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鎮國公看傻子似的眼神看向顧淮「反?」
「你拿什麼反?」
「靠這張嘴嗎?」
顧淮眼神火熱「父親,草根出身的喬嵩都能一朝翻身,高舉起義大旗,他有北境軍,顧家也有西境軍……」
「閉嘴!」鎮國公厲聲道。
「你連上京都出不了,談什麼起義!」
「你好好想想,誰在北境,再眼熱喬嵩。」
顧淮微斂眉目「謝老太爺?」
鎮國公頷首「為父覺得,喬嵩只是被推舉到明面上的靶子,北境軍真正的統帥其實是謝老太爺。」
謝老太爺:猜的很好,下次別猜了。
「以謝老太爺的年紀和精力,怕是難以掌兵了。」顧淮將信將疑,小聲道。
「他沒有精力,珩太子有!」鎮國公捋了捋鬍子,神神秘秘說著「還有,為父總覺得謝家兒郎沒死絕。」
「以謝老太爺的聰慧,怎會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愚蠢。」
「指不定那喬嵩就是謝家子。」
「不可能!」顧淮脫口而出。
鎮國公「為何?」
顧淮「謝家就沒有長相那麼平庸的人。」
鎮國公愕然。
雖然聽起來很荒謬,但不得不說有道理。
謝家子,清一色的好顏色。
「父親,您剛剛說珩太子?」
「您找到珩太子的下落了?」顧淮後知後覺抓住了重點。
鎮國公搖頭「無需找,此刻就在北地。」
「北地安穩了這麼多年,突然生變,舉旗起義之人,定有所依仗。」
「皇位更迭,正統二字抵千軍萬馬。」
「接下來的時日你消停些,莫要在天子面前露臉。」
「北境軍旗幟鮮明的起義,天子必會選將前去平叛,朝中能用的將領少之又少,有領兵經驗的大多不願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武將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些香火情,更莫說謝家從不藏私,指點過很多武將兵法。」
「秦元清死的突然,秦二和秦四暫時難頂大梁,秦太師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秦家出不了這個人,陛下不得不慎重擇他人。」
「為父這就打算稱病了。」
「不,稱病不保險,你與為父鬧一場,為父教訓你時不慎摔下樓梯,傷了腿。」
「父親,兒子想接過這個差事!」顧淮擲地有聲「兒子想為陛下平叛!」
聲音之大,似是怕藏在暗處的人聽不到。
鎮國公傻眼了。
想平叛?
「你是不是瘋了?」鎮國公眉頭緊皺。
顧淮笑了笑「父親,兒子是真心實意想為陛下排憂解難。」
鎮國公通體冰涼,毫無猶豫的舉起一旁時長頸花瓶狠狠的砸在了顧淮頭上。
為陛下排憂解難?
就那陰森森的語氣,確定不是想率兵馬臨陣倒戈,倒向珩太子和謝家?
自陸明朝的死訊傳入上京,本就不太正常的顧淮變得更不正常了。
一日又一日躲在書房裡作畫,畫像上無一例外是一對恩愛不疑的夫妻。
十里紅妝。
大婚對拜。
聽雨賞花。
踏青遊船。
甚至連一起用膳也畫了出來。
厚厚的一沓兒,像是過了完整的一生。
即便畫上的女子並沒有五官,可他用腳丫子想也知道那是陸明朝。
在此之前,他總會知道他兒子那般能腦補。
如今傷了腦子,正好補補腦,省的再腦補。
顧家家大業大,姻親故舊不比當初的謝家少,行差踏錯一步,上千條人命就會成為刀下亡魂。
顧家能做的只是不將手中的刀揮向北境軍。
鎮國公審視著手中沾染血跡的花瓶,隨即決然地抓起另一隻,猛地砸向自己的頭部。「快來人,有刺客!」
鎮國公和鎮國公世子遭刺客刺殺,昏迷不醒,鎮國公府閉門,除卻大夫,不再見客。
宮裡的天子聞訊,又砸了幾對玉器。
誰也沒想到,天子最後選擇了永寧侯領兵。
本該在府邸等待三司會審的永寧侯,搖身一變成了征北平叛的大將軍。
根本沒有給永寧侯推辭的機會。
而永寧侯深思熟慮後決定領兵。
這是永寧侯府唯一的機會。
如果把握不住,等待永寧侯府的唯有覆滅一途。
出征前,父子反目,刀劍相向,永寧侯將陸明樺的名字從族譜上划去。
陸明樺再也不是永寧侯府陸家人。
朕要與皇兄同葬】
第三百四十一章 朕要與皇兄同葬
可即便如此,陸明樺依舊被聖上嚴令不得擅自離京,每日申時二刻,他需攜同永寧侯在外安置的庶子入宮面聖。
所謂的覲見,就是在甘露殿外磕頭請安,連陛下的面都見不到,就被內侍請出宮。
名為皇恩浩蕩,實為軟禁監視。
北疆生變後,天子的疑心一日重過一日。
永寧侯率十餘萬大軍,他攥著永寧侯的兩個兒子,才能安心。
朝中內外,明眼人皆知。
但,無一人敢說。
近日,天子的脾氣猶如一點即燃的爆竹。
凡是過去與謝家有過任何聯繫的人,都成了他發泄的對象。
最幸福的莫過於恰巧被行刺的鎮國公。
