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錦娘看她平靜地發著瘋,很有些毛骨悚然地回她一句:行主,錯不在您,也不在柳相公,錯的是、是這世道……
胭脂垂頭看著懷中熟睡的孩兒,自言自語道:你阿爹給你取名叫素素,柳素素,多好聽啊!可你那小名兒可就不那麼中聽了,狗兒,你阿爹也不知在想些啥,竟給你取了個這樣村氣的小名兒,日後你大了,不知會否向他抱怨……
哪裡還有日後呢?
你們都熬不下去了。
孩兒生下來,便已了無牽掛。她可安心去求解脫了。
千年之前,在夢中,她也為你生了一個孩兒,你也為那孩兒取名叫狗兒與素素。她當然知道你為人父的一片拳拳之心,亦知道你盼著孩兒平安長大,得遇良人,攜手終老。你們不曾過上的日子,冀求孩兒能過上,你們不曾得見的風景,冀盼孩兒能見上。這是天下父母最平常的一份心思。她不能讓那人將這份心思當成軟肋,再去逼迫你。
阿姊,你去跟那看守的人說,休書我收到了,我會讓人將柳橋存在我家的物事收拾好,一併送過來。從此往後,我與他再無瓜葛。
錦娘不敢應,她聽你說這一篇話聽得心驚肉跳。她知道這不是她平常認得的那個「行主」能說得出的話。說這話的人,必定是不想活了的。
久不得錦娘應聲,胭脂笑著推她一把,要她趕緊去傳話。她猶豫了半晌,在床沿邊上坐下,動了幾動嘴唇,方才艱難開口:行主……今時不同往日,狗兒還小……您、您可不能想岔了……若是有個好歹……
胭脂打斷她話頭:若是有個好歹,你就是她親娘。你要好好將她養大,也不必將她送嫁出門了,就這麼一根獨苗,還是放在眼前安心。便為她招贅一名夫婿,那男子須得頂門立戶,即便不能將家業做大,也要能守成的。這麼些東西,也足夠他們受用一世了。他們要是爭氣,說不定還能為你掙得一個「老封君」,償你半世辛勞……
錦娘渾身一震,直直看向她:行主……您說的是什麼話!沒有哪個孩兒願受這樣安排!
錦娘!你知我心頭苦,亦知他心頭苦,你若尚有憐惜之心,就不必再多言!
胭脂說完,便不再看她。她知道她在哭,也知道她一生要強,最不愛別人見她哭,哪怕是親如手足之人也一樣。
錦娘頭一次這樣失禮——招呼也不打一個,就這麼匆匆走出去。她的淚再也抑不住了,她怕胭脂看見更添煩愁,得出去哭完才行。
她這一去,直到入夜時分才回來,進門便默然無語,過了半晌才輕聲對胭脂說:話,奴已轉報那看守,他知道了。說是哪天拾掇好了再說與他知,他自會派人上門交接。
胭脂聽後只說了一句:今日白露,不知柳橋那頭涼不涼……還是先得把厚一些的衣衫收拾出來,好給他送去……
這是個有月亮的夜晚,一輪殘月掛在天邊,那慘澹的光怯怯地拋撒向人間,不知又惹出有情人多少愁思。
年年歲歲,這月總是相似的,只不過看它的人心境不同罷了。那月由缺至圓,轉眼之間,狗兒便已將滿四個月。
這三個來月之內,你的傷情幾翻幾覆,內症加外傷,病況複雜兇險,虧得老東西能下狠手,每一次傷情翻覆,他都抱著「醫死了也好」的心思去治,也沒甚指望,就這麼一天天熬,熬過一天是一天。有時候,他會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報恩寺的晨鐘暮鼓,裊裊梵音到底讓你緩過一口氣。到了冬至,你頭上的傷與失語之症一起好了。
就在這天,老東西頭次聽你叫他「恩人」,這是仨月以來,你說的第一句話,這話把他都說「愧」了,其實他心裡多次想把你醫死,後來想起他聽到的那些流言,便就下不去手。你還未見上你妻一面,話都未剖白,那封休書送去,多傷人呢。到底還是要把話說開的吧,不然這麼些遺憾帶入地底,怕不又是一筆筆牽連債。
他對你說,我不是你「恩人」,說不定誰能將你醫死了,誰便是你「恩人」。
你難得被他一番話逗笑,他看你笑,便也跟著笑了起來。
你說:我還未見上我妻一面,總是不甘心的,想是這份不甘讓恩人下不去手了。
他亦詼諧:若真下得去手,老朽便好去做個牛馬大夫趁錢嘍!
稍停一歇,他又說:你們這一面,怕是不好見啊。
但生雖則不曾進過報恩寺,但這裡里外外,都是他的人,說不定這寺中僧侶,也有不少他埋下的暗樁,如何能突破這看不見的茫茫人海,去見這最後一面?
你今日開口說話,與老東西談了數言的事,立時便有眼線報給但生。那痴心又殘忍的魔頭說不好幾時便要推門進來,將你帶走。他不是說了麼,等他帶你離開金陵城,才放你妻女自由。
老東西說的話,觸動了你的心事,你轉頭看向窗外——從這扇窗望出去,能看見那座寺塔,那塔直入雲霄,好高好高。你閉上眼懷想,若是從那塔上墜下,是不是這世間種種債業便一筆勾銷了?自己若是一片落葉該多好啊,被風吹落,從塔頂飄下,過了數月便散做塵泥,好乾淨的。
你不知道他在塔上看著你,那麼遠,又有窗格阻擋視線,看是看不清的,他還是要看。他知你亦在看這塔,這麼空看,大約是在等與你視線相觸的一刻吧。
又過了幾日,老東西說天候尚好,你該出門走一走,少走幾步,走到寺院圍牆處便歸返,只當是散散心,或者練練腿腳。
胭脂垂頭看著懷中熟睡的孩兒,自言自語道:你阿爹給你取名叫素素,柳素素,多好聽啊!可你那小名兒可就不那麼中聽了,狗兒,你阿爹也不知在想些啥,竟給你取了個這樣村氣的小名兒,日後你大了,不知會否向他抱怨……
哪裡還有日後呢?
