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其他人陪著徐鈺一直到徐家門口,也不進去,只道:「可得多擺幾日酒,讓你弟弟/侄子/孫子沾沾你的文氣,日後讀書也能讀出個名堂來。」
信義、信智兄弟倆抱下孩子,趕馬車進了院子,徐鈺和鄉親們道別。
劉樹趕忙上前說自己這會兒打聽到的消息,「師娘一家早早就舉家出遊,也沒說個歸期,只留了一封信,說你知曉······」
一時半會也理不清,徐鈺索性不著急了,擺手道:「你也先洗漱吃飯吧,晚上細說。」
他原想先問問自家人,多少能整合點線索。
可惜,看完魏景行留給大哥的信之後,徐鈺氣了個仰倒。
他很想揪著魏景行衣領問問,什麼叫「我與阿鈺商議好的」,商議了什麼,哪裡好了,誰好了?
還有最後一句,「阿鈺知曉一切,大哥若有疑問,待阿鈺回來問問便是。」
徐鈺恨不得以頭搶地。
魏景行,你個大騙子,神忽悠!
第91章
雖然找魏景行很重要,可他科舉高中是事實,這大喜事不慶賀說不過去,且說縣令大人也有心表示一二,不好駁父母官面子。
因此,徐家擺酒設宴。
這次比他和魏景行成親時還熱鬧,淮南縣鄉紳皆親自來道賀,甚至周邊縣裡的名士也來了,徐家可謂是高朋滿座。
長柳村村道上行人絡繹不絕,車馬成行。
徐鈺自然是出面迎接,院外還擺了流水席招待鄉鄰,引得流浪漢乞兒齊齊贊徐家厚道,跪在院門口感謝。
雖大家很想多熱鬧幾日,可徐鈺還要尋找魏景行下落,家裡只擺酒三日,便告別親人鄉鄰,踏上尋人赴任的旅程。
徐家知曉他這次外放為官,自豪又難捨,甚至大哥徐茂想親自送弟弟往雅州去,可徐鈺哪敢啊!
現在家裡還不知魏景行休了他,只以為是魏家有事出行,若是讓家裡人知曉,徐鈺都能想像到三堂會審是個什麼樣子。
在外人看來,他現在就是金龜婿,除非是傻子,要不然誰會好端端放棄這門親事,就連他爹娘都會以為是他做了什麼對不起魏景行的事兒,這才有了現今的惡果。
未免事態擴大傳出流言,徐鈺給信義、信智兩兄弟以及劉樹下了封口令,不得提半句魏景行留書之事。
信義、信智倒還罷了,他倆吃住在徐家,徐家沒有僕人,他倆便承擔起家裡灑掃、餵牲畜、外出採買等瑣碎活計,徐家以為他兩是魏家僕從,從不過問。
劉樹可是慘了,他爹娘先是對京城無比嚮往,非要聽他說京城街景人情,為了避開危險話題,他將殿試唱榜後新科進士跨馬遊街翻來覆去換著花樣說了有十幾遭,就是這般,也沒能打消他爹娘對魏家出行的納悶。
也不怪劉氏夫妻好奇,可以說整個長柳村甚至淮南縣的人都好奇。
這丈夫進士及第,且是一甲探花郎,好端端的,夫郎一家不待在家等人歸來卻是舉家出行,莫不是兩人親事有假?
