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蕭瑾瑜如此聰明,看著他冷笑一聲:「為了個女人,什麼都不顧了?
「周彥,忘了你周家的冤案了?潑上的髒水不想洗乾淨了?」
一句話,迷糊灌頂。
老王爺登基的時候,已經垂暮之年,身體本就不太好,在位僅三年。
但誰也沒想到,立下的遺詔,傳位給的是皇長孫。
他心裡最疼愛的,始終還是曾經的世子爺,趙王府的嫡長子。
那位告密的吳公公被周彥殺了。
一劍斃命。
他大概死也不會想到,當年那個人被自己拍著臉說:「長安哪,咱家就喜歡你這樣聽話的狗。」
那條狗一路在血里趟,越來越狠,越來越陰,連他也害怕起來。
他是來向他賣個好的,可惜,那條狗並不領情。
死的時候才知,原來宦官,真的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周彥臉上,冷若寒冰。
明德帝昏了頭了,憑几個託孤的文臣,便想把皇長孫扶上位?
蕭瑾瑜仰頭看天,神情無比消沉。
「父皇啊,你我父子,離心至此。」
國喪後,蕭瑾瑜登基,改國號昌武。
本就該屬於他的江山,在最後一刻,因明德帝的私心,成了竊來的。
穿上那身龍袍,坐在天子殿上,文武百官齊呼萬歲,他再也不是趙王蕭瑾瑜。
竊來的江山,也要好好地守護啊。
平叛亂、削藩、整頓改革…… 需要做的事,還那麼多。
一路走來,那些見不得光的事,仍是需要信得過的人來做。
周家的案子沉冤得雪,可周彥卻仿佛泄了一口氣,整個人都陷入了頹廢之中。
皇帝交代的事,做得仍是滴水不漏。
只是,手段殘忍到連皇帝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蕭瑾瑜說:「周彥,自古以來,還沒有宦官敢殺害皇族之人。」
四王之亂的楚王豫南齊王,還有曾經的趙王府五公子,不臣之心,觸怒龍顏。
皇帝是要殺他們的,可是沒讓他做得這麼絕,連五公子的一條血脈都沒留下。
周彥神情冷漠,面對皇帝竟都不改顏色:「皇上想仁慈?當初為何不給世子爺也留一條血脈?」
蕭瑾瑜被氣得說不出話。
周彥好臉都沒給一個,轉身離開了。
天不怕,地不怕,死也不怕。
這樣的人,沒有軟肋,著實可怕。
人人都怕他。
西廠周大人,他若想讓人死,大概連皇帝都不會說什麼。
風頭一時比曾經的徐千歲更盛。
上趕著巴結奉承的人,什麼都送。
府里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女人。
他也曾自暴自棄過,派去打聽的人說,秦儉梳的是婦人髮髻,應該是嫁了人了。
她都如此了,他還做什么正人君子呢。
可是當女人洗乾淨了送到床上,他目光隱晦地望著,突然沒了半點興致。
秦儉是已經刻在骨子裡的人,他眼裡容不下別的女人,身體也容不下。
她都已經不要他了,他還是愛她深入骨髓。
明明說了從此涇渭兩清,再無瓜葛。
還是特意派人面見了蘇州織造府的人,照顧她的生意。
她一個女子,多賺點兒錢,總是好的吧。
年關了,處處熱鬧,一派喜氣。
府里住了很多人,也掛起了紅燈籠,點起了炮仗。
皇帝詔他入宮覲見。
說了好一番話,他心不在焉地抬頭,一句都沒聽進去:「陛下方才說什麼?」
蕭瑾瑜目光憐憫:「周彥,朕感覺你跟個死人沒區別了,這世上沒你在乎的東西了。」
周彥笑了一聲:「也許吧。」
人活著,總要有個奔頭。
奔頭沒了,人也完了。
蕭瑾瑜嘆息,同他道:「朕已經通知衛離,讓秦儉做好回京的準備了。」
秦儉的名字,猝不及防地被提及。
