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蕭瀾問:“頭暈不暈?”
陸追不解:“好端端的又沒著涼,我為何要頭暈。”
“看了一整天書,還不暈?”蕭瀾拉著他坐起來。
“看一整天書,理應神清氣慡,思想澎湃才是。”陸追戳戳他的側臉,“一看書就暈的,那是你。”不是我。
“所以你看,明天才要帶著我一起進宮。”蕭瀾把腦袋架在他肩膀上不肯走,“我也想學一學如何看書,好不這麼粗鄙。”
陸追道:“站直站直。”
蕭瀾道:“不!”
陸追:“……”
蕭瀾索性將半邊身子都壓了過來。
忒沉。
陸追踉蹌兩步,只好認輸:“行行行,帶你帶你。”說完又叮囑,“宮裡不能亂來,藏書樓中也不能亂來,宮裡的藏書樓就更不可亂來,記沒記住?”
蕭瀾乖乖點頭:“嗯。”
但“嗯”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翌日清晨兩人早早就去了皇宮,陸追照舊隨手抽出一本書看得有滋有味,蕭瀾在旁陪了不到一個時辰,就開始如坐針氈,遂上半身都趴在案几上,雙臂直挺挺伸過來,戳陸追的肚子玩。
明玉公子面不改色,趕蒼蠅一般將這登徒子趕去了角落,又道:“整理不好,不准吃飯。”
須臾之後,蕭瀾沉默無聲挪到陸追身邊,尋了個好位置躺好,又將腦袋強行枕到他腿上,開始愜意打盹。陸追哭笑不得,暗想這不學無術的賴皮模樣還真是從小到大從未變過,這藏書樓中不冷,他也便由著蕭瀾去睡,自己繼續伴著茶香悠閒看書。玉器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追捧之物,因此相關記載也不算少,手邊厚厚兩本書還沒翻完,剛剛睡醒的某人卻又開始不老實,將臉深深埋在他小腹處:“香。”
陸追扯著他耳朵抱怨:“你頭怎麼這麼沉,腿都麻了。”
蕭瀾順勢擁人入懷:“我幫你捏捏。”
“醉翁之意。”陸追掙開,只將一條腿架在他肩頭:“就坐在那不准動,捏吧。”
蕭瀾依言握住他的腳踝,從小腿一路捏到膝蓋往上,他自然不會沒分寸到在這裡亂來,只想逗一逗對面的人,可眼見自己的手已經越來越放肆,陸追卻還是只顧著看書,壓根就不抬一下頭,於是不得不咳嗽兩聲,以作提醒。
明玉公子依舊紋絲不動。
“真成書呆子了。”蕭瀾放下他的一條腿,認輸,“成,我不打擾了,晚上再來接你回家,好不好?”
陸追卻道:“我找到了。”
蕭瀾聞言一愣,又有些不確定:“找到什麼了,白玉夫人?”
“嗯。”陸追目有喜色。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當真讓他找到了一段記載,說在百餘年前,曾有人在鄢州玉華村中見過一尊白玉雕像,衣著素淨,面容清雅,神態安詳,廟前香火縈繞,卻又沒說是哪位菩薩。
“這畫像,”蕭瀾仔細看了一陣,“的確與壁畫中的白玉夫人有幾分相似。”
“鄢州,離這裡不過半月的路途。”陸追提議,“去看看?”
蕭瀾笑道:“你想去,我自然會陪著你,不過再心急也得等到正月十五過完,哪有大過年往外跑的道理,岳父與娘親也不會答應。”
陸追點頭答應,又抱著一摞書爬上梯子。蕭瀾站在下頭道:“都找到線索了,還要看書?”
“找一找鄢州的州府志,”陸追穩穩跳在地上,“你不想陪我了啊?”
