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翟九淵,端木青棠,這兩位是李穠認識的。還有一位——三人剛在房中坐下時,房門敲響,夥計引進來一個衣衫簡樸的老叟,李穠看到他的瞬間,就想起了這人是誰。第四方銅雕的主人一直都在建康城中,就是那日她和趙執初抵京城時,在桃葉渡口扶了她一把的老吏。那天想來並非巧合,老吏該是有意等在那裡,要看一看李穠這個新任掌柜的。那時李穠毫不知情,直到現在看到他才突然想明白。
四人聚會所在的房間是從前杜徵待客的居室,一切陳設未變。既是相聚,李穠要叫人治一桌酒席來,翟九淵和端木青棠都說不必了。端木青棠依舊說話怨毒,說北岸大軍壓境,在此聚會吃席,有可能筷子還沒放下,大晛就已經亡國了,不如抓緊辦事。
四人先後將懷中的銅雕掏了出來,托在掌心。翟九淵示意,之後四方銅雕一起被擺放在杜徵的琴案上。李穠所持的是鶴首,其餘三方是鶴身。將之扣合在一起,儼然一隻振翅飛起的銅鶴,泛著古舊瑩潤的光澤,仿若靈物。
這是李穠第一次見到杜徵曾告訴過她的可分為四塊的鶴雕。杜徵還說,若是樓中遭遇變故,只須取得另外三位的同意,將銅雕合在一起,便可作出任何決定,四境樓中之人無不遵從。
「李穠,我們四位,只有一直在桃葉渡聽差的梁伯是鼎革之際的親歷者,其餘三位都是後輩。今日相聚,我們便和梁伯重新回顧過去的事。建康城岌岌可危——鶴鳴樓既為天下第一樓,便不可在此時無動於衷。李穠,你知道六十年前,鶴鳴樓在天下逐鹿的群雄間所支持的人是誰嗎?」
李穠突然被問,她定定地看了翟九淵片刻,有一個名字陡地出現在她心裡。元慶帝皇甫及!六十年前,大晛的開國君主。
李穠問:「是皇甫及嗎?」
翟九淵點頭。
鶴鳴樓前輩在群雄中擇定皇甫及後,傾全樓之力助他招納猛將賢才,築城修堡,不斷擴張地盤。最終,皇甫及在大江南岸站穩腳跟,以此為基,一步步打下了大晛如今的江山,以元慶開國直到如今……原來大晛竟是如此開國的。
六十年前的風雲際會通過翟九淵之口平靜地講出來,將李穠驚在原地。
她持有鶴首銅雕多時,可直到此時方才明白。鶴鳴樓為四海所譽的「天下第一」四字,絕非僅僅指富可敵國的財力。
六十年前的流雲已散,可如今的大江兩岸,狂風乍起,再次掀起巨瀾。
屋中李穠年歲最末,入樓最晚。翟九淵比她稍長,其餘兩位均是長輩,都是寡言的性子。翟九淵說著話,端木青棠和梁伯都如李穠一般靜靜地聽著並不打斷,李穠知道那是贊同的意思。
「李穠,兩位前輩。我在西北日久,不久前隨軍去截拓跋糧草,道路所見,那時方知,前人書中所記的白骨露於野,生民百遺一不是虛辭,乃是親眼所見,親身所歷的悲苦。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若不是鐵石心腸,定不能毫無所動。三代而下,如今的大晛,四境強敵入寇,生民失去庇護,早不是當初鶴鳴樓所支持的那個大晛了。」
翟九淵的一席話激起三人的遐思,房中陷入寂靜。
銅雕既然傳至他們四人手中,當此亂局,萬鈞一發之際,鶴鳴樓該站出來了。傾全樓之力,便能影響天下局勢。
李穠、端木青棠和梁伯一同看向翟九淵,看他將那四塊銅雕打開,又輕聲扣在一起。今日一旦作了決定,日後風雲變幻,不知會走向何處。
「若今日仍像六十年前前輩所做的那樣,擇定效力之人。那麼試看今日之大晛,能為鶴鳴樓所選的,總共有幾人?」
翟九淵目光轉向:「梁伯?」
梁伯的目光看向屏風上畫的大晛江山圖。
「你既問,老朽便想想。建康城中有兩位皇子,一位是十五歲的新皇,如今統攝著城中文武百官。一位雖才五歲,但是背靠世族檀氏,仍不可小覷……」
端木青棠問道:「鶴鳴樓如今所擇定的人只能是皇甫家的嗎?若說人選,天下之人皆可選,駐守北境的謝賡,將門之後包文瀾,或者乾脆……助拓跋虎文打進建康城算了,日後南北皆為拓跋氏之天下,大灤國土,鶴鳴樓還是鶴鳴樓。」
端木青棠一向性子偏激,她的話說出來,並不顧慮其餘三人的感受。雖然話說得難聽,但事實是,她說得不無道理。既是為天下求得安寧,為何不能選拓跋虎文?建康城一旦打下,戰事自然終了……
李穠後背一涼,在溫暖的房間內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翟九淵無甚表情地點頭:「前輩所說的兩個人也並非不可。」
李穠問翟九淵:「翟兄心中屬意之人,又有誰呢?」
翟九淵說:「李穠,你不妨也先說說。」
李穠踱步走到窗前,細思了片刻,突然回過頭說道:「九淵兄,兩位前輩。若今日鶴鳴樓決定身入亂局,影響天下,傾全樓之力擇一人效之。那麼,我心中的那個人是,趙執。」
