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不錯,這就是傳聞中那個兇殘的丞相。”開華帝笑得很高興,說得很戲謔,一邊手一揮,道,“坐吧,安之。”
“謝陛下。”
“陛下,臣妾嘗聽人言,相爺琴技甚佳,不如今日由相爺彈奏琴曲,臣妾為陛下獻舞一曲如何?”
孟明遠面上平靜無波。
開華帝的眼神卻有了變化,美人嬌媚討好是好,床笫之間新鮮可口也是真的,但是若連該守的分寸都忘了,那便危險了。
張美人自恃聖寵,覺得讓致仕的宰相為自己伴奏實在不過爾爾。
可惜,她自恃是禍國紅顏,開華帝對她寵愛不假,卻遠達不到肯為她峰火戲諸侯的程度。
“退下。”
“陛下——”張美人不懂,皇帝怎麼突然之間就變了態度,不免有些愕然加惶恐。
從來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開華帝袍袖一揮,冷聲道:“還不退下?”
張美人惶惶然退下了。
孟明遠心中哂笑,這位美人怕是中了後宮某人的計謀尚不自知,竟然就如此莽撞想讓他為她操琴伴奏,豈不知這對於一國重臣乃是莫大的羞辱。
就算他這個致仕的宰相本身不介意,有理智的帝王都不會答應如此要求的。
非分之想,便是罪過!
“安之不用放在心上。”
“臣不敢。”
“不過區區一美人,天下可替代者眾,而丞相卻無可替代。”
“謝陛下厚待。”
“如今御史台的人時常諫言於朕,要朕勿沉湎美色,安之是否亦覺得朕老糊塗了?”
“陛下,”孟明遠微微一笑,“臣早年便說過,只要無礙外朝,此乃帝王私事,天下是陛下的,寵愛一二美人不過平常之事。”
開華帝不由哈哈大笑,“朕就知道安之是明白人。”
孟明遠淡淡一笑,你要為美人殆精竭慮,那是你心甘情願的,外人本就沒置喙的餘地。
“不過,陛下,御史們既然有諫言,總還是要做個姿態出來的。”
“朕貴為天下之主,還要給他們做姿態?開華帝果斷傲嬌了。
”不過圖個耳根清靜罷了,陛下何樂而不為?“開華帝覺得丞相這樣的諫順耳多了,對嘛,後宮之事本就是他的私事,他睡誰多,寵誰多,那是他身為男人的自由。
但是,確實有些耳根不清靜,以後收斂一些就是了。
☆、第148章
丞相大人不以為意的事,卻是有人很介意的。
比如孟三公子。
再比如太子殿下。
想讓他家美人爹爹為她彈琴伴奏?
白日夢做成這個樣子會不會也太過分了?
他家美人爹爹琴技固然不錯,可是那也只是他閒暇時自娛自樂排遣情懷的調濟之物。便是他們做兒子的都是沒什麼機會當面聆聽的。
那個張美人憑什麼就敢要求相國大人為她一個後宮小小的妃嬪伴奏?
相國是那些招之既來,揮之既去的名伶優人嗎?
