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他握住了福晉冰涼的手,情深意切道:「無論發生什麼,你的福晉之位,永遠都不會變。」
「妾身在意的不是這些,」慧寧仰起頭,心中湧出萬千苦楚,「若是弘暉不做世子,我也並沒有意見,只是爺膝下僅有弘時一子,是否單薄了些?」
這話說得倒是十足地賢惠,倒像是真真地為胤禛考慮一樣。
言外之意很清楚,胤禛沒了嫡子,兼之子嗣不豐,弘時也不成器,又如何角逐大位?
她在乎的不僅僅是兒子,是丈夫,更是自己的那份榮耀。
她這番話,胤禛聽得明白,璟瑄自然也不會不懂。
她有些難過,卻又有些釋然。
昔日弘暉病重,額娘不願意傷害自己來保全他。可如今弘暉一心出家,額娘竟從未考慮過自己。
阿瑪與自己早有約定,他們父女平日相處也並未刻意避開額娘。
慧寧從來都看得清璟瑄的野心。正如她看得清自己的野心。
可是,她卻從未真正支持過璟瑄。
一介女子,難道還能真得登上那九五之位?便是太皇太后那等人物,也不過是攝政了幾年。
基因的力量當真是強大的。她與額娘、阿瑪有著如出一轍的野心,當真也算是血脈親情了。
弘暉生性純良,但他又何嘗不是像極了父輩?
順治堪不破情關,看破紅塵,出家去了。她的阿瑪雍正,更是煉丹參禪一樣也沒落下。如今自己的哥哥被嬌嬌騙了,竟也要出家。
璟瑄突然就笑了,笑著笑著有些釋然。好在自己不是皇太極那等痴情種,否則縱然有系統的幫助,怕也是挑不起這江山的重擔。
到底是母女一場,雖然相處不多,但情分素來深厚。
她聲音清冽,溫和的話語卻透著些寒意:「弘暉同先帝有緣,這是好事。」
眉眼彎彎,巧笑倩兮,璟瑄給慧寧上了一盞熱茶:「額娘,喝著暖暖手吧。」
可這六月里,哪裡又需要暖手?
但慧寧聽懂了璟瑄的言外之意,她搖了搖頭——自己這女兒,看起來是心涼了。
可誰的心又不曾涼過?生在這皇家、長在這皇家,慧寧自認為不欠璟瑄分毫。
誰家的女兒是這般教養?旁人家的格格哪個不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哪個不是八面玲瓏又謹言慎行?
自己堂堂一個親王福晉,難道還說不得她這固倫公主。
慧寧不曾發覺,她對璟瑄的心態早已經改變,但璟瑄卻感受得到。
慧寧更不會預料到,她到底放棄了什麼。
今日之後,璟瑄依舊會尊敬她、孝順她。可很多事情,到底是不一樣了。
第92章 法號行慧
暢春園裡一片忙碌的景象,小太監們忙著粘樹上的蟬,宮女們也打起精神灑掃著庭院。
還是夏日裡,哪怕一場暴雨之後,天氣也依舊炎熱。康熙從來便不是個耐熱的,胤禛和璟瑄更是隨了他這點,稍一動彈便能出一身汗。
河畔有一顆大榕樹,枝幹虬勁,樹葉繁茂。經歷了多年風霜,卻依舊青翠。
康熙祖孫三人就在這榕樹下納涼。
漢白玉砌成的石桌上,有三碗冰酥酪。這並非傳統的冰飲,而是璟瑄命人新研製出來的改良版,她在冰山上澆了牛乳,又在牛乳之上加了些蜜望果醬。
這蜜望,也就是後世人說得芒果。
當然了,璟瑄早就做了過敏測試,否則這水果也不敢輕易獻給康熙吃。說起這蜜望,福建的總督其實早就獻過,或許是御廚不太會做,康熙嘗過興趣缺缺。
「吃起來酸甜清爽,」康熙仔細品味著口中的蜜望,誇讚道,「福安公主有心了。」
「謝皇瑪法誇獎,」璟瑄倒是沒謙虛什麼,順坡下驢,「孫女倒是有個不情之請,還望皇瑪法允准。」
康熙饒有興味,拿著勺子擓了一勺蜜望醬:「哦?不妨說來聽聽。」
璟瑄神情嚴肅了些,她恭敬道:「孫女的請求,乃是有關弘暉出家一事。」
康熙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胤禛,眼神中似有打量與試探,見胤禛神色淡然,便愈發好奇了。
「請皇瑪法賜弘暉居士的身份,也好讓他少受些流言蜚語的折磨。」
康熙臉色幾乎是瞬間變了:「你可知此舉的用意!」
