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沈渺抬頭望去,這匾額確實滿目風霜,與粉飾一新的鋪子很有些格格不入。
說起來,這匾額還是在灶台背後的縫隙里找見的。
自打沈父沈母橫死後,這匾額便摘了下來,好懸沒給那租賃鋪子的商賈當柴火劈了。
剛找到時滿是灶灰,擦拭乾淨後,原來色彩鮮艷的紅木已經被熏得漆黑了,沈渺又洗又擦也沒能恢復原來木頭的光彩,最後還是送去楊老漢那兒刨掉了坑坑窪窪的表面又漆了一遍。
送回來後雖說瞧著好些了,但木頭上的累累傷痕還是無法完全掩蓋。
沈渺與濟哥兒對著這牌匾沉默了許久,最後沈渺什麼也沒說,只讓濟哥兒拿墨汁兒和斗筆來,將上頭的字兒重新描了一遍,搭了個高梯子,又重新給掛上了。
沈父沈母留下的東西幾乎都已付之一炬,這剩下了這塊匾還承載著濟哥兒與湘姐兒父母尚在時,曾經庇蔭在父母膝下,那些無憂無慮的回憶。
開張那日,沈渺摟著濟哥兒與湘姐兒,站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仰頭望去。
那金梁橋算命的瞎子還算有些真功夫,今兒的天特別晴朗,陽光濃郁,毫無遮礙地打在了“沈記湯餅鋪”這五個大字上,紅木黑字的招牌雖傷痕累累,卻也被籠上了一層內斂古樸的光澤。
“從今以後,我們便真的有家了。”
沈渺低下頭,將弟弟妹妹都往懷裡摟得緊了些。
湘姐兒聞言低頭埋進了阿姊的懷裡,沈濟卻還痴痴地仰頭望著,這熟悉卻又不再熟悉的匾,讓他眼眶不知怎的便是一熱。誰也想不到,有一日,他與湘姐兒竟又有了能稱之為家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議。
阿姊還沒回來的時候,他連夢中都不敢這般妄想。
爆竹聲聲,煙氣陣陣,他說不出其他的話,最後也只沙啞地“嗯”了一聲。
沈記湯餅鋪開張,一上午湯餅一碗沒賣,倒是絡繹不絕地接待了巷子裡道賀的鄰居,雖說這些街坊總愛背後說閒話,但遇到這樣的大日子又各個都很熱心,早早便來道賀瞧熱鬧了,沈渺一早上也收了不少禮物,有送碗具的、有送米麵的、有送豆腐或雞蛋的,還有送幾兩鮮肉的……沒一會兒便堆滿了後院那不大的前廊。
除去街坊們,頭一個來慶賀她的是金梁橋上賣香飲子的梅三娘與米小娘子。
沈渺笑著接過她兩大瓮蜜棗甜湯與紫蘇飲的賀禮,還有米小娘子送來兩幅喜鵲登枝、春花報喜的木雕畫,高興地拉著她們倆的手往裡頭進。
“你們帶什麼禮呀,不必客氣的。”沈渺心裡喜滋滋的,對她們倆拍著胸脯道,“日後你們倆常來吃湯餅,我給你們都算半價兒。”
“好小氣的人!還以為你會說不收我銀錢呢!”梅三娘誇張地叫喚起來。
沈渺望著她倆,很有些羞澀道:“為了開這鋪子,我又變得精窮。等我掙了錢,再請你們吃三天三夜的湯餅,不收銀錢,絕沒有二話!”
梅三娘朝天翻了翻眼睛:“你當我與小米是牛麼?生了三個肚兒不成?好狠的心,怕不是謀算了要撐死我去,好叫你省些湯餅錢。”
“可冤死我了!你再說,我可要去開封府鳴冤了!”
