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頁
「老四把人過繼出去了?」
寶音覺得沒什麼,不就是過繼給莊親王,繼承這個親王爵位嗎?
事實上皇帝缺爵位嗎?
肯定是不缺,不過是藉機會將宗室爵位收回來,宗室是靠皇室養,鐵帽子王這種有機會收回來,誰都不會錯過。
按照原定歷史,繼承莊親王爵位的該是十六,只是太上皇在世,雍正帝應該是不好意思將自己弟弟過繼出去,才選了自己最不可能繼承皇位的兒子過繼出去。
這事他們一回京就有人找過來抱怨了。
抱怨什麼?
無非是上一任莊親王沒子嗣,可這一脈胖旁支還在,幾個旁支都眼巴巴瞅著爵位落自己頭上,結果被皇帝橫插一腳。
這事他敷衍過去了,換成他也會這樣做。
這事也就隨口提了一句,今日才回京,見了不少人,兩人都很疲憊,一塊兒用過膳後便休息了。
之後的暢春園安靜下來,因為太上皇下令拒絕外人過來請安。
本來有些騷動的宗室消停下來,原本還指望太上皇做主,現在看是指望不上了。
明擺著太上皇不打算理會,這,這簡直是逆反了人性,誰會這樣放棄手中的權力?
寶音在南洋日子過的也還好,主要是不習慣那邊的潮濕,回到京城後又不習慣這邊的乾燥。
……
暢春園裡的鐘響了,寶音一臉恍惚有些不敢置信。
太上皇走了,在一場平平無奇的午休時走了。
園子裡變得慌亂無章起來,寶音整個人呆坐在椅子上,似乎有些反應不過來。
今年回到京城,不久前還商議著年後去海外一趟,見見幾個孩子,結果他終究是失約了。
寶音說不出是什麼感受,只是很難過,又有些不真實。
早上還一起溜達,互相取笑對方,她惹惱了,沒跟他一起用膳,他竟然就這麼匆忙走了?
「皇額娘?」
雍正帝紅著眼睛行禮。
寶音恍恍惚惚點頭,「是老四啊,你阿瑪……」
雍正帝最難過,前腳送走生母,後腳又送走生父,雙親沒了,讓他有種孤家寡人的感覺。
「請皇額娘保重身體。」
寶音是真難過,相處了一輩子,吵過也鬧過,年輕時嘴硬,可相伴一生,也給予了她安穩,讓她靠了一輩子,這個人就這麼突然走了……
她的心說不出的壓抑,好像一切都失去了顏色。
太上皇的葬禮舉辦的很隆重,陵墓早就選好的。
只是雍正帝從金鑾殿取下了一道遺詔,上面寫了陵墓安葬衣冠冢,停屍孝莊太后身邊,等皇后百年後與她合葬。
他在位期間的皇后是誰還用說嗎?
雍正帝將遺照送到了寶音手裡,寶音知道正大光明匾上除了傳位詔書以外還有一道跟她有關的聖旨。
當年她以為是讓她殉葬的聖旨,現在遺詔拿到手裡,她才認識到自己猜錯了。
他給予了她足夠的安全感,她卻對他有保留,那幾年甚至縱容她在外面四處跑。
一滴滴眼淚情不自禁落下來。
「皇額娘,按照皇考遺詔本應該先安置在安奉殿,葬衣冠冢入地宮,只是……」
雍正帝面露為難,他在民間名聲不太好,有逼死生母,逼迫先帝退位讓賢的惡名,若是讓人知曉他任由皇考靈體放在外面,未入土為安,恐怕名聲更加難聽。
寶音恍恍惚惚回憶起,先帝曾經提過,等死後在草原選塊地方,埋葬後讓馬踏平,永遠無法找到他們的埋葬之所,生前給不了她想要的婚姻,死後只他們兩個人。
可這些寶音並不稀罕,死了就死了,誰還願意守著他的屍體當成寶?
他以為的浪漫,在寶音眼裡不值一提。
若真有什麼來生,她希望不要再遇見他。
「讓太上皇入葬地宮,先入土為安吧。」
她拒絕未來和他同葬,她更希望獨自安好,一個人清靜。
雍正帝是個爹寶,對於先帝的遺詔顯然不敢陽奉陰違,最終還是選擇先以先帝龍袍代替屍身入葬地宮,靈體安放在孝莊太后身邊。
正好孝莊太后還未下葬,地宮還在修建中。
這些都瞞著寶音,當然她對外界都失去了興趣,國喪期間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只覺得情感被帶走了一部分。
她想著應該是相處了大半輩子,習慣了對方的存在,園子裡他的身影似乎無處不在。
走到哪兒,都是他留下的痕跡。
時光真是可怕,習慣了一個人存在,再突然剝離,竟然有一種深入靈魂的痛楚。
第366章
紫禁城內, 雍正帝忙中抽閒,接見了皇后。
自打接手皇位後,雍正帝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朝政上, 對後宮投入的心思少了,當然也有人到中年,沒年輕時的那股衝勁了。
他跟皇后年輕那會兒是情投意合, 這些年過來,多少是有些摩擦吵鬧,可誰家不是這樣過日子?
