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他枯瘦的手指和質問一同指向我。
「——你這!不仁不義不忠不信不孝不悌的東西!
「朕原本已經屬意你為儲君,連封太子的詔書都擬好了!
「可你呢?你是怎麼對朕的?
「你把你那幾個兄長全殺了,一個不留!
「那都是你的血親!和你同出一源的兄弟!
「他們平日裡待你是不好,可也不曾對你下這般的狠手!你這畜生卻、你這、你這畜生……咳、咳咳咳……」
說到這裡,他竟似怒上心頭,捂嘴又是一陣咳嗽。
我仰頭膝行兩步,失聲喊道:
「父皇!兒臣沒有!
「兒臣敢對天發誓!幾位兄長的死並非兒臣所為!兒臣也是受人蒙蔽!」
「你如何作證?你如何讓朕相信你沒有?」
皇帝擦去唇邊的血,低頭冷冷逼視我。
我呆立半晌,嘴唇顫抖,竟然百口莫辯。
「怎麼不說了?啊?朕問你如何作證?!說話!」
被劈頭蓋臉喝問叱罵,我眼裡不由蓄滿了淚水。
仿佛已經被逼到絕境,我突然發瘋一樣扯掉頭冠,任由頭髮披散,痛哭道:
「請父皇明鑑——兒臣、兒臣其實——是女兒身啊!」
皇帝睜大了眼,似是全沒料到這個答案,半個身子都直了起來:
「你說什麼!?
「你,你給朕再說一遍?」
我邊哭邊喊道:
「父皇當那楚氏拿何事要挾兒臣謀反?正是兒臣的女子身份啊!欺君瞞父是大罪,兒臣心中惶恐,一時才犯了糊塗,險些受制於人!
「父皇不妨想想,若是兒臣的兄長都死了,讓堂兄繼了位,兒臣從此便是個隔了輩的無寵公主!兒臣當真不知,殺了兄弟們對兒臣究竟有何益處!
「是,兒臣平日裡是有些小把戲小心思,父皇不知內情,只覺得兒臣狼子野心,可兒臣心知自己立身不正,必有災殃。
「若是繼了位,兒臣的女子身份又怎能逃過宮人的耳目?還不是遲早被人拆穿,到時仍要被逼讓位於堂兄!
「既然如此,兒臣又怎會犯了糊塗,親手做下此等惡事?
「父皇,您可以不信兒臣,但您萬萬不能一葉障目,放過了害兄長的真兇!」
皇帝閉了閉眼,揚聲讓人傳召驗身嬤嬤入殿。
嬤嬤報了驗身結果,皇帝胸口起伏,竟又吐出一口血來。
「都愚弄朕,都騙朕,你們這些該死的東西……」
我從裡間出來,哽咽道:
「父皇,兒臣並非有意欺瞞父皇,當年楚後意圖殺害母妃,下人都說只有生男孩才能保全性命。母妃為求自保,便買通了穩婆。
「後來母妃帶兒臣一同流落民間,兒臣又不懂事,真當自己生來是男兒……
「等回了京,面了聖,兒臣才想起自己的真實身份,想將真相告知父皇,卻又不敢!兒臣害怕,兒臣真的怕呀!
「如今將此事說出來,兒臣已是不打算活了。父皇要殺要剮,都是兒臣該受的。只要山河無恙,兒臣絕無半分怨言!」
皇帝咳了半天,這才回過神來,咬牙道:「楚氏、楚氏!」
他抬頭盯著我,眼中全是血絲:
「五兒,你告訴朕,你的真實身份,楚氏知是不知?」
我低頭惴惴道:
「只有一人知曉……就是楚家的楚榭。兒臣一次不慎落水,是楚榭救的我。」
「自那以後,他便對你殷勤備至,說傾慕你,是也不是?」
「……是。」
我咬唇道:
「他說……他從未見過孩兒這樣的女子。孩兒未曾與男子親近過,當時心中十分歡喜,卻不想險些釀成大錯。」
皇帝想來已經參透楚家的算計,大笑幾聲,咬牙道:
「想要偷天換日,鳩占鵲巢?好一個楚榭、好一個楚氏!
「枉朕平日待你們不薄!可未曾想,竟一個個藏著這般歹毒的心思!
「可笑我英明一世,卻被楚家絕了子嗣,如今竟只剩一個女兒……」
是啊,真是可憐。
他辛辛苦苦打下了天下,如今一個兒子都沒了,只剩下了一個女兒。
一個女兒,又能做什麼呢?
雖然這個女兒能力也有一些,可她畢竟是個女子……
皇帝心裡,想必就是這麼想的吧?