也非縣裡人腦洞大,想的多,依照徐鈺現在身份,縣裡好幾家都想把閨女送他做妾哩,一個哥兒夫郎,若非徐家、徐鈺自己看重,早被人登門勸說自請下堂了。
這也是徐鈺著急離家的原因之一。
劉樹在得了准信要他陪同前往雅州時,蹦得三尺高,當即跑到徐家問徐鈺待幾年,自己好準備行禮。
「備點路上能用到的,多備換洗衣裳,此外帶點防蚊蟲解暑熱之類的藥包,余者去雅州慢慢置辦。」
劉樹搔了搔下巴,道:「那我多帶點盤纏。」
徐鈺搖頭,「銀錢你不用操心,不過,這次你得帶著阿清。」
「此一去,你不僅是我的學生,還是我的親信,有些事兒我不好出面得由你來,沒個三五年怕是回不來。」
劉樹搓手,猶豫道:「我成嗎?」並非他不自信,而是此次京城之行讓他真正了解到何為家學淵源,何為傳世之家。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京城天子腳下,藏龍臥虎之輩更是層出不窮,別說他一個沒家世沒學問沒本事的毛小子,就是師父這般七竅玲瓏學識淵博於科舉已有所成之人,在京城都不顯眼。
他,能幹啥?也就能仗著師父的名義唬唬沒見識的人吧!
劉樹一貫張揚好動,難得見他自卑,徐鈺失笑,「這世上哪有那麼多才貌雙全品行出眾又家世顯赫的青年才俊,多的是尋常人腳踏實地名傳萬世,你在普通人中已經是優秀的了。」
劉樹瞪大眼睛,厚顏無恥道:「這麼說來我以後能名傳萬世?」
徐鈺:······
「回去跟家裡商量收拾行李吧,盤纏車馬不用你操心。」
雖沒能得到明確答案,但劉樹心裡樂開了花,師父說他是優秀人,日後能名傳萬世,老天爺哎,他家也要改換門第啦!
早從丈夫歸家,何清就提心弔膽,無他,徐鈺是丈夫敬茶的正經師父,現在已高中探花外放為官,丈夫不跟著說不過去。
可丈夫跟著一道去任上,家裡要如何安置,他又該何去何從?
方才信義來送口信,得知丈夫要同行,他猶如五雷轟頂眼前發黑,還沒緩過來丈夫已經衝出去。
他坐立難安,心裡沒個主意。
要是旁人或是別的事兒,還能想個兩全的法子,可面對徐鈺,他心裡沒底,那是丈夫敬茶拜的老師,現在也是淮南縣最風光的人物。
信義、信智兄弟倆抱下孩子,趕馬車進了院子,徐鈺和鄉親們道別。
劉樹趕忙上前說自己這會兒打聽到的消息,「師娘一家早早就舉家出遊,也沒說個歸期,只留了一封信,說你知曉······」
一時半會也理不清,徐鈺索性不著急了,擺手道:「你也先洗漱吃飯吧,晚上細說。」
他原想先問問自家人,多少能整合點線索。
可惜,看完魏景行留給大哥的信之後,徐鈺氣了個仰倒。
他很想揪著魏景行衣領問問,什麼叫「我與阿鈺商議好的」,商議了什麼,哪裡好了,誰好了?
還有最後一句,「阿鈺知曉一切,大哥若有疑問,待阿鈺回來問問便是。」
徐鈺恨不得以頭搶地。
魏景行,你個大騙子,神忽悠!
第91章
雖然找魏景行很重要,可他科舉高中是事實,這大喜事不慶賀說不過去,且說縣令大人也有心表示一二,不好駁父母官面子。
因此,徐家擺酒設宴。
這次比他和魏景行成親時還熱鬧,淮南縣鄉紳皆親自來道賀,甚至周邊縣裡的名士也來了,徐家可謂是高朋滿座。
長柳村村道上行人絡繹不絕,車馬成行。
徐鈺自然是出面迎接,院外還擺了流水席招待鄉鄰,引得流浪漢乞兒齊齊贊徐家厚道,跪在院門口感謝。
雖大家很想多熱鬧幾日,可徐鈺還要尋找魏景行下落,家裡只擺酒三日,便告別親人鄉鄰,踏上尋人赴任的旅程。
徐家知曉他這次外放為官,自豪又難捨,甚至大哥徐茂想親自送弟弟往雅州去,可徐鈺哪敢啊!
