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有人大喊不公平,但這就不歸簡樂初管了。
她在大宋還遇見了一個帶女帝系統的穿越者,叫趙書靈,已經快要登基了,上一任皇帝是劉娥!
又是五十年後,簡樂初終於攢夠了一大筆錢給系統再次升級,隨後,天幕向所有人開放了,每個人都能在天幕商城購買商品。
起初,企圖維護皇權獨一無二,守護舊制的皇帝還很高興,但後來他們發現,他們根本控制不了局勢。
明君順應時代,昏君消亡於世。
第67章 第 67 章
天幕消失後的數年裡。
西漢
呂雉在得知自己離奇的死因後, 就開始注意養生,養生的成果斐然,她這輩子快活了八十。
多出來的時間, 足夠呂雉做很多事情。
她先從百姓的吃飯問題著手。
因為天幕商城上的良種和化肥只支撐了一段時間就無法進行,一是大量購買不現實,二是留下來的種子一代比一代差。
於是大漢開始自己買農書, 一步步培育改進, 雖然產量比不上後世, 但也做到了人人能吃飽, 家家到年底都有節餘,戶口數量緩步增長。
吃飯問題解決的同時,造紙術、印刷術、曬鹽法、製糖法、豬肉養殖……這些都逐漸推廣到了大漢全國各地。
然後,呂雉又開始在各郡興辦官學。
當初在長安的那所官學能容納的人還是太少了, 而且男多女少, 再加上紙張還沒有普及, 每年能招生的數量也受限制, 更不要說因為吃不飽飯, 來官學的都還是富貴人家子弟。
這次,呂雉把官學的模式改變了一下, 官學的教學內容仍是諸子百家都開設課程,但對一些更具實用性的學科, 比如農家、墨家、醫家等,願意學這些學說的學生都給予學習補貼。
另外,還鼓勵各家學派代表辦私產,給學生邊學習邊謀生的機會, 如此一來,許多家庭里的女孩和一些貧寒學子不用靠家裡給予補貼, 也能靠自己完成學業。
當思想打開後,呂雉開始在朝堂上引入女官,她沒有重新設置官職和品級,女官和男官享受一樣的品級待遇,承擔一樣的職責。
當初興辦官學時,挑選了不少列侯和大官的夫人做官學的夫子和管理者,呂雉先論功行賞了這批人,所以第一批女官進入朝堂時意外的順利。在男性官員眼裡,權力都還是在他們自家人手裡流動。
但有了第一批女官,很快就會有第二批女官……
當各個位置上都出現了女官,重新修訂律法自然也提上了日程,從制度上提高女官和女性的地位。
隨著呂雉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讓她登基的民聲也越來越大。朝堂上的女官自不用說,她們最期待呂雉登基,民間的百姓還自發呈上了萬民書。
其實呂雉對登基一事,始終有幾分遲疑。
但當劉盈也開始每日請退時,呂雉答應了。
劉盈退位後,就一心撲在了良種培育上,沒有讓他煩心的政事,沒有持功自傲的大臣,他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他本來就是一個農家子,回到熟悉的田地里,他整個人都得到了安寧。
不止是劉盈,天幕出現後,所有人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
魯元公主很喜歡研究律法,大漢有不少律法都出自她手。
呂嬃管理著農業開發和良種培育,其夫樊噲掌握著軍政,每天在軍營里訓練呂家幾個後代。
還有戚夫人,她是真的吃不了一點苦,偶然發現後世的化妝品和音樂舞蹈後,戚夫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每年靠賣胭脂水粉掙了不少錢,堪稱大漢第一帶貨達人。
除了帶貨,還開始搞起演出,在缺乏娛樂的大漢,那簡直是火遍天下。
又過了好幾年,劉如意自請除王位,將封地讓給劉盈的幾個兒子。
呂雉欣然同意,給劉如意封了個侯爵,戚夫人和劉盈沒有威脅後,呂雉就放她們離開了長安。
呂雉稱帝的第二十三年,下旨讓代王劉恆回長安。
接到聖旨的劉恆很驚訝,還有點心慌。
天幕剛出現時,呂雉下旨召他回過長安,但呂雉登基後,劉恆就又回封地了,回封地也不是閒著,劉恆的代國就是呂雉的實驗地。
說真的,知道劉恆是個有能力的人後,呂雉肯定不會放過這個人才,好多政策她都讓劉恆在代地先試行,然後再推廣到全國。
這次讓劉恆回來,其實也是呂雉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她就劉盈和魯元公主兩個孩子,劉盈是肯定不行了,魯元的管理能力還是有幾分欠缺,孫子輩還看不出能力。
而劉恆在代國一直都做的很好,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既然有了最合適的人選,呂雉沒有再賭其他可能。
當然,呂雉也曾擔心換一個男性皇帝上來,會不會推翻現在她做的一切。不過,呂雉在知道另一個人後,放心了幾分。
臨終前,呂雉確立了帝後同尊的禮法,皇帝和皇后一同上朝,皆可問政,政令下達時,更是要帝後同時用印。
呂雉陵前,竇漪房拜了又拜,將呂雉的臨終囑託牢牢記在了心中。
又是許多年後,竇漪房選中了一個姓衛的女子接替她。
東漢
鄧綏下朝後回到自己宮殿,遇上了等她許久的班昭。
班昭呈上了最新一批女官的名單,鄧綏看過沒問題後用了印,這已經是第二十七批任命的女官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在大宋還遇見了一個帶女帝系統的穿越者,叫趙書靈,已經快要登基了,上一任皇帝是劉娥!
