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開頭最難,寫了又改,終於在八月發了出來。只要有空,就會寫。一開始固定用電腦,後來手機備忘錄也利用起來。路上,地鐵上,餐廳里……果然,人不逼自己一下,真的不知道能走到多遠。我是個寫字的,不過實話實說,這樣的文字,這樣的故事,我是第一回講,大家或許也能在行文中看出一些生疏和遲鈍。(說到這兒,再次感謝大家的包涵)千帆的故事能夠講完,一是靠大家的監督和期待,二是心裡真的想做個了斷。
寫到高三分別的時候,跟大家講過,說越寫下去,回憶湧現的越多。我和許千不一樣。我的那個她,和路帆也不一樣。現實,哪兒有小說那麼勇敢。所以我們的結局,當然不可能有多美好。我曾經試圖做朋友,也真的做過一段朋友,奈何走到今天,她不願意。想寫下來,就是因為不能面對這個現實,於是想在寫的過程中實現自洽。結果怎樣呢?我說不好。確實比之前好了一些,但不可迴避的,就在昨天晚上,我又夢見了她。和故事中路帆的做法一樣——或者說,是和當年她的做法一樣——在教學樓里,我翹了自習一層一層地找她,而她刻意躲避。夢裡,我又哭了。
忘掉一個人,真的好難。不過好在,我認清了我們之間不存在可能,於是不必想許千那樣猶豫。值得慶幸,我的問題,只有忘記而已。
看到評論區裡有的朋友寫下了自己的過去。感同身受,卻不知怎麼安慰。經歷過的人自然懂得,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高三的時候,那個接替她來教我的老師常說一句話,「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那時我不懂,覺得太無情。後來因為她付出了太多代價,才明白這句話有多懇切。我衷心祝福所有誠摯的愛意都能得到回報,同時也衷心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在不可挽回的時候放手。
我們都值得愛。
最後的最後,一個不情之請。希望覺得故事還不錯的朋友們可以繼續保持關注。WB帳號已經找回,沒太想好發點什麼,以後會給大家指路。以後可能會再寫長篇連載,也可能在公眾號更些短篇或是影評書評。真誠希望,再度開張的時候你們還在。感謝感謝!
PS:不太確定明天能把番外寫出來,可能有些延誤。但是,一定有!!
第83章 番外:小朋友
飛機落地。
收好靠枕和耳機,把包斜挎在身上。這隻包是上個月和同學出去吃飯時在路上偶然看到的,墨綠色的皮料,長長的拉鏈深藏其中,沒什麼輪廓,更顯得隨性灑脫,與許千的氣質頗有幾分契合。看見它的第一眼,一個念頭直撲頭腦:買它。
路帆說了,會來接機,跟她一起在北京逗留幾天,再回北安。當時考慮到簽證問題,路帆待了一個月不到就回去了。走的時候,許千還沒太適應這邊的生活,難免有些灰頭土臉。她走以後,節奏才慢慢調整過來,開始融入周圍的圈子。雖說這次分別的時間不算長,但一想到再見面,出發前她還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想給路帆一種從頭到腳煥然一新的感覺。
畢竟,這是第一次,以愛人的身份和她重逢。
拿了行李,還沒走到出口,許千就看到了那個朝思暮想的身影:捂著一件裹住膝蓋的羽絨服,頭上戴一頂絨線帽,除了眼睛周圍沒有任何皮膚裸露在外。要不是太過熟悉,許千很可能路過身邊都認不出來。
早知道路帆打扮得這麼隨意,她就不會花大價錢從頭到腳都換成新的了。
路帆好像還沒發現她,瞪著眼睛,朝她身後張望。低著頭,躲進人流里,快步走過去,繞到她身後。向前,貼近,貼著絨線帽壓著的耳朵,輕輕喝了一聲。
「嘿。」
身前的人抖了一下,轉過身來,眼神中難掩欣喜,但又多一層似笑非笑的戲弄。
「呀,這不是許導嘛。」
聲音飄在空中,柔柔地躍起。自從她們倆正式在一起之後,這個稱呼就變成了二人世界裡最親密的愛稱。她叫她「許導」,她喚她「路老師」。
天平的兩端,終於具備相等的份量。
「路老師,不拘小節啊。」
「在許導面前肯定是黯然失色。」
說著,路帆把手從口袋裡掏出來,抬起,幫許千整了整衣領。動作自然熟練,流淌出愛意。
盯著她的鼻尖,許千很想親上去,努力按捺著衝動,心底忍不住發癢。
雙手環住她的腰,靠向自己。把頭埋進肩窩,貪婪地吸吮衣服上的香氣。
「想你了。」
懷裡的人在變軟,隔著衣服也能感受得到。與此同時,那雙貼著肩膀的手向後延伸,扣住脖頸。
「我也想你。」
從機場出來,打了車,直奔路帆的住處。
回國以後,路帆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她大學時一起辦文學社的朋友在北京做傳媒,流量很多,聽說她閒著就拽上了她。路帆本來水平就高,加上那麼多年社會經驗,上手操作了一段時間就掌握了。朋友打過招呼,待遇很好,和當年許千剛畢業混的那段日子比起來,簡直判若雲泥。算上之前的積蓄,手頭寬裕。於是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租了間一室一廳,一個人住,和一隻胖胖的加菲貓一起,等許千從國外回來。
車子上橋下橋,路過熟悉的北京城。一路上,她們緊扣十指,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聊,用指尖搔著掌心。