你們都熬不下去了。
孩兒生下來,便已了無牽掛。她可安心去求解脫了。
千年之前,在夢中,她也為你生了一個孩兒,你也為那孩兒取名叫狗兒與素素。她當然知道你為人父的一片拳拳之心,亦知道你盼著孩兒平安長大,得遇良人,攜手終老。你們不曾過上的日子,冀求孩兒能過上,你們不曾得見的風景,冀盼孩兒能見上。這是天下父母最平常的一份心思。她不能讓那人將這份心思當成軟肋,再去逼迫你。
阿姊,你去跟那看守的人說,休書我收到了,我會讓人將柳橋存在我家的物事收拾好,一併送過來。從此往後,我與他再無瓜葛。
錦娘不敢應,她聽你說這一篇話聽得心驚肉跳。她知道這不是她平常認得的那個「行主」能說得出的話。說這話的人,必定是不想活了的。
久不得錦娘應聲,胭脂笑著推她一把,要她趕緊去傳話。她猶豫了半晌,在床沿邊上坐下,動了幾動嘴唇,方才艱難開口:行主……今時不同往日,狗兒還小……您、您可不能想岔了……若是有個好歹……
胭脂打斷她話頭:若是有個好歹,你就是她親娘。你要好好將她養大,也不必將她送嫁出門了,就這麼一根獨苗,還是放在眼前安心。便為她招贅一名夫婿,那男子須得頂門立戶,即便不能將家業做大,也要能守成的。這麼些東西,也足夠他們受用一世了。他們要是爭氣,說不定還能為你掙得一個「老封君」,償你半世辛勞……
錦娘渾身一震,直直看向她:行主……您說的是什麼話!沒有哪個孩兒願受這樣安排!
錦娘!你知我心頭苦,亦知他心頭苦,你若尚有憐惜之心,就不必再多言!
胭脂說完,便不再看她。她知道她在哭,也知道她一生要強,最不愛別人見她哭,哪怕是親如手足之人也一樣。
錦娘頭一次這樣失禮——招呼也不打一個,就這麼匆匆走出去。她的淚再也抑不住了,她怕胭脂看見更添煩愁,得出去哭完才行。
她這一去,直到入夜時分才回來,進門便默然無語,過了半晌才輕聲對胭脂說:話,奴已轉報那看守,他知道了。說是哪天拾掇好了再說與他知,他自會派人上門交接。
胭脂聽後只說了一句:今日白露,不知柳橋那頭涼不涼……還是先得把厚一些的衣衫收拾出來,好給他送去……
這是個有月亮的夜晚,一輪殘月掛在天邊,那慘澹的光怯怯地拋撒向人間,不知又惹出有情人多少愁思。
年年歲歲,這月總是相似的,只不過看它的人心境不同罷了。那月由缺至圓,轉眼之間,狗兒便已將滿四個月。
這三個來月之內,你的傷情幾翻幾覆,內症加外傷,病況複雜兇險,虧得老東西能下狠手,每一次傷情翻覆,他都抱著「醫死了也好」的心思去治,也沒甚指望,就這麼一天天熬,熬過一天是一天。有時候,他會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報恩寺的晨鐘暮鼓,裊裊梵音到底讓你緩過一口氣。到了冬至,你頭上的傷與失語之症一起好了。
就在這天,老東西頭次聽你叫他「恩人」,這是仨月以來,你說的第一句話,這話把他都說「愧」了,其實他心裡多次想把你醫死,後來想起他聽到的那些流言,便就下不去手。你還未見上你妻一面,話都未剖白,那封休書送去,多傷人呢。到底還是要把話說開的吧,不然這麼些遺憾帶入地底,怕不又是一筆筆牽連債。
他對你說,我不是你「恩人」,說不定誰能將你醫死了,誰便是你「恩人」。
你難得被他一番話逗笑,他看你笑,便也跟著笑了起來。
你說:我還未見上我妻一面,總是不甘心的,想是這份不甘讓恩人下不去手了。
他亦詼諧:若真下得去手,老朽便好去做個牛馬大夫趁錢嘍!
稍停一歇,他又說:你們這一面,怕是不好見啊。
但生雖則不曾進過報恩寺,但這裡里外外,都是他的人,說不定這寺中僧侶,也有不少他埋下的暗樁,如何能突破這看不見的茫茫人海,去見這最後一面?
你今日開口說話,與老東西談了數言的事,立時便有眼線報給但生。那痴心又殘忍的魔頭說不好幾時便要推門進來,將你帶走。他不是說了麼,等他帶你離開金陵城,才放你妻女自由。
老東西說的話,觸動了你的心事,你轉頭看向窗外——從這扇窗望出去,能看見那座寺塔,那塔直入雲霄,好高好高。你閉上眼懷想,若是從那塔上墜下,是不是這世間種種債業便一筆勾銷了?自己若是一片落葉該多好啊,被風吹落,從塔頂飄下,過了數月便散做塵泥,好乾淨的。
你不知道他在塔上看著你,那麼遠,又有窗格阻擋視線,看是看不清的,他還是要看。他知你亦在看這塔,這麼空看,大約是在等與你視線相觸的一刻吧。
又過了幾日,老東西說天候尚好,你該出門走一走,少走幾步,走到寺院圍牆處便歸返,只當是散散心,或者練練腿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