孟三公子暗地裡就朝宮中下了手,他一個掌管戶部的尚書大人,若是連點小伎倆都不會用,那也不必替朝廷守這國庫之門了。
而太子更乾脆,讓皇后又給自家父皇挑選了三五美人送去分寵。
張美人因使用胭脂水粉不當,肌膚過敏,如今整張臉都是沒辦法見人的了。
而後宮迅速便有別的美人填補了她原本的位子,受到了皇帝的寵幸。
美色這東西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等到張美人終於治好過敏的肌膚時,皇帝身前早已無她立身之處。
東宮太子妃懷胎十月,終於瓜熟蒂落,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嬰。
皇帝頒旨大赦天下。
文武百官送禮朝賀。
做為皇太孫的外祖父丞相大人也意思意思送了些金銀玉器做賀禮。
太子妃出滿月的時候,在皇家為皇太孫準備的滿月宴上終於見到了數月不見的父親。
如今他們已是君臣有別,父女相見卻要先行國禮再敘家禮。
“爹。”
“娘娘一切保重。”
“爹?”太子妃聽出了些什麼。
孟明遠只是微微笑了笑,“不論老臣在哪裡,心裡總是記掛著娘娘的。”
太子妃看著自己的父親,忽然之間明白了什麼。
她的父親到底還是討厭這座皇城,是要離開的。
皇太孫的滿月宴後不久,丞相大人向皇帝上本,再次請求離京回原藉。
這一次,開華帝終是准了他的本章。
而丞相大人也在准本的第二天便帶著夫人輕車簡行離京而去。
事實上,孟明遠並沒有如他奏本中所說在原藉養老,而是回原藉住了幾個月後便啟程往涼州去了。
那裡有他們孟家的糙場,有他喜歡的天高雲淡,還有他有興趣的沙漠綠化工程。
程雪蘭也愛極這邊關的風土人情,她本出身元勛之家,一身的刀馬功夫,這些年卻受困於後宅彈丸之地,此時才算是找到了合適的居所。
最重要的是,她的身邊有她愛的丈夫陪著。
糙場經過這些年的建設維護,如今打造得如同塞上江南一般,那是下了十足功夫進去的,是孟明遠為自己早早準備的養老之地。
那樣湛藍的天,仿佛觸手可及。
小時候學過的那首古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糙低現牛羊”真實的呈現在他的面前,再沒比這更讓人覺得愜意的了。
“遠郎在看什麼?”程雪蘭的聲音透著某種事情剛剛結束後的性感嫵媚,只披了一件外袍走到了丈夫身後,順著他的目光去看遠處的糙原景致。
“在看眼前這幅筆墨難描的糙原牧馬圖。”
“很美。”她伸手替丈夫掩了掩松跨披在肩頭的外袍,微帶責備地道,“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了,怎麼就這樣站在風口?”
孟明遠眉峰一挑,伸手拉上窗戶,勾過她的下巴輕聲道:“我剛才有力不從心嗎?”
程雪蘭便忍不住伸手打了他兩下,啐了一口,“老夫老妻了依然沒個正經。”
孟明遠一笑,將外袍隨手一扔,又躺回了床上。
程雪蘭跟了過去,“遠郎可是累了?”
“為夫沒那麼不濟事,只是出去也無事,便多躺躺罷了。”
“我們便這樣來了邊關,也不知三妮他們會怎麼想。”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為他們操勞了半輩子,如今過我們自己的日子就好。”
“你便真能放心得下?”程雪蘭是不信的,遠郎是操心勞碌的命,他為這大慶朝奉獻了最好的年華歲月,臨老亦不忘到這邊塞定居,她雖不說,心中卻是懂他的。
“雪蘭,孩子總有父母扶著是學不會自己走路的,該放手的時候心裡再擔心都要放開手,即使他們會磕會碰,那也是他們必須經歷的過程。”他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一路跌跌撞撞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來?
浸yín官場多年,有時回首自己都有些不寒而慄。
在民間各種傳聞傳記話本中,他被各種神化,妖魔化,又有多少知道他背後經歷多少的艱難險阻,才能達到他們所能看到的那種結果。
沒有人生來便是強者,所謂強者不過是經歷過各種磨難未被磨難擊倒反而挺了下來的人。
當初為了揪出那些想坑害他的朝官,他必須認真仔細地去審閱那些他最最討厭的戶籍文書魚鱗圖冊,然後從裡面一點一點地找出他所需要的東西。
他必須將官員關係圖譜牢牢地印在自己腦中,時刻提醒自己不可放鬆警惕,因為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看他出糗,拉他下馬,背後放冷箭。
他的計謀和智慧都是在與對手的搏奕中增長的,他前行的每一行看似輕而易舉,實則滿布荊棘。
……
程雪蘭躺在丈夫身邊,學他閉目養神。
夫妻二人漸漸便睡了過去,等他們一覺醒來,糙原已是黃昏景色。
孟明遠便拉了妻子出門騎馬觀賞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的景色去。
這樣悠閒的日子過得讓人沉醉,可是美好的日子似乎總是跟孟明遠背道而馳。
數月後,京城傳來喪報。
開華帝駕崩,享年54歲。
太子登基,是為文昌帝。
開華帝遺命召回丞相,由丞相輔佐新帝。
旨到之日,孟明遠即時啟程,不得延誤。
因事情緊急,孟明遠只能先行回京復旨,囑咐程氏隨後歸京。
孟明遠心中有疑惑,他離朝一年,離朝之時開華帝身體尚算康健,怎麼突然就駕崩了?這其中難道有什麼隱情嗎?