又是五十年後,簡樂初終於攢夠了一大筆錢給系統再次升級,隨後,天幕向所有人開放了,每個人都能在天幕商城購買商品。
起初,企圖維護皇權獨一無二,守護舊制的皇帝還很高興,但後來他們發現,他們根本控制不了局勢。
明君順應時代,昏君消亡於世。
第67章 第 67 章
天幕消失後的數年裡。
西漢
呂雉在得知自己離奇的死因後, 就開始注意養生,養生的成果斐然,她這輩子快活了八十。
多出來的時間, 足夠呂雉做很多事情。
她先從百姓的吃飯問題著手。
因為天幕商城上的良種和化肥只支撐了一段時間就無法進行,一是大量購買不現實,二是留下來的種子一代比一代差。
於是大漢開始自己買農書, 一步步培育改進, 雖然產量比不上後世, 但也做到了人人能吃飽, 家家到年底都有節餘,戶口數量緩步增長。
吃飯問題解決的同時,造紙術、印刷術、曬鹽法、製糖法、豬肉養殖……這些都逐漸推廣到了大漢全國各地。
然後,呂雉又開始在各郡興辦官學。
當初在長安的那所官學能容納的人還是太少了, 而且男多女少, 再加上紙張還沒有普及, 每年能招生的數量也受限制, 更不要說因為吃不飽飯, 來官學的都還是富貴人家子弟。
這次,呂雉把官學的模式改變了一下, 官學的教學內容仍是諸子百家都開設課程,但對一些更具實用性的學科, 比如農家、墨家、醫家等,願意學這些學說的學生都給予學習補貼。
另外,還鼓勵各家學派代表辦私產,給學生邊學習邊謀生的機會, 如此一來,許多家庭里的女孩和一些貧寒學子不用靠家裡給予補貼, 也能靠自己完成學業。
當思想打開後,呂雉開始在朝堂上引入女官,她沒有重新設置官職和品級,女官和男官享受一樣的品級待遇,承擔一樣的職責。
當初興辦官學時,挑選了不少列侯和大官的夫人做官學的夫子和管理者,呂雉先論功行賞了這批人,所以第一批女官進入朝堂時意外的順利。在男性官員眼裡,權力都還是在他們自家人手裡流動。
但有了第一批女官,很快就會有第二批女官……
當各個位置上都出現了女官,重新修訂律法自然也提上了日程,從制度上提高女官和女性的地位。
隨著呂雉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讓她登基的民聲也越來越大。朝堂上的女官自不用說,她們最期待呂雉登基,民間的百姓還自發呈上了萬民書。
其實呂雉對登基一事,始終有幾分遲疑。
但當劉盈也開始每日請退時,呂雉答應了。
劉盈退位後,就一心撲在了良種培育上,沒有讓他煩心的政事,沒有持功自傲的大臣,他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他本來就是一個農家子,回到熟悉的田地里,他整個人都得到了安寧。
不止是劉盈,天幕出現後,所有人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
魯元公主很喜歡研究律法,大漢有不少律法都出自她手。
呂嬃管理著農業開發和良種培育,其夫樊噲掌握著軍政,每天在軍營里訓練呂家幾個後代。
還有戚夫人,她是真的吃不了一點苦,偶然發現後世的化妝品和音樂舞蹈後,戚夫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每年靠賣胭脂水粉掙了不少錢,堪稱大漢第一帶貨達人。
除了帶貨,還開始搞起演出,在缺乏娛樂的大漢,那簡直是火遍天下。
又過了好幾年,劉如意自請除王位,將封地讓給劉盈的幾個兒子。
呂雉欣然同意,給劉如意封了個侯爵,戚夫人和劉盈沒有威脅後,呂雉就放她們離開了長安。
呂雉稱帝的第二十三年,下旨讓代王劉恆回長安。
接到聖旨的劉恆很驚訝,還有點心慌。
天幕剛出現時,呂雉下旨召他回過長安,但呂雉登基後,劉恆就又回封地了,回封地也不是閒著,劉恆的代國就是呂雉的實驗地。
說真的,知道劉恆是個有能力的人後,呂雉肯定不會放過這個人才,好多政策她都讓劉恆在代地先試行,然後再推廣到全國。
這次讓劉恆回來,其實也是呂雉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她就劉盈和魯元公主兩個孩子,劉盈是肯定不行了,魯元的管理能力還是有幾分欠缺,孫子輩還看不出能力。
而劉恆在代國一直都做的很好,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既然有了最合適的人選,呂雉沒有再賭其他可能。
當然,呂雉也曾擔心換一個男性皇帝上來,會不會推翻現在她做的一切。不過,呂雉在知道另一個人後,放心了幾分。
臨終前,呂雉確立了帝後同尊的禮法,皇帝和皇后一同上朝,皆可問政,政令下達時,更是要帝後同時用印。
呂雉陵前,竇漪房拜了又拜,將呂雉的臨終囑託牢牢記在了心中。
又是許多年後,竇漪房選中了一個姓衛的女子接替她。
東漢
鄧綏下朝後回到自己宮殿,遇上了等她許久的班昭。
班昭呈上了最新一批女官的名單,鄧綏看過沒問題後用了印,這已經是第二十七批任命的女官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