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姚氏聽著尷尬,忙拉住王氏:「娘,你別這麼喊,丟人。」
「田子媳婦,這是喜事,不丟人!」七伯紅光滿面地說。
「正是正是!」
村人們開心附和著,這個年大家在林多福的幫助下,熬過了洪災、蝗災,還一起種藥行商,家家都十分富足,這會兒也都不小心眼,真心實意為孟鶴雲高興。
正堂八仙桌上,燙金喜報在燭火下泛著紅光。孟石用袖口反覆擦拭老花鏡,顫巍巍念道:「第一名孟鶴雲,第三十六名徐道載,第四十二名趙毅......」話音未落,外頭突然傳來騾車鈴鐺響,池老闆的山羊鬍子上沾著雪粒闖進來:「孟老丈人,京里捎信來了!」
池老闆取了車轅上綁著的竹箱裡,除了孟鶴雲的考籃,還有半罐林多福留下的玫瑰醬——那是給金三娘捎的,罐子底壓著張字條:「莊子裡的溫泉水已通,冬日種的黃瓜能賣個好價錢。」他又高聲喊:「哪位是大嫂子,成瓊丫頭給您帶了信。」
信?
大丫會寫信了?
姚氏激動得臉紅,忙擠進去:「我是她娘,信,給我,給我就行。」
池老闆,笑呵呵地遞過去,還誇了好一通。
金冠緊隨其後,少年人褪去稚氣的眉梢還凝著趕路的疲憊。他從懷中掏出個油紙包,裡面是半塊凍得發硬的棗花糕:「縣君讓我帶給你的,府城裡買的。回頭熱鍋蒸過,格外鬆軟好吃。」
周大娘子接過點心,受寵若驚地忙道:「嫂子,有心了。」
「鶴雲他們沒回村?」劉氏終於緩過神來,攥著喜報的手微微發抖。
池老闆從袖中摸出封信,火漆印上隱約可見「福雲」二字:「三位爺怕誤了春闈,考完就直接上京了。四少爺呢?」
劉氏抹了抹眼睛,笑著回答:「前幾日老三就提早回來了,說是多福讓他來接小四。看來,鐵子媳婦是早算到老大要高中的。」
「孟解元自然是有這個實力。」池老闆恭維道,「想來,三少爺、四少爺,這會兒也和孟解元等人碰面了,林縣君可是說著,讓孟三少爺,開京城第一家福雲茶寮。」
他特意加重了「茶寮」二字,目光掃過堂屋樑上新掛的鎏金匾額——那是林多福請鬍子復教授題的「耕讀傳家」。
「老大家的,這是咱們雲哥兒的喜報?」
孟爺爺柱著棗木拐杖摸進來。老人渾濁的眼球映著日光。
孟收經歷過一次孟鶴雲中秀才,心情比第一次總算冷靜了些,他顫顫巍巍,小心翼翼接過喜報,手指反覆摩挲喜報邊緣,燙金紋路在日光下泛著漣漪:「好,好,好......」
枯瘦的手指在喜報上反覆遊走:「雲哥兒的字......比縣太爺的告示還工整......」
老劉氏也被攙扶著出來,她腰間艾草香囊換成了林多福新送的茉莉香包,聞到喜報上的墨香突然老淚縱橫:「咱們孟家,出了舉人老爺了......」
堂屋門帘突然被掀開,孟海裹著一身風雪闖進來,他褲腳結著冰碴,棉襖上還沾著給牲口鍘草的草屑。這個年近四十的莊稼漢盯著喜報上的排在案首的「孟鶴雲」三字,突然喉嚨里發出壓抑的嗚咽,粗糙的手掌重重拍在八仙桌上:「當年他偷我半塊餅子去學堂,我還追著他打......」
王氏抱著三丫擠到丈夫身邊,襁褓里的女嬰被這聲悶響驚醒,張開沒牙的小嘴哇哇大哭。她騰出一隻手,給三丫抹眼淚,笑得眉開眼笑,另一隻手從懷裡掏出個布包:「多福讓人捎來的奶粉,說是給三丫斷母乳用的。\」布包里裝著雪白的牛乳粉,還附了張畫著泡奶粉的流程圖,「老二家的,你們可真是有福嘍,我這大孫女跟著,也是沾光了。」
孟海想起之前,對他們的冷心冷肺,現在卻沾了無數的光,將來可能也是,心裡是一陣羞愧一陣又慶幸。
......
