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那男人猶豫了一下,但終究抵不過討賞的心,道:「那是……呃……我們白塔村的傳統……我們村有一座塔,曾有仙人指點,要放一口棺木在塔頂,每過十年,便將塔頂棺木抬下來。焚燒乾淨。」
「!」連一向遲鈍的楊思南都在這一瞬間明白了過來,心中暗叫不好。
可如今,他已沒有機會捂上男人的嘴,將人拖出去了。
趙珩朝著男人上前一步,聲音已不再顫抖,卻顯得更為冷漠:「你接著說。」
「今年正月初五,正值那口棺木在塔上十年。於是我們一群舉辦祭祀的鄉紳,便照舊將棺木抬下塔來。依照先人,生火祭天。眼見祭祀就要完成。突然天邊來了一團紅雲,只見棺木中發出一道金光!這柄劍便橫空出世!這真正是史無前例的吉兆啊!」
趙珩又上前一步,他走到跪在地上的男人跟前,伸手取了男人高舉的短劍。
劍柄劍鞘都被精心擦拭過,只有縫隙間仍依稀見烈火焚燒的痕跡。
他的手越握越緊,那顆綠柱石好似龍的眼睛,竟在他越來越用力時,濺落了一滴晶瑩的淚。
這時候,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輕輕覆在他握劍的手上,顏知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我和你一起。]
像分別前的那天一樣,他說:
[解決了他們……趙珩,我帶你一起走。]
「好。」
趙珩道。
他重新看向男人:「你們舉辦祭祀的鄉紳都有誰,朕有重賞。」
男人大喜,忙道出一串家族名來,還不忘介紹,都是白塔村附近的鄉紳,大家都聚在白塔村祠堂等候吉兆再臨。
其實哪裡是等什麼吉兆再臨,只不過男人負責來雍京討賞,那群人怕被他一家占了便宜,約好了每日在祠堂候著,一同等待天子恩賞。
趙珩一字一字的記下,他這輩子沒有那麼認真的記過名字。
李中有,鄭景茂,鄧福成,黃全興……他將這些人名,一字一字的銘刻在心裏面。
等到男人再說不出名字來,趙珩彎腰問他:「就這些了?」
摻雜著銀絲的長髮自肩頭滑落,低垂的眉眼溫柔似水,如此近距離的見到真龍容顏,叫男人喜不自勝:「回陛下,這就是全部了!」
話音剛落,「錚」得一聲,那柄沉寂多年的短劍寒芒再次出鞘,一道血濺在丹陛石的龍首之上。
丹陛石上,祥雲繚繞中,五爪金龍嘴角一道朱紅,看上去竟好像咳出了一口血來。
男人倒在地上,屍體剛滾下幾級石階,被楊思南一腳踩住。
楊思南臉色鐵青,按著刀看了一眼趙珩身後,甘泉宮的那些宮人從未見過趙珩暴戾一面,早已嚇得魂飛魄散。
「處理掉他。」
趙珩將血甩干,短劍插回劍鞘,轉身回寢殿更衣去了。
半刻鐘後,他一襲黑衣勁裝,騎著一匹黑馬衝出了宮門,如離弦的箭一般離開了雍城。
第129章 轉生塔
十年過去,白塔村依舊是那個民舍依山而建,山清水美,田地富饒的小山村。
民房背後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座小小的五重塔,十年前那一夜,大雪彌天,未能看清。如今正午,趙珩在疾奔的馬背上看,是灰撲撲的白色。
甫一進村,已有村民在村口張望,見馬飾華貴,還未問清,便已喜不自勝:「來人可是雍京來的官差?」
趙珩在那人跟前勒緊韁繩,停下馬兒:「嗯,我從雍京皇宮裡來,李中有,鄭景茂,鄧福成,黃全興……在哪裡?」
他將那串名字,一字不差的背了出來。
這一路上,好似有一截皓腕,挽袖提筆,將這些名字,一遍遍,一個個的書寫在他的心中。
雋秀字體,斷人生死。
這是顏知寫給他的,最後的名單。
村民大喜過望:「唉喲!官差大老爺!您要找的人都在祠堂候著呢!您跟我來!!」
趙珩隨手放了黑馬的韁繩,便隻身隨著村民來到白塔村的祠堂,祠堂外,年齡不同的一群人早已在那焦急地等待。
其中,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人看到趙珩走近,連忙迎上前來:「官差大人!我是白塔村的胥吏,鄭景茂,附近的胥吏,鄉老,亭長,都在祠堂里等候官差大人多時了!」
說罷,男人便將趙珩往祠堂里領。
這時,站在祠堂門外的一對面色蒼白的夫婦拉住了鄭景茂,聲淚俱下的懇求道:「鄭老爺,我們夫妻倆中間是有過一個男嬰的。只是夭折了。瑤兒並不是極陰之身啊。」
「去去去,你單跟我說這些有什麼用?就算我同意,你能勸服十里八鄉的鄉老們?」
女人哭得渾身發抖,再說不出話來,她的丈夫繼續苦苦哀求:「鄭老爺,您就行行好,與大老爺們說說……」
鄭景茂急著帶趙珩進祠堂,狠狠推開夫婦二人:「告訴你,沒可能!怎能為了你一家,破壞村里百年的傳統?轉生塔上已經空了半個月了,要是出了什麼事,你們擔得起麼?一個丫頭片子,換十里八鄉的安定,是她的福分!滾滾滾!」
轉頭便換了一張笑臉,對趙珩道:「叫官差見笑了,這邊請。」
