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頁
「陛下。」殿內跪著的諸臣皆聲淚俱下,泣不成聲。
「傳位聞人氏,止天下兵戈。」新帝喘息道,「這是朕唯一能替百姓做的主了。」
「那陛下您呢?」謝壑問道。
滿室寂然。
「朕自當歸位黃泉之下,含笑往生了。」
「臣不同意。」謝壑道。
眾人的目光瞬間集在謝壑身上,謝壑緩緩說道,「陛下已登帝位,淳安公主的子嗣若過繼給先帝,陛下便斷了香火祭祀,於制不合,臣作為禮部尚書當要駁回此事。」
「那……那要如何呢?」新帝急切的問道。
「將淳安公主之孫過繼給陛下。」謝壑說道。
「這不胡鬧嗎?淳安公主的一雙兒子尚且年幼,哪來的孫子?!」眾人議論紛紛。
「那便等。」謝壑道。
眾人眼觀鼻鼻觀心,在這種緊要關頭恨不得把腦袋縮成鵪鶉狀。
新帝見狀亦垂首不語。
這時聞人鳴的近衛在聞人鳴耳邊耳語一番,聞人鳴略一思索道:「快請!」
不出片刻,謝宣昂首闊步,披甲執銳而來。
底下人早將屋裡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跟謝宣說了一遍,謝宣略一低頭環視眾人一眼道:「紀州的甜杏釀成的酒甘美醇香,我帶了些來,請諸位大人暫移偏殿品嘗。」
眾人不欲動彈,謝宣瞅了瞅謝壑道:「太傅也去吧。」
「謝宣!」謝壑警告道。
「太傅略飲一杯再回來。」謝宣讓步道。
甭管情不情願,這些人都被謝宣的人請下去了。
殿內頓時空曠起來,謝宣定定的看了榻上人一眼道:「你想活。」
新帝身軀一震,臉伏在枕頭上並不說話。
「釗釗四歲的時候,想要提什麼誇張的要求時也是這副情態。」謝宣嘮家常似的說道。
「謝宣,你千里迢迢從汴京趕到南京是為了羞辱朕的嗎?」新帝羞憤的回道。
「不是,我是在陳述事實。」謝宣繼續道,「太傅也想讓你活,他是先帝的顧命大臣,不可能棄你於不顧。」
「說來說去,天下局勢不過是你父子二人的掌中王元物。」新帝糾結道。
「若真是如此,倒也簡單了,我也不必白跑這一趟,太傅手中的人馬何以與河西鐵騎爭鋒,推平江北江南之地對我來說不過是時間問題。」謝宣淡淡的說道,「到時候陛下也省的做這場戲與我們看。」
「你,你……」新帝被謝宣嗆的心緒不穩。
「別的不敢保證,倒可保證你能活著。」謝宣道,「我師祖正在江南的一處藏書閣里潛心研究學問。」
「謝宣……」謝壑也沒心思飲謝宣帶過來的甜杏酒,甫一出門轉身又回來了。
新帝聽弦音而知雅意,謝宣與謝壑的兵馬其實已經對峙良久,再這麼耗下去也不是辦法,必須有個決斷。
謝壑是不敵謝宣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朕答應你。」新帝出聲道。
鴻嘉次年春,帝崩於南京崇政殿,留有遺詔還政聞人氏,帝師謝壑為山陵使,扶帝棺還汴京。
……
三年後
「清晨起床,擁抱太陽!」在鵝湖書院專心學畫的謝釗推開窗深吸了一口氣,「芸娘,今天燉排骨吧,我又不是神仙,哪能頓頓喝露水呢。」
芸娘捂嘴笑道:「我說修道這事兒,也是需要耐心的,你偏生不信,看人家辟穀你也辟穀。」
「我就不信我堂堂七尺男兒,不如齊修緣那小子禁餓。」謝釗不服氣道。
「我只是過午不食,沒有整天整天不吃飯。」齊修緣說道,「況且老師說了,少餐多壽。」
「我爺爺那是對師祖說的,師祖如今都七老八十了,自然不用多吃飯。」謝釗笑道。
「你們兩個毛頭小子,又嘀嘀咕咕的做什麼呢?」一個花白鬍子老頭手中拿著戒尺一人給來了一下。
