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聖上顯然低估了他們的狠厲,以為經過敲打,他們就會偃旗息鼓。
事實卻並非如此,他們還在顯然在蟄伏著,一旦聖上有什麼不測,不用說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看來還是穆清郡王的計策可行,就得來一劑猛藥!
沈亦安與泠月的關係,日後肯定會被更多人知曉,因此,他不好直接上奏蕭家的案件。
***
翌日,晨光微微時,一位老伯在登聞院前擊鼓鳴冤,說是要為自己的東家討回公道。
言明死者是蕭家上下共三十二人,這樁案件存在諸多疑點,當地的官員卻潦草結案。
蕭家是巨賈,昔日的蕭家扇莊曾聲名鵲起,只是不知為何忽然就消失。周圍的百姓們聽聞此事,紛紛議論起來。
「怕是因為當地官員看上了蕭家的家財了吧,當年扇莊規模很大,想必錢財不少,於是出現了「黑吃黑」的事件,難怪後來都不見這家扇莊。」
「我看很有可能呢,說是山賊掠劫,真正劫掠的是誰,還真的很難說吶!」
大興朝貿易繁華,京中往來的商賈頗多,聽聞此事,不禁都有點擔憂,嘴上不說,卻是極為關注此事。
他們擅長做生意,基本是不缺錢財,只是士農工商,他們終究處於末端,若是律法不明,地方官員可隨意欺壓他們,那後果不堪設想,輕則散盡家財,重則是丟掉性命。
商賈們也害怕自己也會遭遇類似的情況,時下還有一些小報之類的,專門登報趣聞軼事,不少商賈投錢,讓更多人知曉此事,以求此案能水落石出。
還有人被老伯的高義感動,為他寫詩文,讚揚他的忠義之舉,也增加了此事的流傳度。
當日朝堂上,幾位正直的官員上表合奏,奏請聖上徹查此案件。
靖暉帝也聽聞了此事,對此案甚是關注,於是,他下令要監察院好好調查,而主要負責督察此案的,正是御史中丞蘇自清。
蘇大人已是兩朝元老,雖年逾六十,頭髮已半白,然雙眼依舊炯炯有神,透著威嚴的光芒,他素來為官清正,剛正不阿,從不懼怕權貴。
蕭家被滅門一案,年代隔得有點久,牽涉的官員如今有的已升遷至別處,查探起來著實有點難度。
不過雖然如此,畢竟是聖上下令,又有很多雙眼睛盯著。辦案人員可謂是絲毫不敢懈怠,不放過任何細節,務求以最快的速度查清案件。
好在,似上天有心讓此案昭雪,查探過程竟如有神助,那老伯那邊這麼些年來也尋了些證據,而雲州那邊的官員也還挺配合,他們去尋其他證據的過程出乎意料般順利。
不到一個月,經過一一梳理,終於理清案件。
蕭家滅門案確實與那些官員有關係,而且查著查著,負責此案的人員發現,此案竟牽扯出另一個案情,而此案正是涉及到昭文太子,事關皇嗣,茲事體大,第一時間就上報給蘇大人。
蘇大人也不敢耽擱,立馬就入宮面見聖上,向他陳述此事。
靖暉帝聞言臉色倏地變得蒼白,他著實沒有想到,他的舅父與母后,竟向他的皇兄下此毒手。
皇兄昭文太子蕭懷瑾文道武略,而靖暉帝蕭懷信自小身體不是很好,皇兄絲毫沒有嫌棄他,反而耐心地教他,還將自己的溫順小馬駒讓給他。他本就仰慕皇兄的才華,如此溫暖的兄長,他心中自然更是欽佩。
因而,他與昭文太子雖非一母同胞,感情也頗深。
當時,太醫院多位醫士診斷,昭文太子並非中毒,而是病死。敬元帝還一度認為是自己的子嗣身體不夠康健,時常罪責己身。
今日他才知,原來皇兄的並非是病死。顯然,皇兄才是真龍天子。
若不是他,或許他母后就不會下此狠手,他是間接成了害死皇兄的兇手。
隨後他驀地想起淑妃小產一事,他的臉色變得更為難看,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上天不讓他的子嗣降生。
當晚,聖上身體抱恙,不過他還是拖著病軀,寫下一道聖旨。
靖暉帝自嘲一笑,他要讓他的母后知曉,爭來爭去,最後還是萬事空。
第83章
◎罪證如山。◎
蕭家的案件在城中鬧得沸沸揚揚,持續了約一個月,現今已徹查清楚。
國舅爺譚晏辭是此案的主使,證據確鑿,罪證如山。
當年,當年殺害蕭家三十二口人的,並非是驚沙寨,而是來殺手組織奎星樓。
奎星樓的殺手先去蕭家,將府上的人殺害,而驚沙寨的人原想著劫掠富商,沒想到晚了一步,看見的是滿的屍首。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很快,他們也成為了奎星樓的刀下亡魂。
