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姚震虎這個年紀還只是個百戶,主要吃虧在他的脾氣上,其武藝還是可以的,四個子侄從小跟他學基本功,又在京城的武學師從名師,自然比地方武學的學子有優勢。
姚黃給剛從外面回來的惠王爺倒了一碗茶。
看著惠王爺身上的蟒袍,姚黃美滋滋地憧憬起來:「要是我的四個哥哥都能考上武進士,我的娘家一下子就能多四個武官,雖然還得慢慢升遷,但也算得上一個小小將門,旁人再議論惠王妃的家世時,便談不上太寒酸?」
康王的前王妃是國公府貴女,慶王的王妃直接是長公主府的郡主,只有惠王爺娶了個小戶王妃。
姚黃並不以自己的出身為恥,畢竟選秀也是皇家非要點她去選的,不是她上趕著非要參選,但姚黃一直都覺得,惠王爺當初選她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因為腿廢了自己都死人一樣,所以也懶得去計較王妃的家世。
如今惠王爺活過來了,重新當差了,或許會在外面聽到什麼比較幾位王妃家世的閒言碎語。
趙璲看著王妃眼中撿了銀子似的笑意,道:「我從未覺得你家世寒酸,你也不必介懷外人如何議論。」
姚黃一怔。
惠王爺垂眸,端起茶碗若無其事地淺嘗起來。
姚黃笑了,等惠王爺喝完,她繞過來坐到惠王爺的腿上,抱著他的脖子道:「王爺不介意就好,我這裡你放心,心寬體胖說的就是我。」
趙璲:「……」
王妃是用了心寬體胖的正解,還是故意曲解來自嘲?後者的話,他該說些什麼嗎?
過了兩日,通過武試的武舉人們進了禮部的貢院,開始文試。
文試持續一日,黃昏眾人便神色各異地出來了。
姚黃回了一趟娘家,問哥哥有沒有把握,姚麟摸摸腦袋,再沒了之前的胸有成竹。
四月初六,武科舉的文試發榜,一共九十八人上榜。
李廷望的名字依然高掛榜首,姚黃的四個哥哥,大表哥羅鯤排在第十,二表哥羅鵬排在三十七,三表哥羅澤排在五十六,親哥姚麟排在八十三。
這九十八人還要參加殿試,但殿試只是要評分三甲進士,也就是說,姚麟四個的武進士已經拿到手了!
姚黃一高興,晌午在望仙樓吃席時,答應四個哥哥可以敞開了喝他家的烈酒。
工部。
尚書大人嚴綸很清楚惠王爺有四個親表大舅子參加了今科的武春闈,得知四人都榜上有名,嚴綸特意叫人謄抄一份榜單,笑眯眯地送到惠王爺面前道喜。
坐在輪椅上的惠王爺,一眼就看到了排在榜首的那個名字。
作者有話說:
姚黃:我的四個哥哥【小丑】【小丑】【小丑】
哥哥們:【委屈】【委屈】【委屈】【委屈】
第116章
去年趙璲在工部只看卷宗,自己能掌握進度,所以每日都會提前兩刻鐘下值,如今正式參與公務了,說不定哪個官員會在下值前臨時過來找他,趙璲不再早退,公務清閒他準時下值,公務繁忙他也會像其他官員一樣延遲一段時間,沒個定數。
酉時一刻,趙璲整理好書桌,換到外出用的四輪金絲楠輪椅上,剛要喚青靄進來推他,就聽青靄、飛泉齊聲道:「見過大殿下、三殿下。」
單獨一個王爺出現,宮人與官員們習慣用「王爺」稱呼對方,一旦王爺多了,用「某殿下」會更方便區分。
慶王:「二哥還在忙?」
趙璲及時開口:「青靄。」
青靄立即進來推人了。
