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天下大局初定,新帝卻越來越膽戰心驚,謝宣帶河西兵平定天下必定占領了一些原本不屬於河西的地盤,那現在這些地盤怎麼算?河西那吃進去骨頭都不帶吐的勁頭,會將這些地盤吐出來嗎?肯定不會。
一旦兀目這個首敵虛弱下去, 那齊氏和聞人氏的矛盾只會越來越突出,更何況現在汴京在謝宣手中, 那是大齊的國都啊!
一想到這裡, 新帝便頭痛不已,謝壑的軍隊謝壑說了算, 他實際上是支使不動的。他的外家霍氏只是個外表光鮮內里草包的世家,架子大,芯子卻是空的,既不能跟權臣相抗衡,又不能扶立皇室。
他雖為九五之尊,但處境著實尷尬。
新帝翻來覆去琢磨了好幾遍,決定試探試探謝壑的態度,比如日常有意無意的提及還京汴梁之事。
卻不承想一直被謝壑拖著,只說是時機未到,但怎樣才算是好時機呢?
新帝內心不安,他初初上位根基尚淺,社稷一直動盪,他亦沒有足夠的手腕去培養自己的心腹,以至於現在面臨四面楚歌之境,如今局勢也定了,他需要做點什麼來扭轉這一困局。
謝壑的軍隊他動不得,他手裡還有些直屬他的禁軍親衛可以用。
他心裡很清楚,還京洛陽的願望十有八九將會落空,即便他再信任謝壑,也不能跟著謝壑走了。
江南!對!只有江南還有他的容身之處,他退後一步與聞人氏劃江而治總可以了吧。
只是江南的膏腴之地把控在臨安侯謝靡的手中,他只需要借力打力除掉以謝靡為代表的江南世家大族,便可穩坐江南。
說干就干,要想存心找謝靡的茬兒那簡直太簡單了。
世家大族表面風光,其實不過是一襲爬滿虱子的華麗裘袍,捉虱子的過程總能扯到厲害的縫線。
謝釗頻頻看著新帝的異動,心裡又好氣又好笑,還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好的地方不學,專門將先帝的小心眼學了個十成十。
不過新帝的動作大家是樂見其成的,江南之地確實該肅清了,由新帝出手最合適不過。
朝廷以籌措軍餉為由,與江南士族起了衝突。
如今局勢雖然明朗,但齊氏與聞人氏的爭鋒勝負未定,江南士族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消極響應。
他們不是更看好聞人氏,他們分明是想另起爐灶從中分一杯羹。
新帝的近衛鷹逐衛直接去江南拿人,圍了臨安侯府長達半個月之久,案件才逐漸有了眉目。
朝廷這一殺雞儆猴直接震懾住了有異心的世家,世家為求活路,只得大把上交家產換取平安。
汴京的街頭,謝宣騎馬回寧國府的路上,偶遇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攔路。
「阿宣——」那人出口喊道。
謝宣擰眉想了片刻,仍是沒什麼頭緒,只好問道:「您是?」
「我是你姑姑謝凝。」那婦人自報家門道。
謝宣:「……」
「我是你爹的同母姐姐。」那人繼續道。
謝宣想了想,翻身下馬道:「我記得您,當初阿爹從臨安起身去往熙州安家,是您托師祖送來物品和銀票,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多謝您了,進來坐吧。」
「許久之前的事了,不值一提。」謝凝搖了搖頭說道,她是第一次見自己這個親侄子,以往沒少在鵝湖書院聽說他的名頭,只是那時他不是以謝宣的名頭出現的,而是聞人氏的肱股之臣聞金金。
說實話,這個侄子跟自己的弟弟長得很像,卻又有不同。
在她的印象里,弟弟眉目漂亮卻內斂柔和許多,不像面前之人如此神采飛揚,猶如一輪燦爛的太陽。
但聞名天下的權臣哪裡就這麼容易被人看穿,他只是把想給人看的展示出來而已。
謝凝抬頭認真注視著寧國府的宅邸匾額,隨後跟謝宣走了進去。
謝宣笑道:「阿娘他們不在家,秀秀亦在北邊呢,孩子們都在爹爹那裡,家裡冷清了許多,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姑姑莫怪。」
謝凝搖了搖頭,回道:「哪裡的話,貿然登門已是唐突至極,只是我確實有一事相求。」
「姑姑請講。」謝宣笑道。
「是關於臨安侯府的事。」謝凝抿了抿唇道,「可不可以求陛下網開一面留臨安侯一條命。」
謝宣單手下意識的敲擊桌案,片刻後才回道:「關於這事兒您貌似真的只得找我爹說了,畢竟您想必也知道我效力的是平西王,在陛下那裡說不上話的。」
謝凝斟酌半晌後才道:「如今兵荒馬亂,到處打仗都需要錢,我這裡有些銀票,你暫且留著充做零花吧,算是一份見面禮。」
「二十萬兩白銀的見面禮,姑姑大手筆。」謝宣翻了翻手中的銀票,意味深長的說道,「您從江南而來,想必路過亳州,我爹的人馬正在那裡駐紮著,您為何繞過他親自來尋我?」
謝宣未等她回答便將手中的銀票推了回去道:「汴京口糧充足,有人比我更需要這筆錢。」
謝凝連忙道:「我沒有別的意思,是真的想請你說說情,臨安侯即便再不堪也是我和阿壑的親爹呀,父子一場有什麼是說不開的呢。」
「有沒有可能我爹跟臨安侯不是父子呢?」謝宣幽幽的回道,「更何況想置臨安侯於死地的人真的不是我爹。」他指了指頭頂的天空,答案不言而喻,「而那位的心思,江南士族那麼多聰明人不可能揣摩不出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旦兀目這個首敵虛弱下去, 那齊氏和聞人氏的矛盾只會越來越突出,更何況現在汴京在謝宣手中, 那是大齊的國都啊!
