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辟雍書院凡經童子試合格者方可入學,之後每旬考核一次,漸漸分出“五舍”來,將學生按照優劣分為甲乙丙丁戌五等,打頭的甲捨生在書院裡是十分令人尊敬的。因為書院裡日後的秀才、舉人、進士,幾乎都是甲捨生出身。
分到甲舍的學子,也由國子監、文韜院的博士、助教,掌教儒家經典。寧奕雖時常逃學打盹,對待學業還沒有對待南熏門的肉餅那樣認真,卻仍舊與謝祁、尚岸同為甲捨生,每回考試都能驚險地吊在甲捨生名錄的最末尾,如今還是同個博士門下學生,又分在同一間學齋居住,因此三人的情分極好。
今日課業已畢,講堂里學子三三兩兩結伴離開,啄飲堂內庖廚已備好晚食,尚岸收拾完書箱,轉頭一看,寧奕還沒睡醒,困得人木木的,謝祁則還手握書卷,捧著方才的策論題,看得入迷。
“謝九,走吧。”尚岸伸了個懶腰,背上書箱,“啄飲堂的廚子膳食本就做得好似豬食,待會涼了更難以下咽了。吃完午食,除了寧奕要去探什麼北城門下新開的獾肉鋪子,我們二人不是與孟三等人約好了要去登高看日落?再不去可來不及了。”
一想起啄飲堂那色香味俱不全的飯菜,尚岸只覺自個這腹部又隱隱作痛了起來,可若不勉強吃幾口,夜裡又要餓得難以入睡。
“來了。”謝祁這才收了書。
尚岸見謝祁努力苦讀的模樣,都覺可惜。謝祁八-九歲上下便過了開封府府尹親自主持的童生試,率先得了能考秀才的資格,不僅是當年辟雍書院童子捨生里的頭名,也算得上當年汴京轟動一時的天才了。如今,他在辟雍書院也一向名列前茅,可惜他運道不行,縱使文采斐然,還是未能通過院試取得秀才功名。
他在心裡數了數,謝祁每回遇上考試,不論大考小考總能出些意外,他記得有一回,他參加院試時竟離譜到他所在的考房塌了……哎。尚岸搖頭嘆息,實在不知該怎麼心疼他才好了。
這廂,原本困得眼皮都用手強撐開的寧奕提到吃食也清醒了過來,一下便蹭到謝祁身旁,小聲問:“謝九啊謝九,你那蛋黃酥可還有?”
寧奕真是萬萬沒想到,他在蘭心書局偶然吃到,大老遠趕去楊柳東巷卻求而不得的蛋黃酥,竟然已經被謝家買去了方子!他那日被那賣餅的小娘子婉拒後,沮喪地回到書院。一路上只覺著心灰意懶、萎靡不振、萬念俱灰,結果剛推開所居住學齋的木門,他便聞到了一股熟悉的蛋黃酥的香味。
而屋子裡,謝祁與尚岸圍桌而坐,桌上有個已經打開的大漆螺鈿繪百果的九格食盒,裡頭便整整齊齊地裝著一顆顆圓滾滾、金燦燦的蛋黃酥!
“寧大,你可回來了。謝九家裡捎來了極好吃的糕點,你不是號稱要走遍天下、還要嘗盡天下美食的麼?這酥點滋味極別致,只怕連你這個汴京美食通也沒嘗過!快來嘗嘗!”