我垂下眼帘,遮住了許多心思。
42
楚氏謀逆,戕害皇子,凡姻親牽涉其中者,盡皆拿下,或流放或秋後問斬。
朝堂頓時一空,大臣們無不戰戰兢兢,唯恐與謀逆大案扯上關係。
楚氏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一批一批人被下了牢獄,朝堂一時竟空了不少。
我趁機舉薦提拔了一些在東宮交好的官員,他們與我有舊,如今見我不忘當日情誼,又知道我並非先太子那般心胸狹隘之輩,自然樂意為我效命。
將有牽連之人盡數拔除後,皇帝的精神越發不濟了。
今日帶我批完奏摺後,他靠在床榻上歇息片刻,突然招手讓我過去。
「我兒。」
我雖疑惑,仍聽話前去,卻聽他溫聲問我:
「眼下就咱們爺兒倆,沒有外人,有什麼話都能說。
「朕今日是想問你,若朕打算封你為太女,你可願意?」
我驚懼萬分:「這、這如何使得?」
皇帝瞪眼:
「你是朕的女兒,流著朕的血。朕親手打下的天下,給自己閨女是天經地義的事,如何使不得?」
我苦著臉:
「父皇,要說兒臣心裡對權勢沒想法,那定然是假的。
「但兒臣著實不想再過日夜擔憂,唯恐被人拆穿的日子了。
「這次楚氏靠著這個把柄就能拿捏號令兒臣,下次若是旁人拿住了這個把柄,兒臣豈不是又要聽旁人擺布?
「到時天下改姓,江山旁落,兒臣有何顏面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我垂首跪下:
「為今之計,只能先處置了楚氏這幫亂臣賊子,再請父皇過繼堂兄,早日立儲,以安社稷。」
聽了我的話,皇帝面露陰沉,怒道:
「那小兒資質平庸,性情毒辣,不堪為君!你若是想氣死我,便只管推舉你堂兄去!」
他發火一陣,見我面露茫然,惶恐難言,這才放低了聲音:
「念在你不懂,朕就不與你計較了。只是此事你休要再提。
「莫說朕,便是那幾個隨朕打天下的老東西,聽了你這番話也不會同意。」
我見好就收,這才不再追問了。
我嘴上推舉堂兄江陰王,心裡卻十分清楚。
皇帝寧肯傳位給我這個女兒,也不願將皇位拱手讓給他的侄子。
因為我的好伯父,青石軍最初的首領,正是死在皇帝手裡。
參與此事的部下中,活下來的那幾個,如今皆位高權重,在朝中頗有分量。
若是大伯一脈的堂兄繼了位,掌了權,難保不會查出當年首領亡故真相。
到時,誰能睡得安穩?
誰不怕被秋後算帳,累及家人?
就連皇帝自己也怕,怕他侄子繼位後會在史書里編排他,怕侄子追封他自己的親爹為帝。
皇帝擺擺手,將奏摺分給我一半,令我學著批閱。
我接下奏摺,心知皇帝雖然分權給我,但若我真的擅自做主,只怕又要招了他的厭棄。
於是事事請教,十分恭敬,只敢處置一些小事,絕不讓他有權柄被分薄之感。
又時時作小女兒態,關心他身體起居,親侍湯藥,如尋常女兒對老父。
他雖然罵我不中用,嘆我到底是個女兒家,性子軟,但明顯待我比待太子要寬和許多。
……畢竟太子著急掌權,我卻不急。
43
皇帝近來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人也佝僂了許多。
他怕自己大限將至,來不及安排身後事,這些日子總私下召集保皇黨心腹與我認識。
他考量頗為細緻,先召見的是輔國公和鎮國公。
這兩家戰功顯赫,家中青年男丁皆戰死,留了幾個女孩兒。
輔國公原本要過繼族中子弟,誰知那族侄到了輔國公府,不僅大放厥詞,連手腳也不太乾淨,甚至偷拿了一件輔國公么子遺物出去典當。
輔國公暴怒,將人趕走後,正發愁以後的事,就被皇帝招來了。
皇帝開口就交了底:五皇子其實是個丫頭。
「朕屬意小五繼位,這孩子手段雖生嫩,但自有一套章法,比她那幾個命不好的兄長倒是強上不少。
鎮國公梗著脖子:
「這、聖上,以前也沒聽說過讓公主繼承大統的!這不是亂了那什麼嗎?」
他又使勁想了想:「對,這叫那個、亂了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
輔國公在一旁飛快回嘴:
「你家以前是種地的,你老祖宗規定過,家裡一個月才准吃一次肉,你眼下怎麼頓頓吃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這!不仁不義不忠不信不孝不悌的東西!