周彥紅了眼,目光一瞬間陰寒,對他道:「不要去打擾她,我不想她恨我。」
「放心,她不會恨你,衛離說了她未曾嫁人。」
「未曾嫁人,與心裡有人,有何區別?」
周彥聲音冷淡,蕭瑾瑜靜靜地看著他,也冷笑一聲:「瞧瞧你這副樣子,秦儉不回來,朕如何安心?」
古往今來,敢給皇帝甩臉色的宦官,他怕是獨一份了。
蕭瑾瑜將摺子砸在了他臉上,將他攆出了宮。
一個月後,秦儉回京。
周彥沒想到,皇帝還是這麼做了。
聽聞秦儉入宮,一向沉穩自持的廠督大人,突然慌了神。
第一時間趕去宮內,站在殿外等候。
再次相見,原以為從此如一攤死水的心,突然又開始顫動,掀起驚濤駭浪。
秦儉總是有這樣的本事的。
她什麼都不用做,只要站在那兒,他便滿盤皆輸。
他的儉儉,眉目如初,還是從前那副模樣,又平添了溫婉與淡然。
嘴上說著讓她走,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的陰暗。
已經回來了,今生今世,都別想離開。
秦儉嫁給了他,成了他的妻。
周彥覺得像是做夢一樣。
如果是夢,他願意一輩子沉浸其中,再也不醒來。
終於活得像個人了,觸手可及的儉儉,臉龐輪廓美好,笑容淺淡又溫柔。
她靜靜地看著他,說她願意嫁他,與他生死與共。
周彥突然覺得,生死與共,大抵是這世間最美好的詞。
蕭瑾瑜這招棋走對了。
宦官周彥,竟然也會笑了。
長久以來身上那種根深蒂固的閹人陰鬱之氣,消散得如此之快。
見了文官武將,竟也能溫和地朝人打招呼。
驚愕又驚恐,人人自危。
皇帝聽聞之後,哈哈一笑,同身旁內侍道:「朕就知道,他翻不出秦儉的手掌心。」
翻不出,大概也是不想翻出。
笑著笑著,蕭瑾瑜突然又有些愣神。
貴為天子,什麼都有了,可是那種彌足珍貴的感情,他似乎不曾有過。
蕭瑾瑜一生,放蕩不羈。
他心思藏得極深,對誰都不曾付出過真心。
把控朝政,天下萬民之主,竟不會去愛一個人。
真的沒有真心嗎?也不是。
他曾經年少新婚,對那個望著他眉眼含情的少女,也是動過心的。
可他要的東西太多,兒女之情輕如鴻毛。
直到那個女子毅然決然地吊死在冷宮,不曾留下一句遺言。
自她死後,他突然後知後覺地想起了她的好。
何必羨慕周彥有秦儉,回首過往,他身邊也曾有那麼一個人,堅定不移地握著他的手。
內侍看著皇帝以手撐額,身子輕顫,似是在笑。
可近看才知,是皇帝哭了。
天子悲慟,無異於常人。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昌武六年,周彥帶回來一個孩子。
七歲的女孩,瘦瘦小小,眼睛很大,也很漂亮。
他知道,儉儉一定喜歡。
周彥與秦儉,加一個小小的周時。
一家三口,終得圓滿。
原本那顆千瘡百孔的心,被填得圓圓滿滿,周彥如同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人,如此滿足。
心已安定下來,旁的東西,似乎都變得無關緊要。
昌武十一年,皇帝的身子已經變得不太好了。
秦儉要送周時回錢塘,周彥知道,走不掉的。
是時候了,殺出一條血路,還是任人宰割?
最得他器重的乾兒子,隨時準備動手了。
若沒有秦儉,無牽無掛,這條路是必定要走的。
當年明德帝留下的傳位遺詔,還在他手中。
以他今時今日的權利和地位,是有勝算的。
可是權勢滔天的大宦官,猶豫了。
如儉儉所說,蕭瑾瑜是明君。
海晏河清來之不易……
可是與他一個閹人何干?
太子厭惡權宦,若他登基,勢必提升內閣,打壓宦官。
扶幼主登基就不同了,任他拿捏。
反與不反,一念之間。
可是蕭瑾瑜與太子,又豈是等閒之輩?
