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他這輩子沒有睡過一個長覺,這陣子倒是能一睡好幾個時辰,每天神清氣爽。
他像個孩子等待過年似的,等待著十年之期一過,顏知飄然而至,出現在他的面前。
他們可以留在雍京,也可以去咸陽,白天看看景,晚上殺殺人。
若是顏知願意,他還可以和顏知同榻而眠,像從前那樣,把顏知搞的一塌糊塗。
掐著指頭算到十年之期,那天一早,天還沒亮,他便換上盛裝,等待著顏知到來。
從日出等到日落,從日落等到月升,顏知卻沒有來。
第二天,顏知也沒有來。
第三天,顏知仍沒有來。
第四天,早已備好的尋劍告示便貼滿了大衡朝各地的大街小巷。
一個月過去,顏知仍舊沒有來,那柄短劍也沒有尋著。趙珩的心從空中慢慢墜入冰窖。
不是沒有想過顏知食言的可能性,可他以為……待天底下所有人都那般無微不至的顏知,總不至於如此冷酷對他。
他總是相信,顏知與他心意相通,對他也是有情的。
不然,顏知何必要提什麼十年之約?
雲天崖上讓他摔的粉身碎骨不就好了?
難道那樣還不夠他出口惡氣嗎?
可是,顏知卻偏偏沒有守約。
趙珩的白髮一日多過一日,每天坐在丹陛前盼望,一天天下來,白玉似的兩腮都曬得發紅。
兩年前,張禮去世了,不再有人敢在他身後提醒他石階上涼。新登基的國君也勸不動他,處理完政務,偶爾來陪他坐坐,父子倆一坐便是好幾個時辰。
趙珏猜到在父皇等待什麼。幼時多少個夜晚,他自己也曾那樣盼望那人能帶著一點燭光出現在他的面前。
可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那人仍舊沒有來。
見趙珩終日在甘泉宮恍惚度日,楊思南心急如焚,又想出計策來,帶來了畫師繪製的人像,詢問是否要直接尋人。
畫師功底了得,打開那人像,看見那雙眼睛時,趙珩仿佛站在了顏知跟前。
那畫像太真切,他仿佛再一次聽見那個人倔強的聲音,對他說:
[你要和我鸞鳳和鳴,我便要順你的意不可嗎?]
那瞬間,他眼底游魚一動,閉了閉眼,眼中便鋪上了一層水霧。
畫像被白玉般的手指輕輕捲起,老邁的侍衛統領跪在地上,幾十年如一日的忠誠目光望著那位曾經的帝王,只等他一聲令下,便舉傾國之力,緝拿畫像中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掘地三尺,還怕找不到一個人麼?
可等了許久,卻聽見趙珩溫柔低語道:
「算啦。」
算啦。
就放他在天地之間遨遊吧。
做一隻自由的鳥兒。
如果他守信,真的帶著自己的短劍,便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在他的身邊。
也算得一生一世吧?
第128章 和你一起
楊思南後半生為趙珩馬首是瞻,如今趙珩退位,他也垂垂老矣,本打算完成最後一樁差事再乞骸骨回鄉,也算完成張公公的臨終心愿。
可既然趙珩說[算了],他有繼續追查的心,也沒有再追查下去的權力了。
然而,就在楊思南準備卸任的前夜,一隊部下帶著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人來到他的跟前。
那人的手中握著一把短劍。
二十五顆寶石,一顆不少,中央一顆碩大的綠柱石,和告示畫像中一模一樣。
楊思南的瞳孔瞬間緊縮,不等盤問,便帶人衝進宮中。
趙珩仍坐在甘泉宮的丹陛前,遠遠見他白髮蒼蒼的侍衛統領拽著一個陌生人一路急匆匆跑來,滿臉的茫然。
「陛下!短劍!短劍找到了!」
趙珩倉皇起身,難以置信地看著對方。楊思南立刻將手邊拽著的人往前推了一步。
那人一路跟著疾奔而來,上氣不接下氣,卻也著急獻寶討賞,急忙取出短劍,跪在地上,雙手呈上,氣喘吁吁道:「陛、陛下,寶劍……在此……!」
趙珩上前一步,眼神陰沉的盯著他手中的短劍。
短劍在此,顏知卻不在此。
楊思南急忙催促:「你從哪裡得的這柄短劍!快說!」
男人這會兒便已緩過氣來,當即聲音洪亮道:「這短劍是天賜的寶物!是衡朝的大吉兆啊!陛下!」
「少廢話!」楊思南急得想踢他一腳,怒目而視,「如實說來!」
男人被這一嚇,總算是聲音低了幾分:「草民沒有說謊,這確是天賜的寶物。」
趙珩沉聲問道:「這把劍,哪裡來的?」
「回陛下!草民來自禮泉縣下,一個名叫白塔村的地方。」
聽見這個地名,楊思南震驚得眼珠子都要跳出眼眶了。怎麼是那個晦氣地方!