便是你不明白,難道你阿瑪胤禛也不明白嗎?若真賜了弘暉居士身份,那他這齣家就是過了明路,往後雖然是御賜的身份,可再也無緣這世子之位了。
康熙驚訝極了,難道這雍親王府,從來不曾想過那個位置嗎?畢竟,若是老八那等奸猾之人,斷然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做出這等事情的。
璟瑄面對康熙的質問,自然是點了點頭,眼神依舊誠懇。
康熙再一次看向胤禛,眼神中是震驚,還有試探。
同樣地,胤禛也誠懇地點了點頭,一雙丹鳳眼流淌著無比清澈的目光。
他跪在地上懇求:「父母只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弘暉既然如此誠心堅決,兒臣亦願意成全他。求皇瑪法賜他一個法號吧!」
璟瑄也立馬跟著跪了下來。
縱然是夏日裡,跪在這漢白玉的石板上,膝蓋也是不好受的。
現在只看,能不能過了康熙這一關了。畢竟順治出家之事,一直也是康熙心中的痛。
頭髮花白的老人放下手中的冰碗,來回打量著這對跪著的父女。
良久以後,他發出了一聲嘆息。
「好一個『父母之愛子』,你們都起來吧。」康熙抬了抬手,梁九功馬上便上前將胤禛扶了起來。
甩了甩手中的佛珠,又看見胤禛手上的十八籽,康熙突然就笑了。
自己不也是弘暉這樣的人嗎?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古往今來,子肖父,自當如此。自己的阿瑪遁入空門,胤禛也素來喜愛佛學,弘暉出家,想必也是家族淵源罷了。
後宮的女眷若是信佛,或許還有跟風、作秀的嫌疑,可他知道,阿瑪與胤禛都是真的與佛有緣。
只可惜他們生在皇家罷了。
原本他還生氣,四福晉不懂得教養弘暉,竟讓他移了心性,以至於生出出家之念。
如今看來,或許還是弘暉與佛太過有緣。既然老四與璟瑄如此相求,那他便成全了這個孫子吧。
「朕賜他一個法號,行慧。」
一聽此名字,璟瑄倒是沒反應過來,胤禛則是跪地謝恩了:「謝皇阿瑪賜號。兒臣代行慧,寫皇阿瑪隆恩。」
璟瑄看康熙與胤禛不同尋常的臉色,這才想起來,順治帝出家的法號,便是「行痴」。
這一痴一慧,很難說,康熙在弘暉身上又寄託了什麼期許。
但他們父女二人,總歸是度過了眼前的危機。甚至因此得到了康熙的信任。
雍親王的世子都出家了,他親自為弘暉求了恩典,他又能有什麼不軌之心呢?
許是看見了胤禛對於弘暉的父子之情,康熙愈發信重胤禛,當場便賞了好些東西,其中不乏幾副古畫,還有康熙最愛的董其昌的真跡。
一時之間,胤禛父女可謂是風頭無兩。
當然,名義上是褒獎他父女二人進獻的蜜望牛乳酥醪。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便是康熙的寵信了。尤其是向來不得康熙喜愛的八阿哥,在聽聞康熙賜號之後,更是黑了臉:「老四,他也真捨得下臉、狠得下心!」
胤俄不解道:「弘暉出家,這不是好事嗎?老四沒了世子,自然更沒有得到那個位置的實力了。」
聽了老十這話,胤禩面色更是不虞。他搖了搖頭:「對咱們這個皇阿瑪來說,皇子爭皇位,看得從來都不是所謂實力。」
而是他老人家的聖心。
所以他永遠不可能有一爭之力,只因他那辛者庫賤婦所出的身份。
聽著弘暉那名為「行慧」的法號,胤禩更是忍不住苦笑:原來他今日才明白的事情,老四卻早就捉摸透了。
不過,哪怕他早就明白,也斷然不會善罷甘休的。憑什麼他可以將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上,就憑他是皇帝、是父親嗎?
額娘那般純良的性子,在惠妃面前伏低做小多年,也並非是媚上爭寵之流。可還是被他如此侮辱。
就憑他是九五之尊,為了掩飾自己的好色,便如此苛待於額娘!
錯得都是額娘,一個手無寸鐵之力的女子。康熙只不過是為色所迷罷了。這何其可笑!
