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好像是從招丁那陣兒開始的。」
見趙明州態度和藹,不急不躁,人群之中的氛圍也稍微放鬆了些,眾人都你一言我一語的回憶起來。
「便是招丁那時!我兒晌午才被招去,下午
豆腐坊的麼兒便唱了起來。「白髮老嫗信誓旦旦道。
「好,那咱們冷靜地分析一下,這童謠是從數日前開始流行的,童謠中提出,明州軍來到就會引發地龍翻身,女兵攻城便會土埋金陵,那麼——大家為什麼不提前做一下準備呢?」
這一問倒把所有人問懵了,趙明州沒有解釋,沒有反駁,倒是攬下了這屎盆子,反問起眾人來。吵架最忌諱的就是自我辯解,就像方才的小女兵一樣,無論你如何解釋,別人都可以七拐八繞的懟回來,畢竟吵架的人是不會講理的,誰講理誰便輸了。
可如果此時提出一個反問,回答的義務就落到了對方身上,而「講理」的責任也成了打擊對方的道德大棒。
果然,百姓們愣住了,其中一人嘟囔道:「孩童戲語,誰又當得真呢!」
趙明州輕輕一拍巴掌:「這位老丈說得對,孩童戲語,誰又當得真呢?可為什麼事情真的發生了,大家卻又把這童謠當成了真理呢?」
第180章
平生一劍(七)所有的宏大敘事都是華……
「因為……」那老嫗還想解釋,趙明州接口道:「因為它真的發生了。大家試想一下,你的鄰居李二想占你的地,於是他便說,若你的地下能挖出一塊石碑,便預示著上天要將你的地賜給我。轉天,你真的在你的地下挖出了石碑,那請問,這塊地究竟是你的還是李二的?」
「自然是俺的,俺的地俺自己還沒數嗎!」
「好」,趙明州朗聲道,「咱們自己的地,咱們心裡有數。那韃子燒殺搶掠,抓丁充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犯下多少血債,害死多少人命,上天都未曾降下懲處,為什麼我明州軍愛民如子,殺富濟貧,西聯大西軍,東合鄭氏船,為天下人,篤意北伐。上承真龍天子,下承百姓萬民,我軍與韃子,誰才是降下災禍的罪人,這上天心裡便沒數嗎?」
這一串連珠炮式的追問,把眾人都問啞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世道如爐,唯有生活在其間的百姓方知其磋磨苦痛,自然也知道誰是侵略者,誰是守護者。一場地震,講人性的外殼敲碎,暴露了藏匿其中的惶惑與恐懼,可當憤怒平息,難保在場諸人不會捫心自問,這地龍翻身的源頭,當真是那高舉著蚩尤旗的明州軍嗎?
只因為她們是女人,她們就活該嗎?
見眾人寂然無語,那白髮老嫗卻不依了:「咱們可不能聽這妖女的一面之詞!她說不是便不是了!?那我兒的命誰來償呢!」
那老人年紀大了,頭腦也不甚清晰,只是呶呶叫著伸手去抓明州的臉:「定是你!定是你讓那地龍翻身,將我兒埋了進去!」
「住手!」一聲清喝劃破雨幕,朱由榔的錦靴踏過泥濘,疾步而來。他一路騎馬趕來,身上已然濕透,他立在趙明州的身畔,呼吸尚有些急促。
「明州你……有沒有受傷?」
他難得沒有低眉順目地喊她趙將軍,額前的幾縷碎發滴著水,望向她的眸子也如同在雨水中浸過,濕漉漉的,瑩亮亮的。
經歷了攻城的失敗,戰友的慘死,百姓的不理解,明州的神經已經繃到了極限。可她作為一軍之將,不能脆弱,更不敢迷茫,她只能將自己的心像弓弦一般拉扯開,讓它冷硬如鐵,讓它無堅不摧。