「朕原本已經屬意你為儲君,連封太子的詔書都擬好了!
「可你呢?你是怎麼對朕的?
「你把你那幾個兄長全殺了,一個不留!
「那都是你的血親!和你同出一源的兄弟!
「他們平日裡待你是不好,可也不曾對你下這般的狠手!你這畜生卻、你這、你這畜生……咳、咳咳咳……」
說到這裡,他竟似怒上心頭,捂嘴又是一陣咳嗽。
我仰頭膝行兩步,失聲喊道:
「父皇!兒臣沒有!
「兒臣敢對天發誓!幾位兄長的死並非兒臣所為!兒臣也是受人蒙蔽!」
「你如何作證?你如何讓朕相信你沒有?」
皇帝擦去唇邊的血,低頭冷冷逼視我。
我呆立半晌,嘴唇顫抖,竟然百口莫辯。
「怎麼不說了?啊?朕問你如何作證?!說話!」
被劈頭蓋臉喝問叱罵,我眼裡不由蓄滿了淚水。
仿佛已經被逼到絕境,我突然發瘋一樣扯掉頭冠,任由頭髮披散,痛哭道:
「請父皇明鑑——兒臣、兒臣其實——是女兒身啊!」
皇帝睜大了眼,似是全沒料到這個答案,半個身子都直了起來:
「你說什麼!?
「你,你給朕再說一遍?」
我邊哭邊喊道:
「父皇當那楚氏拿何事要挾兒臣謀反?正是兒臣的女子身份啊!欺君瞞父是大罪,兒臣心中惶恐,一時才犯了糊塗,險些受制於人!
「父皇不妨想想,若是兒臣的兄長都死了,讓堂兄繼了位,兒臣從此便是個隔了輩的無寵公主!兒臣當真不知,殺了兄弟們對兒臣究竟有何益處!
「是,兒臣平日裡是有些小把戲小心思,父皇不知內情,只覺得兒臣狼子野心,可兒臣心知自己立身不正,必有災殃。
「若是繼了位,兒臣的女子身份又怎能逃過宮人的耳目?還不是遲早被人拆穿,到時仍要被逼讓位於堂兄!
「既然如此,兒臣又怎會犯了糊塗,親手做下此等惡事?
「父皇,您可以不信兒臣,但您萬萬不能一葉障目,放過了害兄長的真兇!」
皇帝閉了閉眼,揚聲讓人傳召驗身嬤嬤入殿。
嬤嬤報了驗身結果,皇帝胸口起伏,竟又吐出一口血來。
「都愚弄朕,都騙朕,你們這些該死的東西……」
我從裡間出來,哽咽道:
「父皇,兒臣並非有意欺瞞父皇,當年楚後意圖殺害母妃,下人都說只有生男孩才能保全性命。母妃為求自保,便買通了穩婆。
「後來母妃帶兒臣一同流落民間,兒臣又不懂事,真當自己生來是男兒……
「等回了京,面了聖,兒臣才想起自己的真實身份,想將真相告知父皇,卻又不敢!兒臣害怕,兒臣真的怕呀!
「如今將此事說出來,兒臣已是不打算活了。父皇要殺要剮,都是兒臣該受的。只要山河無恙,兒臣絕無半分怨言!」
皇帝咳了半天,這才回過神來,咬牙道:「楚氏、楚氏!」
他抬頭盯著我,眼中全是血絲:
「五兒,你告訴朕,你的真實身份,楚氏知是不知?」
我低頭惴惴道:
「只有一人知曉……就是楚家的楚榭。兒臣一次不慎落水,是楚榭救的我。」
「自那以後,他便對你殷勤備至,說傾慕你,是也不是?」
「……是。」
我咬唇道:
「他說……他從未見過孩兒這樣的女子。孩兒未曾與男子親近過,當時心中十分歡喜,卻不想險些釀成大錯。」
皇帝想來已經參透楚家的算計,大笑幾聲,咬牙道:
「想要偷天換日,鳩占鵲巢?好一個楚榭、好一個楚氏!
「枉朕平日待你們不薄!可未曾想,竟一個個藏著這般歹毒的心思!
「可笑我英明一世,卻被楚家絕了子嗣,如今竟只剩一個女兒……」
是啊,真是可憐。
他辛辛苦苦打下了天下,如今一個兒子都沒了,只剩下了一個女兒。
一個女兒,又能做什麼呢?
雖然這個女兒能力也有一些,可她畢竟是個女子……
皇帝心裡,想必就是這麼想的吧?
