參見陛下。」
「楓兒?大清早的,在這做什麼?」陛下面露不解,輕聲發問。
那人未敢亂動,只低垂著眉目,柔聲道:「回陛下,臣在此采些朝露,昨日太后她老人家想飲芙蓉醉,花間朝露入酒最是相宜。」
陛下聞言,心中不免有些動容,只是她姨母罷了,難為這人如此盡心。她抬腳近前,將人扶起,話音親和,「你倒老實,怎一直跪在地上不起,早間寒涼潮濕,不必如此。」
「多謝陛下。」贏楓回應的中規中矩,垂著的濃密羽睫微微忽閃著,一張白淨的臉蛋隱隱透著微弱的紅暈,似早春桃花的瓣羽,一抹飛霞入蕊心。
上下打量了一眼這人的裝扮,金質的小冠將烏髮高束,身上的錦服乃是繡滿暗紋的天青色,乾淨立整,不失身份也不庸俗花哨。陛下緩緩走著,狀似無意的出言,「近日你常來太后宮裡?她的病情可有起色?」
「御醫言說太后只是憂思過心,並無大礙,只要稍加舒緩,很快便能康健,陛下且安心就是。」贏楓抬腳在後,頷首跟著。
江鏡澈拎起了小盞里的餌料,隨手撒去了池中,視線落在攪成團的魚堆里,淡淡道:「楓兒如何看這池中景致?」
贏楓餘光瞄了一眼爭食鬥狠的魚群,轉了眸子投去別處,道:「波光瀲灩,錦鯉盈塘,最是三春怡然景,聊散佳人心上愁。」
聞言,陛下唇角不自覺地微微勾起,暗道這人的小心思轉的活絡,「散愁?你覺得朕滿腹憂愁?那你可肯替朕化解一二?」
贏楓一時錯愕,她已然在閒扯風月了,怎還被問了這棘手的問題。這姐妹二人皆生得一副令人忍不住流連的容顏,身居高位亦令人仰望,只這心思太過玲瓏,鋒芒隱無可隱。
不過她許是少年便識得愁滋味,的確更容易揣度人心。而自家母親太過柔弱,令她生性慕強,對這位英年有為的陛下倒是滿心敬重,她躬身一禮,正色道:
「臣若言行有失,請陛下賜罪。若得陛下垂青,臣願鞍前馬後,盡忠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