胤禟見胤禩臉色不妙,尋了個機會便告辭了。八福晉郭絡羅氏將他們送出了大門,便回去寬慰胤禩了。
老十忍不住問道:「爭那個位置,不看實力,看什麼?」
胤禟看著他這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擰了一把這呆子的耳朵:「是聖心!」
胤俄更加迷茫了:「聖心這東西,咱似乎也沒有過吧。」
不得不說,老十再一次真相了,也再一次扎痛了老九的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妾身在意的不是這些,」慧寧仰起頭,心中湧出萬千苦楚,「若是弘暉不做世子,我也並沒有意見,只是爺膝下僅有弘時一子,是否單薄了些?」
這話說得倒是十足地賢惠,倒像是真真地為胤禛考慮一樣。
言外之意很清楚,胤禛沒了嫡子,兼之子嗣不豐,弘時也不成器,又如何角逐大位?
她在乎的不僅僅是兒子,是丈夫,更是自己的那份榮耀。
她這番話,胤禛聽得明白,璟瑄自然也不會不懂。
她有些難過,卻又有些釋然。
昔日弘暉病重,額娘不願意傷害自己來保全他。可如今弘暉一心出家,額娘竟從未考慮過自己。
阿瑪與自己早有約定,他們父女平日相處也並未刻意避開額娘。
慧寧從來都看得清璟瑄的野心。正如她看得清自己的野心。
可是,她卻從未真正支持過璟瑄。
一介女子,難道還能真得登上那九五之位?便是太皇太后那等人物,也不過是攝政了幾年。
基因的力量當真是強大的。她與額娘、阿瑪有著如出一轍的野心,當真也算是血脈親情了。
弘暉生性純良,但他又何嘗不是像極了父輩?
順治堪不破情關,看破紅塵,出家去了。她的阿瑪雍正,更是煉丹參禪一樣也沒落下。如今自己的哥哥被嬌嬌騙了,竟也要出家。
璟瑄突然就笑了,笑著笑著有些釋然。好在自己不是皇太極那等痴情種,否則縱然有系統的幫助,怕也是挑不起這江山的重擔。
到底是母女一場,雖然相處不多,但情分素來深厚。
她聲音清冽,溫和的話語卻透著些寒意:「弘暉同先帝有緣,這是好事。」
眉眼彎彎,巧笑倩兮,璟瑄給慧寧上了一盞熱茶:「額娘,喝著暖暖手吧。」
可這六月里,哪裡又需要暖手?
但慧寧聽懂了璟瑄的言外之意,她搖了搖頭——自己這女兒,看起來是心涼了。
可誰的心又不曾涼過?生在這皇家、長在這皇家,慧寧自認為不欠璟瑄分毫。
誰家的女兒是這般教養?旁人家的格格哪個不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哪個不是八面玲瓏又謹言慎行?
自己堂堂一個親王福晉,難道還說不得她這固倫公主。
慧寧不曾發覺,她對璟瑄的心態早已經改變,但璟瑄卻感受得到。
慧寧更不會預料到,她到底放棄了什麼。
今日之後,璟瑄依舊會尊敬她、孝順她。可很多事情,到底是不一樣了。
第92章 法號行慧
暢春園裡一片忙碌的景象,小太監們忙著粘樹上的蟬,宮女們也打起精神灑掃著庭院。
還是夏日裡,哪怕一場暴雨之後,天氣也依舊炎熱。康熙從來便不是個耐熱的,胤禛和璟瑄更是隨了他這點,稍一動彈便能出一身汗。
河畔有一顆大榕樹,枝幹虬勁,樹葉繁茂。經歷了多年風霜,卻依舊青翠。
康熙祖孫三人就在這榕樹下納涼。
漢白玉砌成的石桌上,有三碗冰酥酪。這並非傳統的冰飲,而是璟瑄命人新研製出來的改良版,她在冰山上澆了牛乳,又在牛乳之上加了些蜜望果醬。
這蜜望,也就是後世人說得芒果。
當然了,璟瑄早就做了過敏測試,否則這水果也不敢輕易獻給康熙吃。說起這蜜望,福建的總督其實早就獻過,或許是御廚不太會做,康熙嘗過興趣缺缺。
「吃起來酸甜清爽,」康熙仔細品味著口中的蜜望,誇讚道,「福安公主有心了。」
「謝皇瑪法誇獎,」璟瑄倒是沒謙虛什麼,順坡下驢,「孫女倒是有個不情之請,還望皇瑪法允准。」
康熙饒有興味,拿著勺子擓了一勺蜜望醬:「哦?不妨說來聽聽。」
璟瑄神情嚴肅了些,她恭敬道:「孫女的請求,乃是有關弘暉出家一事。」
康熙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胤禛,眼神中似有打量與試探,見胤禛神色淡然,便愈發好奇了。
「請皇瑪法賜弘暉居士的身份,也好讓他少受些流言蜚語的折磨。」
康熙臉色幾乎是瞬間變了:「你可知此舉的用意!」
便是你不明白,難道你阿瑪胤禛也不明白嗎?若真賜了弘暉居士身份,那他這齣家就是過了明路,往後雖然是御賜的身份,可再也無緣這世子之位了。