步入中年, 兩人倒是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
皇后來養心殿是為一件事。
「皇額娘看著鬱鬱寡歡, 臣妾是想請皇上拿個主意,是否請皇額娘回宮?」
宮裡孩子多, 皇后想著或許讓孩子們多陪陪皇太后會轉移注意力。
雍正帝捏著眉頭, 「宮裡亂糟糟的, 皇額娘若是回宮怕是更加心煩, 再說你不了解皇額娘, 她必然是不願意進宮,算了, 這事你不用管, 朕派人去問問。」
皇后點頭, 就看著雍正帝喚了人去暢春園。
暢春園內, 寶音放下了筷子, 她吃的不多,淺嘗後就吩咐人把膳食撤下去。
倒不是沒胃口,只是不餓而已。
暢春園失去了男主人,好像跟著失去了活力,明明景色沒怎麼變過。
寶音走了一小段才意識到不是景色變了, 是身邊伺候的人明顯不知所措,失去了那個支柱。
其實人總有一死,寶音自己看的開,先帝比原歷史多活了六年,七十古來稀,這個歲數走,也早有預料。
他身體從晚年開始便不大好,做過好幾場手術,去南邊也是想帶他避開北方的嚴寒,寒冷的氣候對於老人來說本就是一道難過的鬼門關,過去了等於多活一年,過不去也是常有。
這點寶音很清楚,曾經放學回老家,多少人家裡新年裡辦白事。
沒想到這次回來就面臨分別。
嘆息後,寶音回到了住處,園子裡燒香的氣息很濃,不少太妃念經算是送先帝一程。
身邊的女官走進了屋子,「啟稟皇太后,皇上那邊派人過來……」
寶音正盯著窗外芭蕉,隨意點頭,「喊進來吧。」
來人進來後先行禮,然後說了來意。
寶音搖搖頭,「不去宮中,哀家留在這裡和太妃們作伴,讓皇上不用記掛哀家。」
園子裡還住著不少人,德太妃走了,宜太妃還在,之前被老五借了出去,最近因給先帝哭喪又搬了過來,如今就住在園子裡。
寶音這邊也不算太冷清。
她也不是很傷心,很明白現在只是戒斷反應,時間會沖淡一切。
宮裡的來人去回話了,到了傍晚,宮裡送了不少東西過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寶音覺得沒什麼,不就是過繼給莊親王,繼承這個親王爵位嗎?
事實上皇帝缺爵位嗎?
肯定是不缺,不過是藉機會將宗室爵位收回來,宗室是靠皇室養,鐵帽子王這種有機會收回來,誰都不會錯過。
按照原定歷史,繼承莊親王爵位的該是十六,只是太上皇在世,雍正帝應該是不好意思將自己弟弟過繼出去,才選了自己最不可能繼承皇位的兒子過繼出去。
這事他們一回京就有人找過來抱怨了。
抱怨什麼?
無非是上一任莊親王沒子嗣,可這一脈胖旁支還在,幾個旁支都眼巴巴瞅著爵位落自己頭上,結果被皇帝橫插一腳。
這事他敷衍過去了,換成他也會這樣做。
這事也就隨口提了一句,今日才回京,見了不少人,兩人都很疲憊,一塊兒用過膳後便休息了。
之後的暢春園安靜下來,因為太上皇下令拒絕外人過來請安。
本來有些騷動的宗室消停下來,原本還指望太上皇做主,現在看是指望不上了。
明擺著太上皇不打算理會,這,這簡直是逆反了人性,誰會這樣放棄手中的權力?
寶音在南洋日子過的也還好,主要是不習慣那邊的潮濕,回到京城後又不習慣這邊的乾燥。
……
暢春園裡的鐘響了,寶音一臉恍惚有些不敢置信。
太上皇走了,在一場平平無奇的午休時走了。
園子裡變得慌亂無章起來,寶音整個人呆坐在椅子上,似乎有些反應不過來。
今年回到京城,不久前還商議著年後去海外一趟,見見幾個孩子,結果他終究是失約了。
寶音說不出是什麼感受,只是很難過,又有些不真實。
早上還一起溜達,互相取笑對方,她惹惱了,沒跟他一起用膳,他竟然就這麼匆忙走了?
「皇額娘?」
雍正帝紅著眼睛行禮。
寶音恍恍惚惚點頭,「是老四啊,你阿瑪……」
雍正帝最難過,前腳送走生母,後腳又送走生父,雙親沒了,讓他有種孤家寡人的感覺。
「請皇額娘保重身體。」
寶音是真難過,相處了一輩子,吵過也鬧過,年輕時嘴硬,可相伴一生,也給予了她安穩,讓她靠了一輩子,這個人就這麼突然走了……
她的心說不出的壓抑,好像一切都失去了顏色。
太上皇的葬禮舉辦的很隆重,陵墓早就選好的。
只是雍正帝從金鑾殿取下了一道遺詔,上面寫了陵墓安葬衣冠冢,停屍孝莊太后身邊,等皇后百年後與她合葬。
他在位期間的皇后是誰還用說嗎?