可朱由榔的這句問話,還是讓那根弓弦在某個難得的間隙,微微鬆弛下來,明州只覺自己像是剛剛浮上水面般,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她的聲音很輕很低:「你自己瞧瞧,這裡誰能讓我受傷?」
朱由榔也自覺問得可笑,又關切地凝了明州一眼,確定那老嫗的指尖的確沒有傷到她的臉,方才作罷。二人的目光從對方的臉上移開,共同望向面前的百姓。
「諸位,請聽我一言。地龍翻身一事大有蹊蹺,或有一人能為諸位解惑。」長袖一揮,眾人順著朱由榔指點的方向望去,只見雨中又有數人趕來。
其中一人腿腳虛浮,瘦不勝衣,幾乎是被旁人半拖半抱方能走上幾步路。此時,雨勢漸急,路面泥濘濕滑,那人腳下打著趔趄,手卻筆直地伸了出來,仿佛要撲將過來一般。
「娘——娘啊!」
聞聲,白髮老嫗佝僂的身軀猛地一顫,循聲望去,不可置信地向前蹣跚了幾步,繼而發出撕心裂肺地呼喚:「兒啊!」
陳三五踉蹌著撲倒在白髮老嫗腳邊,與多日未見的母親抱頭痛哭。
見此情景,趙明州的眼眶也有些發熱,那陳三五的衣衫尚是乾的,可無論是為他撐著傘的小德子,還是一路策馬而來的朱由榔,亦或是現在正張大嘴接雨水的傻春,都是渾身濕透,落湯雞一般。
無論是對她,對般般,對小德子,甚至對眼前這僅有一面之緣的陳三五,朱由榔都是將別人放在自己的前面。他從未自覺是真龍天子,這也許就是他能義無反顧支持自己的原因吧……
明州發出一聲輕而又輕的喟嘆,卻聽朱由榔道:「這位三五兄,是明州軍從萬人坑中救出來的,那萬人坑屍骨堆疊,竟只留下三五兄一個活口。我相信,這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證言,終究比我們無憑無據的爭論來得真切。」
朱由榔的手輕輕按在陳三五抽動的肩頭,溫聲道:「三五兄,還請你為明州軍一證清白。」
陳三五止住抽噎,歪靠在白髮老嫗的懷中,虛虛地向周圍一抱拳:「各位父老鄉親,我陳三五對天發誓,明州軍絕對不是此次地龍翻身的罪魁禍首,這一切都是那幫韃子的陰謀!」
他面色潮紅,奮力咳嗽了兩聲,小德子趕緊將油紙傘撐在他的頭頂上方,陳三五感激地點了點頭,繼續道,「是韃子把咱們像趕羊一樣驅趕到地洞裡,是韃子指使咱們在地道里埋了陶罐,也是韃子給咱們吃了賑災餅,要殺人滅口,嫁禍給明州軍!」
陳三五掀開自己的衣襟,露出已經被布魯斯包紮好的傷口,對白髮老嫗嗚咽道:「娘啊,你瞧瞧,那幫韃子唯恐有人吃了賑災餅還能活命,是下了死手啊!若不是兒子咬緊牙關沒有喊出聲,只怕……只怕也沒有機會活著見您了!」
周圍靜悄悄,只余雨水敲打在傘面上單調而密集的聲響,以及陳三五無助而悲愴的抽噎聲。白髮老嫗凝著兒子緊握著的拳,那手掌青筋畢露,瘦若枯骨,白髮老嫗忽然長吸一口氣,爆發出一陣撕裂般地尖叫。
「天殺的韃子啊!」
那聲音是如此的高亢刺耳,又是如此的痛苦彷徨,讓明州不忍地闔上眼睛。
他們是被裹挾在這紛亂的世道中,最無辜也是最無助的人。這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只知帝王將相揮斥方遒,又有誰在意那京觀中燃燒的枯骨,萬人冢下埋葬的孤魂。所有的宏大敘事都是華美的穹頂,拼盡全力掩蓋其下泥濘的血腥。
而這,不正是明州軍存在的意義嗎?
