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就算當年與皇上相遇不逢時,就算後來諸多苦衷誤會重重,卻依舊不妨礙我們二人如今心心相印。
無論眼前之人是皇上,還是草寇,我都只想與他相守一生……還求太后娘娘成全。」
李秉稹眼睜睜瞧她又深匍下去,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在感情上,徐溫雲從來都是個內秀之人,哪怕心中波濤駭浪了,面上也看不出分毫。
他還是頭次,見她如此真情表露,內心頗受震動,感動與喜悅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緊緊握住了她放落在地上的指尖。
他劍眉微蹙,修長的身形在地上跪得筆直,亦梗著脖子,一字一句鄭重道。
「母后,兒臣從始至終,都只想娶她一個。
兒臣感念母后恩情,不敢不孝,所以並未執意立她為後,可也還請母后體諒兒臣這片心意,能讓一切照舊。」
「今後每隔五日入京侍奉母后,其餘時候在福柳村照應妻兒,兒臣擔保,絕不會耽誤政事。」
這話的意思,便是要負隅頑抗到底。太后只覺眼前一黑,險些就要昏過去,得虧身後的蘇嬤嬤眼疾手快,上前穩穩攙住。
她緩緩坐回椅上,望著二人緊挨在一起,如對苦命鴛鴦般相互依偎著,跪在冰涼的地板上……不禁眼中泛出淚花來。
知兒莫若母。
陸霜棠知道,以李秉稹的性子,能軟硬不吃,堅持到此等地步,那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
可她哪裡捨得兒孫長期兩地奔波?
尤其孩子還那么小,每次趕路回宮,都被車架顛簸得唇色發白,直喊頭暈。
既如此,那就只剩下一條路。
空氣僵窒,沉默許久之後,簡單卻溫馨的廳堂中,傳來太后不甘又沉痛的聲音。
「你二人擇日大婚,立即舉辦立後典禮……今後的事兒今後再說,再不濟,還可廢后。」
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二人擇日大婚, 立即舉辦日後大典……今後的事兒今後再說,再不濟,還可廢后。」
徐溫雲聞言, 心中頓生出些迷茫,還有些回不過味兒來。又是大婚,又是廢后的,這又是哪樁?
可李秉稹卻瞬間明了。
這不過就是母后不得不接受現實,卻又逞強的說辭罷了。母后既鬆了口,那就要乘熱打鐵, 他立即抓住徐溫雲的指尖, 昂聲震震道。
「多謝母后圓成。
我們夫婦二人,今後必定在母后身前好好侍奉, 絕不會再有任何逾矩忤逆之處。」
徐溫雲也由怔愣中,後知後覺回過味來, 深深跪匍下去,激動與感慨充斥在心頭, 實在有些不知該說什麼好。
二人相遇相知相守的畫面,一幕幕都浮現在腦海中……走到今日, 實在是太不 容易了。
她只淚光盈盈道了句,
「……太後既給了臣女在身前盡孝的機會,那無論是為了皇上還是辰哥兒, 臣女哪怕竭盡全力,也會做到最好。」
眼見二人這般同心同德的模樣, 太後也實在沒法子再棒打鴛鴦, 可心中到底還有怨言, 這一時半會的,也無法做到真正接納徐溫雲。
他們當真如此情比金堅?
今朝就算遂了皇帝心意, 兒子今後當真就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此女執掌鳳印後,當真不會恃寵而驕,舞弄朝政麼?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此女是否能當大任,還需得看今後表現……此事如今已是板上釘釘,太後也只能暫且按下心中疑竇。
「現下總遂了你們心愿,該回京了吧?哀家片刻都忍不了,今日就要帶孩子回宮。」
「帝後大典尚可等等,當務之急,是要尋個由頭,將這孩子的身世,給天下臣民交代清楚,務必要讓辰哥兒認祖歸宗,做名正言順的皇長子,認祖歸宗!」
李秉稹正色起來,
「此事無需母后勞心費力,兒臣心中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必不會讓他們母子二人受半分委屈。」
立後之事,就這麼徹底敲定下來。
太後交代完這些後,就立即使喚蘇嬤嬤將辰哥兒抱上車架,立時就接回了宮。好在孩子只以為徐溫雲是專門出來苦修的,這次回京,不過是苦修結束,一家三口在此回京長住。
當夜。
李秉稹歇在養心殿。
徐溫雲母子二人卻並未回永安街的別苑,而是專門被安置在了靠近徐家的間豪宅中。
翌日。
一樁關於皇室內廷的消息,就被傳得到處都是,順風傳遍了京城的酒肆茶寮中,百姓們人人皆知。
「天菩薩,皇上是最清心寡欲不過的人,連後宮嬪妃都只有麗妃一個,誰知這冷不丁的,竟冒出來了個皇長子!」
「據說是皇上還未登基之前,隱瞞皇子身份,與個民女互生情意生的孩子。
後來皇上無奈之下要回京起勢,所以不告而別,如今尋到人時,孩子都已經快四歲了。」
「噫,那女子倒也痴情,一直沒有再嫁,只是迫於生計輾轉各地,如今才尋回來。現下她母親子貴,皇上又感念她一片深情,竟要直接封她做皇后哩!」
「區區一屆民女,哪裡能坐鎮得了東宮?皇上如若喜歡,大可納入後宮做個妃子,何故一定要立為皇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無論眼前之人是皇上,還是草寇,我都只想與他相守一生……還求太后娘娘成全。」
李秉稹眼睜睜瞧她又深匍下去,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在感情上,徐溫雲從來都是個內秀之人,哪怕心中波濤駭浪了,面上也看不出分毫。
他還是頭次,見她如此真情表露,內心頗受震動,感動與喜悅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緊緊握住了她放落在地上的指尖。
他劍眉微蹙,修長的身形在地上跪得筆直,亦梗著脖子,一字一句鄭重道。
「母后,兒臣從始至終,都只想娶她一個。
兒臣感念母后恩情,不敢不孝,所以並未執意立她為後,可也還請母后體諒兒臣這片心意,能讓一切照舊。」
「今後每隔五日入京侍奉母后,其餘時候在福柳村照應妻兒,兒臣擔保,絕不會耽誤政事。」
這話的意思,便是要負隅頑抗到底。太后只覺眼前一黑,險些就要昏過去,得虧身後的蘇嬤嬤眼疾手快,上前穩穩攙住。
她緩緩坐回椅上,望著二人緊挨在一起,如對苦命鴛鴦般相互依偎著,跪在冰涼的地板上……不禁眼中泛出淚花來。
知兒莫若母。
陸霜棠知道,以李秉稹的性子,能軟硬不吃,堅持到此等地步,那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
可她哪裡捨得兒孫長期兩地奔波?