時間這樣美好。和北京有關的記憶,終於多了美好。當初上學的時候,和同學聊天,他們一直覺得只有在這裡買下了一間房子才能得到踏實。此時,她忽然意識到原來的結論完全錯誤。
寫到高三分別的時候,跟大家講過,說越寫下去,回憶湧現的越多。我和許千不一樣。我的那個她,和路帆也不一樣。現實,哪兒有小說那麼勇敢。所以我們的結局,當然不可能有多美好。我曾經試圖做朋友,也真的做過一段朋友,奈何走到今天,她不願意。想寫下來,就是因為不能面對這個現實,於是想在寫的過程中實現自洽。結果怎樣呢?我說不好。確實比之前好了一些,但不可迴避的,就在昨天晚上,我又夢見了她。和故事中路帆的做法一樣——或者說,是和當年她的做法一樣——在教學樓里,我翹了自習一層一層地找她,而她刻意躲避。夢裡,我又哭了。
忘掉一個人,真的好難。不過好在,我認清了我們之間不存在可能,於是不必想許千那樣猶豫。值得慶幸,我的問題,只有忘記而已。
看到評論區裡有的朋友寫下了自己的過去。感同身受,卻不知怎麼安慰。經歷過的人自然懂得,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高三的時候,那個接替她來教我的老師常說一句話,「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那時我不懂,覺得太無情。後來因為她付出了太多代價,才明白這句話有多懇切。我衷心祝福所有誠摯的愛意都能得到回報,同時也衷心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在不可挽回的時候放手。
我們都值得愛。
最後的最後,一個不情之請。希望覺得故事還不錯的朋友們可以繼續保持關注。WB帳號已經找回,沒太想好發點什麼,以後會給大家指路。以後可能會再寫長篇連載,也可能在公眾號更些短篇或是影評書評。真誠希望,再度開張的時候你們還在。感謝感謝!
PS:不太確定明天能把番外寫出來,可能有些延誤。但是,一定有!!
第83章 番外:小朋友
飛機落地。
收好靠枕和耳機,把包斜挎在身上。這隻包是上個月和同學出去吃飯時在路上偶然看到的,墨綠色的皮料,長長的拉鏈深藏其中,沒什麼輪廓,更顯得隨性灑脫,與許千的氣質頗有幾分契合。看見它的第一眼,一個念頭直撲頭腦:買它。
路帆說了,會來接機,跟她一起在北京逗留幾天,再回北安。當時考慮到簽證問題,路帆待了一個月不到就回去了。走的時候,許千還沒太適應這邊的生活,難免有些灰頭土臉。她走以後,節奏才慢慢調整過來,開始融入周圍的圈子。雖說這次分別的時間不算長,但一想到再見面,出發前她還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想給路帆一種從頭到腳煥然一新的感覺。
畢竟,這是第一次,以愛人的身份和她重逢。
拿了行李,還沒走到出口,許千就看到了那個朝思暮想的身影:捂著一件裹住膝蓋的羽絨服,頭上戴一頂絨線帽,除了眼睛周圍沒有任何皮膚裸露在外。要不是太過熟悉,許千很可能路過身邊都認不出來。
早知道路帆打扮得這麼隨意,她就不會花大價錢從頭到腳都換成新的了。
路帆好像還沒發現她,瞪著眼睛,朝她身後張望。低著頭,躲進人流里,快步走過去,繞到她身後。向前,貼近,貼著絨線帽壓著的耳朵,輕輕喝了一聲。
「嘿。」
身前的人抖了一下,轉過身來,眼神中難掩欣喜,但又多一層似笑非笑的戲弄。
「呀,這不是許導嘛。」
聲音飄在空中,柔柔地躍起。自從她們倆正式在一起之後,這個稱呼就變成了二人世界裡最親密的愛稱。她叫她「許導」,她喚她「路老師」。
天平的兩端,終於具備相等的份量。
「路老師,不拘小節啊。」
「在許導面前肯定是黯然失色。」
說著,路帆把手從口袋裡掏出來,抬起,幫許千整了整衣領。動作自然熟練,流淌出愛意。
盯著她的鼻尖,許千很想親上去,努力按捺著衝動,心底忍不住發癢。
雙手環住她的腰,靠向自己。把頭埋進肩窩,貪婪地吸吮衣服上的香氣。
「想你了。」
懷裡的人在變軟,隔著衣服也能感受得到。與此同時,那雙貼著肩膀的手向後延伸,扣住脖頸。
「我也想你。」
從機場出來,打了車,直奔路帆的住處。
回國以後,路帆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她大學時一起辦文學社的朋友在北京做傳媒,流量很多,聽說她閒著就拽上了她。路帆本來水平就高,加上那麼多年社會經驗,上手操作了一段時間就掌握了。朋友打過招呼,待遇很好,和當年許千剛畢業混的那段日子比起來,簡直判若雲泥。算上之前的積蓄,手頭寬裕。於是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租了間一室一廳,一個人住,和一隻胖胖的加菲貓一起,等許千從國外回來。
車子上橋下橋,路過熟悉的北京城。一路上,她們緊扣十指,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聊,用指尖搔著掌心。
時間這樣美好。和北京有關的記憶,終於多了美好。當初上學的時候,和同學聊天,他們一直覺得只有在這裡買下了一間房子才能得到踏實。此時,她忽然意識到原來的結論完全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