如曾經的徐千歲所說,無根之人,爬得再高,權利再大,如何大得過皇權。
是拼上一拼,還是保險起見,護秦儉及周時安全。
蕭瑾瑜病重了。
喚他入宮覲見。
本不該去的,事已至此,入宮,興許是死路一條。
但是蕭瑾瑜如此了解他。
他對太子說:「他會來的,春華夫人還在京中,他不敢賭。」
他早就知道的,從秦儉被接來京,周彥註定會輸。
蕭瑾瑜稟退眾人,對周彥道:「長安,君臣一場,朕放你和秦儉離開,如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周彥,忘了你周家的冤案了?潑上的髒水不想洗乾淨了?」
一句話,迷糊灌頂。
老王爺登基的時候,已經垂暮之年,身體本就不太好,在位僅三年。
但誰也沒想到,立下的遺詔,傳位給的是皇長孫。
他心裡最疼愛的,始終還是曾經的世子爺,趙王府的嫡長子。
那位告密的吳公公被周彥殺了。
一劍斃命。
他大概死也不會想到,當年那個人被自己拍著臉說:「長安哪,咱家就喜歡你這樣聽話的狗。」
那條狗一路在血里趟,越來越狠,越來越陰,連他也害怕起來。
他是來向他賣個好的,可惜,那條狗並不領情。
死的時候才知,原來宦官,真的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周彥臉上,冷若寒冰。
明德帝昏了頭了,憑几個託孤的文臣,便想把皇長孫扶上位?
蕭瑾瑜仰頭看天,神情無比消沉。
「父皇啊,你我父子,離心至此。」
國喪後,蕭瑾瑜登基,改國號昌武。
本就該屬於他的江山,在最後一刻,因明德帝的私心,成了竊來的。
穿上那身龍袍,坐在天子殿上,文武百官齊呼萬歲,他再也不是趙王蕭瑾瑜。
竊來的江山,也要好好地守護啊。
平叛亂、削藩、整頓改革…… 需要做的事,還那麼多。
一路走來,那些見不得光的事,仍是需要信得過的人來做。
周家的案子沉冤得雪,可周彥卻仿佛泄了一口氣,整個人都陷入了頹廢之中。
皇帝交代的事,做得仍是滴水不漏。
只是,手段殘忍到連皇帝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蕭瑾瑜說:「周彥,自古以來,還沒有宦官敢殺害皇族之人。」
四王之亂的楚王豫南齊王,還有曾經的趙王府五公子,不臣之心,觸怒龍顏。
皇帝是要殺他們的,可是沒讓他做得這麼絕,連五公子的一條血脈都沒留下。
周彥神情冷漠,面對皇帝竟都不改顏色:「皇上想仁慈?當初為何不給世子爺也留一條血脈?」
蕭瑾瑜被氣得說不出話。
周彥好臉都沒給一個,轉身離開了。
天不怕,地不怕,死也不怕。
這樣的人,沒有軟肋,著實可怕。
人人都怕他。
西廠周大人,他若想讓人死,大概連皇帝都不會說什麼。
風頭一時比曾經的徐千歲更盛。
上趕著巴結奉承的人,什麼都送。
府里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女人。
他也曾自暴自棄過,派去打聽的人說,秦儉梳的是婦人髮髻,應該是嫁了人了。
她都如此了,他還做什么正人君子呢。
可是當女人洗乾淨了送到床上,他目光隱晦地望著,突然沒了半點興致。
秦儉是已經刻在骨子裡的人,他眼裡容不下別的女人,身體也容不下。
她都已經不要他了,他還是愛她深入骨髓。
明明說了從此涇渭兩清,再無瓜葛。
還是特意派人面見了蘇州織造府的人,照顧她的生意。
她一個女子,多賺點兒錢,總是好的吧。
年關了,處處熱鬧,一派喜氣。
府里住了很多人,也掛起了紅燈籠,點起了炮仗。
皇帝詔他入宮覲見。
說了好一番話,他心不在焉地抬頭,一句都沒聽進去:「陛下方才說什麼?」
蕭瑾瑜目光憐憫:「周彥,朕感覺你跟個死人沒區別了,這世上沒你在乎的東西了。」
周彥笑了一聲:「也許吧。」
人活著,總要有個奔頭。
奔頭沒了,人也完了。
蕭瑾瑜嘆息,同他道:「朕已經通知衛離,讓秦儉做好回京的準備了。」
秦儉的名字,猝不及防地被提及。
周彥紅了眼,目光一瞬間陰寒,對他道:「不要去打擾她,我不想她恨我。」
「放心,她不會恨你,衛離說了她未曾嫁人。」