時任雲州侍衛馬軍司的長官名叫廖鵬,廖鵬在譚晏辭的授意下,與馬合力來掩蓋此事,將此案定為匪徒洗劫富商,而後官府剿匪。
這麼些年,參與此案的官員大多都得到升遷,而下屬也從中撈到了點好處,同時,他們被上官告誡,不得透露出去,不然就會如蕭家那般的下場。
案件涉及的人員較多,如今大多已打入大牢,因有江湖人士參與,部分未捉拿歸案,官府已貼告示,捉到人就有賞金。
蕭家案件的主犯譚晏辭,除去此案外,還涉及的多樁案件,也被一併深挖出來,還有私鑄錢幣、拐賣人口等重罪,更膽大包天的是,竟還是謀害前太子的主犯。
單是其中一樁,被判為抄家滅族也不為過。只是,他們始終還是聖上的血親,再加上有譚太后在。
終究還是手下留情,譚晏辭與他的幾個兒子處斬,其餘的老弱婦孺則流徙三千里。
曾聲名赫赫、家底豐厚的譚家,如大廈傾覆。
至於蕭家滅門案中的人員,皆按罪行嚴重程度進行處罰,有幾位官員已判處死刑,其餘的也有相應的懲罰。
聽完判決,李叔老淚縱橫,歡嬸也在一旁默默垂淚。
當年被殺的人都是他們認識的,甚至熟悉的,他們的音容相貌依然歷歷在目,沒想到那次一別,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了。
不過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真相終於可以大白天下。
泠月也是心頭一松,師姐家的案件總算是有結果了,不過想到師姐,她還是很難過。
也不知奎星樓那邊如今是什麼情形,她也不能做什麼,被看得太緊了,除了沈亦安,還有她阿兄,他們都不同意她回奎星樓那邊看看,如今她只能靜待師兄這邊的消息。
接下里,她還是要繼續留心著扇鋪的生意,要想在京城站穩腳跟不容易,泠月的目標還不止於此。
前段時日,在蕭家的案件在城中鬧得沸沸揚揚時,清川扇鋪也在繁華的街道上開業。
李叔去擊鳴冤鼓時,泠月也沒閒著,去花錢支持李叔的同時,也宣傳了自家的扇鋪,因而,很多顧客都慕名而來。
扇鋪在京城新開不久,泠月也趁此辦了一些優惠活動,如此一來,來扇鋪的人更多了。不過,泠月也沒有被顧客爆滿的現象沖昏頭腦,沒有趁機多出一些商品,還是限量供應。顧客沒有因此而減少,而是接到了很多訂單。
盤完帳下來,這一個月的營收還是不錯的。
當她深知,扇鋪要想走得長遠,關鍵還是要保證質量。若是出品不好,不禁壞了名聲,客戶也會減少,那真是得不償失。
想到這些,泠月就回了清川扇鋪。
她一坐下,就見卿卿跑了過來,給她斟了一杯茶,接著就在她旁邊坐下。
卿卿拿著一個小本子,蹙了蹙眉,開口道:「師傅,我剛剛去數過庫存的團扇,又看了訂單,按扇鋪現在每日製作的兩,可能不夠給客人呢!」
泠月與梁冬兒對視了一眼,梁冬兒點點頭。
卿卿又道:「我之前學過算數,前些日子夫子又教了我,我方才算得很仔細,又確認了一遍,不會錯的。
卿卿是泠月從雲州帶過來的,她是孤兒,自小就養在慈幼院中,上次她與沈亦安去慈幼院看他們時。泠月與沈亦安也看過她的畫,發現卿卿畫畫極有天賦,做的手工也很好也很巧。當時還是盛夏,泠月還給他們帶了雅扇。
後來回京城前,他們又去了一趟慈幼院,卿卿便過來問泠月,這個扇子是怎麼做的,說她也想做,還問泠月能不能收她為徒。
看得出孩子真的很喜歡,泠月就收她為徒,帶著她來京城了。
沒想到這孩子也太懂事了。泠月問她:「卿卿,今日不用去學堂,你怎麼不去玩呀?」
卿卿小聲地說:「我想多干點活。」
其實,她很喜歡師傅,也喜歡在這裡,可是,對面扇鋪的王大娘說,她只是扇鋪的學徒,若是不勤快,就要被師傅趕出門。
想到這,她眼淚已是奪眶而出。
泠月有點茫然,平日裡卿卿就很懂事的孩子,可今日的怎麼有點奇怪,如今還哭了。
泠月揉了揉她的雙丫髻,問她可是發生什麼事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事實卻並非如此,他們還在顯然在蟄伏著,一旦聖上有什麼不測,不用說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看來還是穆清郡王的計策可行,就得來一劑猛藥!
