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他緊緊盯著李穠, 想在她臉上看到一絲徇私的神色, 但是李穠神態肅然, 看不出任何私人的情緒。
「九淵兄,兩位前輩。方今天下大亂, 大晛新君孱弱, 文武尸位素餐,拓跋氏窮兵黷武, 西域諸部、新羅、吐谷渾、扶南同時起兵, 意欲瓜分大晛而後快。四境雷暴已至, 生靈塗炭。這時候, 若要一人能夠在此時領雄兵, 平賊寇, 革舊政, 安天下——」
李穠迎著三人的目光:「放眼四境, 唯有趙執。」
說出這些話的瞬間, 李穠有剎那的恍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對趙執的期許不再如同普通男子?她伴他多年, 熟知他, 亦衷心敬佩他。這些年他在朝堂獨自走過了最長的路,她都看在眼裡。他, 早已成為她心中的天下雄主。
端木青棠問:「李穠, 你選趙執, 跟個人私情無關麼?」
翟九淵低聲將李穠與趙執的關係告訴一旁聆聽的梁伯,梁伯聽完後一時吃驚。他知道這兩個人, 那日看著二人一同乘船從房州抵京,在桃葉渡靠岸,那是他絕想不到兩人會是多年的愛侶。
「自然無關。前輩,我與趙君刃相知已有多年,若論天底下還有誰最了解他,除開北境的謝將軍,那便是我。我與他之間的感情,在當今風雨之勢前,並不算是最重要的事。杜徵前輩既傳我銅雕,讓我掌理鶴鳴樓,我絕不至於因私心而遮蔽眼界。」
李穠對端木青棠的問詢,不卑不亢,一番辯白平靜之中自有詞鋒。她並未細想,端木青棠問她的話其實並不算是質疑。
翟九淵又問道:「李穠,你可知道今日我們要選的是什麼人麼?」
「今日鶴鳴樓要擇定的,是日後入主建康城,護衛大晛國土生民的天下之主。」
天下之主!
四肢的血液緩緩衝向胸腔,激盪於心。原來幾十年前,鶴鳴樓對天下局勢的影響竟是這樣的。瞬間的激盪後歸於平靜,李穠又一次問自己,此時能挽救局勢的人,是不是唯有趙執?
「九淵兄,兩位前輩。我還是同樣的話,我想選的人是趙執。」
「如此——」翟九淵轉到琴案之後,提筆蘸墨,在花箋上寫下方才提到的名字,將六方花箋一一擺放整齊。
梁伯:「謝賡和包文瀾你就別寫了,這兩位只是忠勇武夫,並無大志。方才我不過是隨口一提,我將關於這兩人的話收回。」
翟九淵聞言又將其中兩張箋紙挪開。「可以了,前輩。」
李穠問道:「九淵兄,那你呢?你屬意的人選是?」
翟九淵將扣合的銅雕打開,拿起自己的那一方,輕放第三張箋紙上。「李穠,我所選的人跟你一樣。若要一人能夠在此時領雄兵,平賊寇,革舊政,安天下——大晛,只有趙執能做到。」
李穠又是一驚,想不到翟九淵竟是同意她的!他的想法是什麼時候有的?
「兩位前輩,請。」
梁伯緩緩說道:「方才老朽還說漏了一個人,城中的皇族還有一個,禎王殿下。」
「皇甫兆玉?」
「元慶末年禎王殿下本是奉命平亂,到了梁州,卻違抗皇命,聯合趙氏的靖安軍,在猿愁澗大敗北灤軍,換來西北十年太平。昌祐年間京師大疫,他與錢漱徽親至城門安撫城中百姓。這兩件事,大概也只有我這樣活得太久的老朽記得了。這位禎王殿下平日不聲不響,功績卻堪比父兄……」
「前輩待我寫下。」
翟九淵要提筆,被梁伯打斷,「不必寫了——」
「趙執如今統領五萬守衛軍,麾下還有丹陽水軍效力。他走到這一步,已無人可比,這也是天意。」
「我出身低賤,肉食者身居高位,不是我這樣的人所能揣測的。我們這樣的人只知道一件事,誰能讓我們這些田野農夫、引車賣漿者流有條活路,誰就是救世之人。」
梁伯拿起銅雕,端詳了片刻,最後將之放在了翟九淵旁邊的位置。
一切似乎朝著不可預計的方向滑去。
李穠不再猶豫,她做事從來都是理性為先,決定之後絕不有悔。她拿起鶴首,壓在趙執的名字上。放下的瞬間,她突然意識到,這一放,日後她和趙執的命運都將隨之改變,再不會是從前的李穠和趙執了。李穠的心中閃過她曾和趙執說過的四個字,天下將來。
「端木前輩,請。」
三方銅雕竟都壓在了趙執的名字上,端木青棠說:「你們三人倒是統一,我還有得選麼?」
「既如此——」端木青棠拾起銅雕,揣入袖中。
「前輩……」
「既如此,我這一方,今日就不作出抉擇了。」她轉向李穠,「丫頭,你記住,你的半條命是我救活的。日後作決定,多想想樓中之人就行了,其餘的,不必過問我。」
李穠心中忍不住慌亂,她這是何意?
