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明舒聽了也有些意外,她有些過意不去,忙道,“母妃,這事原該我來管的,竟然還要讓您去費神……”
南王妃擺了擺手,笑道:“你想到哪裡去了,是我自己想找些事情做,這些時日和太后也很能聊到一塊兒去,我看蘭喜公主性情爽朗,和恵雅淑雅兩個也很合得來,才做下這個決定的。”
“而且和親也好,遠嫁也罷,這些都是影響這些小姑娘一輩子的事,若是合適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若是不合適的,可能就會害了她們,所以也是真的想和她們相處上一段日子,看看她們的性情。”
說著又笑道,“還有,你知道我有心編撰一本大周女子傳記,但以前我一向深居寡出,又離京城日久,對京中貴女其實已經不太了解,這一次和她們接觸接觸,也是個不錯的機會。”
明舒一愣,隨即就想起南王妃以前的確是提到過一次。
那時是她在北疆,跟南王妃說想去武英堂做事,並且提起女子學堂時她曾說過的。
她說武英堂的確出了很多不錯的女子,別說是明舒,就是她也很是心羨的,那時她就說若是以後有機會,便想編撰一本女子傳記,記錄不同女子的事跡,不同於《列女傳》的大義大善,而是更貼合實際,更讓人感同身受,可以教導女子如何自強自立,在困境中如何保持心境,如何好好生存的。
明舒那時聽了也很有興趣,說若是南王妃不嫌棄,她也想要一起參與的,還提過,若是有此書,可節選一些做女子學堂的教本。
她憶起此事,瞬間便明白過來,南王妃此舉並不是勉強她自己去幫忙,而是真的是有興趣。
她笑道:“母妃這麼說的我也想住過去看看了呢。”
南王妃就笑道:“你有空也可以過來看看,但你懷著身孕還是小心些好,這事也用不著多少日子,若是有什麼,就讓恵雅和淑雅回來跟你說上一說,也解解悶。”
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趙景烜也看出是他母妃自己想做的事,便也沒再說什麼。
總比吃齋念佛強。
******
長豫二年元月末。
一晃就是一年過去。
過去這一年對大周來說,可以說是頗為動盪的一年,但也是捷報頻傳,振奮人心的消息頗多的一年。
南面失地徹底收復,南面軍大捷班師回京。西南各族臣服,至於西北和北疆,前幾年戰事便已定,過去這一年,西越和北鶻又發生內亂,更顧不上也不敢侵犯大周了。
朝堂雖然被清洗過,但現如今吏治清明,國庫也終於充盈了起來……這還多虧了那幾波的清洗,很多世家和官員的私庫可是比當時的國庫還要有錢……國庫充盈,國家能撥出來賑災的錢也自然就多了起來。
另外趙景烜又於工部成立了幾個小組,專門從事農事水利等各方面調查統計的,並請了各地經驗豐富的老農和工匠以及官員,以作各種天災防治的應對措施。
整個大周都一掃前幾年的亂局和奢靡頹廢之氣,變得蓬勃和欣欣向榮了起來,就是大街小巷的商販們吆喝的聲音都好像帶了更多的朝氣和喜氣。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大長公主這日到了宮中,原本她是想要找馮太后說一些事,可是剛踏入御花園,她就看到了在御花園挖土的小皇帝趙越,他後面還站了一排小太監。
她原本還算不錯的面色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趙越什麼都好,小小年紀說話行事就很沉穩,心性也沒有長歪的跡象。
可是他天資聰穎,卻偏偏對讀書不太感興趣,只對種植花草果樹稼桑這一塊有興趣……還喜歡自己種植。
原本作為皇帝關心農事這絕對算不上是什麼壞事,但如果沉迷於此,每日都要花上數個時辰幹這事,不是親自種植,就是讓人整理典籍,翻閱之餘還很認真的做筆記,對其他事情卻是一概沒有任何興趣,這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幾位太傅談及此事也是一臉的無奈之色。
第158章
大長公主走上了前去。
那些侍從們見到大長公主忙默默地往旁退了兩步,給她讓出了條道來。
趙越聽到動靜抬起頭來,此時他身著布衣,手上還一手拿著個小鏟子,一手拿著顆小幼苗,滿手的泥污。
連身上也滿是泥污。
大長公主見他如此,越發地皺了皺眉。
她繃著臉道:“陛下,你是我大周的天子,當時刻注意龍儀,這些事……就算是喜歡,偶爾讓宮人們做做,您在旁看看也就是了。但陛下還當以學業為重。”
大長公主一向嚴肅,但趙越卻看不出來怕她的樣子,因為……他現在看起來比她還要認真嚴肅……雖然明明他還只是個孩子。
他不急不緩的把小鏟子和幼苗放置在了一旁,然後直起身沖大長公主點了點頭,喚了一聲“姑祖母”,然後認真道:“姑祖母有所不知,朕在母胎時身體就曾受毒,幼時也一直都體弱多病,後來是一位老太醫跟我父王和母后說,朕的身體除了要細細調養之外,亦要多受陽光,多接地氣……正是因此,母后才自幼就帶著朕在自家園中種植蔬果,而此養生之法也真的是很有效,這樣幾年之後,朕的身體竟然真的就好了許多。”