沈亦安與泠月的關係,日後肯定會被更多人知曉,因此,他不好直接上奏蕭家的案件。
***
翌日,晨光微微時,一位老伯在登聞院前擊鼓鳴冤,說是要為自己的東家討回公道。
言明死者是蕭家上下共三十二人,這樁案件存在諸多疑點,當地的官員卻潦草結案。
蕭家是巨賈,昔日的蕭家扇莊曾聲名鵲起,只是不知為何忽然就消失。周圍的百姓們聽聞此事,紛紛議論起來。
「怕是因為當地官員看上了蕭家的家財了吧,當年扇莊規模很大,想必錢財不少,於是出現了「黑吃黑」的事件,難怪後來都不見這家扇莊。」
「我看很有可能呢,說是山賊掠劫,真正劫掠的是誰,還真的很難說吶!」
大興朝貿易繁華,京中往來的商賈頗多,聽聞此事,不禁都有點擔憂,嘴上不說,卻是極為關注此事。
他們擅長做生意,基本是不缺錢財,只是士農工商,他們終究處於末端,若是律法不明,地方官員可隨意欺壓他們,那後果不堪設想,輕則散盡家財,重則是丟掉性命。
商賈們也害怕自己也會遭遇類似的情況,時下還有一些小報之類的,專門登報趣聞軼事,不少商賈投錢,讓更多人知曉此事,以求此案能水落石出。
還有人被老伯的高義感動,為他寫詩文,讚揚他的忠義之舉,也增加了此事的流傳度。
當日朝堂上,幾位正直的官員上表合奏,奏請聖上徹查此案件。
靖暉帝也聽聞了此事,對此案甚是關注,於是,他下令要監察院好好調查,而主要負責督察此案的,正是御史中丞蘇自清。
蘇大人已是兩朝元老,雖年逾六十,頭髮已半白,然雙眼依舊炯炯有神,透著威嚴的光芒,他素來為官清正,剛正不阿,從不懼怕權貴。
蕭家被滅門一案,年代隔得有點久,牽涉的官員如今有的已升遷至別處,查探起來著實有點難度。
不過雖然如此,畢竟是聖上下令,又有很多雙眼睛盯著。辦案人員可謂是絲毫不敢懈怠,不放過任何細節,務求以最快的速度查清案件。
好在,似上天有心讓此案昭雪,查探過程竟如有神助,那老伯那邊這麼些年來也尋了些證據,而雲州那邊的官員也還挺配合,他們去尋其他證據的過程出乎意料般順利。
不到一個月,經過一一梳理,終於理清案件。
蕭家滅門案確實與那些官員有關係,而且查著查著,負責此案的人員發現,此案竟牽扯出另一個案情,而此案正是涉及到昭文太子,事關皇嗣,茲事體大,第一時間就上報給蘇大人。
蘇大人也不敢耽擱,立馬就入宮面見聖上,向他陳述此事。
靖暉帝聞言臉色倏地變得蒼白,他著實沒有想到,他的舅父與母后,竟向他的皇兄下此毒手。
皇兄昭文太子蕭懷瑾文道武略,而靖暉帝蕭懷信自小身體不是很好,皇兄絲毫沒有嫌棄他,反而耐心地教他,還將自己的溫順小馬駒讓給他。他本就仰慕皇兄的才華,如此溫暖的兄長,他心中自然更是欽佩。
因而,他與昭文太子雖非一母同胞,感情也頗深。
當時,太醫院多位醫士診斷,昭文太子並非中毒,而是病死。敬元帝還一度認為是自己的子嗣身體不夠康健,時常罪責己身。
今日他才知,原來皇兄的並非是病死。顯然,皇兄才是真龍天子。
若不是他,或許他母后就不會下此狠手,他是間接成了害死皇兄的兇手。
隨後他驀地想起淑妃小產一事,他的臉色變得更為難看,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上天不讓他的子嗣降生。
當晚,聖上身體抱恙,不過他還是拖著病軀,寫下一道聖旨。
靖暉帝自嘲一笑,他要讓他的母后知曉,爭來爭去,最後還是萬事空。
第83章
◎罪證如山。◎
蕭家的案件在城中鬧得沸沸揚揚,持續了約一個月,現今已徹查清楚。
國舅爺譚晏辭是此案的主使,證據確鑿,罪證如山。
當年,當年殺害蕭家三十二口人的,並非是驚沙寨,而是來殺手組織奎星樓。
奎星樓的殺手先去蕭家,將府上的人殺害,而驚沙寨的人原想著劫掠富商,沒想到晚了一步,看見的是滿的屍首。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很快,他們也成為了奎星樓的刀下亡魂。