二人皆抱頭鼠竄,慌不擇路,芸娘跟在後面笑彎了腰。
急忙趕過來的謝壑囑咐道:「那兩個臭小子手腳麻利的,跑就跑了,芸娘你懷著雙身子,慢著點,師父不打你。」說著,他三步並作兩步的走了過去道,「師父,您也慢點,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哪裡還能跑過正青春的小子們。」
陸恪氣鼓鼓的收了戒尺,吹鬍子瞪眼道:「我就知道你嫌我老!哎,你沒事兒就回京城去,老賴在我這裡做什麼?我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呸呸呸,說的什麼晦氣話。」謝壑回身攙扶他坐下道,「為官數十載,夠夠的了,不如在鵝湖書院裡當個教書先生。」
「你是放心不下修緣?」陸恪摸了摸戒尺道,「我看他活的比你輕鬆自在。聞人氏蟄伏這麼多年,自有容人的君子雅量,擔心什麼?」
謝壑收斂了神色,沉默不語。
陸恪又笑道:「我懂了,你呀當了這麼多年的官敗給自己的兒子也不算什麼丟人的事吧,這叫雛鳳清於老鳳聲,前幾日阿宣好聲好氣的向你來請教稅收的問題,你看看你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忒苛刻了些。」
「他比猴還精呢,哪裡不懂這些。」謝壑沉聲道,「他就是有別的想頭。」
「嘖嘖,你看看你子孫出息吧,你酸溜溜的。子孫孝順吧,你也酸溜溜的。修緣礙著他什麼了?人家不過是想釗釗了,也是你打的底子好,起點拔的高,謝家子動輒榜眼狀元的,釗釗十八了,還什麼功名都沒有呢,當爹的不著急啊?」陸恪緩聲說道。<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傳位聞人氏,止天下兵戈。」新帝喘息道,「這是朕唯一能替百姓做的主了。」
「那陛下您呢?」謝壑問道。
滿室寂然。
「朕自當歸位黃泉之下,含笑往生了。」
「臣不同意。」謝壑道。
眾人的目光瞬間集在謝壑身上,謝壑緩緩說道,「陛下已登帝位,淳安公主的子嗣若過繼給先帝,陛下便斷了香火祭祀,於制不合,臣作為禮部尚書當要駁回此事。」
「那……那要如何呢?」新帝急切的問道。
「將淳安公主之孫過繼給陛下。」謝壑說道。
「這不胡鬧嗎?淳安公主的一雙兒子尚且年幼,哪來的孫子?!」眾人議論紛紛。
「那便等。」謝壑道。
眾人眼觀鼻鼻觀心,在這種緊要關頭恨不得把腦袋縮成鵪鶉狀。
新帝見狀亦垂首不語。
這時聞人鳴的近衛在聞人鳴耳邊耳語一番,聞人鳴略一思索道:「快請!」
不出片刻,謝宣昂首闊步,披甲執銳而來。
底下人早將屋裡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跟謝宣說了一遍,謝宣略一低頭環視眾人一眼道:「紀州的甜杏釀成的酒甘美醇香,我帶了些來,請諸位大人暫移偏殿品嘗。」
眾人不欲動彈,謝宣瞅了瞅謝壑道:「太傅也去吧。」
「謝宣!」謝壑警告道。
「太傅略飲一杯再回來。」謝宣讓步道。
甭管情不情願,這些人都被謝宣的人請下去了。
殿內頓時空曠起來,謝宣定定的看了榻上人一眼道:「你想活。」
新帝身軀一震,臉伏在枕頭上並不說話。
「釗釗四歲的時候,想要提什麼誇張的要求時也是這副情態。」謝宣嘮家常似的說道。
「謝宣,你千里迢迢從汴京趕到南京是為了羞辱朕的嗎?」新帝羞憤的回道。