兩人鬥嘴,米小娘子便在旁捂嘴笑。
鬧完了,梅三娘才認真地四顧,越看越心裡吃驚:“你這鋪子倒是拾掇得別有一番新意。”她逛了一圈,看什麼都新鮮,尤其對沈渺那櫃檯邊上帶鎖扣的酒水柜子讚不絕口,說日後她攢了銀錢賃一間茶館兒,也要做這樣的柜子,專放些昂貴的茶湯和茶器,又好看,又引得人想買。
之後,又關心道,“日後開了鋪子,你那一手做炊餅與烤饅頭的手藝難不成不做了麼?那豈不是可惜?”
沈渺指了指後院停放的小攤車,笑道:“日後這小車底下放爐子,上頭放蒸屜,我便擱在店門口,我還特意打了一張高高的竹凳,這樣便能讓湘姐兒守著這小攤兒。”
她已經想好了,晚上把包子和饅頭做好,一早開店的時候順手再蒸上,這樣早點能賣點包子饅頭,午食與晚食便賣各種面,兩不耽誤,這小攤車也不至於浪費了。
另外……沈渺給二人倒了茶水,又對梅三娘低聲問道:“天氣漸漸熱了,鋪子裡沒有香飲子不成,但我一個人經營這鋪子,又要做饅頭、炊餅又要做湯餅,實在怕忙不過來。我有個主意,不如我與你定些爽口解暑的茶湯,你每日早早送來,我好省些功夫,你也多一大進項。只是有一條,你不許按外頭的價賣給我,得給我個能掙錢的價,還得真材實料、做得乾淨,你看成不成?若是你不願意,我便去問問旁的茶湯鋪子。”
梅三娘胖乎乎的臉上湧上喜氣:“這是當然!我這便回去與我家男人商議,你只管放心,我胖嫂香飲子也是金梁橋出了名兒的,絕不會自砸招牌!”
還是沈娘子心細,米小娘子也喝著茶點頭道:“是了,吃湯餅總容易冒汗,夏日炎炎,若是無香飲子佐餐,的確會覺著食欲不振。”
兩人坐了會子,見總有人來道賀,怕多有打擾,便結伴要走了。
自打沈渺說了要賣香飲子的話,梅三娘早已心痒痒想往家去,生怕與沈渺的大生意跑了。見這陣仗,忙拉著米小娘子回去了。
謝家的方廚子跟沈渺學了好幾日的蛋黃酥和曲奇餅,早已將沈渺看做了半個師父,今兒梅三娘她們剛走,他便背了半隻剛宰的羊過來賀她,一路血淋淋地招搖過市,突然出現時,嚇得她差點被台階絆倒。
不少金梁橋上常光顧她生意的食客也來了,常光顧她餅攤的大漢給她送了一匹葛布不說,還乾脆坐下了要吃湯餅,直到這時,沈渺才知曉此黑不溜秋的漢子姓白。
還有個特別光潔的名兒:白雪山。
沈渺進了灶房擀麵條,她聽見大漢這自我介紹,不由隔著櫃檯窗口又瞄了瞄黑大漢那比顧屠蘇還要黝黑、出演包拯都無需化妝的臉,默默在心裡咀嚼了一下他的名字。
好好聽的名兒,好黑的漢子吶!
他大馬金刀地坐在離櫃檯最近的凳子上,被沈渺看得露出一口大白牙,側過身子來和沈渺攀談說話:“沈娘子喚俺白老三也成。別看俺生得老,俺今年才二十五呢!”
二十五??
沈渺瞪大了眼,她實在不敢說她之前以為他起碼四十……
白老三似乎看出來了,委屈道:“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俺從小就長這樣,小時候長得老,長大了還是這樣老,俺媳婦說了,俺這模樣,一準是投胎的時候臉著地了。”
沈渺低頭忍笑,憋得這揉面的手都在抖。
不能嘲笑客戶,憋住!