一想到這裡, 新帝便頭痛不已,謝壑的軍隊謝壑說了算, 他實際上是支使不動的。他的外家霍氏只是個外表光鮮內里草包的世家,架子大,芯子卻是空的,既不能跟權臣相抗衡,又不能扶立皇室。
他雖為九五之尊,但處境著實尷尬。
新帝翻來覆去琢磨了好幾遍,決定試探試探謝壑的態度,比如日常有意無意的提及還京汴梁之事。
卻不承想一直被謝壑拖著,只說是時機未到,但怎樣才算是好時機呢?
新帝內心不安,他初初上位根基尚淺,社稷一直動盪,他亦沒有足夠的手腕去培養自己的心腹,以至於現在面臨四面楚歌之境,如今局勢也定了,他需要做點什麼來扭轉這一困局。
謝壑的軍隊他動不得,他手裡還有些直屬他的禁軍親衛可以用。
他心裡很清楚,還京洛陽的願望十有八九將會落空,即便他再信任謝壑,也不能跟著謝壑走了。
江南!對!只有江南還有他的容身之處,他退後一步與聞人氏劃江而治總可以了吧。
只是江南的膏腴之地把控在臨安侯謝靡的手中,他只需要借力打力除掉以謝靡為代表的江南世家大族,便可穩坐江南。
說干就干,要想存心找謝靡的茬兒那簡直太簡單了。
世家大族表面風光,其實不過是一襲爬滿虱子的華麗裘袍,捉虱子的過程總能扯到厲害的縫線。
謝釗頻頻看著新帝的異動,心裡又好氣又好笑,還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好的地方不學,專門將先帝的小心眼學了個十成十。
不過新帝的動作大家是樂見其成的,江南之地確實該肅清了,由新帝出手最合適不過。
朝廷以籌措軍餉為由,與江南士族起了衝突。
如今局勢雖然明朗,但齊氏與聞人氏的爭鋒勝負未定,江南士族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消極響應。
他們不是更看好聞人氏,他們分明是想另起爐灶從中分一杯羹。
新帝的近衛鷹逐衛直接去江南拿人,圍了臨安侯府長達半個月之久,案件才逐漸有了眉目。
朝廷這一殺雞儆猴直接震懾住了有異心的世家,世家為求活路,只得大把上交家產換取平安。
汴京的街頭,謝宣騎馬回寧國府的路上,偶遇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攔路。
「阿宣——」那人出口喊道。
謝宣擰眉想了片刻,仍是沒什麼頭緒,只好問道:「您是?」
「我是你姑姑謝凝。」那婦人自報家門道。
謝宣:「……」
「我是你爹的同母姐姐。」那人繼續道。
謝宣想了想,翻身下馬道:「我記得您,當初阿爹從臨安起身去往熙州安家,是您托師祖送來物品和銀票,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多謝您了,進來坐吧。」
「許久之前的事了,不值一提。」謝凝搖了搖頭說道,她是第一次見自己這個親侄子,以往沒少在鵝湖書院聽說他的名頭,只是那時他不是以謝宣的名頭出現的,而是聞人氏的肱股之臣聞金金。
說實話,這個侄子跟自己的弟弟長得很像,卻又有不同。
在她的印象里,弟弟眉目漂亮卻內斂柔和許多,不像面前之人如此神采飛揚,猶如一輪燦爛的太陽。
但聞名天下的權臣哪裡就這麼容易被人看穿,他只是把想給人看的展示出來而已。
謝凝抬頭認真注視著寧國府的宅邸匾額,隨後跟謝宣走了進去。
謝宣笑道:「阿娘他們不在家,秀秀亦在北邊呢,孩子們都在爹爹那裡,家裡冷清了許多,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姑姑莫怪。」
謝凝搖了搖頭,回道:「哪裡的話,貿然登門已是唐突至極,只是我確實有一事相求。」
「姑姑請講。」謝宣笑道。
「是關於臨安侯府的事。」謝凝抿了抿唇道,「可不可以求陛下網開一面留臨安侯一條命。」
謝宣單手下意識的敲擊桌案,片刻後才回道:「關於這事兒您貌似真的只得找我爹說了,畢竟您想必也知道我效力的是平西王,在陛下那裡說不上話的。」
謝凝斟酌半晌後才道:「如今兵荒馬亂,到處打仗都需要錢,我這裡有些銀票,你暫且留著充做零花吧,算是一份見面禮。」
「二十萬兩白銀的見面禮,姑姑大手筆。」謝宣翻了翻手中的銀票,意味深長的說道,「您從江南而來,想必路過亳州,我爹的人馬正在那裡駐紮著,您為何繞過他親自來尋我?」
謝宣未等她回答便將手中的銀票推了回去道:「汴京口糧充足,有人比我更需要這筆錢。」
謝凝連忙道:「我沒有別的意思,是真的想請你說說情,臨安侯即便再不堪也是我和阿壑的親爹呀,父子一場有什麼是說不開的呢。」
「有沒有可能我爹跟臨安侯不是父子呢?」謝宣幽幽的回道,「更何況想置臨安侯於死地的人真的不是我爹。」他指了指頭頂的天空,答案不言而喻,「而那位的心思,江南士族那麼多聰明人不可能揣摩不出來。」<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