南王妃擺了擺手,笑道:“你想到哪裡去了,是我自己想找些事情做,這些時日和太后也很能聊到一塊兒去,我看蘭喜公主性情爽朗,和恵雅淑雅兩個也很合得來,才做下這個決定的。”
“而且和親也好,遠嫁也罷,這些都是影響這些小姑娘一輩子的事,若是合適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若是不合適的,可能就會害了她們,所以也是真的想和她們相處上一段日子,看看她們的性情。”
說著又笑道,“還有,你知道我有心編撰一本大周女子傳記,但以前我一向深居寡出,又離京城日久,對京中貴女其實已經不太了解,這一次和她們接觸接觸,也是個不錯的機會。”
明舒一愣,隨即就想起南王妃以前的確是提到過一次。
那時是她在北疆,跟南王妃說想去武英堂做事,並且提起女子學堂時她曾說過的。
她說武英堂的確出了很多不錯的女子,別說是明舒,就是她也很是心羨的,那時她就說若是以後有機會,便想編撰一本女子傳記,記錄不同女子的事跡,不同於《列女傳》的大義大善,而是更貼合實際,更讓人感同身受,可以教導女子如何自強自立,在困境中如何保持心境,如何好好生存的。
明舒那時聽了也很有興趣,說若是南王妃不嫌棄,她也想要一起參與的,還提過,若是有此書,可節選一些做女子學堂的教本。
她憶起此事,瞬間便明白過來,南王妃此舉並不是勉強她自己去幫忙,而是真的是有興趣。
她笑道:“母妃這麼說的我也想住過去看看了呢。”
南王妃就笑道:“你有空也可以過來看看,但你懷著身孕還是小心些好,這事也用不著多少日子,若是有什麼,就讓恵雅和淑雅回來跟你說上一說,也解解悶。”
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趙景烜也看出是他母妃自己想做的事,便也沒再說什麼。
總比吃齋念佛強。
******
長豫二年元月末。
一晃就是一年過去。
過去這一年對大周來說,可以說是頗為動盪的一年,但也是捷報頻傳,振奮人心的消息頗多的一年。
南面失地徹底收復,南面軍大捷班師回京。西南各族臣服,至於西北和北疆,前幾年戰事便已定,過去這一年,西越和北鶻又發生內亂,更顧不上也不敢侵犯大周了。
朝堂雖然被清洗過,但現如今吏治清明,國庫也終於充盈了起來……這還多虧了那幾波的清洗,很多世家和官員的私庫可是比當時的國庫還要有錢……國庫充盈,國家能撥出來賑災的錢也自然就多了起來。
另外趙景烜又於工部成立了幾個小組,專門從事農事水利等各方面調查統計的,並請了各地經驗豐富的老農和工匠以及官員,以作各種天災防治的應對措施。
整個大周都一掃前幾年的亂局和奢靡頹廢之氣,變得蓬勃和欣欣向榮了起來,就是大街小巷的商販們吆喝的聲音都好像帶了更多的朝氣和喜氣。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大長公主這日到了宮中,原本她是想要找馮太后說一些事,可是剛踏入御花園,她就看到了在御花園挖土的小皇帝趙越,他後面還站了一排小太監。
她原本還算不錯的面色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趙越什麼都好,小小年紀說話行事就很沉穩,心性也沒有長歪的跡象。
可是他天資聰穎,卻偏偏對讀書不太感興趣,只對種植花草果樹稼桑這一塊有興趣……還喜歡自己種植。
原本作為皇帝關心農事這絕對算不上是什麼壞事,但如果沉迷於此,每日都要花上數個時辰幹這事,不是親自種植,就是讓人整理典籍,翻閱之餘還很認真的做筆記,對其他事情卻是一概沒有任何興趣,這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幾位太傅談及此事也是一臉的無奈之色。
第158章
大長公主走上了前去。
那些侍從們見到大長公主忙默默地往旁退了兩步,給她讓出了條道來。
趙越聽到動靜抬起頭來,此時他身著布衣,手上還一手拿著個小鏟子,一手拿著顆小幼苗,滿手的泥污。
連身上也滿是泥污。
大長公主見他如此,越發地皺了皺眉。
她繃著臉道:“陛下,你是我大周的天子,當時刻注意龍儀,這些事……就算是喜歡,偶爾讓宮人們做做,您在旁看看也就是了。但陛下還當以學業為重。”
大長公主一向嚴肅,但趙越卻看不出來怕她的樣子,因為……他現在看起來比她還要認真嚴肅……雖然明明他還只是個孩子。
他不急不緩的把小鏟子和幼苗放置在了一旁,然後直起身沖大長公主點了點頭,喚了一聲“姑祖母”,然後認真道:“姑祖母有所不知,朕在母胎時身體就曾受毒,幼時也一直都體弱多病,後來是一位老太醫跟我父王和母后說,朕的身體除了要細細調養之外,亦要多受陽光,多接地氣……正是因此,母后才自幼就帶著朕在自家園中種植蔬果,而此養生之法也真的是很有效,這樣幾年之後,朕的身體竟然真的就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