那是送顏大人回鄉時他們途經的一個小村落,因為雪大難以行路,他們才在那待了一夜。
只在那一夜,卻聽到了這輩子最令他噁心的事。
「在我們村,有一個百年來從不間斷的祭祀。通常,十年一次。」男人對楊思南的反感並不知情,仍舊殷勤介紹,「今年舉辦祭祀之時,這把寶劍竟帶著金光,從天而降。草民和其他舉辦祭祀的村民都不認識這等寶物,本以為不過一件凡物,誰料……」
「……什麼祭祀?」趙珩打斷了他,聲音有些發顫。
他像個孩子等待過年似的,等待著十年之期一過,顏知飄然而至,出現在他的面前。
他們可以留在雍京,也可以去咸陽,白天看看景,晚上殺殺人。
若是顏知願意,他還可以和顏知同榻而眠,像從前那樣,把顏知搞的一塌糊塗。
掐著指頭算到十年之期,那天一早,天還沒亮,他便換上盛裝,等待著顏知到來。
從日出等到日落,從日落等到月升,顏知卻沒有來。
第二天,顏知也沒有來。
第三天,顏知仍沒有來。
第四天,早已備好的尋劍告示便貼滿了大衡朝各地的大街小巷。
一個月過去,顏知仍舊沒有來,那柄短劍也沒有尋著。趙珩的心從空中慢慢墜入冰窖。
不是沒有想過顏知食言的可能性,可他以為……待天底下所有人都那般無微不至的顏知,總不至於如此冷酷對他。
他總是相信,顏知與他心意相通,對他也是有情的。
不然,顏知何必要提什麼十年之約?
雲天崖上讓他摔的粉身碎骨不就好了?
難道那樣還不夠他出口惡氣嗎?
可是,顏知卻偏偏沒有守約。
趙珩的白髮一日多過一日,每天坐在丹陛前盼望,一天天下來,白玉似的兩腮都曬得發紅。
兩年前,張禮去世了,不再有人敢在他身後提醒他石階上涼。新登基的國君也勸不動他,處理完政務,偶爾來陪他坐坐,父子倆一坐便是好幾個時辰。
趙珏猜到在父皇等待什麼。幼時多少個夜晚,他自己也曾那樣盼望那人能帶著一點燭光出現在他的面前。
可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那人仍舊沒有來。
見趙珩終日在甘泉宮恍惚度日,楊思南心急如焚,又想出計策來,帶來了畫師繪製的人像,詢問是否要直接尋人。
畫師功底了得,打開那人像,看見那雙眼睛時,趙珩仿佛站在了顏知跟前。
那畫像太真切,他仿佛再一次聽見那個人倔強的聲音,對他說:
[你要和我鸞鳳和鳴,我便要順你的意不可嗎?]
那瞬間,他眼底游魚一動,閉了閉眼,眼中便鋪上了一層水霧。
畫像被白玉般的手指輕輕捲起,老邁的侍衛統領跪在地上,幾十年如一日的忠誠目光望著那位曾經的帝王,只等他一聲令下,便舉傾國之力,緝拿畫像中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掘地三尺,還怕找不到一個人麼?
可等了許久,卻聽見趙珩溫柔低語道:
「算啦。」
算啦。
就放他在天地之間遨遊吧。
做一隻自由的鳥兒。
如果他守信,真的帶著自己的短劍,便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在他的身邊。
也算得一生一世吧?
第128章 和你一起
楊思南後半生為趙珩馬首是瞻,如今趙珩退位,他也垂垂老矣,本打算完成最後一樁差事再乞骸骨回鄉,也算完成張公公的臨終心愿。
可既然趙珩說[算了],他有繼續追查的心,也沒有再追查下去的權力了。
然而,就在楊思南準備卸任的前夜,一隊部下帶著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人來到他的跟前。
那人的手中握著一把短劍。
二十五顆寶石,一顆不少,中央一顆碩大的綠柱石,和告示畫像中一模一樣。
楊思南的瞳孔瞬間緊縮,不等盤問,便帶人衝進宮中。
趙珩仍坐在甘泉宮的丹陛前,遠遠見他白髮蒼蒼的侍衛統領拽著一個陌生人一路急匆匆跑來,滿臉的茫然。
「陛下!短劍!短劍找到了!」
趙珩倉皇起身,難以置信地看著對方。楊思南立刻將手邊拽著的人往前推了一步。
那人一路跟著疾奔而來,上氣不接下氣,卻也著急獻寶討賞,急忙取出短劍,跪在地上,雙手呈上,氣喘吁吁道:「陛、陛下,寶劍……在此……!」
趙珩上前一步,眼神陰沉的盯著他手中的短劍。
短劍在此,顏知卻不在此。
楊思南急忙催促:「你從哪裡得的這柄短劍!快說!」
男人這會兒便已緩過氣來,當即聲音洪亮道:「這短劍是天賜的寶物!是衡朝的大吉兆啊!陛下!」
「少廢話!」楊思南急得想踢他一腳,怒目而視,「如實說來!」
男人被這一嚇,總算是聲音低了幾分:「草民沒有說謊,這確是天賜的寶物。」
趙珩沉聲問道:「這把劍,哪裡來的?」
「回陛下!草民來自禮泉縣下,一個名叫白塔村的地方。」
聽見這個地名,楊思南震驚得眼珠子都要跳出眼眶了。怎麼是那個晦氣地方!
那是送顏大人回鄉時他們途經的一個小村落,因為雪大難以行路,他們才在那待了一夜。
只在那一夜,卻聽到了這輩子最令他噁心的事。
「在我們村,有一個百年來從不間斷的祭祀。通常,十年一次。」男人對楊思南的反感並不知情,仍舊殷勤介紹,「今年舉辦祭祀之時,這把寶劍竟帶著金光,從天而降。草民和其他舉辦祭祀的村民都不認識這等寶物,本以為不過一件凡物,誰料……」
「……什麼祭祀?」趙珩打斷了他,聲音有些發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