當時,寧奕盯著那一整盒的蛋黃酥都呆住了,連尚岸招呼他的聲音都好似游離在了他的魂魄之外了。之後他一人怒吃了五顆,才算緩解了心裡那求而不得又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十分大起大落的心情。
“其餘都送給博士們了,哪裡還有。”謝祁笑著搖搖頭,“不妨事,回頭讓秋毫回家拿去,如今家裡的廚子已經學會了,他盡得沈娘子親傳,做得一點兒不差。”
寧奕點頭如搗蒜:“一言為定,一言為定啊。”
三人說說笑笑,各自帶上隨侍書童,隨意用了幾口午食,便應了其他學齋同窗的邀請,收拾收拾,預備去附近山野登高。
唯獨寧奕不與他們同行,興沖沖自個從後門走了,要獨去赴美食之會。
宋人總是文藝的,在這個商貿極盛、文氣也極盛的朝代,少年學子們都喜愛在山水間消磨歲月。謝祁與同窗們也是如此,他們準備迤邐在山間竹海中,去看那遙山翠、花下石、水邊亭,幾人敲擊竹子,且行且歌且作文為樂。
不過,走出了書院大門,謝祁望見書院門口、驛道人流如織,才忽然想起來——是了,今兒是書院每年招錄童子之日。他下意識便想起了要來赴考的沈家哥兒。
還有。
他的視線遙遙望了過去。
滿枝繁花似彤雲棲落,映於午間濃日之下,花影搖曳。
樹下亦有佳人。
第36章 野栗雞湯
被沈渺精心復刻的一碗“紅燒面”所饞到的又何止是海哥兒。
今兒負責童子試監考的博士姓姚, 已年過六旬,生得大方臉,滿臉溝壑, 天生一雙斜挑向上的怒目讓他顯得更難相處。他原是國子學祭酒, 卻因當街痛毆朝廷命官被御史彈劾,但官家念在事出有因——那被毆打的朝廷命官與姚博士的孫女兒年前才定了親,誰知那未婚夫卻被人在憐子巷裡遇見了。
宋人狎妓已成風氣,並無人苛責,但與美人如雲、笙歌燕舞的珠簾巷不同, 那“憐子巷”有些特殊——裡頭待客的卻並非女子,而儘是些孌郎。
姚博士得知此事後便當街退了婚, 還將其揪住狠狠打了一頓。
將人兩顆門牙都打斷了。
官家主張兩家和解,但姚博士性情剛烈, 絕不肯與之為伍,挨打那家更不肯私了,於是兩家之事鬧得人盡皆知。姚小娘子整日以淚洗面,都不敢出門了。那被打的人家又四處潑污水、倒打一耙……且當街毆打朝廷命官是事實, 不得不懲治;鬧到最後,人丁稀薄又沒門路的姚博士便稀里糊塗地丟了官、污了名聲,如今從國子監祭酒被貶斥成了個從九品的講學博士。
姚博士的兒女都早逝, 他只剩這麼一個孫女兒,因此貶了便貶了,他安心留在國子監教書, 領著微薄的俸祿餬口——姚博士一家並非汴京人士, 他當祭酒時買下的、與國子監相鄰的三間房屋都還欠著興國寺的債務,這讓驟然中落的姚家已多日未曾嘗過肉滋味了。
為防舞弊,在辟雍書院裡就任的博士們全都放了假, 今兒他便是從國子監被徵調到辟雍書院監考的。不過這童子試監考也不用做什麼,巡查自有廂軍代勞,姚博士只要負責處置那“丙”字號考場的一些緊急事務便行了:比如有人糊塗走錯了考場,得派人開考前送到正確的地方;或是有人考得昏倒,要勾了他的名號,將人抬出去交給他家人;再或是有人舞弊,也要劃掉名額趕出去,日後永不許再考。
但今兒一上午都無事發生,姚博士歪坐在圈椅上,看了會書,批了會學子們的課業,之後便困得頭點地,正要夢會周公,誰知一縷濃香猛地鑽入了他的鼻腔,把他香得打了個激靈,一下便從瞌睡中醒來了。
他從圈椅上坐直了身子,整了整衣冠,又捋了捋花白的鬍子,才裝作不經意般站了起來,詢問一旁值守的廂軍兵丁:“什麼東西這樣香?”