“謝陛下。”
“陛下,臣妾嘗聽人言,相爺琴技甚佳,不如今日由相爺彈奏琴曲,臣妾為陛下獻舞一曲如何?”
孟明遠面上平靜無波。
開華帝的眼神卻有了變化,美人嬌媚討好是好,床笫之間新鮮可口也是真的,但是若連該守的分寸都忘了,那便危險了。
張美人自恃聖寵,覺得讓致仕的宰相為自己伴奏實在不過爾爾。
可惜,她自恃是禍國紅顏,開華帝對她寵愛不假,卻遠達不到肯為她峰火戲諸侯的程度。
“退下。”
“陛下——”張美人不懂,皇帝怎麼突然之間就變了態度,不免有些愕然加惶恐。
從來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開華帝袍袖一揮,冷聲道:“還不退下?”
張美人惶惶然退下了。
孟明遠心中哂笑,這位美人怕是中了後宮某人的計謀尚不自知,竟然就如此莽撞想讓他為她操琴伴奏,豈不知這對於一國重臣乃是莫大的羞辱。
就算他這個致仕的宰相本身不介意,有理智的帝王都不會答應如此要求的。
非分之想,便是罪過!
“安之不用放在心上。”
“臣不敢。”
“不過區區一美人,天下可替代者眾,而丞相卻無可替代。”
“謝陛下厚待。”
“如今御史台的人時常諫言於朕,要朕勿沉湎美色,安之是否亦覺得朕老糊塗了?”
“陛下,”孟明遠微微一笑,“臣早年便說過,只要無礙外朝,此乃帝王私事,天下是陛下的,寵愛一二美人不過平常之事。”
開華帝不由哈哈大笑,“朕就知道安之是明白人。”
孟明遠淡淡一笑,你要為美人殆精竭慮,那是你心甘情願的,外人本就沒置喙的餘地。
“不過,陛下,御史們既然有諫言,總還是要做個姿態出來的。”
“朕貴為天下之主,還要給他們做姿態?開華帝果斷傲嬌了。
”不過圖個耳根清靜罷了,陛下何樂而不為?“開華帝覺得丞相這樣的諫順耳多了,對嘛,後宮之事本就是他的私事,他睡誰多,寵誰多,那是他身為男人的自由。
但是,確實有些耳根不清靜,以後收斂一些就是了。
☆、第148章
丞相大人不以為意的事,卻是有人很介意的。
比如孟三公子。
再比如太子殿下。
想讓他家美人爹爹為她彈琴伴奏?
白日夢做成這個樣子會不會也太過分了?
他家美人爹爹琴技固然不錯,可是那也只是他閒暇時自娛自樂排遣情懷的調濟之物。便是他們做兒子的都是沒什麼機會當面聆聽的。
那個張美人憑什麼就敢要求相國大人為她一個後宮小小的妃嬪伴奏?
相國是那些招之既來,揮之既去的名伶優人嗎?
孟三公子暗地裡就朝宮中下了手,他一個掌管戶部的尚書大人,若是連點小伎倆都不會用,那也不必替朝廷守這國庫之門了。
而太子更乾脆,讓皇后又給自家父皇挑選了三五美人送去分寵。
張美人因使用胭脂水粉不當,肌膚過敏,如今整張臉都是沒辦法見人的了。
而後宮迅速便有別的美人填補了她原本的位子,受到了皇帝的寵幸。
美色這東西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等到張美人終於治好過敏的肌膚時,皇帝身前早已無她立身之處。
東宮太子妃懷胎十月,終於瓜熟蒂落,生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嬰。
皇帝頒旨大赦天下。
文武百官送禮朝賀。
做為皇太孫的外祖父丞相大人也意思意思送了些金銀玉器做賀禮。
太子妃出滿月的時候,在皇家為皇太孫準備的滿月宴上終於見到了數月不見的父親。
如今他們已是君臣有別,父女相見卻要先行國禮再敘家禮。
“爹。”
“娘娘一切保重。”
“爹?”太子妃聽出了些什麼。
孟明遠只是微微笑了笑,“不論老臣在哪裡,心裡總是記掛著娘娘的。”
太子妃看著自己的父親,忽然之間明白了什麼。
她的父親到底還是討厭這座皇城,是要離開的。
皇太孫的滿月宴後不久,丞相大人向皇帝上本,再次請求離京回原藉。
這一次,開華帝終是准了他的本章。
而丞相大人也在准本的第二天便帶著夫人輕車簡行離京而去。
事實上,孟明遠並沒有如他奏本中所說在原藉養老,而是回原藉住了幾個月後便啟程往涼州去了。