沈渺頭一日試營業,只準備了兩種面,一種是老北京炸醬麵,炸醬是提前熬好的,她做了一小缸,做好後便用油紙密封,儲存在灶房涼爽的地窖里,每日舀出來一盆用,可以存儲好幾日。
她是想著今兒剛開業肯定人多事忙,這炸醬麵做起來方便又快又好吃;另一種便是豬骨清湯麵,高湯也是提前一晚上便開始熬的,灶火不熄,徹夜不停熬到早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說起來,這匾額還是在灶台背後的縫隙里找見的。
自打沈父沈母橫死後,這匾額便摘了下來,好懸沒給那租賃鋪子的商賈當柴火劈了。
剛找到時滿是灶灰,擦拭乾淨後,原來色彩鮮艷的紅木已經被熏得漆黑了,沈渺又洗又擦也沒能恢復原來木頭的光彩,最後還是送去楊老漢那兒刨掉了坑坑窪窪的表面又漆了一遍。
送回來後雖說瞧著好些了,但木頭上的累累傷痕還是無法完全掩蓋。
沈渺與濟哥兒對著這牌匾沉默了許久,最後沈渺什麼也沒說,只讓濟哥兒拿墨汁兒和斗筆來,將上頭的字兒重新描了一遍,搭了個高梯子,又重新給掛上了。
沈父沈母留下的東西幾乎都已付之一炬,這剩下了這塊匾還承載著濟哥兒與湘姐兒父母尚在時,曾經庇蔭在父母膝下,那些無憂無慮的回憶。
開張那日,沈渺摟著濟哥兒與湘姐兒,站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仰頭望去。
那金梁橋算命的瞎子還算有些真功夫,今兒的天特別晴朗,陽光濃郁,毫無遮礙地打在了“沈記湯餅鋪”這五個大字上,紅木黑字的招牌雖傷痕累累,卻也被籠上了一層內斂古樸的光澤。
“從今以後,我們便真的有家了。”
沈渺低下頭,將弟弟妹妹都往懷裡摟得緊了些。
湘姐兒聞言低頭埋進了阿姊的懷裡,沈濟卻還痴痴地仰頭望著,這熟悉卻又不再熟悉的匾,讓他眼眶不知怎的便是一熱。誰也想不到,有一日,他與湘姐兒竟又有了能稱之為家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議。
阿姊還沒回來的時候,他連夢中都不敢這般妄想。
爆竹聲聲,煙氣陣陣,他說不出其他的話,最後也只沙啞地“嗯”了一聲。
沈記湯餅鋪開張,一上午湯餅一碗沒賣,倒是絡繹不絕地接待了巷子裡道賀的鄰居,雖說這些街坊總愛背後說閒話,但遇到這樣的大日子又各個都很熱心,早早便來道賀瞧熱鬧了,沈渺一早上也收了不少禮物,有送碗具的、有送米麵的、有送豆腐或雞蛋的,還有送幾兩鮮肉的……沒一會兒便堆滿了後院那不大的前廊。
除去街坊們,頭一個來慶賀她的是金梁橋上賣香飲子的梅三娘與米小娘子。
沈渺笑著接過她兩大瓮蜜棗甜湯與紫蘇飲的賀禮,還有米小娘子送來兩幅喜鵲登枝、春花報喜的木雕畫,高興地拉著她們倆的手往裡頭進。
“你們帶什麼禮呀,不必客氣的。”沈渺心裡喜滋滋的,對她們倆拍著胸脯道,“日後你們倆常來吃湯餅,我給你們都算半價兒。”
“好小氣的人!還以為你會說不收我銀錢呢!”梅三娘誇張地叫喚起來。
沈渺望著她倆,很有些羞澀道:“為了開這鋪子,我又變得精窮。等我掙了錢,再請你們吃三天三夜的湯餅,不收銀錢,絕沒有二話!”
梅三娘朝天翻了翻眼睛:“你當我與小米是牛麼?生了三個肚兒不成?好狠的心,怕不是謀算了要撐死我去,好叫你省些湯餅錢。”
“可冤死我了!你再說,我可要去開封府鳴冤了!”
兩人鬥嘴,米小娘子便在旁捂嘴笑。
鬧完了,梅三娘才認真地四顧,越看越心裡吃驚:“你這鋪子倒是拾掇得別有一番新意。”她逛了一圈,看什麼都新鮮,尤其對沈渺那櫃檯邊上帶鎖扣的酒水柜子讚不絕口,說日後她攢了銀錢賃一間茶館兒,也要做這樣的柜子,專放些昂貴的茶湯和茶器,又好看,又引得人想買。
之後,又關心道,“日後開了鋪子,你那一手做炊餅與烤饅頭的手藝難不成不做了麼?那豈不是可惜?”
