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我想,布萊克洛克大夫是個守舊的人,心胸狹窄、暴戾成性、頑固不化。他不相信這種手術。夏洛特從他那兒得到的結論肯定是無能為力——除了用碘劑和一些別的藥。夏洛特確實相信了他,而且我認為她姐姐對他作為內科醫生的能力所給予的信任超過了他所應得的。

  “夏洛特用一種脆弱和感傷的方式來表現對父親的忠誠,她肯定以為父親對此非常清楚。她愈發將自己封閉起來,結果甲狀腺越長越大,別人也就越來越見不著她的人影兒,她拒不見人。但實際上她是個心地善良、充滿愛意的人兒。”

  “這樣描述一個兇手,真是奇怪。”埃德蒙說。

  “我卻不這樣看,”馬普爾小姐說道,“生性懦弱而又心地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背信棄義。一旦他們對生活抱有怨恨,他們原有的一點兒道德力量便會被怨恨消耗殆盡。

  “誠然,利蒂希亞·布萊克洛克的性格卻迥然相異。克拉多克警督跟我說過,蓓爾·戈德勒把她描述得實在好,而我也認為利蒂希亞確實好。她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照她自己的說法——她無法理解別人為什麼看不到舞弊的行為。無論經受怎樣的誘惑,利蒂希亞·布萊克洛克決不會產生絲毫做假的念頭。

  “利蒂希亞對妹妹很忠誠。她給她寫信,不厭其煩地敘述發生的每一件事,力圖使妹妹保持與生活的聯繫。她很為夏洛特的病態心理擔憂。

  “布萊克洛克大夫終於死了。利蒂希亞毫不猶豫地捨棄了蘭德爾·戈德勒處的職位,把自己貢獻給夏洛特。她把她帶到瑞士,去找權威諮詢手術的可能性。手術為時已晚,但我們知道手術做得很成功。畸形被除掉,而手術留下的傷疤,用一串珍珠或念珠短項鍊,便輕而易舉地遮蓋了。

  “後來戰爭爆發,很難返回英格蘭,姐妹倆留在了瑞士,在紅十字會,也在其他機構,做各種各樣的工作。是這樣吧,警督?”

  “是的,馬普爾小姐。”

  “她們偶爾聽到英格蘭的消息,我估計除了別的事兒,她們還聽說蓓爾·戈德勒活不長了。我相信,完全是出於人的天性,她倆一起計劃、談論等可以支配那一大筆錢後未來的日子如何過。我想必須認識到,就姐妹倆而言,這個前景對於夏洛特意味著更多東西。夏洛特在生活中頭一回可以感覺像個正常的女人到處走動,一個沒有人敢投之以厭惡或憐憫目光的女人。她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了,她要在餘生里爭分奪秒地享受生活,把失去的時光全部奪回來。要旅行,要買房子和美麗的花園,要穿戴漂亮的衣服和閃光的珠寶,要去戲院和音樂廳,要滿足每一個奇思妙想。對於夏洛特來說,這一切就像是童話成真。

  “然而後來,身體健壯的利蒂希亞得了流感,而流感又轉為肺炎,結果她一個星期之內便客死他鄉。夏洛特不僅失去了姐姐,而且她為自己企劃的美夢終成泡影。我想她幾乎對利蒂希亞感到怨恨。她們才接到一封信說蓓爾·戈德勒將不久於人世,在這樣一個節骨眼上,為什麼要利蒂希亞死呀?也許再有一個月,錢就屬於利蒂希亞了——等利蒂希亞一死,就是她的了……

  “這時,我想,兩人的差別便表現出來,夏洛特根本沒有感覺到她產生的念頭是錯的——她認為沒什麼錯的。錢原來是給利蒂希亞的——只要幾個月的功夫就會到利蒂希亞的名下——她將利蒂希亞和她自己看作了同一個人。

  “也許是在那個大夫或者什麼人問她姐姐的教名時,她才生出了這個念頭。她忽然意識到,幾乎在每個人的眼裡,這兩位布萊克洛克小姐是什麼樣的印象——上了年紀、很有教養的英國婦人,穿戴幾乎一樣,源於同一父母的相貌極其相似。(我就給本奇指出過,上了年紀的女人看起來樣子都差不多。)死的為什麼不能是夏洛特,活下來的為什麼不能是利蒂希亞呢?

  “恐怕,與其說是周密計劃,不如說是一時衝動,利蒂希亞是用夏洛特的名字下葬的。‘夏洛特’死了,‘利蒂希亞’回到了英格蘭。大自然所賦予的創造性和精力,原已蟄伏了多少年,現在終於升騰起來。做夏洛特的時候,她只是個配角。如今她換上了一副支配別人的面孔——那種屬於利蒂希亞的支配感。她們的腦力實際上並無很大差異,我認為她們只是在道德上大相逕庭。

  “夏洛特自然要採取一兩個顯著有效的措施。她在英格蘭的一個陌生的地方買了一所房子。她惟一要避開的人只有她家鄉坎伯蘭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她原來在家裡畢竟過的是離群索居的生活——再就是蓓爾·戈德勒。後者與利蒂希亞太熟悉,因此偷梁換柱不可能不被她識破。儘管她手患風濕,但模仿筆跡的困難還是被她克服掉。這一切做起來實際上輕而易舉,因為真正認識夏洛特的並無幾人。”

  “可假如她遇見利蒂希亞認識的人呢?”本奇問道,“這樣的人肯定不少。”

  “他們同樣不成問題。有人可能會說:‘那天我碰見了利蒂希亞。她的變化真大,連我都認不出了。’但他們的腦子裡仍然不會懷疑那不是利蒂希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