第173章 同心並志
趙執?翟九淵似是受到震動, 瞳孔閃過一線精光,不待另外兩位說話,踱步上前問李穠:「為何會是趙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四人聚會所在的房間是從前杜徵待客的居室,一切陳設未變。既是相聚,李穠要叫人治一桌酒席來,翟九淵和端木青棠都說不必了。端木青棠依舊說話怨毒,說北岸大軍壓境,在此聚會吃席,有可能筷子還沒放下,大晛就已經亡國了,不如抓緊辦事。
四人先後將懷中的銅雕掏了出來,托在掌心。翟九淵示意,之後四方銅雕一起被擺放在杜徵的琴案上。李穠所持的是鶴首,其餘三方是鶴身。將之扣合在一起,儼然一隻振翅飛起的銅鶴,泛著古舊瑩潤的光澤,仿若靈物。
這是李穠第一次見到杜徵曾告訴過她的可分為四塊的鶴雕。杜徵還說,若是樓中遭遇變故,只須取得另外三位的同意,將銅雕合在一起,便可作出任何決定,四境樓中之人無不遵從。
「李穠,我們四位,只有一直在桃葉渡聽差的梁伯是鼎革之際的親歷者,其餘三位都是後輩。今日相聚,我們便和梁伯重新回顧過去的事。建康城岌岌可危——鶴鳴樓既為天下第一樓,便不可在此時無動於衷。李穠,你知道六十年前,鶴鳴樓在天下逐鹿的群雄間所支持的人是誰嗎?」
李穠突然被問,她定定地看了翟九淵片刻,有一個名字陡地出現在她心裡。元慶帝皇甫及!六十年前,大晛的開國君主。
李穠問:「是皇甫及嗎?」
翟九淵點頭。
鶴鳴樓前輩在群雄中擇定皇甫及後,傾全樓之力助他招納猛將賢才,築城修堡,不斷擴張地盤。最終,皇甫及在大江南岸站穩腳跟,以此為基,一步步打下了大晛如今的江山,以元慶開國直到如今……原來大晛竟是如此開國的。
六十年前的風雲際會通過翟九淵之口平靜地講出來,將李穠驚在原地。
她持有鶴首銅雕多時,可直到此時方才明白。鶴鳴樓為四海所譽的「天下第一」四字,絕非僅僅指富可敵國的財力。
六十年前的流雲已散,可如今的大江兩岸,狂風乍起,再次掀起巨瀾。
屋中李穠年歲最末,入樓最晚。翟九淵比她稍長,其餘兩位均是長輩,都是寡言的性子。翟九淵說著話,端木青棠和梁伯都如李穠一般靜靜地聽著並不打斷,李穠知道那是贊同的意思。
「李穠,兩位前輩。我在西北日久,不久前隨軍去截拓跋糧草,道路所見,那時方知,前人書中所記的白骨露於野,生民百遺一不是虛辭,乃是親眼所見,親身所歷的悲苦。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若不是鐵石心腸,定不能毫無所動。三代而下,如今的大晛,四境強敵入寇,生民失去庇護,早不是當初鶴鳴樓所支持的那個大晛了。」
翟九淵的一席話激起三人的遐思,房中陷入寂靜。
銅雕既然傳至他們四人手中,當此亂局,萬鈞一發之際,鶴鳴樓該站出來了。傾全樓之力,便能影響天下局勢。
李穠、端木青棠和梁伯一同看向翟九淵,看他將那四塊銅雕打開,又輕聲扣在一起。今日一旦作了決定,日後風雲變幻,不知會走向何處。
「若今日仍像六十年前前輩所做的那樣,擇定效力之人。那麼試看今日之大晛,能為鶴鳴樓所選的,總共有幾人?」
翟九淵目光轉向:「梁伯?」
梁伯的目光看向屏風上畫的大晛江山圖。
「你既問,老朽便想想。建康城中有兩位皇子,一位是十五歲的新皇,如今統攝著城中文武百官。一位雖才五歲,但是背靠世族檀氏,仍不可小覷……」
端木青棠問道:「鶴鳴樓如今所擇定的人只能是皇甫家的嗎?若說人選,天下之人皆可選,駐守北境的謝賡,將門之後包文瀾,或者乾脆……助拓跋虎文打進建康城算了,日後南北皆為拓跋氏之天下,大灤國土,鶴鳴樓還是鶴鳴樓。」
端木青棠一向性子偏激,她的話說出來,並不顧慮其餘三人的感受。雖然話說得難聽,但事實是,她說得不無道理。既是為天下求得安寧,為何不能選拓跋虎文?建康城一旦打下,戰事自然終了……
李穠後背一涼,在溫暖的房間內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翟九淵無甚表情地點頭:「前輩所說的兩個人也並非不可。」
李穠問翟九淵:「翟兄心中屬意之人,又有誰呢?」
翟九淵說:「李穠,你不妨也先說說。」
李穠踱步走到窗前,細思了片刻,突然回過頭說道:「九淵兄,兩位前輩。若今日鶴鳴樓決定身入亂局,影響天下,傾全樓之力擇一人效之。那麼,我心中的那個人是,趙執。」
第173章 同心並志
趙執?翟九淵似是受到震動, 瞳孔閃過一線精光,不待另外兩位說話,踱步上前問李穠:「為何會是趙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