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住了半年,新帝已經熟悉朝政,只是官員是老臣,還有些倚老賣老,給皇帝製造一些障礙。

  六月份,幾位出海的皇子歸來,十四皇子更是一回京就跑到了園子裡,至於什麼進宮拜見新帝這種事,完全當不存在。

  新帝也很快過來。

  屋內是十四皇子的哭訴聲,寶音站在外面,看到了匆匆進門的新帝。

  新帝腳步慢下來,寶音沖他使了眼神往外走,新帝自是跟上。

  寶音詢問了幾句朝中的情況。

  新帝慢慢說了,還說了難處。

  寶音點頭,「太上皇一向優待老人,這些年熟悉的面孔一個個消失,他難免對這些人寬容了些。」

  說著她沉思片刻,「下半年我和太上皇準備去周邊玩玩,遠離京城一段時間。」

  新帝一聽,頗為震驚,「您二位要出遠門?」

  似乎奇怪都花甲老人了怎麼還想著往外跑。

  寶音點頭,隨手摘下一朵花,「趁著還能出去走動四處看看,總不能連大好河山都沒見過。」

  新帝眼神怪異,寶音笑道:「是你汗阿瑪主動提出來的。」

  新帝神情立馬變了,臉上多出了動容。

  寶音拍了拍他肩膀,「好好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也不用擔心我和你父皇,我們也就四處逛逛,餘生的這點光陰總不能全耗在京城這個小地方。」

  不大一會兒十四從屋內衝出來了,出來後看到寶音和新帝,步伐變慢走過來行禮。

  「拜見太上皇后,拜見皇上。」

  寶音點頭,語氣很親近,「十四回來了,路上可遇見好玩的事?」

  十四皇子低頭,「看了不一樣的人和景,皇額娘,請原諒兒臣先行告退,兒臣想去探望一下額娘。」

  寶音笑著點頭,「快去吧,你額娘盼著你回來,往後你們兄弟要同心協力。」

  十四皇子低著頭退下。

  寶音看了一眼沒作聲的新帝,然後領著他回去。

  屋內太上皇臉色頗為複雜,見兩人進來很快收斂了神色,「老四過來了。」

  新帝一開口就是為十四道歉。

  太上皇擺手,「那小子我不比你了解,行了,你要是沒事就回宮吧,沒事也別過來打擾我們。」

  新帝見狀退下了。

  屋內平靜下來。

  [十四鬧了?]

  自家老子趁著自己不在家偷偷把家分了,十四會鬧大致都能預料到。

  太上皇冷哼一聲,「隨他鬧去,十四是老四親弟弟,總不能虧待他。」

  寶音也沒有多問這件事,事情已經成定局,十四再鬧又能怎麼樣?又不是小孩分糖果,鬧一鬧就能推大人的分配不公。

  「不是說去山東嗎?先去泰山逛逛?」

  她可是知道皇帝跑過泰山都是在周邊走走,可沒有上去。

  眼下卸去了皇帝那層身份,自然不需要顧及那麼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雖然不容易也沒那麼簡單。

  皇帝起先嫌熱不願意出門,不過在十四當眾下了新帝面子,鬧了幾場後意識到自己在京城就是十四他們最硬的靠山,思索後答應了寶音的提議。

  老夫妻二人領著五十多個人坐著汽車離開了京城。

  第一站是唐山。

  唐山這地方對於他來說不同尋常,這裡埋著他的皇祖母、父母和嫡母。

  第一站祭拜親人,或許是擔心日後沒有機會再過來,一行人在這裡停留了三天。

  三天後才啟程前往泰山。

  大清通往各個省的官道都修了水泥路,一部分是朝廷朝政撥款,一部分是地方稅款,當然這些款項是不夠修起這麼大的交通路線,所以每個出入口都有收費的地方,官道的收費用來償還從銀行的貸款和本金。

  還有一些省的道路有地方富商參與,就是按照資金投入來享受道路分紅,一般來說只要王朝不滅,這個錢就能源源不斷收下去。

  這樣的工程還有許多,都是將一些士紳跟國家工程強行綁定。

  這個政策目前看不出來後果,如是大清滅了,好歹這些工程還能夠留下,當然兩百年後這些工程能剩下多少就不知道了,最起碼遍地的水庫可以留下。

  這兩年興建起了修水庫建發電站,再將電賣給朝廷。

  水庫是庫庫的修,看不出來好壞,不過北方也確實緩解了用水困難。

  南水北調工程是屬於新帝的政績,他要是能幹成就干,幹不了之後的國力也沒辦法支持。

  寶音自己的財產全都儲存起來有自己的打算。

  她也沒有幾次推進科技的想法,留點基礎,超越國外一百年就足夠了,往後她也管不了,能推進就推進,推進不了,自有人推翻這個王朝。

  官道走起來還算順暢,汽車開起來開開停停,再避讓別的車,不算慢也不算很快。

  到了泰山,一行人入住酒店。

  如今名山大川附近都開始開發旅遊,大部分人窮,總有富人存在,這些人總是要拉出來消費,不消費哪有稅,財富如何流動起來?

  泰山這地方也修整過,一些崎嶇的山道都改造過,難走山道也安裝了水泥鋼筋欄杆。

  在泰山他們就跟尋常遊客一樣,走走停停,看看某處風景,也自有人幫他們拍照。

  山上住了一個月,皇帝留下了不少詩,然後心滿意足前往下一個地方。

  看完山後自然是要看海,嘗試過趕海後,坐著遊輪海上衝浪海釣,海邊住了半個月趕上了颱風,真是世界末日一般,看著外面的黑雲,和狂嘯的大風,留詩三首。

  寶音不愛看他的詩,一來是欣賞不來,二來嘛,現代人看到詩就反射性想做閱讀理解,腦殼子疼。

  颱風過後,城池一片狼藉,百姓見慣不怪的走出來收拾殘局。

  倒塌的樹木攔路,經過三四日才清理乾淨。

  獲得是大海變化太過無常,內陸的人很難不產生畏懼,這次之後他們行程轉向內陸,沿著黃河往洛陽方向走。

  一來是他想看看如今的黃河水道,黃河他修了半生,好歹看看如今狀況如何。

  黃河兩岸都種了樹,河南本就是平原,一望無際的平原,到河岸邊還是有大量農田。

  兩人看了都不由皺眉,黃河水流湍急會衝掉河邊的泥土,貼著黃河種地是方便,可田地是沒辦法固土,按照當初制定的政策,沿河岸一里內是需要造林,不允許開墾良田。

  這就是違反了當初制定的政策。

  寶音本來是想找人問罪,被他攔住了,「傳訊給老四,讓他處理吧。」

  察覺到當初制定的政策出現了變故,他們在周邊停留了兩人,又繼續往上遊走。

  之後發現的狀況都發送電報傳達進京。

  抵達開封也沒見消息傳來,不過寶音還是收到消息,新帝派了欽差私自調查。

  這種地方糊弄中央的事哪怕後世都沒少了,那樣信息發達的時代,不還地方在山上鋪假草皮來糊弄衛星,還有人在地里種白菜來騙取農業補償。

  這些是平民百姓能趕出來的嗎?

  許多農業補助,百姓連聽都沒聽過更不要說申請了。

  許多補貼,怕是一下來,就被有心人提前給申請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