慶王第一次來二哥的公房,站在門口朝裡面掃了一眼,外間的書房就夠寬敞了,裡面竟然還有個門,從南面的一排窗戶猜測,裡間應該也挺寬敞的,據說二哥從不用工部的恭房,可見自己在裡頭弄了個淨房。
慶王有些羨慕。
別看他跟大哥的王府修得寬敞氣派,包括那些高官們在家裡也都有自己的淨房,到了官署大家都一樣,大小官員都得去兩間公用的恭房解決,頂多小太監們收拾得勤快一些,底下的小官們再懂事地讓出幾個恭桶專給王爺、尚書們用。
慶王每日當差最煩躁的時候,就是去解手的那幾次。
羨慕歸羨慕,看看二哥坐著的輪椅,慶王還不至於傻到去找父皇也給他批間單獨的公房。
趙璲就像沒察覺慶王的視線一樣,問:「可是出了何事?」
康王笑道:「武試榜上二弟妹家裡四個兄長同時題名,這樁美談已經在各部傳開了,我與三弟一來向二弟道喜,二來跟二弟討杯喜酒。」
二弟妹娘家家世不顯,最初並沒有人太關注姚麟四兄弟的事,直到武舉文試發榜,上面三個姓羅的,其中羅鯤、羅鵬一看就是親兄弟,有人好奇地一問,才知道羅鯤、羅鵬、羅澤是一家人,再查查,這三人竟還是同在榜上的惠王妃親兄的表兄弟!
一屆四個表兄弟同上榜,放在哪朝都是一樁值得傳揚的美談。
二王為此事來道喜,趙璲確實該做回東,道:「那就去我府上?」
康王、慶王都道好。
來到宮外,惠王府的車夫已經將馬車趕過來了,等著接自家王爺,馬車旁邊,康王府、慶王府的侍衛分別牽著一匹駿馬。
天氣一暖,春風融融,康王、慶王都改成騎馬往返皇宮與府邸了。
平時三兄弟各走各的,很少碰上,如今聚到一塊兒,坐馬車的惠王就顯得特別起來。
慶王體貼地道:「咱們三兄弟難得有空一起吃席,我跟大哥都陪二哥坐車吧。」
說著,他揮手讓兩個侍衛將駿馬牽到一邊去。
趙璲默許了慶王的提議。
既然都要上車,康王、慶王便一前一後地將惠王推上了馬車,飛泉站在旁邊,用目光詢問自家王爺,趙璲遞了他一個不必多話的眼色。
飛泉便從外面關上了門板,低聲囑咐車夫穩些趕路。
惠王府的馬車主位拆了坐榻,兩邊一邊擺著矮櫥,一邊是側位。
惠王爺的輪椅自然要占主位,康王、慶王這兩個都有八尺多高的健壯兄弟只好並排擠在了側位上。
康王瞅瞅沒有主動開口跡象的二弟,再看看又在打量馬車內部的三弟,率先打破了沉默,夸二弟妹的娘家人才濟濟,四兄弟全是二十左右的年紀,未來可期。
趙璲替王妃謙虛道:「大哥過獎了,考上武進士只說明他們有了為朝廷效力的資格,後面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慶王:「二哥在兵部、軍營都待過,是不是已經想好給他們四兄弟舉薦什麼官職了?」
趙璲:「武進士授官由父皇與兵部商議,我不會幹涉。」
慶王打趣道:「就怕官低了,二嫂埋怨你。」
趙璲沒接這話,一如以前他也不會理會類似的玩笑。
車夫知道惠王爺的輪椅沒有固定,將車趕得很穩,然而再穩車身都會晃動,康王注意到了,悄悄將右腳伸到二弟的一個金料大輪前,用力抵住輪子,這樣輪椅就卡在後面的車板與他的右腳中間,動彈不得。
慶王沒往底下看,一邊搖著摺扇一邊聊起後日的武科殿試,羅鯤文試能排前十,殿試發揮好了,或許能點個武探花。二嫂那樣的美貌,文試監考時慶王雖然沒有特別留意哪個是羅鯤,卻料想羅鯤四兄弟長得應該都很俊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姚黃給剛從外面回來的惠王爺倒了一碗茶。