沈渺指了指後院停放的小攤車,笑道:“日後這小車底下放爐子,上頭放蒸屜,我便擱在店門口,我還特意打了一張高高的竹凳,這樣便能讓湘姐兒守著這小攤兒。”
她已經想好了,晚上把包子和饅頭做好,一早開店的時候順手再蒸上,這樣早點能賣點包子饅頭,午食與晚食便賣各種面,兩不耽誤,這小攤車也不至於浪費了。
另外……沈渺給二人倒了茶水,又對梅三娘低聲問道:“天氣漸漸熱了,鋪子裡沒有香飲子不成,但我一個人經營這鋪子,又要做饅頭、炊餅又要做湯餅,實在怕忙不過來。我有個主意,不如我與你定些爽口解暑的茶湯,你每日早早送來,我好省些功夫,你也多一大進項。只是有一條,你不許按外頭的價賣給我,得給我個能掙錢的價,還得真材實料、做得乾淨,你看成不成?若是你不願意,我便去問問旁的茶湯鋪子。”
梅三娘胖乎乎的臉上湧上喜氣:“這是當然!我這便回去與我家男人商議,你只管放心,我胖嫂香飲子也是金梁橋出了名兒的,絕不會自砸招牌!”
還是沈娘子心細,米小娘子也喝著茶點頭道:“是了,吃湯餅總容易冒汗,夏日炎炎,若是無香飲子佐餐,的確會覺著食欲不振。”
兩人坐了會子,見總有人來道賀,怕多有打擾,便結伴要走了。
自打沈渺說了要賣香飲子的話,梅三娘早已心痒痒想往家去,生怕與沈渺的大生意跑了。見這陣仗,忙拉著米小娘子回去了。
謝家的方廚子跟沈渺學了好幾日的蛋黃酥和曲奇餅,早已將沈渺看做了半個師父,今兒梅三娘她們剛走,他便背了半隻剛宰的羊過來賀她,一路血淋淋地招搖過市,突然出現時,嚇得她差點被台階絆倒。
不少金梁橋上常光顧她生意的食客也來了,常光顧她餅攤的大漢給她送了一匹葛布不說,還乾脆坐下了要吃湯餅,直到這時,沈渺才知曉此黑不溜秋的漢子姓白。
還有個特別光潔的名兒:白雪山。
沈渺進了灶房擀麵條,她聽見大漢這自我介紹,不由隔著櫃檯窗口又瞄了瞄黑大漢那比顧屠蘇還要黝黑、出演包拯都無需化妝的臉,默默在心裡咀嚼了一下他的名字。
好好聽的名兒,好黑的漢子吶!
他大馬金刀地坐在離櫃檯最近的凳子上,被沈渺看得露出一口大白牙,側過身子來和沈渺攀談說話:“沈娘子喚俺白老三也成。別看俺生得老,俺今年才二十五呢!”
二十五??
沈渺瞪大了眼,她實在不敢說她之前以為他起碼四十……
白老三似乎看出來了,委屈道:“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俺從小就長這樣,小時候長得老,長大了還是這樣老,俺媳婦說了,俺這模樣,一準是投胎的時候臉著地了。”
沈渺低頭忍笑,憋得這揉面的手都在抖。
不能嘲笑客戶,憋住!
沈渺頭一日試營業,只準備了兩種面,一種是老北京炸醬麵,炸醬是提前熬好的,她做了一小缸,做好後便用油紙密封,儲存在灶房涼爽的地窖里,每日舀出來一盆用,可以存儲好幾日。
她是想著今兒剛開業肯定人多事忙,這炸醬麵做起來方便又快又好吃;另一種便是豬骨清湯麵,高湯也是提前一晚上便開始熬的,灶火不熄,徹夜不停熬到早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