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語速很快,說話的時候很亢奮,但聲音麻木嘶啞。

  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人,行跡瘋癲。

  果然,說完之後,她神神道道地轉身,神情呆滯,又回去嚼蟑螂了。

  地牢看守說:「夫人莫怕,這女人已經瘋了,只要有人來她就衝過來叨叨一番。」

  落落被我送去了錢塘。

  對此周彥未置可否。

  此時他正更衣,換了一身黑色金絲蟒袍,寬肩窄腰,長身玉立。

  他挑了下眉,眼底有化不開的濃郁:「夫人,倒也不必如此菩薩心腸。」

  我為他整理了下衣襟,抬頭看他:「我不僅要菩薩心腸,還要把菩薩請進府里。」

  在府里設佛堂,供奉觀音神明,是一早與他商議過的。

  周彥摸了摸我的臉,笑道:「我不信這些,夫人高興就好。」

  臨了,又湊到我耳邊低笑:「子之樂即予之樂也。」

  我的臉「唰」地紅了,這句青帳之內的話,被他白日裡輕佻地說出。

  我氣憤地捶了他一下。

  他握著我的拳頭,忍俊不禁:「好了,我要入宮了,今日有案子,估計會很晚回來。」

  西廠的案子,必定又是血流成河。

  周彥輕描淡寫一句,我在佛堂上了幾炷香。

  他說他不信這些,其實我也不信的。

  可不知何時起,我也害怕了因果輪迴。

  他在外面殺人,我在府里念佛,求的不過是寬慰自己,自欺欺人罷了。

  但這自欺欺人,會讓我心裡覺得安寧。

  京中人人皆知,廠督夫人是個慈悲心腸。

  城中大大小小的寺廟,我都添過香油錢。

  初一十五,吃齋念佛,廣設善粥。

  主要還是周彥有錢,隨便怎麼折騰都不心疼。

  為了避免風頭太盛,我宴請了多位股肱之臣家眷,提議一同設立癘人坊和慈幼局。

  凡民有單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縣咸加收養,贍給衣食,每令周足,以終其身。

  癘人坊又稱濟病坊,多設廟宇之處,收養患者,男女分居,四時供承,務令周給。

  一開始大家紛紛表示,京中天子腳下,這些地方都是有的,鮮有乞兒。

  直到我說不是要在京城設立,是要在民間多流民處,大家都沉默了。

  我想她們願意搭理我,多半是因為我是周彥之妻,不敢得罪。

  但要真金白銀地掏出來散落於民,每個人看我都像在看一個傻子。

  我也沒有強求,道只要她們願意參與,將來何處坊局都會立碑留字,感善其名。

  婦人們說要回去考慮考慮,只有崔參知家的夫人,爽快地表示算她一份。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出了頭,當然也不乏得了自家夫君的命令,想要巴結提督府的。