看著惠王爺身上的蟒袍,姚黃美滋滋地憧憬起來:「要是我的四個哥哥都能考上武進士,我的娘家一下子就能多四個武官,雖然還得慢慢升遷,但也算得上一個小小將門,旁人再議論惠王妃的家世時,便談不上太寒酸?」
康王的前王妃是國公府貴女,慶王的王妃直接是長公主府的郡主,只有惠王爺娶了個小戶王妃。
姚黃並不以自己的出身為恥,畢竟選秀也是皇家非要點她去選的,不是她上趕著非要參選,但姚黃一直都覺得,惠王爺當初選她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因為腿廢了自己都死人一樣,所以也懶得去計較王妃的家世。
如今惠王爺活過來了,重新當差了,或許會在外面聽到什麼比較幾位王妃家世的閒言碎語。
趙璲看著王妃眼中撿了銀子似的笑意,道:「我從未覺得你家世寒酸,你也不必介懷外人如何議論。」
姚黃一怔。
惠王爺垂眸,端起茶碗若無其事地淺嘗起來。
姚黃笑了,等惠王爺喝完,她繞過來坐到惠王爺的腿上,抱著他的脖子道:「王爺不介意就好,我這裡你放心,心寬體胖說的就是我。」
趙璲:「……」
王妃是用了心寬體胖的正解,還是故意曲解來自嘲?後者的話,他該說些什麼嗎?
過了兩日,通過武試的武舉人們進了禮部的貢院,開始文試。
文試持續一日,黃昏眾人便神色各異地出來了。
姚黃回了一趟娘家,問哥哥有沒有把握,姚麟摸摸腦袋,再沒了之前的胸有成竹。
四月初六,武科舉的文試發榜,一共九十八人上榜。
李廷望的名字依然高掛榜首,姚黃的四個哥哥,大表哥羅鯤排在第十,二表哥羅鵬排在三十七,三表哥羅澤排在五十六,親哥姚麟排在八十三。
這九十八人還要參加殿試,但殿試只是要評分三甲進士,也就是說,姚麟四個的武進士已經拿到手了!
姚黃一高興,晌午在望仙樓吃席時,答應四個哥哥可以敞開了喝他家的烈酒。
工部。
尚書大人嚴綸很清楚惠王爺有四個親表大舅子參加了今科的武春闈,得知四人都榜上有名,嚴綸特意叫人謄抄一份榜單,笑眯眯地送到惠王爺面前道喜。
坐在輪椅上的惠王爺,一眼就看到了排在榜首的那個名字。
作者有話說:
姚黃:我的四個哥哥【小丑】【小丑】【小丑】
哥哥們:【委屈】【委屈】【委屈】【委屈】
第116章
去年趙璲在工部只看卷宗,自己能掌握進度,所以每日都會提前兩刻鐘下值,如今正式參與公務了,說不定哪個官員會在下值前臨時過來找他,趙璲不再早退,公務清閒他準時下值,公務繁忙他也會像其他官員一樣延遲一段時間,沒個定數。
酉時一刻,趙璲整理好書桌,換到外出用的四輪金絲楠輪椅上,剛要喚青靄進來推他,就聽青靄、飛泉齊聲道:「見過大殿下、三殿下。」
單獨一個王爺出現,宮人與官員們習慣用「王爺」稱呼對方,一旦王爺多了,用「某殿下」會更方便區分。
慶王:「二哥還在忙?」
趙璲及時開口:「青靄。」
青靄立即進來推人了。
慶王第一次來二哥的公房,站在門口朝裡面掃了一眼,外間的書房就夠寬敞了,裡面竟然還有個門,從南面的一排窗戶猜測,裡間應該也挺寬敞的,據說二哥從不用工部的恭房,可見自己在裡頭弄了個淨房。