「不是,我是在陳述事實。」謝宣繼續道,「太傅也想讓你活,他是先帝的顧命大臣,不可能棄你於不顧。」
「說來說去,天下局勢不過是你父子二人的掌中王元物。」新帝糾結道。
「若真是如此,倒也簡單了,我也不必白跑這一趟,太傅手中的人馬何以與河西鐵騎爭鋒,推平江北江南之地對我來說不過是時間問題。」謝宣淡淡的說道,「到時候陛下也省的做這場戲與我們看。」
「你,你……」新帝被謝宣嗆的心緒不穩。
「別的不敢保證,倒可保證你能活著。」謝宣道,「我師祖正在江南的一處藏書閣里潛心研究學問。」
「謝宣……」謝壑也沒心思飲謝宣帶過來的甜杏酒,甫一出門轉身又回來了。
新帝聽弦音而知雅意,謝宣與謝壑的兵馬其實已經對峙良久,再這麼耗下去也不是辦法,必須有個決斷。
謝壑是不敵謝宣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朕答應你。」新帝出聲道。
鴻嘉次年春,帝崩於南京崇政殿,留有遺詔還政聞人氏,帝師謝壑為山陵使,扶帝棺還汴京。
……
三年後
「清晨起床,擁抱太陽!」在鵝湖書院專心學畫的謝釗推開窗深吸了一口氣,「芸娘,今天燉排骨吧,我又不是神仙,哪能頓頓喝露水呢。」
芸娘捂嘴笑道:「我說修道這事兒,也是需要耐心的,你偏生不信,看人家辟穀你也辟穀。」
「我就不信我堂堂七尺男兒,不如齊修緣那小子禁餓。」謝釗不服氣道。
「我只是過午不食,沒有整天整天不吃飯。」齊修緣說道,「況且老師說了,少餐多壽。」
「我爺爺那是對師祖說的,師祖如今都七老八十了,自然不用多吃飯。」謝釗笑道。
「你們兩個毛頭小子,又嘀嘀咕咕的做什麼呢?」一個花白鬍子老頭手中拿著戒尺一人給來了一下。
二人皆抱頭鼠竄,慌不擇路,芸娘跟在後面笑彎了腰。
急忙趕過來的謝壑囑咐道:「那兩個臭小子手腳麻利的,跑就跑了,芸娘你懷著雙身子,慢著點,師父不打你。」說著,他三步並作兩步的走了過去道,「師父,您也慢點,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哪裡還能跑過正青春的小子們。」
陸恪氣鼓鼓的收了戒尺,吹鬍子瞪眼道:「我就知道你嫌我老!哎,你沒事兒就回京城去,老賴在我這裡做什麼?我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呸呸呸,說的什麼晦氣話。」謝壑回身攙扶他坐下道,「為官數十載,夠夠的了,不如在鵝湖書院裡當個教書先生。」
「你是放心不下修緣?」陸恪摸了摸戒尺道,「我看他活的比你輕鬆自在。聞人氏蟄伏這麼多年,自有容人的君子雅量,擔心什麼?」
謝壑收斂了神色,沉默不語。
陸恪又笑道:「我懂了,你呀當了這麼多年的官敗給自己的兒子也不算什麼丟人的事吧,這叫雛鳳清於老鳳聲,前幾日阿宣好聲好氣的向你來請教稅收的問題,你看看你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忒苛刻了些。」
「他比猴還精呢,哪裡不懂這些。」謝壑沉聲道,「他就是有別的想頭。」
「嘖嘖,你看看你子孫出息吧,你酸溜溜的。子孫孝順吧,你也酸溜溜的。修緣礙著他什麼了?人家不過是想釗釗了,也是你打的底子好,起點拔的高,謝家子動輒榜眼狀元的,釗釗十八了,還什麼功名都沒有呢,當爹的不著急啊?」陸恪緩聲說道。<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