推翻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桎梏,打斷那些裝腔作勢義正詞嚴的聲音,讓那些不敢言的人說話,讓那些無處言的人發聲,讓那些被埋藏在水底的冰山顯形,讓那些曾經被歷史和時代嘲弄的,犧牲的,無視的普通人,真正成為自己的君主。
多爾袞自以為這一場地震就能炸翻明州軍的脊樑,卻不知地火最熾處,往往孕育著新的山川。
趙明州緩緩蹲下,將手覆在老嫗顫抖不已的手背上。
「我會讓他們——血債血償。」
第181章
平生一劍(八)若是雨水不停,玄武湖……
這是一場全軍動員的會議,上至朱由榔、趙明州的領導層,中至李攀、李成棟、桐君、齊白岳、曹歲等一干中層將領,下至軍中最普通的一員,全員都參與了這場針對金陵攻城戰的商討。會議中還有新加入的百姓代表,陳三五、白髮老嫗等鄉民赫然在列。
經過一上午的研究,大家終於弄懂了這一場地震背後隱藏的深意。
通過明皇陵的甬道,清軍召集民夫,提前埋設了大量藏在陶罐中的黑//火//藥。同時,掘開玄武湖東堤,通過皇陵暗渠將其湖水引入城外的沙地之中,抬升地下水的水位。南京城的地質層極為特殊,《天工開物》中曾記載——金陵城北有浮沙之穴,遇雨則水土漫漶,車馬陷沒……而這「浮沙」便是後世所謂「液化粉砂層」。
多爾袞正是通過人為地震引發地面劇烈波動,破壞地質結構,再加上玄武湖的大水漫灌,巧妙地引發了後續的流沙陷阱,直接葬送了明州軍上千條人命,也給自己的金陵城形成了天然的防禦帶,讓明州軍再難攻城。同時,提前散布的「童謠謠言」正好應驗,再次落井下石,可謂一箭三雕之妙計。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無論是徵調民夫,挖掘東堤,埋設火//藥,甚至只是簡簡單單的將湖水引入城外沙地的竹管,這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見趙明州態度和藹,不急不躁,人群之中的氛圍也稍微放鬆了些,眾人都你一言我一語的回憶起來。
「便是招丁那時!我兒晌午才被招去,下午
豆腐坊的麼兒便唱了起來。「白髮老嫗信誓旦旦道。
「好,那咱們冷靜地分析一下,這童謠是從數日前開始流行的,童謠中提出,明州軍來到就會引發地龍翻身,女兵攻城便會土埋金陵,那麼——大家為什麼不提前做一下準備呢?」
這一問倒把所有人問懵了,趙明州沒有解釋,沒有反駁,倒是攬下了這屎盆子,反問起眾人來。吵架最忌諱的就是自我辯解,就像方才的小女兵一樣,無論你如何解釋,別人都可以七拐八繞的懟回來,畢竟吵架的人是不會講理的,誰講理誰便輸了。
可如果此時提出一個反問,回答的義務就落到了對方身上,而「講理」的責任也成了打擊對方的道德大棒。
果然,百姓們愣住了,其中一人嘟囔道:「孩童戲語,誰又當得真呢!」
趙明州輕輕一拍巴掌:「這位老丈說得對,孩童戲語,誰又當得真呢?可為什麼事情真的發生了,大家卻又把這童謠當成了真理呢?」
第180章
平生一劍(七)所有的宏大敘事都是華……
「因為……」那老嫗還想解釋,趙明州接口道:「因為它真的發生了。大家試想一下,你的鄰居李二想占你的地,於是他便說,若你的地下能挖出一塊石碑,便預示著上天要將你的地賜給我。轉天,你真的在你的地下挖出了石碑,那請問,這塊地究竟是你的還是李二的?」
「自然是俺的,俺的地俺自己還沒數嗎!」
「好」,趙明州朗聲道,「咱們自己的地,咱們心裡有數。那韃子燒殺搶掠,抓丁充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犯下多少血債,害死多少人命,上天都未曾降下懲處,為什麼我明州軍愛民如子,殺富濟貧,西聯大西軍,東合鄭氏船,為天下人,篤意北伐。上承真龍天子,下承百姓萬民,我軍與韃子,誰才是降下災禍的罪人,這上天心裡便沒數嗎?」
這一串連珠炮式的追問,把眾人都問啞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世道如爐,唯有生活在其間的百姓方知其磋磨苦痛,自然也知道誰是侵略者,誰是守護者。一場地震,講人性的外殼敲碎,暴露了藏匿其中的惶惑與恐懼,可當憤怒平息,難保在場諸人不會捫心自問,這地龍翻身的源頭,當真是那高舉著蚩尤旗的明州軍嗎?