慶王有些羨慕。
別看他跟大哥的王府修得寬敞氣派,包括那些高官們在家裡也都有自己的淨房,到了官署大家都一樣,大小官員都得去兩間公用的恭房解決,頂多小太監們收拾得勤快一些,底下的小官們再懂事地讓出幾個恭桶專給王爺、尚書們用。
慶王每日當差最煩躁的時候,就是去解手的那幾次。
羨慕歸羨慕,看看二哥坐著的輪椅,慶王還不至於傻到去找父皇也給他批間單獨的公房。
趙璲就像沒察覺慶王的視線一樣,問:「可是出了何事?」
康王笑道:「武試榜上二弟妹家裡四個兄長同時題名,這樁美談已經在各部傳開了,我與三弟一來向二弟道喜,二來跟二弟討杯喜酒。」
二弟妹娘家家世不顯,最初並沒有人太關注姚麟四兄弟的事,直到武舉文試發榜,上面三個姓羅的,其中羅鯤、羅鵬一看就是親兄弟,有人好奇地一問,才知道羅鯤、羅鵬、羅澤是一家人,再查查,這三人竟還是同在榜上的惠王妃親兄的表兄弟!
一屆四個表兄弟同上榜,放在哪朝都是一樁值得傳揚的美談。
二王為此事來道喜,趙璲確實該做回東,道:「那就去我府上?」
康王、慶王都道好。
來到宮外,惠王府的車夫已經將馬車趕過來了,等著接自家王爺,馬車旁邊,康王府、慶王府的侍衛分別牽著一匹駿馬。
天氣一暖,春風融融,康王、慶王都改成騎馬往返皇宮與府邸了。
平時三兄弟各走各的,很少碰上,如今聚到一塊兒,坐馬車的惠王就顯得特別起來。
慶王體貼地道:「咱們三兄弟難得有空一起吃席,我跟大哥都陪二哥坐車吧。」
說著,他揮手讓兩個侍衛將駿馬牽到一邊去。
趙璲默許了慶王的提議。
既然都要上車,康王、慶王便一前一後地將惠王推上了馬車,飛泉站在旁邊,用目光詢問自家王爺,趙璲遞了他一個不必多話的眼色。
飛泉便從外面關上了門板,低聲囑咐車夫穩些趕路。
惠王府的馬車主位拆了坐榻,兩邊一邊擺著矮櫥,一邊是側位。
惠王爺的輪椅自然要占主位,康王、慶王這兩個都有八尺多高的健壯兄弟只好並排擠在了側位上。
康王瞅瞅沒有主動開口跡象的二弟,再看看又在打量馬車內部的三弟,率先打破了沉默,夸二弟妹的娘家人才濟濟,四兄弟全是二十左右的年紀,未來可期。
趙璲替王妃謙虛道:「大哥過獎了,考上武進士只說明他們有了為朝廷效力的資格,後面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慶王:「二哥在兵部、軍營都待過,是不是已經想好給他們四兄弟舉薦什麼官職了?」
趙璲:「武進士授官由父皇與兵部商議,我不會幹涉。」
慶王打趣道:「就怕官低了,二嫂埋怨你。」
趙璲沒接這話,一如以前他也不會理會類似的玩笑。
車夫知道惠王爺的輪椅沒有固定,將車趕得很穩,然而再穩車身都會晃動,康王注意到了,悄悄將右腳伸到二弟的一個金料大輪前,用力抵住輪子,這樣輪椅就卡在後面的車板與他的右腳中間,動彈不得。
慶王沒往底下看,一邊搖著摺扇一邊聊起後日的武科殿試,羅鯤文試能排前十,殿試發揮好了,或許能點個武探花。二嫂那樣的美貌,文試監考時慶王雖然沒有特別留意哪個是羅鯤,卻料想羅鯤四兄弟長得應該都很俊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