蕭瀾從鼻子裡往外擠字:“不如我先出去吃碗麵。”
陸追嘴一癟。
蕭瀾立刻道:“陪。”
陸追道:“看你這一臉不甘不願。”
“我怎麼可能不甘不願?”蕭瀾拉著他坐到軟榻上,“來來來,慢慢看,看多久我都陪著你,保證不亂摸。”
陸追這才“嗯”了一句,在他懷中找了個最舒服的姿勢,美滋滋又看起書來,留下蕭大公子一人繼續昏昏欲睡,屁股長刺,度日如年。
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恰好也有一封信送到了山海居,卻是海碧寫來的。她大病纏身,近些年雖有所好轉,卻也經不住出海遠行之苦,因此在收到陸無名的書信後,知道兒子安然無恙,冥月墓的事情亦已了結,雖心中歡喜,卻也不能前來王城看著兒子成親,只囑咐他要好好照顧自己,還送來一對玉佩權當賀禮,又在最末叮囑陸無名,要好好替兒子辦喜事,早日歸家。
“你看,我爹還是挺喜歡你的,他肯定在寫給娘的書信里,將你好好誇讚了一番。”陸追將那封信仔細收好,又將玉佩系在蕭瀾腰帶上,“還挺好看。”
“岳父岳母自然要喜歡我。”蕭瀾單手抱起他,“走,帶你去逛花燈會。”
這是一年之中王城最熱鬧的一個夜晚,再加上楚軍在西北與南海兩場戰役中皆大勝而回,自是喜上加喜,鬧中添鬧。各色花燈匯聚成海,將天上星河也襯得失了顏色,舞肆歌坊的妙齡佳人走上街頭踏雪行歌,所到之處笑如銀鈴裙擺翻飛,遊人如織比肩接踵,想往前走一步都吃力,蕭瀾將陸追護在懷中,好不容易才將他帶到一個僻靜之地。
陸追蹲在地上笑得起不來,手中舉著半截糖葫蘆——這是方才好不容易才買到的,可人多一擠,這糖葫蘆就戳到了另一人嘴邊,對方也不客氣,張嘴就咬掉了大半截,而後就大搖大擺說笑離開,看也不看兩人一眼,淡定得很。
蕭瀾將另外半截丟掉,抽出手巾幫他擦擦手,也笑道:“下回若是再見到這人,訛他十串回來。”
“來。”陸追拉著他的手,縱身一躍掠上高塔,這裡原是不准遊人登頂的,可若換成明玉公子,那守塔的兵士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二人在上頭賞美景,躲清閒。
此時恰有一隊火龍路過玉帶橋,引來百姓歡聲雷動,焰火在墨藍色的天穹中綻放盛開,映照著這整座繁華王都,也映照著萬千人家的昏黃燈火,脈脈暖意連綿,直到夜色深處。
陸追靠在蕭瀾懷中,愜意悠閒,再無所求。
三天後,兩人便離開王城,一路去了鄢州玉華村。
一匹飛沙紅蛟,一匹金麒麟,都是日行千里的良駒,因此只用了不到十日,兩人便抵達玉華山下,再一看那又窄又陡的山路,陸追這才知道,為何那寫書的文人會稱玉華村為隱世桃源——這般難走的山路,想不隱也挺難。
兩人將馬與行李寄存在附近的城鎮裡,在翌日清晨動身進山,一路跋涉又在山中露宿兩晚,直到第三天的日落時分,方才見到遠處升起裊裊炊煙,陣陣白霧。
陸追坐在一塊石頭上,道:“連你我都要走上三兩天,換做尋常人,在山中困個七八日也不奇怪。”
“給我看一下。”蕭瀾捏起他的下巴。
陸追納悶:“幹什麼?”
“沒沾灰,挺白淨。”蕭瀾道,“成,這小模樣想到村里混一頓飯,還是綽綽有餘的。”
“是嗎?”陸追摸一摸自己的臉,被他牽著手一路進了村。
這玉華村位置偏僻,也難得有外頭的客人來,更別說是兩位華美英俊的年輕公子,因此在村口就被人攔下來,問要找誰。
蕭瀾淡定將陸追推到前頭。
陸公子態度良好:“我們是在山中迷路了,想要過來討一碗水喝。”
“這大冬天的,你們進山做什麼。”那漢子嘀咕一句,可見這兩個人的衣著打扮富貴瀟灑,也不像是歹人,便也帶著進了村子裡,又給了些熱水與饅頭。
“看來我這姿色也不怎麼樣。”待到那漢子走後,陸追深沉嘆氣,“莫說是肉了,連一碟鹹菜都沒混到。”
兩人說話間,村長也聽到消息,特意過來看這兩名外鄉客。結果一推門就見陸追正在單腳踩著桌子嘩嘩數銀票,手法嫻熟,恁厚一摞。
……
“兩位貴客,”村長笑容滿面迎上來,“吃好喝好了?”
“挺好挺好,這饅頭不錯,又軟又香。”陸追隨手抽出一張銀票,看也不看就拍進他懷裡,直慡道,“多謝款待。”
村長受寵若驚,笑得幾乎合不住嘴:“聽說兩位是迷了路,才會來這玉華村?”