只因為她們是女人,她們就活該嗎?
見眾人寂然無語,那白髮老嫗卻不依了:「咱們可不能聽這妖女的一面之詞!她說不是便不是了!?那我兒的命誰來償呢!」
那老人年紀大了,頭腦也不甚清晰,只是呶呶叫著伸手去抓明州的臉:「定是你!定是你讓那地龍翻身,將我兒埋了進去!」
「住手!」一聲清喝劃破雨幕,朱由榔的錦靴踏過泥濘,疾步而來。他一路騎馬趕來,身上已然濕透,他立在趙明州的身畔,呼吸尚有些急促。
「明州你……有沒有受傷?」
他難得沒有低眉順目地喊她趙將軍,額前的幾縷碎發滴著水,望向她的眸子也如同在雨水中浸過,濕漉漉的,瑩亮亮的。
經歷了攻城的失敗,戰友的慘死,百姓的不理解,明州的神經已經繃到了極限。可她作為一軍之將,不能脆弱,更不敢迷茫,她只能將自己的心像弓弦一般拉扯開,讓它冷硬如鐵,讓它無堅不摧。
可朱由榔的這句問話,還是讓那根弓弦在某個難得的間隙,微微鬆弛下來,明州只覺自己像是剛剛浮上水面般,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她的聲音很輕很低:「你自己瞧瞧,這裡誰能讓我受傷?」
朱由榔也自覺問得可笑,又關切地凝了明州一眼,確定那老嫗的指尖的確沒有傷到她的臉,方才作罷。二人的目光從對方的臉上移開,共同望向面前的百姓。
「諸位,請聽我一言。地龍翻身一事大有蹊蹺,或有一人能為諸位解惑。」長袖一揮,眾人順著朱由榔指點的方向望去,只見雨中又有數人趕來。
其中一人腿腳虛浮,瘦不勝衣,幾乎是被旁人半拖半抱方能走上幾步路。此時,雨勢漸急,路面泥濘濕滑,那人腳下打著趔趄,手卻筆直地伸了出來,仿佛要撲將過來一般。
「娘——娘啊!」
聞聲,白髮老嫗佝僂的身軀猛地一顫,循聲望去,不可置信地向前蹣跚了幾步,繼而發出撕心裂肺地呼喚:「兒啊!」
陳三五踉蹌著撲倒在白髮老嫗腳邊,與多日未見的母親抱頭痛哭。
見此情景,趙明州的眼眶也有些發熱,那陳三五的衣衫尚是乾的,可無論是為他撐著傘的小德子,還是一路策馬而來的朱由榔,亦或是現在正張大嘴接雨水的傻春,都是渾身濕透,落湯雞一般。
無論是對她,對般般,對小德子,甚至對眼前這僅有一面之緣的陳三五,朱由榔都是將別人放在自己的前面。他從未自覺是真龍天子,這也許就是他能義無反顧支持自己的原因吧……
明州發出一聲輕而又輕的喟嘆,卻聽朱由榔道:「這位三五兄,是明州軍從萬人坑中救出來的,那萬人坑屍骨堆疊,竟只留下三五兄一個活口。我相信,這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證言,終究比我們無憑無據的爭論來得真切。」
朱由榔的手輕輕按在陳三五抽動的肩頭,溫聲道:「三五兄,還請你為明州軍一證清白。」
陳三五止住抽噎,歪靠在白髮老嫗的懷中,虛虛地向周圍一抱拳:「各位父老鄉親,我陳三五對天發誓,明州軍絕對不是此次地龍翻身的罪魁禍首,這一切都是那幫韃子的陰謀!」
他面色潮紅,奮力咳嗽了兩聲,小德子趕緊將油紙傘撐在他的頭頂上方,陳三五感激地點了點頭,繼續道,「是韃子把咱們像趕羊一樣驅趕到地洞裡,是韃子指使咱們在地道里埋了陶罐,也是韃子給咱們吃了賑災餅,要殺人滅口,嫁禍給明州軍!」