村子裡張燈結彩,一片熱鬧,喜氣洋洋。
孟鶴田抱著族譜從祠堂趕來,這位新任村長的灰布長衫下擺沾著雪泥。他將族譜攤在八仙桌上,重新寫了上孟鶴雲中舉的日期:「縣裡來人說,解元公的墨寶要送到文廟展覽。\」說著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裡面是塊包著竹葉的醬肉:\「這是周大娘子送來的,說是給老四補身子。」
村口老槐樹下,孟貴發蹲在石碾子上抽旱菸。他的大丫頭抱著外孫女從娘家回來,看見父親望著孟家新掛的燈籠發呆,突然想起去年被林多福救活的小兒子,輕聲道:「爹,要不咱也送二妹去學堂......咱們不求成為舉人老爺,但是女娃兒也能做縣君老爺呢。」
孟貴發猛地將煙杆砸在石碾上,火星濺到雪地里噼啪作響:「咱家哪有哪個福氣,一個女娃兒片子罷了!」但沒人注意到,他的棉襖口袋裡露出半截紅頭繩——那是給二丫頭買的。
不知不覺中,孟家村女娃兒的地位正在悄然變化。
......
趙家院子裡蒸騰著臘月的煙火氣。趙東升站在廊下指揮僕從裝車,二十個冰盒碼得整整齊齊,青布棉簾裹著的木箱縫隙里滲出絲絲白氣。徐聞顯抱著一壇女兒紅踉蹌進門,酒液在壇中晃出漣漪:「老趙,你說咱這算『伴考』還是『押鏢』?」話音未落,廊下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他的龍鳳胎二郎趙堅、三娘趙茹正抱著個冰盒往井裡藏。
「二郎!三娘!\」徐夫人裹著狐裘從屋裡衝出來,發間東珠隨著腳步亂顫,「這冰盒是給縣君娘家送的賀禮,弄壞了你爹要吃板子的!\」趙堅吐著舌頭躲進柴房,懷裡的冰盒已結了層薄霜。三娘踮著腳夠井邊的冰盒,繡著金線的棉襖下擺沾了雪水。
趙東升肥厚的手掌拍在冰盒上,震得箱頂積雪簌簌掉落:「縣君說京城權貴愛喝寒瓜露,咱這一車冰夠換十套國子監房契!」他忽然發現女兒正往冰盒縫隙里塞糖葫蘆,剛要發作,卻見徐聞顯從懷裡掏出個琉璃瓶:「這是多福給孩子們的凍瘡膏,說京城天冷......」
正說著,院門口傳來驢車鈴鐺響。
青雀抱著個描金匣子進來:「縣君說路上冷,給諸位準備了暖腳爐。」匣子裡整整齊齊碼著四雙棉鞋,鞋底還繡著「福」字雲紋。
二郎趙堅眼睛一亮,立刻搶過鞋子往腳上套,卻被徐夫人揪住耳朵拖走:「沒規矩!先謝過青雀姐姐!」
趙茹和林多福親近,拉過青雀,眼睛晶亮:「青雀姐姐,有四雙棉鞋呢,爹娘,還有二哥......師傅是讓我也一起去嗎?」
青雀笑著道:「縣君說了,大家想去的,儘管去,她買了個宅院,十分寬敞,一家一處院子都住得下。」
趙東升、徐聞顯互看一眼,財神童子嘛,兩人不約而同笑起來:「行,咱們一家子都去。」
......