“是啊,這山路可真難走,腿都要斷了。”陸追皺眉抱怨,“也不知要怎麼才能回去。”
“這好辦。”村長道,“再過兩天,村裡的小伙子們也要下山,去臨近的鎮子裡買米買布,到時候兩位跟著一道就是,保管不會再迷路。”
陸追不解:“好端端的又沒著涼,我為何要頭暈。”
“看了一整天書,還不暈?”蕭瀾拉著他坐起來。
“看一整天書,理應神清氣慡,思想澎湃才是。”陸追戳戳他的側臉,“一看書就暈的,那是你。”不是我。
“所以你看,明天才要帶著我一起進宮。”蕭瀾把腦袋架在他肩膀上不肯走,“我也想學一學如何看書,好不這麼粗鄙。”
陸追道:“站直站直。”
蕭瀾道:“不!”
陸追:“……”
蕭瀾索性將半邊身子都壓了過來。
忒沉。
陸追踉蹌兩步,只好認輸:“行行行,帶你帶你。”說完又叮囑,“宮裡不能亂來,藏書樓中也不能亂來,宮裡的藏書樓就更不可亂來,記沒記住?”
蕭瀾乖乖點頭:“嗯。”
但“嗯”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翌日清晨兩人早早就去了皇宮,陸追照舊隨手抽出一本書看得有滋有味,蕭瀾在旁陪了不到一個時辰,就開始如坐針氈,遂上半身都趴在案几上,雙臂直挺挺伸過來,戳陸追的肚子玩。
明玉公子面不改色,趕蒼蠅一般將這登徒子趕去了角落,又道:“整理不好,不准吃飯。”
須臾之後,蕭瀾沉默無聲挪到陸追身邊,尋了個好位置躺好,又將腦袋強行枕到他腿上,開始愜意打盹。陸追哭笑不得,暗想這不學無術的賴皮模樣還真是從小到大從未變過,這藏書樓中不冷,他也便由著蕭瀾去睡,自己繼續伴著茶香悠閒看書。玉器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追捧之物,因此相關記載也不算少,手邊厚厚兩本書還沒翻完,剛剛睡醒的某人卻又開始不老實,將臉深深埋在他小腹處:“香。”
陸追扯著他耳朵抱怨:“你頭怎麼這麼沉,腿都麻了。”
蕭瀾順勢擁人入懷:“我幫你捏捏。”
“醉翁之意。”陸追掙開,只將一條腿架在他肩頭:“就坐在那不准動,捏吧。”
蕭瀾依言握住他的腳踝,從小腿一路捏到膝蓋往上,他自然不會沒分寸到在這裡亂來,只想逗一逗對面的人,可眼見自己的手已經越來越放肆,陸追卻還是只顧著看書,壓根就不抬一下頭,於是不得不咳嗽兩聲,以作提醒。
明玉公子依舊紋絲不動。
“真成書呆子了。”蕭瀾放下他的一條腿,認輸,“成,我不打擾了,晚上再來接你回家,好不好?”
陸追卻道:“我找到了。”
蕭瀾聞言一愣,又有些不確定:“找到什麼了,白玉夫人?”
“嗯。”陸追目有喜色。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當真讓他找到了一段記載,說在百餘年前,曾有人在鄢州玉華村中見過一尊白玉雕像,衣著素淨,面容清雅,神態安詳,廟前香火縈繞,卻又沒說是哪位菩薩。
“這畫像,”蕭瀾仔細看了一陣,“的確與壁畫中的白玉夫人有幾分相似。”
“鄢州,離這裡不過半月的路途。”陸追提議,“去看看?”
蕭瀾笑道:“你想去,我自然會陪著你,不過再心急也得等到正月十五過完,哪有大過年往外跑的道理,岳父與娘親也不會答應。”
陸追點頭答應,又抱著一摞書爬上梯子。蕭瀾站在下頭道:“都找到線索了,還要看書?”
“找一找鄢州的州府志,”陸追穩穩跳在地上,“你不想陪我了啊?”
