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陸薇自己也是一葉障目了,現在徹底想通,心情倒舒暢了不少,乾隆還是那個乾隆,她也就知道該怎麼對待他了。
她對穎貴妃道:「皇子不皇子的,反正也與咱們無關。」
穎貴妃笑道:「說得是,還是想想等會兒用什麼晚飯吧。」
……
另一邊,皇帝也在九州清晏殿見傅恆與福康安父子。
福康安是傅恆最小的兒子,今年才十二歲,是個聰明伶俐、唇紅齒白的小少年。
皇帝有很多的孩子,但他的孩子們敬他怕他,在他面前都老老實實,一句話都不敢多說,福康安卻不同,敢說敢笑,很得皇帝的喜歡。
福康安從小几乎是半養在宮中的,對皇帝也非常依戀與親昵,趁著皇帝與他父親還沒開始議事,他先跟皇上請教騎射之術,皇帝也樂於教導他。
兩人說著就說到了緬甸戰役的事情上,福康安非常惋惜道:「可惜臣現在年紀太小,不然就可以像明瑞堂兄一樣上戰,替皇上分憂!」
弘曆哈哈大笑:「難為你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志向,放心,等你長大後朕一定會給你機會。」
福康安當即道:「謝主隆恩。」
他很有眼色,知道皇上與父親有要事商議,說完這些話就退出去了。
弘曆看著這小少年的身影,忍不住嘆道:「朕看福康安比當年的明瑞更親切,只恨他沒有生在皇家!」
傅恆謙遜道:「皇上,福康安年少不懂事——」
弘曆打斷他的話,「你相信朕,朕絕不會看錯福康安。」
傅恆唯唯。
弘曆要對傅恆說的也是關於令妃的事情。他與傅恆既是君臣,更是密友,朝堂上他最信任的人就是傅恆。
「令妃自恃生有二子,在後宮中頗不安分,朕已將她遣回紫禁城。讓你過來,是想讓你擔任十五阿哥的太傅,你意下如何?」
雖然皇帝是詢問的語氣,但傅恆從來不會反對皇上,他很快回道:「臣願意,只怕臣才疏學淺,教不了十五阿哥什麼。」
弘曆道:「你我之間,不用說這些套話。」
傅恆應道:「臣遵命。」
富察氏這對父子出宮時,福康安才知道自家老爹竟然當了十五阿哥的太傅,百思不得其解,「十一阿哥娶了姐姐,現在阿瑪你又當十五阿哥的太傅,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傅恆敲了下兒子的額頭,「你琢磨這些沒用的做什麼,你現在只管好好讀讀,把騎射練好,十一阿哥也好,十五阿哥也罷,跟你沒有任何關係!」
福康安得意道:「兒子知道,忠君嘛,忠的是現在這位皇上。世人都說皇上有聖祖遺風,可我看皇上比聖祖更厲害,這些皇子各個都乖得跟小貓一樣。什麼從龍之功是不用想的,咱們富察家起於軍功,興也是因為軍功,其他的都是歪門邪道。」
傅恆板著臉,「就你是個聰明會顯擺?這世上聰明的人多的是,心裡想什麼得藏得住。」
吃了父親教訓的福康安訕訕道:「兒子知道了,也就是在您面前才這樣的。」
……
前朝後宮幾乎同時發生了兩件事,令貴妃降位被遣回紫禁城;傅恆被任命為十五阿哥的太傅。
然而這兩件事情在征緬失利的大事面前似乎又不算什麼。皇帝忙著調兵遣將指揮前線作戰。
在後宮,令妃的離開對
永貴人、林貴人、明常在等人來說是機會,她們有了更多的機會侍奉皇上。
現在圓明園的嬪妃全部都是沒孩子了,總體上很和諧。
至於令妃,降位回宮,往日的熱鬧擺場消失殆盡,她從來沒有覺得儲秀宮那麼冷清過。
留在紫禁城的嬪妃們有不少,但她們每個人都似蒙了一層灰,臉上帶著冷漠麻木的神情,暮氣沉沉。
想起那個花團錦簇的圓明園,令妃突然瑟縮了一下,她日後該不會變成這些嬪妃的模樣吧,那對她來說,簡直生不如死。
這些嬪妃里只有曾經同住咸福宮的婉妃來看望她。
婉妃心善,勸她道:「世間有諸多苦楚,但我已經在佛經中找了歸宿,娘娘若是不介意,可與我一同研討佛經。還有愉妃姐姐,大家一起作伴,其實這紫禁城的日子也不算難熬。」
令妃譏笑了一聲,「愉妃?她不會來見我的。」
婉妃搖搖頭,「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想必愉妃姐姐也不會在意,你向她認個錯,彼此之間就不會再有芥蒂了。」
這是個多天真的人啊,令妃想笑,直接道:「我並無犯錯,何須認錯?」
饒是婉妃再好的脾氣,此刻也禁不住了,她是訥言的性子,臉漲得通紅,嘴裡卻不知道說什麼。
令妃擺擺手,「多謝你來看我,請你回去吧。」
婉妃悶不吭聲,起身就離開了。
宮女忍不住道:「娘娘,婉妃也是好意來看看您,您何必要把人趕走?」
令妃道:「不止婉妃,你們要走,也盡可以走。」
宮女的眼淚掉下來,「您別說這樣的話,有十五阿哥與十七阿哥在,皇上一定會記得您的好。」
令妃嘲諷道:「算了吧,只怕我不在了,皇上才能記得我得好。」
第263章 從乾隆三十二年到乾隆……
從乾隆三十二年到乾隆三十九年間發生了很多事,幅員遼闊的大清國這些年邊境不太平,征戰緬甸、第二次向金川用兵等等,於皇帝本人來說,這是他執政生涯的又一個不算順利的時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對穎貴妃道:「皇子不皇子的,反正也與咱們無關。」