趙珩沉默跟隨那人的引領,走進祠堂,眼神靜悒地在那群人中間環視了一圈:「舉辦鎮塔祭祀的人,都在這裡了?」
「一個不差!」
「!」連一向遲鈍的楊思南都在這一瞬間明白了過來,心中暗叫不好。
可如今,他已沒有機會捂上男人的嘴,將人拖出去了。
趙珩朝著男人上前一步,聲音已不再顫抖,卻顯得更為冷漠:「你接著說。」
「今年正月初五,正值那口棺木在塔上十年。於是我們一群舉辦祭祀的鄉紳,便照舊將棺木抬下塔來。依照先人,生火祭天。眼見祭祀就要完成。突然天邊來了一團紅雲,只見棺木中發出一道金光!這柄劍便橫空出世!這真正是史無前例的吉兆啊!」
趙珩又上前一步,他走到跪在地上的男人跟前,伸手取了男人高舉的短劍。
劍柄劍鞘都被精心擦拭過,只有縫隙間仍依稀見烈火焚燒的痕跡。
他的手越握越緊,那顆綠柱石好似龍的眼睛,竟在他越來越用力時,濺落了一滴晶瑩的淚。
這時候,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輕輕覆在他握劍的手上,顏知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我和你一起。]
像分別前的那天一樣,他說:
[解決了他們……趙珩,我帶你一起走。]
「好。」
趙珩道。
他重新看向男人:「你們舉辦祭祀的鄉紳都有誰,朕有重賞。」
男人大喜,忙道出一串家族名來,還不忘介紹,都是白塔村附近的鄉紳,大家都聚在白塔村祠堂等候吉兆再臨。
其實哪裡是等什麼吉兆再臨,只不過男人負責來雍京討賞,那群人怕被他一家占了便宜,約好了每日在祠堂候著,一同等待天子恩賞。
趙珩一字一字的記下,他這輩子沒有那麼認真的記過名字。
李中有,鄭景茂,鄧福成,黃全興……他將這些人名,一字一字的銘刻在心裏面。
等到男人再說不出名字來,趙珩彎腰問他:「就這些了?」
摻雜著銀絲的長髮自肩頭滑落,低垂的眉眼溫柔似水,如此近距離的見到真龍容顏,叫男人喜不自勝:「回陛下,這就是全部了!」
話音剛落,「錚」得一聲,那柄沉寂多年的短劍寒芒再次出鞘,一道血濺在丹陛石的龍首之上。
丹陛石上,祥雲繚繞中,五爪金龍嘴角一道朱紅,看上去竟好像咳出了一口血來。
男人倒在地上,屍體剛滾下幾級石階,被楊思南一腳踩住。
楊思南臉色鐵青,按著刀看了一眼趙珩身後,甘泉宮的那些宮人從未見過趙珩暴戾一面,早已嚇得魂飛魄散。
「處理掉他。」
趙珩將血甩干,短劍插回劍鞘,轉身回寢殿更衣去了。
半刻鐘後,他一襲黑衣勁裝,騎著一匹黑馬衝出了宮門,如離弦的箭一般離開了雍城。
第129章 轉生塔
十年過去,白塔村依舊是那個民舍依山而建,山清水美,田地富饒的小山村。
民房背後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座小小的五重塔,十年前那一夜,大雪彌天,未能看清。如今正午,趙珩在疾奔的馬背上看,是灰撲撲的白色。
甫一進村,已有村民在村口張望,見馬飾華貴,還未問清,便已喜不自勝:「來人可是雍京來的官差?」
趙珩在那人跟前勒緊韁繩,停下馬兒:「嗯,我從雍京皇宮裡來,李中有,鄭景茂,鄧福成,黃全興……在哪裡?」
他將那串名字,一字不差的背了出來。
這一路上,好似有一截皓腕,挽袖提筆,將這些名字,一遍遍,一個個的書寫在他的心中。
雋秀字體,斷人生死。
這是顏知寫給他的,最後的名單。
村民大喜過望:「唉喲!官差大老爺!您要找的人都在祠堂候著呢!您跟我來!!」
趙珩隨手放了黑馬的韁繩,便隻身隨著村民來到白塔村的祠堂,祠堂外,年齡不同的一群人早已在那焦急地等待。
其中,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人看到趙珩走近,連忙迎上前來:「官差大人!我是白塔村的胥吏,鄭景茂,附近的胥吏,鄉老,亭長,都在祠堂里等候官差大人多時了!」
說罷,男人便將趙珩往祠堂里領。
這時,站在祠堂門外的一對面色蒼白的夫婦拉住了鄭景茂,聲淚俱下的懇求道:「鄭老爺,我們夫妻倆中間是有過一個男嬰的。只是夭折了。瑤兒並不是極陰之身啊。」
「去去去,你單跟我說這些有什麼用?就算我同意,你能勸服十里八鄉的鄉老們?」
女人哭得渾身發抖,再說不出話來,她的丈夫繼續苦苦哀求:「鄭老爺,您就行行好,與大老爺們說說……」
鄭景茂急著帶趙珩進祠堂,狠狠推開夫婦二人:「告訴你,沒可能!怎能為了你一家,破壞村里百年的傳統?轉生塔上已經空了半個月了,要是出了什麼事,你們擔得起麼?一個丫頭片子,換十里八鄉的安定,是她的福分!滾滾滾!」
轉頭便換了一張笑臉,對趙珩道:「叫官差見笑了,這邊請。」
趙珩沉默跟隨那人的引領,走進祠堂,眼神靜悒地在那群人中間環視了一圈:「舉辦鎮塔祭祀的人,都在這裡了?」
「一個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