現在家裡還不知魏景行休了他,只以為是魏家有事出行,若是讓家裡人知曉,徐鈺都能想像到三堂會審是個什麼樣子。
在外人看來,他現在就是金龜婿,除非是傻子,要不然誰會好端端放棄這門親事,就連他爹娘都會以為是他做了什麼對不起魏景行的事兒,這才有了現今的惡果。
未免事態擴大傳出流言,徐鈺給信義、信智兩兄弟以及劉樹下了封口令,不得提半句魏景行留書之事。
信義、信智倒還罷了,他倆吃住在徐家,徐家沒有僕人,他倆便承擔起家裡灑掃、餵牲畜、外出採買等瑣碎活計,徐家以為他兩是魏家僕從,從不過問。
劉樹可是慘了,他爹娘先是對京城無比嚮往,非要聽他說京城街景人情,為了避開危險話題,他將殿試唱榜後新科進士跨馬遊街翻來覆去換著花樣說了有十幾遭,就是這般,也沒能打消他爹娘對魏家出行的納悶。
也不怪劉氏夫妻好奇,可以說整個長柳村甚至淮南縣的人都好奇。
這丈夫進士及第,且是一甲探花郎,好端端的,夫郎一家不待在家等人歸來卻是舉家出行,莫不是兩人親事有假?
也非縣裡人腦洞大,想的多,依照徐鈺現在身份,縣裡好幾家都想把閨女送他做妾哩,一個哥兒夫郎,若非徐家、徐鈺自己看重,早被人登門勸說自請下堂了。
這也是徐鈺著急離家的原因之一。
劉樹在得了准信要他陪同前往雅州時,蹦得三尺高,當即跑到徐家問徐鈺待幾年,自己好準備行禮。
「備點路上能用到的,多備換洗衣裳,此外帶點防蚊蟲解暑熱之類的藥包,余者去雅州慢慢置辦。」
劉樹搔了搔下巴,道:「那我多帶點盤纏。」
徐鈺搖頭,「銀錢你不用操心,不過,這次你得帶著阿清。」
「此一去,你不僅是我的學生,還是我的親信,有些事兒我不好出面得由你來,沒個三五年怕是回不來。」
劉樹搓手,猶豫道:「我成嗎?」並非他不自信,而是此次京城之行讓他真正了解到何為家學淵源,何為傳世之家。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京城天子腳下,藏龍臥虎之輩更是層出不窮,別說他一個沒家世沒學問沒本事的毛小子,就是師父這般七竅玲瓏學識淵博於科舉已有所成之人,在京城都不顯眼。
他,能幹啥?也就能仗著師父的名義唬唬沒見識的人吧!
劉樹一貫張揚好動,難得見他自卑,徐鈺失笑,「這世上哪有那麼多才貌雙全品行出眾又家世顯赫的青年才俊,多的是尋常人腳踏實地名傳萬世,你在普通人中已經是優秀的了。」
劉樹瞪大眼睛,厚顏無恥道:「這麼說來我以後能名傳萬世?」
徐鈺:······
「回去跟家裡商量收拾行李吧,盤纏車馬不用你操心。」
雖沒能得到明確答案,但劉樹心裡樂開了花,師父說他是優秀人,日後能名傳萬世,老天爺哎,他家也要改換門第啦!
早從丈夫歸家,何清就提心弔膽,無他,徐鈺是丈夫敬茶的正經師父,現在已高中探花外放為官,丈夫不跟著說不過去。
可丈夫跟著一道去任上,家裡要如何安置,他又該何去何從?
方才信義來送口信,得知丈夫要同行,他猶如五雷轟頂眼前發黑,還沒緩過來丈夫已經衝出去。
他坐立難安,心裡沒個主意。
要是旁人或是別的事兒,還能想個兩全的法子,可面對徐鈺,他心裡沒底,那是丈夫敬茶拜的老師,現在也是淮南縣最風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