  很多命婦與我打交道,要麼謹慎畏懼,要麼阿諛奉承,還有鄙夷不屑者。

  熟知後,大家也真的明白了我所說的「婦人之交,你我而已,無關其他」。

  各地的善所建立起來後,連蕭瑾瑜家的五公主有一次見了我,也要交給我一枚金鑲玉。

  年幼的五公主稚聲道:「春華夫人做的是善事,嘉爾也要做皇家表率。」

  我做這些時,並未想有其他,等到春華夫人的名號傳了出去,才知我在京中已經混得這樣好。

  周彥打趣我道:「從前別人提起春華夫人,只道是宦官周彥之妻,如今提起你來,倒只是順口說一句她還嫁了個宦官,連我的名字也不提了。」

  他不滿地掐了下我的臉,將頭埋在我肩上:「儉儉,我很嫉妒。」

  我好笑道:「你嫉妒什麼?」

  「嫉妒別人發現你的好,引起太多人注意,私心裡,我只想你屬於我一個,深藏若虛,永遠不被別人發現。」

  我瞭然地「哦」了一聲:「那我今後不出門了。」

  周彥摟我的腰:「那可不行,嫉妒歸嫉妒,別人誇你的時候為夫也焉有榮光,很是得意。」

  第13章

  昌武六年,周彥問我想不想收養個孩子。

  我不解道:「你不是有很多乾兒子了嗎?」

  他那些乾兒子,個個能幹,身手敏捷,頭腦聰明。

  只可惜都是太監。

  我以為他說的是子嗣傳承,但周彥又道:「儉儉,我是想讓你老有所依。」

  我抱著他的胳膊,看院裡閒庭花開,搖了搖頭:「不要了,我們倆在一起就好。」

  話雖如此,幾日過後,他真的領回來一個孩子。

  是個很漂亮的女孩,七八歲的年齡,有些害羞。

  周彥說,她叫周時。

  他還說:「儉儉,你不覺得她與你十分相像嗎?」

  我嘴角抽搐了下:「明顯是不像的,我幼時哪有那麼漂亮。」

  「漂亮的。」

  他望著我笑,眸光柔軟:「你那時也是很漂亮的。」

  睜眼說瞎話。

  我懶得理他,伸手拉過那個女孩,柔聲道:「我叫秦儉,若你願意,可以喚我一聲儉娘娘。」

  周時很乖,連連點頭,討好地叫我:「儉娘娘。」

  那份寄人籬下的謹慎和小心,好吧,當真是與我初到周家,很是相像。

  周時是罪臣之女。

  意外地被西廠的周大人看中,洗乾淨了身份,送來給我做了女兒。

  他總是很有辦法。

  昌武八年,皇帝冊封了陳妃為後。

  陳妃是巡按御史之女,地方官員,雖得器重,但在京中並無勢力。

  蕭瑾瑜此舉,是為了穩固太子地位。

  冊封大典過後,溫莛夫人邀我入宮小敘。

  溫莛夫人是明德帝之妹,蕭瑾瑜的親姑姑。

  她已經四十多了,中年喪夫後,因名下無子,一直養在宮中。

  蕭瑾瑜自幼喪母,這個姑姑僅年長了他幾歲,對他卻極其照顧。

  是以登基過後,名義上的嫡母只占了個太后的頭銜,頤養天年。

  倒不如溫莛夫人得皇帝看重。

  蕭溫莛已至中年,眼尾有淡淡細紋,但妝容精緻,看著也是極美的。

  我與她算是半個故人。

  從前在趙王府,我是陶氏身邊的丫鬟。

  她與陶氏姑嫂關係不錯,時常過來一起飲茶說笑。

  對我自然也是混了個眼熟。

  後來我成了周彥之妻,她偶爾會詔我入宮,閒話一番。

  她是個心腸很好的婦人,我們在民間設立善堂時,她也捐了不少。

  那日我進了宮,與溫莛夫人相見之前,意外地在半路上碰到了太子。

  十九歲的太子,一身月白色華服,身材挺拔,眉目清俊。

  長亭湖畔,我向他行了禮。

  他虛扶了下,開口喚我:「春華。」

  他是先皇后陶氏所出,蕭瑾瑜嫡長子。

  當年趙王府上下入京勤王,他才四歲。

  在陶氏院裡,奶娘與他玩捉迷藏,他也曾拉著我的手,洋溢笑臉——

  「春華,你也來陪我一起玩。」

  趙王府那三年,我也是看著他一點點地長高的。

  可眼前的少年,怎麼也無法和從前那個孩子重疊在一起。

  人人皆知,自陶皇后薨逝,太子殿下便不愛笑了。

  在我看來他何止不愛笑了,用深沉叵測來形容也不為過。

  他漆黑的眸子看著我,嘴角勾起一抹笑:「春華,你為何會嫁給一個閹人?」

  我愣了下,對上他的眼睛,泛起一陣寒意。

  他湊到我耳邊,幽幽地說:「我知道,是他們合計起來騙了你。」

  我一臉懵,他緩緩道:「周彥是父皇最信任的人,父皇對他寵信至此,怎麼捨得殺他?

  「春華,你上當了,父皇是不會疑心周彥的,他離不開他,所以他們合起伙來演了一場戲,將你騙留在京中,嫁給了一個閹人。

  「你知道嗎?得虧你在錢塘沒有嫁人,若你已經嫁了人,他們會逼你和離,亦或不為人知的了結麻煩。」

  我被他說得一身冷汗。

  他哈哈一笑,眼中有一閃而過的陰鷙:「很卑鄙是不是?人性趨利,父皇是駕馭權臣的高手,卻容得下擅政專權的太監,春華你說,是不是很可笑?」

  沒什麼可笑的,太監無根,永遠忠於皇帝,能仰仗的也只有皇帝,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太子言語間的冷意,讓我突然意識到,他恨閹人。

  如同很多年前,小雅姐姐一樣,提起閹人莫名地咬牙。

  後來我見了溫莛夫人,提及方才碰到了太子殿下,蕭溫莛嘆息一聲:「春華,你大概還不知道吧,先皇后雖是自縊,歸根結底是死於閹人之手。」

  我驚訝了下,皇室秘聞,隨著陶皇后的逝世,也不是那麼無關緊要了。

  溫莛夫人說,當年陶皇后被人誣陷害死了岑貴妃的孩子,實際上是御前內官權思一手策劃。

  皇帝寵愛權思,是人盡皆知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