別的官員噤若寒蟬跪地叩拜時,鎮國公斜躺在躺椅上悠閒的曬太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拿什麼反?」
「靠這張嘴嗎?」
顧淮眼神火熱「父親,草根出身的喬嵩都能一朝翻身,高舉起義大旗,他有北境軍,顧家也有西境軍……」
「閉嘴!」鎮國公厲聲道。
「你連上京都出不了,談什麼起義!」
「你好好想想,誰在北境,再眼熱喬嵩。」
顧淮微斂眉目「謝老太爺?」
鎮國公頷首「為父覺得,喬嵩只是被推舉到明面上的靶子,北境軍真正的統帥其實是謝老太爺。」
謝老太爺:猜的很好,下次別猜了。
「以謝老太爺的年紀和精力,怕是難以掌兵了。」顧淮將信將疑,小聲道。
「他沒有精力,珩太子有!」鎮國公捋了捋鬍子,神神秘秘說著「還有,為父總覺得謝家兒郎沒死絕。」
「以謝老太爺的聰慧,怎會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愚蠢。」
「指不定那喬嵩就是謝家子。」
「不可能!」顧淮脫口而出。
鎮國公「為何?」
顧淮「謝家就沒有長相那麼平庸的人。」
鎮國公愕然。
雖然聽起來很荒謬,但不得不說有道理。
謝家子,清一色的好顏色。
「父親,您剛剛說珩太子?」
「您找到珩太子的下落了?」顧淮後知後覺抓住了重點。
鎮國公搖頭「無需找,此刻就在北地。」
「北地安穩了這麼多年,突然生變,舉旗起義之人,定有所依仗。」
「皇位更迭,正統二字抵千軍萬馬。」
「接下來的時日你消停些,莫要在天子面前露臉。」
「北境軍旗幟鮮明的起義,天子必會選將前去平叛,朝中能用的將領少之又少,有領兵經驗的大多不願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武將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些香火情,更莫說謝家從不藏私,指點過很多武將兵法。」
「秦元清死的突然,秦二和秦四暫時難頂大梁,秦太師被酒色掏空了身體,秦家出不了這個人,陛下不得不慎重擇他人。」
「為父這就打算稱病了。」
「不,稱病不保險,你與為父鬧一場,為父教訓你時不慎摔下樓梯,傷了腿。」
「父親,兒子想接過這個差事!」顧淮擲地有聲「兒子想為陛下平叛!」
聲音之大,似是怕藏在暗處的人聽不到。
鎮國公傻眼了。
想平叛?
「你是不是瘋了?」鎮國公眉頭緊皺。
顧淮笑了笑「父親,兒子是真心實意想為陛下排憂解難。」
鎮國公通體冰涼,毫無猶豫的舉起一旁時長頸花瓶狠狠的砸在了顧淮頭上。
為陛下排憂解難?
就那陰森森的語氣,確定不是想率兵馬臨陣倒戈,倒向珩太子和謝家?
自陸明朝的死訊傳入上京,本就不太正常的顧淮變得更不正常了。
一日又一日躲在書房裡作畫,畫像上無一例外是一對恩愛不疑的夫妻。
十里紅妝。
大婚對拜。
聽雨賞花。
踏青遊船。
甚至連一起用膳也畫了出來。
厚厚的一沓兒,像是過了完整的一生。
即便畫上的女子並沒有五官,可他用腳丫子想也知道那是陸明朝。
在此之前,他總會知道他兒子那般能腦補。
如今傷了腦子,正好補補腦,省的再腦補。
顧家家大業大,姻親故舊不比當初的謝家少,行差踏錯一步,上千條人命就會成為刀下亡魂。
顧家能做的只是不將手中的刀揮向北境軍。
鎮國公審視著手中沾染血跡的花瓶,隨即決然地抓起另一隻,猛地砸向自己的頭部。「快來人,有刺客!」
鎮國公和鎮國公世子遭刺客刺殺,昏迷不醒,鎮國公府閉門,除卻大夫,不再見客。
宮裡的天子聞訊,又砸了幾對玉器。
誰也沒想到,天子最後選擇了永寧侯領兵。
本該在府邸等待三司會審的永寧侯,搖身一變成了征北平叛的大將軍。
根本沒有給永寧侯推辭的機會。
而永寧侯深思熟慮後決定領兵。
這是永寧侯府唯一的機會。
如果把握不住,等待永寧侯府的唯有覆滅一途。
出征前,父子反目,刀劍相向,永寧侯將陸明樺的名字從族譜上划去。
陸明樺再也不是永寧侯府陸家人。
朕要與皇兄同葬】
第三百四十一章 朕要與皇兄同葬
可即便如此,陸明樺依舊被聖上嚴令不得擅自離京,每日申時二刻,他需攜同永寧侯在外安置的庶子入宮面聖。
所謂的覲見,就是在甘露殿外磕頭請安,連陛下的面都見不到,就被內侍請出宮。
名為皇恩浩蕩,實為軟禁監視。
北疆生變後,天子的疑心一日重過一日。
永寧侯率十餘萬大軍,他攥著永寧侯的兩個兒子,才能安心。
朝中內外,明眼人皆知。
但,無一人敢說。
近日,天子的脾氣猶如一點即燃的爆竹。
凡是過去與謝家有過任何聯繫的人,都成了他發泄的對象。
最幸福的莫過於恰巧被行刺的鎮國公。
別的官員噤若寒蟬跪地叩拜時,鎮國公斜躺在躺椅上悠閒的曬太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