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嘿,當那科舉說考就能考的啊!」雜貨鋪老闆嗤笑,「當年你爹拿著扁擔追著打你,你就是不去學堂,現在知道後悔了······」

  食肆老闆難為情,摸著鼻子道:「還不是你叫我去摸魚,不然哪能被我爹發現我日日逃學。」

  「哈哈哈哈咱們都沒那根子,人徐老爺可是文曲星下凡······」

  食肆老闆點頭附和:「也是,也不知這徐老爺什麼時候回鄉,到時候咱們去迎接,徐老爺也算是給咱們謀福了。」

  「誰說不是呢······」

  說話的兩人突然瞪大眼睛,食肆老闆還扯過肩上布巾擦眼睛。

  雜貨鋪老闆失聲道:「那,那不是·······」

  徐老爺怎就悄無聲息回鄉了?

  說好的朝廷衙役護送呢?說好的敲鑼打鼓送扁呢?

  徐鈺本想直接回村,又擔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因此決定先往縣衙報導,畢竟他趕赴任上時的路引得有縣衙的官印。

  見街上人人露笑,空氣中都飄著喜慶的味道,心下還納悶,突然傳來一聲尖叫,一個人從路邊躥出來,嚇得他不得不拽緊韁繩以免驚馬。

  「探花老爺,您回來啦」

  貨郎率先反應過來,丟下扁擔驚叫著衝到馬前,仰頭瞻仰不甚熟悉但見過很多次的探花大人,忽然反應過來人現在是官老爺,連忙跪地。

  不過,他探頭看了看城門外,急急道:「大人,就您一人?」

  這話,算是問出了其他圍上來準備道喜的人的心聲。

  徐鈺見大家齊齊點頭,翻身下馬拱手說道:「我家中有事急著回家,送禮部差役在後面,估摸得幾日。」

  圍觀眾人瞭然,紛紛道賀:「恭喜探花老爺一舉得中,縣令老爺早就發話,要辦流水席的。」

  「探花老爺,你不知道······」

  眾人七嘴八舌,徐鈺回話都插不上嘴,好在得了消息的衙役趕來幫他解圍。

  「徐大人,您這是?」往縣衙去的路上,衙役關心道。

  「家中有事,我先行回來了。」徐鈺也很好奇,「喜報何時送來的?」

  「送來三天了,大人您可是這個!」衙役笑著回話,豎起大拇指。

  倒是另一人,解釋道:「殿試一張榜,禮部就將喜報送出,四百里加急,喜報送來的就早,恭喜大人。」

  不說淮南縣民眾,就是縣令,得知才剛中探花的徐鈺一人進城,嚇得從座椅上跌落。

  「大人,小人見徐大人面色平和,不像·····」壞事兒,來送信的城門守衛低低道。

  「快去將人請來衙里。」

  待人出去,縣令大人方驚醒,一甲探花乃京官,比他高好幾級呢,連忙整理衣冠帶人出門迎接。

  遠遠見縣令、師爺等一眾官員在門口踱步,徐鈺踢馬腹加速進前。

  只是,不等他翻身下馬,縣令大人連同護衛紛紛跪地。

  「不知徐大人回鄉,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大人恕罪!」

  徐鈺雖不是日夜兼程,但回來一路都是住驛站,鮮少入城,今天還是頭次被真正的朝廷官員行跪拜禮,一時之間很是不適應。

  俯身扶人起身,溫言道:「大人言重了,今科進士皆被外放,我即將要趕赴雅州上任,只是家中有事,得聖上允許先行回鄉,大人不必驚慌。」

  縣令大人心裡一松,握住他的手感懷道:「大人有大才,今次金榜題名是淮南縣之幸,敢問大人待幾日?」

  徐鈺搖頭,轉身自包袱中取出聖旨、路引,道:「暫不確定,但我必須趕在六月之前上任,估摸也待不了幾日。」

  縣令滿面嚴肅,虔誠地接過路引遞給旁邊的師爺,聖旨他是不敢接的,謹慎道:「恕下官冒昧,大人任職······」

  徐鈺苦笑,「雅州刺史!」

  話落,縣衙一眾迎接他的人又齊刷刷跪地。

  徐鈺只得又將人扶起,心有急事,開門見山道:「家中有急事,處理完我就趕赴任上,此一別山水迢迢,不知何日能再見,只盼大人得償所願前路無憂。」

  縣令雖是微官末職,但也是浸淫官場大半生,如何能不明白此話深意,連連拱手,「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見師爺出來,接過路引上手遞上,道:「君名聞天下,莫要愁前路,天佑賢良,地載仁德,我等恭祝大人一帆風順直上青雲。」

  淮南縣上至縣令,下到衙門侍衛,齊齊站在縣衙大門前目送新科探花郎·雅州刺史上馬離開。

  典史撫須遺憾,「徐大人這般著急,咱們竟是不好大辦慶賀宴席。」

  師爺卻是搖頭,「該慶賀還是得慶賀,再說咱們衙里的喜事也不止這一件。」

  這馬屁,拍得縣令舒坦,負手進門,道:「徐大人有急事,咱們也得知禮,著人去請范夫子、長柳村里正。」

  縣丞、典史對視一眼,齊齊應是。

  且說徐鈺,出縣城直接快馬加鞭,路上認出他的人都來不及打一聲招呼。

  劉樹沒進縣城,直接趕馬車往村里去,信義、信智兩兄弟依然沉浸在為公子帶來麻煩的懊悔中,無精打采。

  至於鏢師們,此次出鏢,不僅順利圓滿,而且還沾到了喜氣,眼看到長柳村跟魏老爺回話後就結鏢,自是喜氣洋洋。

  徐鈺騎馬速度快,不過兩刻鐘就追趕上來。

  劉樹眼珠一轉,樂呵呵道:「師父,不如我騎馬先回去報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