那兵丁正是方才給沈濟送熱水的那個,親眼看到他用熱水泡出一碗鮮美濃郁的湯餅,裡頭有蛋有肉有菜,滿滿一大碗……他回想著“咕咚”地咽了咽唾沫,拱手回答道:“好教姚博士知曉,這香氣來自……那丙排戌列第八十一號,名為沈濟的童子,這是家中與他預備的吃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分到甲舍的學子,也由國子監、文韜院的博士、助教,掌教儒家經典。寧奕雖時常逃學打盹,對待學業還沒有對待南熏門的肉餅那樣認真,卻仍舊與謝祁、尚岸同為甲捨生,每回考試都能驚險地吊在甲捨生名錄的最末尾,如今還是同個博士門下學生,又分在同一間學齋居住,因此三人的情分極好。
今日課業已畢,講堂里學子三三兩兩結伴離開,啄飲堂內庖廚已備好晚食,尚岸收拾完書箱,轉頭一看,寧奕還沒睡醒,困得人木木的,謝祁則還手握書卷,捧著方才的策論題,看得入迷。
“謝九,走吧。”尚岸伸了個懶腰,背上書箱,“啄飲堂的廚子膳食本就做得好似豬食,待會涼了更難以下咽了。吃完午食,除了寧奕要去探什麼北城門下新開的獾肉鋪子,我們二人不是與孟三等人約好了要去登高看日落?再不去可來不及了。”
一想起啄飲堂那色香味俱不全的飯菜,尚岸只覺自個這腹部又隱隱作痛了起來,可若不勉強吃幾口,夜裡又要餓得難以入睡。
“來了。”謝祁這才收了書。
尚岸見謝祁努力苦讀的模樣,都覺可惜。謝祁八-九歲上下便過了開封府府尹親自主持的童生試,率先得了能考秀才的資格,不僅是當年辟雍書院童子捨生里的頭名,也算得上當年汴京轟動一時的天才了。如今,他在辟雍書院也一向名列前茅,可惜他運道不行,縱使文采斐然,還是未能通過院試取得秀才功名。
他在心裡數了數,謝祁每回遇上考試,不論大考小考總能出些意外,他記得有一回,他參加院試時竟離譜到他所在的考房塌了……哎。尚岸搖頭嘆息,實在不知該怎麼心疼他才好了。
這廂,原本困得眼皮都用手強撐開的寧奕提到吃食也清醒了過來,一下便蹭到謝祁身旁,小聲問:“謝九啊謝九,你那蛋黃酥可還有?”
寧奕真是萬萬沒想到,他在蘭心書局偶然吃到,大老遠趕去楊柳東巷卻求而不得的蛋黃酥,竟然已經被謝家買去了方子!他那日被那賣餅的小娘子婉拒後,沮喪地回到書院。一路上只覺著心灰意懶、萎靡不振、萬念俱灰,結果剛推開所居住學齋的木門,他便聞到了一股熟悉的蛋黃酥的香味。
而屋子裡,謝祁與尚岸圍桌而坐,桌上有個已經打開的大漆螺鈿繪百果的九格食盒,裡頭便整整齊齊地裝著一顆顆圓滾滾、金燦燦的蛋黃酥!
“寧大,你可回來了。謝九家裡捎來了極好吃的糕點,你不是號稱要走遍天下、還要嘗盡天下美食的麼?這酥點滋味極別致,只怕連你這個汴京美食通也沒嘗過!快來嘗嘗!”