時任雲州侍衛馬軍司的長官名叫廖鵬,廖鵬在譚晏辭的授意下,與馬合力來掩蓋此事,將此案定為匪徒洗劫富商,而後官府剿匪。
這麼些年,參與此案的官員大多都得到升遷,而下屬也從中撈到了點好處,同時,他們被上官告誡,不得透露出去,不然就會如蕭家那般的下場。
案件涉及的人員較多,如今大多已打入大牢,因有江湖人士參與,部分未捉拿歸案,官府已貼告示,捉到人就有賞金。
蕭家案件的主犯譚晏辭,除去此案外,還涉及的多樁案件,也被一併深挖出來,還有私鑄錢幣、拐賣人口等重罪,更膽大包天的是,竟還是謀害前太子的主犯。
單是其中一樁,被判為抄家滅族也不為過。只是,他們始終還是聖上的血親,再加上有譚太后在。
終究還是手下留情,譚晏辭與他的幾個兒子處斬,其餘的老弱婦孺則流徙三千里。
曾聲名赫赫、家底豐厚的譚家,如大廈傾覆。
至於蕭家滅門案中的人員,皆按罪行嚴重程度進行處罰,有幾位官員已判處死刑,其餘的也有相應的懲罰。
聽完判決,李叔老淚縱橫,歡嬸也在一旁默默垂淚。
當年被殺的人都是他們認識的,甚至熟悉的,他們的音容相貌依然歷歷在目,沒想到那次一別,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了。
不過好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真相終於可以大白天下。
泠月也是心頭一松,師姐家的案件總算是有結果了,不過想到師姐,她還是很難過。
也不知奎星樓那邊如今是什麼情形,她也不能做什麼,被看得太緊了,除了沈亦安,還有她阿兄,他們都不同意她回奎星樓那邊看看,如今她只能靜待師兄這邊的消息。
接下里,她還是要繼續留心著扇鋪的生意,要想在京城站穩腳跟不容易,泠月的目標還不止於此。
前段時日,在蕭家的案件在城中鬧得沸沸揚揚時,清川扇鋪也在繁華的街道上開業。
李叔去擊鳴冤鼓時,泠月也沒閒著,去花錢支持李叔的同時,也宣傳了自家的扇鋪,因而,很多顧客都慕名而來。
扇鋪在京城新開不久,泠月也趁此辦了一些優惠活動,如此一來,來扇鋪的人更多了。不過,泠月也沒有被顧客爆滿的現象沖昏頭腦,沒有趁機多出一些商品,還是限量供應。顧客沒有因此而減少,而是接到了很多訂單。
盤完帳下來,這一個月的營收還是不錯的。
當她深知,扇鋪要想走得長遠,關鍵還是要保證質量。若是出品不好,不禁壞了名聲,客戶也會減少,那真是得不償失。
想到這些,泠月就回了清川扇鋪。
她一坐下,就見卿卿跑了過來,給她斟了一杯茶,接著就在她旁邊坐下。
卿卿拿著一個小本子,蹙了蹙眉,開口道:「師傅,我剛剛去數過庫存的團扇,又看了訂單,按扇鋪現在每日製作的兩,可能不夠給客人呢!」
泠月與梁冬兒對視了一眼,梁冬兒點點頭。
卿卿又道:「我之前學過算數,前些日子夫子又教了我,我方才算得很仔細,又確認了一遍,不會錯的。
卿卿是泠月從雲州帶過來的,她是孤兒,自小就養在慈幼院中,上次她與沈亦安去慈幼院看他們時。泠月與沈亦安也看過她的畫,發現卿卿畫畫極有天賦,做的手工也很好也很巧。當時還是盛夏,泠月還給他們帶了雅扇。
後來回京城前,他們又去了一趟慈幼院,卿卿便過來問泠月,這個扇子是怎麼做的,說她也想做,還問泠月能不能收她為徒。
看得出孩子真的很喜歡,泠月就收她為徒,帶著她來京城了。
沒想到這孩子也太懂事了。泠月問她:「卿卿,今日不用去學堂,你怎麼不去玩呀?」
卿卿小聲地說:「我想多干點活。」
其實,她很喜歡師傅,也喜歡在這裡,可是,對面扇鋪的王大娘說,她只是扇鋪的學徒,若是不勤快,就要被師傅趕出門。
想到這,她眼淚已是奪眶而出。
泠月有點茫然,平日裡卿卿就很懂事的孩子,可今日的怎麼有點奇怪,如今還哭了。
泠月揉了揉她的雙丫髻,問她可是發生什麼事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