林家村東頭的青石巷口,牛大勇的棗紅馬噴著白霧立在晨光里。他腰間別著林多福捎來的平安符,馬鞍上捆著兩壇新釀的桂花酒——這是給林老爹賀喜的。繞過那棵百年老榆樹時,他聽見遠處傳來木匠鋪叮叮噹噹的敲打聲,新漆的朱紅門窗在雪地里格外惹眼。
林老爹正在院子裡劈柴,斧頭落下的瞬間瞥見牛大勇的身影,手一哆嗦,柴刀差點砍到腳面。「這位小哥
找誰?「他抹了把額角的汗,渾濁的眼睛裡滿是警惕。
牛大勇翻身下馬,抱拳行了個禮:「老伯可是林老爹?小的是孟解元長隨,牛大勇,受縣君之託來報喜。」他從懷裡掏出塊刻著「福雲」字樣的玉佩,「這是縣君讓我帶來的信物。」
林老爹接過玉佩仔細端詳,突然聽見堂屋傳來瓷器碎裂聲。
林母攥著抹布衝出來,發間銀簪隨著腳步亂顫:「是多福的玉佩!老頭子,是多福派來的人!」她話音未落,西廂房的常氏抱著大姐兒擠出來,一歲多的女娃,穿著錦緞棉襖,袖口繡著金線石榴,格外白嫩可愛。
「縣君?」林老爹突然反應過來,「是三娘?」他顫抖的手指摸向懷裡的族譜,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張孟鶴雲的秀才喜報,「雲哥兒中了?」
牛大勇尚未答話,院外突然炸開串鞭炮。林慶和甩著木工圍裙從後院跑來,衣襟上還沾著黃花梨碎屑:「爹,縣太爺差人送了喜報來,說是鶴雲賢弟中了解元!」他話音未落,幾個夥計抬著雕花衣櫃進來——這是給林老爹祝壽的新家具。
林老爹踉蹌著扶住門框,斧頭「噹啷」砸在青石板上。他顫抖的手指划過燙金喜報,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好小子!當年我把三娘許配給他時,全村都說我瘋了......」老人渾濁的眼球映著晨光,「如今倒成了解元公!」
林母從針線筐里取出個藍布包袱,裡面疊著林多福小時候的棉襖:「慶年的冬衣得添兩件新的,京城比不得咱這兒......」她絮絮叨叨說著,突然聽見西廂房傳來翻箱倒櫃的聲響——林慶年抱著本《論語》衝進來,墨汁順著袖口往下淌。
「爹!」十一歲的少年眼睛亮得像星星,「姐夫中了解元,是不是就能當大官了?」他話音未落,牛大勇從懷裡掏出封信,火漆印上「福雲」二字在燭火下泛著紅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田子媳婦,這是喜事,不丟人!」七伯紅光滿面地說。
「正是正是!」
村人們開心附和著,這個年大家在林多福的幫助下,熬過了洪災、蝗災,還一起種藥行商,家家都十分富足,這會兒也都不小心眼,真心實意為孟鶴雲高興。
正堂八仙桌上,燙金喜報在燭火下泛著紅光。孟石用袖口反覆擦拭老花鏡,顫巍巍念道:「第一名孟鶴雲,第三十六名徐道載,第四十二名趙毅......」話音未落,外頭突然傳來騾車鈴鐺響,池老闆的山羊鬍子上沾著雪粒闖進來:「孟老丈人,京里捎信來了!」
池老闆取了車轅上綁著的竹箱裡,除了孟鶴雲的考籃,還有半罐林多福留下的玫瑰醬——那是給金三娘捎的,罐子底壓著張字條:「莊子裡的溫泉水已通,冬日種的黃瓜能賣個好價錢。」他又高聲喊:「哪位是大嫂子,成瓊丫頭給您帶了信。」
信?
大丫會寫信了?