我垂下眼帘,遮住了許多心思。
42
楚氏謀逆,戕害皇子,凡姻親牽涉其中者,盡皆拿下,或流放或秋後問斬。
朝堂頓時一空,大臣們無不戰戰兢兢,唯恐與謀逆大案扯上關係。
楚氏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一批一批人被下了牢獄,朝堂一時竟空了不少。
我趁機舉薦提拔了一些在東宮交好的官員,他們與我有舊,如今見我不忘當日情誼,又知道我並非先太子那般心胸狹隘之輩,自然樂意為我效命。
將有牽連之人盡數拔除後,皇帝的精神越發不濟了。
今日帶我批完奏摺後,他靠在床榻上歇息片刻,突然招手讓我過去。
「我兒。」
我雖疑惑,仍聽話前去,卻聽他溫聲問我:
「眼下就咱們爺兒倆,沒有外人,有什麼話都能說。
「朕今日是想問你,若朕打算封你為太女,你可願意?」
我驚懼萬分:「這、這如何使得?」
皇帝瞪眼:
「你是朕的女兒,流著朕的血。朕親手打下的天下,給自己閨女是天經地義的事,如何使不得?」
我苦著臉:
「父皇,要說兒臣心裡對權勢沒想法,那定然是假的。
「但兒臣著實不想再過日夜擔憂,唯恐被人拆穿的日子了。
「這次楚氏靠著這個把柄就能拿捏號令兒臣,下次若是旁人拿住了這個把柄,兒臣豈不是又要聽旁人擺布?
「到時天下改姓,江山旁落,兒臣有何顏面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我垂首跪下:
「為今之計,只能先處置了楚氏這幫亂臣賊子,再請父皇過繼堂兄,早日立儲,以安社稷。」
聽了我的話,皇帝面露陰沉,怒道:
「那小兒資質平庸,性情毒辣,不堪為君!你若是想氣死我,便只管推舉你堂兄去!」
他發火一陣,見我面露茫然,惶恐難言,這才放低了聲音:
「念在你不懂,朕就不與你計較了。只是此事你休要再提。
「莫說朕,便是那幾個隨朕打天下的老東西,聽了你這番話也不會同意。」
我見好就收,這才不再追問了。
我嘴上推舉堂兄江陰王,心裡卻十分清楚。
皇帝寧肯傳位給我這個女兒,也不願將皇位拱手讓給他的侄子。
因為我的好伯父,青石軍最初的首領,正是死在皇帝手裡。
參與此事的部下中,活下來的那幾個,如今皆位高權重,在朝中頗有分量。
若是大伯一脈的堂兄繼了位,掌了權,難保不會查出當年首領亡故真相。
到時,誰能睡得安穩?
誰不怕被秋後算帳,累及家人?
就連皇帝自己也怕,怕他侄子繼位後會在史書里編排他,怕侄子追封他自己的親爹為帝。
皇帝擺擺手,將奏摺分給我一半,令我學著批閱。
我接下奏摺,心知皇帝雖然分權給我,但若我真的擅自做主,只怕又要招了他的厭棄。
於是事事請教,十分恭敬,只敢處置一些小事,絕不讓他有權柄被分薄之感。
又時時作小女兒態,關心他身體起居,親侍湯藥,如尋常女兒對老父。
他雖然罵我不中用,嘆我到底是個女兒家,性子軟,但明顯待我比待太子要寬和許多。
……畢竟太子著急掌權,我卻不急。
43
皇帝近來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人也佝僂了許多。
他怕自己大限將至,來不及安排身後事,這些日子總私下召集保皇黨心腹與我認識。
他考量頗為細緻,先召見的是輔國公和鎮國公。
這兩家戰功顯赫,家中青年男丁皆戰死,留了幾個女孩兒。
輔國公原本要過繼族中子弟,誰知那族侄到了輔國公府,不僅大放厥詞,連手腳也不太乾淨,甚至偷拿了一件輔國公么子遺物出去典當。
輔國公暴怒,將人趕走後,正發愁以後的事,就被皇帝招來了。
皇帝開口就交了底:五皇子其實是個丫頭。
「朕屬意小五繼位,這孩子手段雖生嫩,但自有一套章法,比她那幾個命不好的兄長倒是強上不少。
鎮國公梗著脖子:
「這、聖上,以前也沒聽說過讓公主繼承大統的!這不是亂了那什麼嗎?」
他又使勁想了想:「對,這叫那個、亂了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
輔國公在一旁飛快回嘴:
「你家以前是種地的,你老祖宗規定過,家裡一個月才准吃一次肉,你眼下怎麼頓頓吃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