當時,寧奕盯著那一整盒的蛋黃酥都呆住了,連尚岸招呼他的聲音都好似游離在了他的魂魄之外了。之後他一人怒吃了五顆,才算緩解了心裡那求而不得又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十分大起大落的心情。
“其餘都送給博士們了,哪裡還有。”謝祁笑著搖搖頭,“不妨事,回頭讓秋毫回家拿去,如今家裡的廚子已經學會了,他盡得沈娘子親傳,做得一點兒不差。”
寧奕點頭如搗蒜:“一言為定,一言為定啊。”
三人說說笑笑,各自帶上隨侍書童,隨意用了幾口午食,便應了其他學齋同窗的邀請,收拾收拾,預備去附近山野登高。
唯獨寧奕不與他們同行,興沖沖自個從後門走了,要獨去赴美食之會。
宋人總是文藝的,在這個商貿極盛、文氣也極盛的朝代,少年學子們都喜愛在山水間消磨歲月。謝祁與同窗們也是如此,他們準備迤邐在山間竹海中,去看那遙山翠、花下石、水邊亭,幾人敲擊竹子,且行且歌且作文為樂。
不過,走出了書院大門,謝祁望見書院門口、驛道人流如織,才忽然想起來——是了,今兒是書院每年招錄童子之日。他下意識便想起了要來赴考的沈家哥兒。
還有。
他的視線遙遙望了過去。
滿枝繁花似彤雲棲落,映於午間濃日之下,花影搖曳。
樹下亦有佳人。
第36章 野栗雞湯
被沈渺精心復刻的一碗“紅燒面”所饞到的又何止是海哥兒。
今兒負責童子試監考的博士姓姚, 已年過六旬,生得大方臉,滿臉溝壑, 天生一雙斜挑向上的怒目讓他顯得更難相處。他原是國子學祭酒, 卻因當街痛毆朝廷命官被御史彈劾,但官家念在事出有因——那被毆打的朝廷命官與姚博士的孫女兒年前才定了親,誰知那未婚夫卻被人在憐子巷裡遇見了。
宋人狎妓已成風氣,並無人苛責,但與美人如雲、笙歌燕舞的珠簾巷不同, 那“憐子巷”有些特殊——裡頭待客的卻並非女子,而儘是些孌郎。
姚博士得知此事後便當街退了婚, 還將其揪住狠狠打了一頓。
將人兩顆門牙都打斷了。
官家主張兩家和解,但姚博士性情剛烈, 絕不肯與之為伍,挨打那家更不肯私了,於是兩家之事鬧得人盡皆知。姚小娘子整日以淚洗面,都不敢出門了。那被打的人家又四處潑污水、倒打一耙……且當街毆打朝廷命官是事實, 不得不懲治;鬧到最後,人丁稀薄又沒門路的姚博士便稀里糊塗地丟了官、污了名聲,如今從國子監祭酒被貶斥成了個從九品的講學博士。
姚博士的兒女都早逝, 他只剩這麼一個孫女兒,因此貶了便貶了,他安心留在國子監教書, 領著微薄的俸祿餬口——姚博士一家並非汴京人士, 他當祭酒時買下的、與國子監相鄰的三間房屋都還欠著興國寺的債務,這讓驟然中落的姚家已多日未曾嘗過肉滋味了。
為防舞弊,在辟雍書院裡就任的博士們全都放了假, 今兒他便是從國子監被徵調到辟雍書院監考的。不過這童子試監考也不用做什麼,巡查自有廂軍代勞,姚博士只要負責處置那“丙”字號考場的一些緊急事務便行了:比如有人糊塗走錯了考場,得派人開考前送到正確的地方;或是有人考得昏倒,要勾了他的名號,將人抬出去交給他家人;再或是有人舞弊,也要劃掉名額趕出去,日後永不許再考。
但今兒一上午都無事發生,姚博士歪坐在圈椅上,看了會書,批了會學子們的課業,之後便困得頭點地,正要夢會周公,誰知一縷濃香猛地鑽入了他的鼻腔,把他香得打了個激靈,一下便從瞌睡中醒來了。
他從圈椅上坐直了身子,整了整衣冠,又捋了捋花白的鬍子,才裝作不經意般站了起來,詢問一旁值守的廂軍兵丁:“什麼東西這樣香?”
那兵丁正是方才給沈濟送熱水的那個,親眼看到他用熱水泡出一碗鮮美濃郁的湯餅,裡頭有蛋有肉有菜,滿滿一大碗……他回想著“咕咚”地咽了咽唾沫,拱手回答道:“好教姚博士知曉,這香氣來自……那丙排戌列第八十一號,名為沈濟的童子,這是家中與他預備的吃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