姚氏激動得臉紅,忙擠進去:「我是她娘,信,給我,給我就行。」
池老闆,笑呵呵地遞過去,還誇了好一通。
金冠緊隨其後,少年人褪去稚氣的眉梢還凝著趕路的疲憊。他從懷中掏出個油紙包,裡面是半塊凍得發硬的棗花糕:「縣君讓我帶給你的,府城裡買的。回頭熱鍋蒸過,格外鬆軟好吃。」
周大娘子接過點心,受寵若驚地忙道:「嫂子,有心了。」
「鶴雲他們沒回村?」劉氏終於緩過神來,攥著喜報的手微微發抖。
池老闆從袖中摸出封信,火漆印上隱約可見「福雲」二字:「三位爺怕誤了春闈,考完就直接上京了。四少爺呢?」
劉氏抹了抹眼睛,笑著回答:「前幾日老三就提早回來了,說是多福讓他來接小四。看來,鐵子媳婦是早算到老大要高中的。」
「孟解元自然是有這個實力。」池老闆恭維道,「想來,三少爺、四少爺,這會兒也和孟解元等人碰面了,林縣君可是說著,讓孟三少爺,開京城第一家福雲茶寮。」
他特意加重了「茶寮」二字,目光掃過堂屋樑上新掛的鎏金匾額——那是林多福請鬍子復教授題的「耕讀傳家」。
「老大家的,這是咱們雲哥兒的喜報?」
孟爺爺柱著棗木拐杖摸進來。老人渾濁的眼球映著日光。
孟收經歷過一次孟鶴雲中秀才,心情比第一次總算冷靜了些,他顫顫巍巍,小心翼翼接過喜報,手指反覆摩挲喜報邊緣,燙金紋路在日光下泛著漣漪:「好,好,好......」
枯瘦的手指在喜報上反覆遊走:「雲哥兒的字......比縣太爺的告示還工整......」
老劉氏也被攙扶著出來,她腰間艾草香囊換成了林多福新送的茉莉香包,聞到喜報上的墨香突然老淚縱橫:「咱們孟家,出了舉人老爺了......」
堂屋門帘突然被掀開,孟海裹著一身風雪闖進來,他褲腳結著冰碴,棉襖上還沾著給牲口鍘草的草屑。這個年近四十的莊稼漢盯著喜報上的排在案首的「孟鶴雲」三字,突然喉嚨里發出壓抑的嗚咽,粗糙的手掌重重拍在八仙桌上:「當年他偷我半塊餅子去學堂,我還追著他打......」
王氏抱著三丫擠到丈夫身邊,襁褓里的女嬰被這聲悶響驚醒,張開沒牙的小嘴哇哇大哭。她騰出一隻手,給三丫抹眼淚,笑得眉開眼笑,另一隻手從懷裡掏出個布包:「多福讓人捎來的奶粉,說是給三丫斷母乳用的。\」布包里裝著雪白的牛乳粉,還附了張畫著泡奶粉的流程圖,「老二家的,你們可真是有福嘍,我這大孫女跟著,也是沾光了。」
孟海想起之前,對他們的冷心冷肺,現在卻沾了無數的光,將來可能也是,心裡是一陣羞愧一陣又慶幸。
......
村子裡張燈結彩,一片熱鬧,喜氣洋洋。
孟鶴田抱著族譜從祠堂趕來,這位新任村長的灰布長衫下擺沾著雪泥。他將族譜攤在八仙桌上,重新寫了上孟鶴雲中舉的日期:「縣裡來人說,解元公的墨寶要送到文廟展覽。\」說著從懷裡掏出個油紙包,裡面是塊包著竹葉的醬肉:\「這是周大娘子送來的,說是給老四補身子。」
村口老槐樹下,孟貴發蹲在石碾子上抽旱菸。他的大丫頭抱著外孫女從娘家回來,看見父親望著孟家新掛的燈籠發呆,突然想起去年被林多福救活的小兒子,輕聲道:「爹,要不咱也送二妹去學堂......咱們不求成為舉人老爺,但是女娃兒也能做縣君老爺呢。」
孟貴發猛地將煙杆砸在石碾上,火星濺到雪地里噼啪作響:「咱家哪有哪個福氣,一個女娃兒片子罷了!」但沒人注意到,他的棉襖口袋裡露出半截紅頭繩——那是給二丫頭買的。
不知不覺中,孟家村女娃兒的地位正在悄然變化。
......