端木青棠轉頭看了看室內陳設,一拂長袖往外走去,「我走了,不必送。」
「前輩!」
翟九淵拉住李穠,並朝端木青棠躬身參拜。「多謝前輩,恭送前輩。」
李穠不明所以,「前輩她這是?怎能中途廢言?」
翟九淵:「李穠,你不知道嗎?鶴鳴銅雕,只要三個人做了決定,便能代表所有人的意志了。端木前輩同意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九淵兄,兩位前輩。方今天下大亂, 大晛新君孱弱, 文武尸位素餐,拓跋氏窮兵黷武, 西域諸部、新羅、吐谷渾、扶南同時起兵, 意欲瓜分大晛而後快。四境雷暴已至, 生靈塗炭。這時候, 若要一人能夠在此時領雄兵, 平賊寇, 革舊政, 安天下——」
李穠迎著三人的目光:「放眼四境, 唯有趙執。」
說出這些話的瞬間, 李穠有剎那的恍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對趙執的期許不再如同普通男子?她伴他多年, 熟知他, 亦衷心敬佩他。這些年他在朝堂獨自走過了最長的路,她都看在眼裡。他, 早已成為她心中的天下雄主。
端木青棠問:「李穠, 你選趙執, 跟個人私情無關麼?」
翟九淵低聲將李穠與趙執的關係告訴一旁聆聽的梁伯,梁伯聽完後一時吃驚。他知道這兩個人, 那日看著二人一同乘船從房州抵京,在桃葉渡靠岸,那是他絕想不到兩人會是多年的愛侶。
「自然無關。前輩,我與趙君刃相知已有多年,若論天底下還有誰最了解他,除開北境的謝將軍,那便是我。我與他之間的感情,在當今風雨之勢前,並不算是最重要的事。杜徵前輩既傳我銅雕,讓我掌理鶴鳴樓,我絕不至於因私心而遮蔽眼界。」
李穠對端木青棠的問詢,不卑不亢,一番辯白平靜之中自有詞鋒。她並未細想,端木青棠問她的話其實並不算是質疑。
翟九淵又問道:「李穠,你可知道今日我們要選的是什麼人麼?」
「今日鶴鳴樓要擇定的,是日後入主建康城,護衛大晛國土生民的天下之主。」
天下之主!
四肢的血液緩緩衝向胸腔,激盪於心。原來幾十年前,鶴鳴樓對天下局勢的影響竟是這樣的。瞬間的激盪後歸於平靜,李穠又一次問自己,此時能挽救局勢的人,是不是唯有趙執?
「九淵兄,兩位前輩。我還是同樣的話,我想選的人是趙執。」
「如此——」翟九淵轉到琴案之後,提筆蘸墨,在花箋上寫下方才提到的名字,將六方花箋一一擺放整齊。
梁伯:「謝賡和包文瀾你就別寫了,這兩位只是忠勇武夫,並無大志。方才我不過是隨口一提,我將關於這兩人的話收回。」
翟九淵聞言又將其中兩張箋紙挪開。「可以了,前輩。」
李穠問道:「九淵兄,那你呢?你屬意的人選是?」
翟九淵將扣合的銅雕打開,拿起自己的那一方,輕放第三張箋紙上。「李穠,我所選的人跟你一樣。若要一人能夠在此時領雄兵,平賊寇,革舊政,安天下——大晛,只有趙執能做到。」
李穠又是一驚,想不到翟九淵竟是同意她的!他的想法是什麼時候有的?
「兩位前輩,請。」
梁伯緩緩說道:「方才老朽還說漏了一個人,城中的皇族還有一個,禎王殿下。」
「皇甫兆玉?」
「元慶末年禎王殿下本是奉命平亂,到了梁州,卻違抗皇命,聯合趙氏的靖安軍,在猿愁澗大敗北灤軍,換來西北十年太平。昌祐年間京師大疫,他與錢漱徽親至城門安撫城中百姓。這兩件事,大概也只有我這樣活得太久的老朽記得了。這位禎王殿下平日不聲不響,功績卻堪比父兄……」
「前輩待我寫下。」
翟九淵要提筆,被梁伯打斷,「不必寫了——」
「趙執如今統領五萬守衛軍,麾下還有丹陽水軍效力。他走到這一步,已無人可比,這也是天意。」
「我出身低賤,肉食者身居高位,不是我這樣的人所能揣測的。我們這樣的人只知道一件事,誰能讓我們這些田野農夫、引車賣漿者流有條活路,誰就是救世之人。」
梁伯拿起銅雕,端詳了片刻,最後將之放在了翟九淵旁邊的位置。
一切似乎朝著不可預計的方向滑去。
李穠不再猶豫,她做事從來都是理性為先,決定之後絕不有悔。她拿起鶴首,壓在趙執的名字上。放下的瞬間,她突然意識到,這一放,日後她和趙執的命運都將隨之改變,再不會是從前的李穠和趙執了。李穠的心中閃過她曾和趙執說過的四個字,天下將來。
「端木前輩,請。」
三方銅雕竟都壓在了趙執的名字上,端木青棠說:「你們三人倒是統一,我還有得選麼?」
「既如此——」端木青棠拾起銅雕,揣入袖中。
「前輩……」
「既如此,我這一方,今日就不作出抉擇了。」她轉向李穠,「丫頭,你記住,你的半條命是我救活的。日後作決定,多想想樓中之人就行了,其餘的,不必過問我。」
李穠心中忍不住慌亂,她這是何意?
端木青棠轉頭看了看室內陳設,一拂長袖往外走去,「我走了,不必送。」
「前輩!」
翟九淵拉住李穠,並朝端木青棠躬身參拜。「多謝前輩,恭送前輩。」
李穠不明所以,「前輩她這是?怎能中途廢言?」
翟九淵:「李穠,你不知道嗎?鶴鳴銅雕,只要三個人做了決定,便能代表所有人的意志了。端木前輩同意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