雍正帝將遺照送到了寶音手裡,寶音知道正大光明匾上除了傳位詔書以外還有一道跟她有關的聖旨。
當年她以為是讓她殉葬的聖旨,現在遺詔拿到手裡,她才認識到自己猜錯了。
他給予了她足夠的安全感,她卻對他有保留,那幾年甚至縱容她在外面四處跑。
一滴滴眼淚情不自禁落下來。
「皇額娘,按照皇考遺詔本應該先安置在安奉殿,葬衣冠冢入地宮,只是……」
雍正帝面露為難,他在民間名聲不太好,有逼死生母,逼迫先帝退位讓賢的惡名,若是讓人知曉他任由皇考靈體放在外面,未入土為安,恐怕名聲更加難聽。
寶音恍恍惚惚回憶起,先帝曾經提過,等死後在草原選塊地方,埋葬後讓馬踏平,永遠無法找到他們的埋葬之所,生前給不了她想要的婚姻,死後只他們兩個人。
可這些寶音並不稀罕,死了就死了,誰還願意守著他的屍體當成寶?
他以為的浪漫,在寶音眼裡不值一提。
若真有什麼來生,她希望不要再遇見他。
「讓太上皇入葬地宮,先入土為安吧。」
她拒絕未來和他同葬,她更希望獨自安好,一個人清靜。
雍正帝是個爹寶,對於先帝的遺詔顯然不敢陽奉陰違,最終還是選擇先以先帝龍袍代替屍身入葬地宮,靈體安放在孝莊太后身邊。
正好孝莊太后還未下葬,地宮還在修建中。
這些都瞞著寶音,當然她對外界都失去了興趣,國喪期間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只覺得情感被帶走了一部分。
她想著應該是相處了大半輩子,習慣了對方的存在,園子裡他的身影似乎無處不在。
走到哪兒,都是他留下的痕跡。
時光真是可怕,習慣了一個人存在,再突然剝離,竟然有一種深入靈魂的痛楚。
第366章
紫禁城內, 雍正帝忙中抽閒,接見了皇后。
自打接手皇位後,雍正帝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朝政上, 對後宮投入的心思少了,當然也有人到中年,沒年輕時的那股衝勁了。
他跟皇后年輕那會兒是情投意合, 這些年過來,多少是有些摩擦吵鬧,可誰家不是這樣過日子?
步入中年, 兩人倒是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模式。
皇后來養心殿是為一件事。
「皇額娘看著鬱鬱寡歡, 臣妾是想請皇上拿個主意,是否請皇額娘回宮?」
宮裡孩子多, 皇后想著或許讓孩子們多陪陪皇太后會轉移注意力。
雍正帝捏著眉頭, 「宮裡亂糟糟的, 皇額娘若是回宮怕是更加心煩, 再說你不了解皇額娘, 她必然是不願意進宮,算了, 這事你不用管, 朕派人去問問。」
皇后點頭, 就看著雍正帝喚了人去暢春園。
暢春園內, 寶音放下了筷子, 她吃的不多,淺嘗後就吩咐人把膳食撤下去。
倒不是沒胃口,只是不餓而已。
暢春園失去了男主人,好像跟著失去了活力,明明景色沒怎麼變過。
寶音走了一小段才意識到不是景色變了, 是身邊伺候的人明顯不知所措,失去了那個支柱。
其實人總有一死,寶音自己看的開,先帝比原歷史多活了六年,七十古來稀,這個歲數走,也早有預料。
他身體從晚年開始便不大好,做過好幾場手術,去南邊也是想帶他避開北方的嚴寒,寒冷的氣候對於老人來說本就是一道難過的鬼門關,過去了等於多活一年,過不去也是常有。
這點寶音很清楚,曾經放學回老家,多少人家裡新年裡辦白事。
沒想到這次回來就面臨分別。
嘆息後,寶音回到了住處,園子裡燒香的氣息很濃,不少太妃念經算是送先帝一程。
身邊的女官走進了屋子,「啟稟皇太后,皇上那邊派人過來……」
寶音正盯著窗外芭蕉,隨意點頭,「喊進來吧。」
來人進來後先行禮,然後說了來意。
寶音搖搖頭,「不去宮中,哀家留在這裡和太妃們作伴,讓皇上不用記掛哀家。」
園子裡還住著不少人,德太妃走了,宜太妃還在,之前被老五借了出去,最近因給先帝哭喪又搬了過來,如今就住在園子裡。
寶音這邊也不算太冷清。
她也不是很傷心,很明白現在只是戒斷反應,時間會沖淡一切。
宮裡的來人去回話了,到了傍晚,宮裡送了不少東西過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