康熙驚訝極了,難道這雍親王府,從來不曾想過那個位置嗎?畢竟,若是老八那等奸猾之人,斷然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做出這等事情的。
璟瑄面對康熙的質問,自然是點了點頭,眼神依舊誠懇。
康熙再一次看向胤禛,眼神中是震驚,還有試探。
同樣地,胤禛也誠懇地點了點頭,一雙丹鳳眼流淌著無比清澈的目光。
他跪在地上懇求:「父母只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弘暉既然如此誠心堅決,兒臣亦願意成全他。求皇瑪法賜他一個法號吧!」
璟瑄也立馬跟著跪了下來。
縱然是夏日裡,跪在這漢白玉的石板上,膝蓋也是不好受的。
現在只看,能不能過了康熙這一關了。畢竟順治出家之事,一直也是康熙心中的痛。
頭髮花白的老人放下手中的冰碗,來回打量著這對跪著的父女。
良久以後,他發出了一聲嘆息。
「好一個『父母之愛子』,你們都起來吧。」康熙抬了抬手,梁九功馬上便上前將胤禛扶了起來。
甩了甩手中的佛珠,又看見胤禛手上的十八籽,康熙突然就笑了。
自己不也是弘暉這樣的人嗎?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
古往今來,子肖父,自當如此。自己的阿瑪遁入空門,胤禛也素來喜愛佛學,弘暉出家,想必也是家族淵源罷了。
後宮的女眷若是信佛,或許還有跟風、作秀的嫌疑,可他知道,阿瑪與胤禛都是真的與佛有緣。
只可惜他們生在皇家罷了。
原本他還生氣,四福晉不懂得教養弘暉,竟讓他移了心性,以至於生出出家之念。
如今看來,或許還是弘暉與佛太過有緣。既然老四與璟瑄如此相求,那他便成全了這個孫子吧。
「朕賜他一個法號,行慧。」
一聽此名字,璟瑄倒是沒反應過來,胤禛則是跪地謝恩了:「謝皇阿瑪賜號。兒臣代行慧,寫皇阿瑪隆恩。」
璟瑄看康熙與胤禛不同尋常的臉色,這才想起來,順治帝出家的法號,便是「行痴」。
這一痴一慧,很難說,康熙在弘暉身上又寄託了什麼期許。
但他們父女二人,總歸是度過了眼前的危機。甚至因此得到了康熙的信任。
雍親王的世子都出家了,他親自為弘暉求了恩典,他又能有什麼不軌之心呢?
許是看見了胤禛對於弘暉的父子之情,康熙愈發信重胤禛,當場便賞了好些東西,其中不乏幾副古畫,還有康熙最愛的董其昌的真跡。
一時之間,胤禛父女可謂是風頭無兩。
當然,名義上是褒獎他父女二人進獻的蜜望牛乳酥醪。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便是康熙的寵信了。尤其是向來不得康熙喜愛的八阿哥,在聽聞康熙賜號之後,更是黑了臉:「老四,他也真捨得下臉、狠得下心!」
胤俄不解道:「弘暉出家,這不是好事嗎?老四沒了世子,自然更沒有得到那個位置的實力了。」
聽了老十這話,胤禩面色更是不虞。他搖了搖頭:「對咱們這個皇阿瑪來說,皇子爭皇位,看得從來都不是所謂實力。」
而是他老人家的聖心。
所以他永遠不可能有一爭之力,只因他那辛者庫賤婦所出的身份。
聽著弘暉那名為「行慧」的法號,胤禩更是忍不住苦笑:原來他今日才明白的事情,老四卻早就捉摸透了。
不過,哪怕他早就明白,也斷然不會善罷甘休的。憑什麼他可以將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上,就憑他是皇帝、是父親嗎?
額娘那般純良的性子,在惠妃面前伏低做小多年,也並非是媚上爭寵之流。可還是被他如此侮辱。
就憑他是九五之尊,為了掩飾自己的好色,便如此苛待於額娘!
錯得都是額娘,一個手無寸鐵之力的女子。康熙只不過是為色所迷罷了。這何其可笑!
胤禟見胤禩臉色不妙,尋了個機會便告辭了。八福晉郭絡羅氏將他們送出了大門,便回去寬慰胤禩了。
老十忍不住問道:「爭那個位置,不看實力,看什麼?」
胤禟看著他這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擰了一把這呆子的耳朵:「是聖心!」
胤俄更加迷茫了:「聖心這東西,咱似乎也沒有過吧。」
不得不說,老十再一次真相了,也再一次扎痛了老九的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