「未曾嫁人,與心裡有人,有何區別?」
周彥聲音冷淡,蕭瑾瑜靜靜地看著他,也冷笑一聲:「瞧瞧你這副樣子,秦儉不回來,朕如何安心?」
古往今來,敢給皇帝甩臉色的宦官,他怕是獨一份了。
蕭瑾瑜將摺子砸在了他臉上,將他攆出了宮。
一個月後,秦儉回京。
周彥沒想到,皇帝還是這麼做了。
聽聞秦儉入宮,一向沉穩自持的廠督大人,突然慌了神。
第一時間趕去宮內,站在殿外等候。
再次相見,原以為從此如一攤死水的心,突然又開始顫動,掀起驚濤駭浪。
秦儉總是有這樣的本事的。
她什麼都不用做,只要站在那兒,他便滿盤皆輸。
他的儉儉,眉目如初,還是從前那副模樣,又平添了溫婉與淡然。
嘴上說著讓她走,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的陰暗。
已經回來了,今生今世,都別想離開。
秦儉嫁給了他,成了他的妻。
周彥覺得像是做夢一樣。
如果是夢,他願意一輩子沉浸其中,再也不醒來。
終於活得像個人了,觸手可及的儉儉,臉龐輪廓美好,笑容淺淡又溫柔。
她靜靜地看著他,說她願意嫁他,與他生死與共。
周彥突然覺得,生死與共,大抵是這世間最美好的詞。
蕭瑾瑜這招棋走對了。
宦官周彥,竟然也會笑了。
長久以來身上那種根深蒂固的閹人陰鬱之氣,消散得如此之快。
見了文官武將,竟也能溫和地朝人打招呼。
驚愕又驚恐,人人自危。
皇帝聽聞之後,哈哈一笑,同身旁內侍道:「朕就知道,他翻不出秦儉的手掌心。」
翻不出,大概也是不想翻出。
笑著笑著,蕭瑾瑜突然又有些愣神。
貴為天子,什麼都有了,可是那種彌足珍貴的感情,他似乎不曾有過。
蕭瑾瑜一生,放蕩不羈。
他心思藏得極深,對誰都不曾付出過真心。
把控朝政,天下萬民之主,竟不會去愛一個人。
真的沒有真心嗎?也不是。
他曾經年少新婚,對那個望著他眉眼含情的少女,也是動過心的。
可他要的東西太多,兒女之情輕如鴻毛。
直到那個女子毅然決然地吊死在冷宮,不曾留下一句遺言。
自她死後,他突然後知後覺地想起了她的好。
何必羨慕周彥有秦儉,回首過往,他身邊也曾有那麼一個人,堅定不移地握著他的手。
內侍看著皇帝以手撐額,身子輕顫,似是在笑。
可近看才知,是皇帝哭了。
天子悲慟,無異於常人。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昌武六年,周彥帶回來一個孩子。
七歲的女孩,瘦瘦小小,眼睛很大,也很漂亮。
他知道,儉儉一定喜歡。
周彥與秦儉,加一個小小的周時。
一家三口,終得圓滿。
原本那顆千瘡百孔的心,被填得圓圓滿滿,周彥如同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人,如此滿足。
心已安定下來,旁的東西,似乎都變得無關緊要。
昌武十一年,皇帝的身子已經變得不太好了。
秦儉要送周時回錢塘,周彥知道,走不掉的。
是時候了,殺出一條血路,還是任人宰割?
最得他器重的乾兒子,隨時準備動手了。
若沒有秦儉,無牽無掛,這條路是必定要走的。
當年明德帝留下的傳位遺詔,還在他手中。
以他今時今日的權利和地位,是有勝算的。
可是權勢滔天的大宦官,猶豫了。
如儉儉所說,蕭瑾瑜是明君。
海晏河清來之不易……
可是與他一個閹人何干?
太子厭惡權宦,若他登基,勢必提升內閣,打壓宦官。
扶幼主登基就不同了,任他拿捏。
反與不反,一念之間。
可是蕭瑾瑜與太子,又豈是等閒之輩?
如曾經的徐千歲所說,無根之人,爬得再高,權利再大,如何大得過皇權。
是拼上一拼,還是保險起見,護秦儉及周時安全。
蕭瑾瑜病重了。
喚他入宮覲見。
本不該去的,事已至此,入宮,興許是死路一條。
但是蕭瑾瑜如此了解他。
他對太子說:「他會來的,春華夫人還在京中,他不敢賭。」
他早就知道的,從秦儉被接來京,周彥註定會輸。
蕭瑾瑜稟退眾人,對周彥道:「長安,君臣一場,朕放你和秦儉離開,如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