尤其孩子還那么小,每次趕路回宮,都被車架顛簸得唇色發白,直喊頭暈。
既如此,那就只剩下一條路。
空氣僵窒,沉默許久之後,簡單卻溫馨的廳堂中,傳來太后不甘又沉痛的聲音。
「你二人擇日大婚,立即舉辦立後典禮……今後的事兒今後再說,再不濟,還可廢后。」
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二人擇日大婚, 立即舉辦日後大典……今後的事兒今後再說,再不濟,還可廢后。」
徐溫雲聞言, 心中頓生出些迷茫,還有些回不過味兒來。又是大婚,又是廢后的,這又是哪樁?
可李秉稹卻瞬間明了。
這不過就是母后不得不接受現實,卻又逞強的說辭罷了。母后既鬆了口,那就要乘熱打鐵, 他立即抓住徐溫雲的指尖, 昂聲震震道。
「多謝母后圓成。
我們夫婦二人,今後必定在母后身前好好侍奉, 絕不會再有任何逾矩忤逆之處。」
徐溫雲也由怔愣中,後知後覺回過味來, 深深跪匍下去,激動與感慨充斥在心頭, 實在有些不知該說什麼好。
二人相遇相知相守的畫面,一幕幕都浮現在腦海中……走到今日, 實在是太不 容易了。
她只淚光盈盈道了句,
「……太後既給了臣女在身前盡孝的機會,那無論是為了皇上還是辰哥兒, 臣女哪怕竭盡全力,也會做到最好。」
眼見二人這般同心同德的模樣, 太後也實在沒法子再棒打鴛鴦, 可心中到底還有怨言, 這一時半會的,也無法做到真正接納徐溫雲。
他們當真如此情比金堅?
今朝就算遂了皇帝心意, 兒子今後當真就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此女執掌鳳印後,當真不會恃寵而驕,舞弄朝政麼?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此女是否能當大任,還需得看今後表現……此事如今已是板上釘釘,太後也只能暫且按下心中疑竇。
「現下總遂了你們心愿,該回京了吧?哀家片刻都忍不了,今日就要帶孩子回宮。」
「帝後大典尚可等等,當務之急,是要尋個由頭,將這孩子的身世,給天下臣民交代清楚,務必要讓辰哥兒認祖歸宗,做名正言順的皇長子,認祖歸宗!」
李秉稹正色起來,
「此事無需母后勞心費力,兒臣心中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必不會讓他們母子二人受半分委屈。」
立後之事,就這麼徹底敲定下來。
太後交代完這些後,就立即使喚蘇嬤嬤將辰哥兒抱上車架,立時就接回了宮。好在孩子只以為徐溫雲是專門出來苦修的,這次回京,不過是苦修結束,一家三口在此回京長住。
當夜。
李秉稹歇在養心殿。
徐溫雲母子二人卻並未回永安街的別苑,而是專門被安置在了靠近徐家的間豪宅中。
翌日。
一樁關於皇室內廷的消息,就被傳得到處都是,順風傳遍了京城的酒肆茶寮中,百姓們人人皆知。
「天菩薩,皇上是最清心寡欲不過的人,連後宮嬪妃都只有麗妃一個,誰知這冷不丁的,竟冒出來了個皇長子!」
「據說是皇上還未登基之前,隱瞞皇子身份,與個民女互生情意生的孩子。
後來皇上無奈之下要回京起勢,所以不告而別,如今尋到人時,孩子都已經快四歲了。」
「噫,那女子倒也痴情,一直沒有再嫁,只是迫於生計輾轉各地,如今才尋回來。現下她母親子貴,皇上又感念她一片深情,竟要直接封她做皇后哩!」
「區區一屆民女,哪裡能坐鎮得了東宮?皇上如若喜歡,大可納入後宮做個妃子,何故一定要立為皇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