趙家院子裡蒸騰著臘月的煙火氣。趙東升站在廊下指揮僕從裝車,二十個冰盒碼得整整齊齊,青布棉簾裹著的木箱縫隙里滲出絲絲白氣。徐聞顯抱著一壇女兒紅踉蹌進門,酒液在壇中晃出漣漪:「老趙,你說咱這算『伴考』還是『押鏢』?」話音未落,廊下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他的龍鳳胎二郎趙堅、三娘趙茹正抱著個冰盒往井裡藏。
「二郎!三娘!\」徐夫人裹著狐裘從屋裡衝出來,發間東珠隨著腳步亂顫,「這冰盒是給縣君娘家送的賀禮,弄壞了你爹要吃板子的!\」趙堅吐著舌頭躲進柴房,懷裡的冰盒已結了層薄霜。三娘踮著腳夠井邊的冰盒,繡著金線的棉襖下擺沾了雪水。
趙東升肥厚的手掌拍在冰盒上,震得箱頂積雪簌簌掉落:「縣君說京城權貴愛喝寒瓜露,咱這一車冰夠換十套國子監房契!」他忽然發現女兒正往冰盒縫隙里塞糖葫蘆,剛要發作,卻見徐聞顯從懷裡掏出個琉璃瓶:「這是多福給孩子們的凍瘡膏,說京城天冷......」
正說著,院門口傳來驢車鈴鐺響。
青雀抱著個描金匣子進來:「縣君說路上冷,給諸位準備了暖腳爐。」匣子裡整整齊齊碼著四雙棉鞋,鞋底還繡著「福」字雲紋。
二郎趙堅眼睛一亮,立刻搶過鞋子往腳上套,卻被徐夫人揪住耳朵拖走:「沒規矩!先謝過青雀姐姐!」
趙茹和林多福親近,拉過青雀,眼睛晶亮:「青雀姐姐,有四雙棉鞋呢,爹娘,還有二哥......師傅是讓我也一起去嗎?」
青雀笑著道:「縣君說了,大家想去的,儘管去,她買了個宅院,十分寬敞,一家一處院子都住得下。」
趙東升、徐聞顯互看一眼,財神童子嘛,兩人不約而同笑起來:「行,咱們一家子都去。」
......
林家村東頭的青石巷口,牛大勇的棗紅馬噴著白霧立在晨光里。他腰間別著林多福捎來的平安符,馬鞍上捆著兩壇新釀的桂花酒——這是給林老爹賀喜的。繞過那棵百年老榆樹時,他聽見遠處傳來木匠鋪叮叮噹噹的敲打聲,新漆的朱紅門窗在雪地里格外惹眼。
林老爹正在院子裡劈柴,斧頭落下的瞬間瞥見牛大勇的身影,手一哆嗦,柴刀差點砍到腳面。「這位小哥
找誰?「他抹了把額角的汗,渾濁的眼睛裡滿是警惕。
牛大勇翻身下馬,抱拳行了個禮:「老伯可是林老爹?小的是孟解元長隨,牛大勇,受縣君之託來報喜。」他從懷裡掏出塊刻著「福雲」字樣的玉佩,「這是縣君讓我帶來的信物。」
林老爹接過玉佩仔細端詳,突然聽見堂屋傳來瓷器碎裂聲。
林母攥著抹布衝出來,發間銀簪隨著腳步亂顫:「是多福的玉佩!老頭子,是多福派來的人!」她話音未落,西廂房的常氏抱著大姐兒擠出來,一歲多的女娃,穿著錦緞棉襖,袖口繡著金線石榴,格外白嫩可愛。
「縣君?」林老爹突然反應過來,「是三娘?」他顫抖的手指摸向懷裡的族譜,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張孟鶴雲的秀才喜報,「雲哥兒中了?」
牛大勇尚未答話,院外突然炸開串鞭炮。林慶和甩著木工圍裙從後院跑來,衣襟上還沾著黃花梨碎屑:「爹,縣太爺差人送了喜報來,說是鶴雲賢弟中了解元!」他話音未落,幾個夥計抬著雕花衣櫃進來——這是給林老爹祝壽的新家具。
林老爹踉蹌著扶住門框,斧頭「噹啷」砸在青石板上。他顫抖的手指划過燙金喜報,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好小子!當年我把三娘許配給他時,全村都說我瘋了......」老人渾濁的眼球映著晨光,「如今倒成了解元公!」
林母從針線筐里取出個藍布包袱,裡面疊著林多福小時候的棉襖:「慶年的冬衣得添兩件新的,京城比不得咱這兒......」她絮絮叨叨說著,突然聽見西廂房傳來翻箱倒櫃的聲響——林慶年抱著本《論語》衝進來,墨汁順著袖口往下淌。
「爹!」十一歲的少年眼睛亮得像星星,「姐夫中了解元,是不是就能當大官了?」他話音未落,牛大勇從懷裡掏出封信,火漆印上「福雲」二字在燭火下泛著紅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