陳三五掀開自己的衣襟,露出已經被布魯斯包紮好的傷口,對白髮老嫗嗚咽道:「娘啊,你瞧瞧,那幫韃子唯恐有人吃了賑災餅還能活命,是下了死手啊!若不是兒子咬緊牙關沒有喊出聲,只怕……只怕也沒有機會活著見您了!」
周圍靜悄悄,只余雨水敲打在傘面上單調而密集的聲響,以及陳三五無助而悲愴的抽噎聲。白髮老嫗凝著兒子緊握著的拳,那手掌青筋畢露,瘦若枯骨,白髮老嫗忽然長吸一口氣,爆發出一陣撕裂般地尖叫。
「天殺的韃子啊!」
那聲音是如此的高亢刺耳,又是如此的痛苦彷徨,讓明州不忍地闔上眼睛。
他們是被裹挾在這紛亂的世道中,最無辜也是最無助的人。這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只知帝王將相揮斥方遒,又有誰在意那京觀中燃燒的枯骨,萬人冢下埋葬的孤魂。所有的宏大敘事都是華美的穹頂,拼盡全力掩蓋其下泥濘的血腥。
而這,不正是明州軍存在的意義嗎?
推翻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桎梏,打斷那些裝腔作勢義正詞嚴的聲音,讓那些不敢言的人說話,讓那些無處言的人發聲,讓那些被埋藏在水底的冰山顯形,讓那些曾經被歷史和時代嘲弄的,犧牲的,無視的普通人,真正成為自己的君主。
多爾袞自以為這一場地震就能炸翻明州軍的脊樑,卻不知地火最熾處,往往孕育著新的山川。
趙明州緩緩蹲下,將手覆在老嫗顫抖不已的手背上。
「我會讓他們——血債血償。」
第181章
平生一劍(八)若是雨水不停,玄武湖……
這是一場全軍動員的會議,上至朱由榔、趙明州的領導層,中至李攀、李成棟、桐君、齊白岳、曹歲等一干中層將領,下至軍中最普通的一員,全員都參與了這場針對金陵攻城戰的商討。會議中還有新加入的百姓代表,陳三五、白髮老嫗等鄉民赫然在列。
經過一上午的研究,大家終於弄懂了這一場地震背後隱藏的深意。
通過明皇陵的甬道,清軍召集民夫,提前埋設了大量藏在陶罐中的黑//火//藥。同時,掘開玄武湖東堤,通過皇陵暗渠將其湖水引入城外的沙地之中,抬升地下水的水位。南京城的地質層極為特殊,《天工開物》中曾記載——金陵城北有浮沙之穴,遇雨則水土漫漶,車馬陷沒……而這「浮沙」便是後世所謂「液化粉砂層」。
多爾袞正是通過人為地震引發地面劇烈波動,破壞地質結構,再加上玄武湖的大水漫灌,巧妙地引發了後續的流沙陷阱,直接葬送了明州軍上千條人命,也給自己的金陵城形成了天然的防禦帶,讓明州軍再難攻城。同時,提前散布的「童謠謠言」正好應驗,再次落井下石,可謂一箭三雕之妙計。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無論是徵調民夫,挖掘東堤,埋設火//藥,甚至只是簡簡單單的將湖水引入城外沙地的竹管,這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