蕭瀾從鼻子裡往外擠字:“不如我先出去吃碗麵。”
陸追嘴一癟。
蕭瀾立刻道:“陪。”
陸追道:“看你這一臉不甘不願。”
“我怎麼可能不甘不願?”蕭瀾拉著他坐到軟榻上,“來來來,慢慢看,看多久我都陪著你,保證不亂摸。”
陸追這才“嗯”了一句,在他懷中找了個最舒服的姿勢,美滋滋又看起書來,留下蕭大公子一人繼續昏昏欲睡,屁股長刺,度日如年。
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恰好也有一封信送到了山海居,卻是海碧寫來的。她大病纏身,近些年雖有所好轉,卻也經不住出海遠行之苦,因此在收到陸無名的書信後,知道兒子安然無恙,冥月墓的事情亦已了結,雖心中歡喜,卻也不能前來王城看著兒子成親,只囑咐他要好好照顧自己,還送來一對玉佩權當賀禮,又在最末叮囑陸無名,要好好替兒子辦喜事,早日歸家。
“你看,我爹還是挺喜歡你的,他肯定在寫給娘的書信里,將你好好誇讚了一番。”陸追將那封信仔細收好,又將玉佩系在蕭瀾腰帶上,“還挺好看。”
“岳父岳母自然要喜歡我。”蕭瀾單手抱起他,“走,帶你去逛花燈會。”
這是一年之中王城最熱鬧的一個夜晚,再加上楚軍在西北與南海兩場戰役中皆大勝而回,自是喜上加喜,鬧中添鬧。各色花燈匯聚成海,將天上星河也襯得失了顏色,舞肆歌坊的妙齡佳人走上街頭踏雪行歌,所到之處笑如銀鈴裙擺翻飛,遊人如織比肩接踵,想往前走一步都吃力,蕭瀾將陸追護在懷中,好不容易才將他帶到一個僻靜之地。
陸追蹲在地上笑得起不來,手中舉著半截糖葫蘆——這是方才好不容易才買到的,可人多一擠,這糖葫蘆就戳到了另一人嘴邊,對方也不客氣,張嘴就咬掉了大半截,而後就大搖大擺說笑離開,看也不看兩人一眼,淡定得很。
蕭瀾將另外半截丟掉,抽出手巾幫他擦擦手,也笑道:“下回若是再見到這人,訛他十串回來。”
“來。”陸追拉著他的手,縱身一躍掠上高塔,這裡原是不准遊人登頂的,可若換成明玉公子,那守塔的兵士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二人在上頭賞美景,躲清閒。
此時恰有一隊火龍路過玉帶橋,引來百姓歡聲雷動,焰火在墨藍色的天穹中綻放盛開,映照著這整座繁華王都,也映照著萬千人家的昏黃燈火,脈脈暖意連綿,直到夜色深處。
陸追靠在蕭瀾懷中,愜意悠閒,再無所求。
三天後,兩人便離開王城,一路去了鄢州玉華村。
一匹飛沙紅蛟,一匹金麒麟,都是日行千里的良駒,因此只用了不到十日,兩人便抵達玉華山下,再一看那又窄又陡的山路,陸追這才知道,為何那寫書的文人會稱玉華村為隱世桃源——這般難走的山路,想不隱也挺難。
兩人將馬與行李寄存在附近的城鎮裡,在翌日清晨動身進山,一路跋涉又在山中露宿兩晚,直到第三天的日落時分,方才見到遠處升起裊裊炊煙,陣陣白霧。
陸追坐在一塊石頭上,道:“連你我都要走上三兩天,換做尋常人,在山中困個七八日也不奇怪。”
“給我看一下。”蕭瀾捏起他的下巴。
陸追納悶:“幹什麼?”
“沒沾灰,挺白淨。”蕭瀾道,“成,這小模樣想到村里混一頓飯,還是綽綽有餘的。”
“是嗎?”陸追摸一摸自己的臉,被他牽著手一路進了村。
這玉華村位置偏僻,也難得有外頭的客人來,更別說是兩位華美英俊的年輕公子,因此在村口就被人攔下來,問要找誰。
蕭瀾淡定將陸追推到前頭。
陸公子態度良好:“我們是在山中迷路了,想要過來討一碗水喝。”
“這大冬天的,你們進山做什麼。”那漢子嘀咕一句,可見這兩個人的衣著打扮富貴瀟灑,也不像是歹人,便也帶著進了村子裡,又給了些熱水與饅頭。
“看來我這姿色也不怎麼樣。”待到那漢子走後,陸追深沉嘆氣,“莫說是肉了,連一碟鹹菜都沒混到。”
兩人說話間,村長也聽到消息,特意過來看這兩名外鄉客。結果一推門就見陸追正在單腳踩著桌子嘩嘩數銀票,手法嫻熟,恁厚一摞。
……
“兩位貴客,”村長笑容滿面迎上來,“吃好喝好了?”
“挺好挺好,這饅頭不錯,又軟又香。”陸追隨手抽出一張銀票,看也不看就拍進他懷裡,直慡道,“多謝款待。”
村長受寵若驚,笑得幾乎合不住嘴:“聽說兩位是迷了路,才會來這玉華村?”
“是啊,這山路可真難走,腿都要斷了。”陸追皺眉抱怨,“也不知要怎麼才能回去。”
“這好辦。”村長道,“再過兩天,村裡的小伙子們也要下山,去臨近的鎮子裡買米買布,到時候兩位跟著一道就是,保管不會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