那裡有他們孟家的糙場,有他喜歡的天高雲淡,還有他有興趣的沙漠綠化工程。
程雪蘭也愛極這邊關的風土人情,她本出身元勛之家,一身的刀馬功夫,這些年卻受困於後宅彈丸之地,此時才算是找到了合適的居所。
最重要的是,她的身邊有她愛的丈夫陪著。
糙場經過這些年的建設維護,如今打造得如同塞上江南一般,那是下了十足功夫進去的,是孟明遠為自己早早準備的養老之地。
那樣湛藍的天,仿佛觸手可及。
小時候學過的那首古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糙低現牛羊”真實的呈現在他的面前,再沒比這更讓人覺得愜意的了。
“遠郎在看什麼?”程雪蘭的聲音透著某種事情剛剛結束後的性感嫵媚,只披了一件外袍走到了丈夫身後,順著他的目光去看遠處的糙原景致。
“在看眼前這幅筆墨難描的糙原牧馬圖。”
“很美。”她伸手替丈夫掩了掩松跨披在肩頭的外袍,微帶責備地道,“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了,怎麼就這樣站在風口?”
孟明遠眉峰一挑,伸手拉上窗戶,勾過她的下巴輕聲道:“我剛才有力不從心嗎?”
程雪蘭便忍不住伸手打了他兩下,啐了一口,“老夫老妻了依然沒個正經。”
孟明遠一笑,將外袍隨手一扔,又躺回了床上。
程雪蘭跟了過去,“遠郎可是累了?”
“為夫沒那麼不濟事,只是出去也無事,便多躺躺罷了。”
“我們便這樣來了邊關,也不知三妮他們會怎麼想。”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為他們操勞了半輩子,如今過我們自己的日子就好。”
“你便真能放心得下?”程雪蘭是不信的,遠郎是操心勞碌的命,他為這大慶朝奉獻了最好的年華歲月,臨老亦不忘到這邊塞定居,她雖不說,心中卻是懂他的。
“雪蘭,孩子總有父母扶著是學不會自己走路的,該放手的時候心裡再擔心都要放開手,即使他們會磕會碰,那也是他們必須經歷的過程。”他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一路跌跌撞撞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來?
浸yín官場多年,有時回首自己都有些不寒而慄。
在民間各種傳聞傳記話本中,他被各種神化,妖魔化,又有多少知道他背後經歷多少的艱難險阻,才能達到他們所能看到的那種結果。
沒有人生來便是強者,所謂強者不過是經歷過各種磨難未被磨難擊倒反而挺了下來的人。
當初為了揪出那些想坑害他的朝官,他必須認真仔細地去審閱那些他最最討厭的戶籍文書魚鱗圖冊,然後從裡面一點一點地找出他所需要的東西。
他必須將官員關係圖譜牢牢地印在自己腦中,時刻提醒自己不可放鬆警惕,因為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看他出糗,拉他下馬,背後放冷箭。
他的計謀和智慧都是在與對手的搏奕中增長的,他前行的每一行看似輕而易舉,實則滿布荊棘。
……
程雪蘭躺在丈夫身邊,學他閉目養神。
夫妻二人漸漸便睡了過去,等他們一覺醒來,糙原已是黃昏景色。
孟明遠便拉了妻子出門騎馬觀賞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的景色去。
這樣悠閒的日子過得讓人沉醉,可是美好的日子似乎總是跟孟明遠背道而馳。
數月後,京城傳來喪報。
開華帝駕崩,享年54歲。
太子登基,是為文昌帝。
開華帝遺命召回丞相,由丞相輔佐新帝。
旨到之日,孟明遠即時啟程,不得延誤。
因事情緊急,孟明遠只能先行回京復旨,囑咐程氏隨後歸京。
孟明遠心中有疑惑,他離朝一年,離朝之時開華帝身體尚算康健,怎麼突然就駕崩了?這其中難道有什麼隱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