穎貴妃笑道:「說得是,還是想想等會兒用什麼晚飯吧。」
……
另一邊,皇帝也在九州清晏殿見傅恆與福康安父子。
福康安是傅恆最小的兒子,今年才十二歲,是個聰明伶俐、唇紅齒白的小少年。
皇帝有很多的孩子,但他的孩子們敬他怕他,在他面前都老老實實,一句話都不敢多說,福康安卻不同,敢說敢笑,很得皇帝的喜歡。
福康安從小几乎是半養在宮中的,對皇帝也非常依戀與親昵,趁著皇帝與他父親還沒開始議事,他先跟皇上請教騎射之術,皇帝也樂於教導他。
兩人說著就說到了緬甸戰役的事情上,福康安非常惋惜道:「可惜臣現在年紀太小,不然就可以像明瑞堂兄一樣上戰,替皇上分憂!」
弘曆哈哈大笑:「難為你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志向,放心,等你長大後朕一定會給你機會。」
福康安當即道:「謝主隆恩。」
他很有眼色,知道皇上與父親有要事商議,說完這些話就退出去了。
弘曆看著這小少年的身影,忍不住嘆道:「朕看福康安比當年的明瑞更親切,只恨他沒有生在皇家!」
傅恆謙遜道:「皇上,福康安年少不懂事——」
弘曆打斷他的話,「你相信朕,朕絕不會看錯福康安。」
傅恆唯唯。
弘曆要對傅恆說的也是關於令妃的事情。他與傅恆既是君臣,更是密友,朝堂上他最信任的人就是傅恆。
「令妃自恃生有二子,在後宮中頗不安分,朕已將她遣回紫禁城。讓你過來,是想讓你擔任十五阿哥的太傅,你意下如何?」
雖然皇帝是詢問的語氣,但傅恆從來不會反對皇上,他很快回道:「臣願意,只怕臣才疏學淺,教不了十五阿哥什麼。」
弘曆道:「你我之間,不用說這些套話。」
傅恆應道:「臣遵命。」
富察氏這對父子出宮時,福康安才知道自家老爹竟然當了十五阿哥的太傅,百思不得其解,「十一阿哥娶了姐姐,現在阿瑪你又當十五阿哥的太傅,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傅恆敲了下兒子的額頭,「你琢磨這些沒用的做什麼,你現在只管好好讀讀,把騎射練好,十一阿哥也好,十五阿哥也罷,跟你沒有任何關係!」
福康安得意道:「兒子知道,忠君嘛,忠的是現在這位皇上。世人都說皇上有聖祖遺風,可我看皇上比聖祖更厲害,這些皇子各個都乖得跟小貓一樣。什麼從龍之功是不用想的,咱們富察家起於軍功,興也是因為軍功,其他的都是歪門邪道。」
傅恆板著臉,「就你是個聰明會顯擺?這世上聰明的人多的是,心裡想什麼得藏得住。」
吃了父親教訓的福康安訕訕道:「兒子知道了,也就是在您面前才這樣的。」
……
前朝後宮幾乎同時發生了兩件事,令貴妃降位被遣回紫禁城;傅恆被任命為十五阿哥的太傅。
然而這兩件事情在征緬失利的大事面前似乎又不算什麼。皇帝忙著調兵遣將指揮前線作戰。
在後宮,令妃的離開對
永貴人、林貴人、明常在等人來說是機會,她們有了更多的機會侍奉皇上。
現在圓明園的嬪妃全部都是沒孩子了,總體上很和諧。
至於令妃,降位回宮,往日的熱鬧擺場消失殆盡,她從來沒有覺得儲秀宮那麼冷清過。
留在紫禁城的嬪妃們有不少,但她們每個人都似蒙了一層灰,臉上帶著冷漠麻木的神情,暮氣沉沉。
想起那個花團錦簇的圓明園,令妃突然瑟縮了一下,她日後該不會變成這些嬪妃的模樣吧,那對她來說,簡直生不如死。
這些嬪妃里只有曾經同住咸福宮的婉妃來看望她。
婉妃心善,勸她道:「世間有諸多苦楚,但我已經在佛經中找了歸宿,娘娘若是不介意,可與我一同研討佛經。還有愉妃姐姐,大家一起作伴,其實這紫禁城的日子也不算難熬。」
令妃譏笑了一聲,「愉妃?她不會來見我的。」
婉妃搖搖頭,「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想必愉妃姐姐也不會在意,你向她認個錯,彼此之間就不會再有芥蒂了。」
這是個多天真的人啊,令妃想笑,直接道:「我並無犯錯,何須認錯?」
饒是婉妃再好的脾氣,此刻也禁不住了,她是訥言的性子,臉漲得通紅,嘴裡卻不知道說什麼。
令妃擺擺手,「多謝你來看我,請你回去吧。」
婉妃悶不吭聲,起身就離開了。
宮女忍不住道:「娘娘,婉妃也是好意來看看您,您何必要把人趕走?」
令妃道:「不止婉妃,你們要走,也盡可以走。」
宮女的眼淚掉下來,「您別說這樣的話,有十五阿哥與十七阿哥在,皇上一定會記得您的好。」
令妃嘲諷道:「算了吧,只怕我不在了,皇上才能記得我得好。」
第263章 從乾隆三十二年到乾隆……
從乾隆三十二年到乾隆三十九年間發生了很多事,幅員遼闊的大清國這些年邊境不太平,征戰緬甸、第二次向金川用兵等等,於皇帝本人來說,這是他執政生涯的又一個不算順利的時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